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圆柏花粉点刺液诊断圆柏花粉过敏的临床价值

    作者:关凯;周俊雄;王瑞琦;尹佳;王良录;支玉香;孙劲旅;李宏;文利平;顾建青;汤蕊;王子熹;李丽莎;徐涛

    目的:通过皮肤点刺试验(SPT)评价使用北京协和医院圆柏花粉变应原点刺液(简称协和圆柏花粉点刺液)进行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者,知情同意后接受协和圆柏花粉点刺液SPT 15 min后测量平均风团直径(MWD),以圆柏花粉sIgE为标准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在不同诊断界值下协和圆柏花粉点刺液用于诊断圆柏花粉过敏的准确性并评价安全性.结果:入组1 029例全部进入安全数据集,全分析集(FAS)共1 007例,符合方案集(PPS)共765例,剔除率25.66%.F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95%CI:0.788~0.839),PP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801~0.857).根据PPS的ROC曲线得到:3.25 mm为佳诊断界值,4.75 mm为95%特异度的诊断界值.分别以圆柏花粉SPT结果MWD 3.00、3.25及4.75 mm为诊断界值,协和圆柏花粉点刺液用于诊断圆柏花粉过敏的敏感度依次降低,分别为0.740 0(95%CI:0.701 6~0.7784)、0.700 0(95%CI:0.659 8~0.7402)、0.532 0 (95% CI:0.488 3~0.575 7);特异度依次升高,分别为0.7698(95%CI:0.7191~0.8205)、0.8264(95%CI:0.7808~0.872 0)、0.9509(95% CI:0.924 9~0.976 9).6例受试者出现7次不良事件,发生率0.583%(6/1 029),表现均为轻度,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协和圆柏花粉点刺液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安全性好,如将不同的诊断界值结合病史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免疫治疗近期疗效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燕;林裕强;耿聪俐;袁晓培;王旻;邢志敏

    目的:探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程度对变应性鼻炎皮下脱敏治疗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症状和SPT确诊的单一尘螨过敏且完成1年皮下脱敏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83岁,平均(41.97±19.83)岁.根据SPT阳性结果分为3组(2级,“++”,10例;3级,“+++”10例;4级“++++”,11例).问卷调查皮下脱敏治疗1年后3组患者的VAS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通过评分对比3组患者皮下脱敏治疗的短期疗效有无差异.结果:脱敏治疗1年后3组患者在VAS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及分用药评分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30%,58.06%,64.5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0.136,0.699,P>0.05).结论:SPT阳性程度不同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脱敏均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其不能作为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脱敏治疗短期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 赣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作者:彭永华;金日群;易娟;彭韶平

    目的:研究赣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的临床特点,为该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8-2016-05期间初诊为变应原性鼻炎且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的3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患者SPT呈阳性反应,主要变应原为屋尘螨(86.90%)、粉尘螨(86.11%)、蟑螂(51.19%)、须发癣菌(14.29%)、蟹肉(4.76%)、小虾(3.17%)等.儿童组(2~14岁)主要变应原是粉尘螨(93.24%)、屋尘螨(91.89%)、蟑螂(44.59%)、蟹肉(8.11%)、小虾(6.76%)、须发癣菌(1.35%).不同年龄组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14岁组高,为90.24%;>44~74岁组低,为31.70%.不同职业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学生高,为86.45%;无业者低,为45.24%.不同季节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赣南地区常见变应原是屋尘螨、粉尘螨、蟑螂、须发癣菌.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多种变应原过敏较为常见,年龄、职业也是影响变应原阳性率的因素之一.

  • 长沙地区38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变应原谱分析

    作者:姜翠红;李亮明;谭国林

    目的:调查长沙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13种标准化吸入变应原对463例拟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实验,并详细采集病史资料.结果:387例(83.6%)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美洲大蠊、德国小蠊及狗毛.对单类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的占51.9%,其中大多数是螨类,占49.6%.变应原阳性强弱与家族史、是否伴哮喘、年龄及居住环境显著相关.结论:长沙地区38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为尘螨,其阳性强弱与遗传,哮喘、年龄及居住环境有关.

  • 国产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生物活性的研究

    作者:祝戎飞;黄南;郭其苗;祁姗姗;张威;李文静;陈欢;刘光辉

    目的 探讨国产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的体内和体外生物活性.方法 收集60例单纯尘螨过敏的哮喘患者血清,制备屋尘螨血清池,采用放射过敏原免疫吸附(RAST)抑制试验方法测定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体外生物活性并与德国阿罗格屋尘螨点刺液和丹麦ALK屋尘螨点刺液进行比较;选择90例疑诊过敏性疾病患者,采用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和阿罗格屋尘螨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比较其体内生物活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比较不同屋尘螨点刺液蛋白组分有无差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屋尘螨点刺液主要致敏蛋白Der p1的含量.结果 RAST抑制试验显示3批次的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均能抑制标准屋尘螨抗原与IgE的特异性结合,其体外生物活性与阿罗格和ALK屋尘螨点刺液相似;皮肤点刺试验显示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的体内生物活性与阿罗格屋尘螨点刺液相似;电泳结果提示3批次的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蛋白组分相同,与阿罗格和ALK屋尘螨点刺液组分相似;ELISA法检测发现3批次的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主要致敏蛋白Der p1含量相同,低于ALK屋尘螨点刺液,但高于阿罗格屋尘螨点刺液.结论 国产新华联屋尘螨点刺液具有较强的体内和体外生物活性,可用于屋尘螨过敏的诊断.

  • 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应原检测与防治

    作者:刘萍;周雅燕;郑跃杰

    目的检测深圳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变应原种类,为本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液,对30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14种吸入性变应原及4种食物变应原测试.结果 30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75.08%(226例),以屋尘螨高67.11%(202例),其后依次为粉尘螨61.13%(184例)、霉菌19.27%(58例)、动物毛18.60%(56例)、干草尘埃13.29%(40例)、反枝苋11.96%(36例)、虾11.63%(35例)、树Ⅰ9.63%(29例)等.食物过敏56例,阳性率18.60%.67.44%(203例)患儿对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屋尘螨的阳性率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深圳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见变应原为屋尘螨、粉尘螨,食物过敏所占比例小.在治疗过程中可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避、忌、替、移等措施,测试结果对脱敏治疗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56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率分析

    作者:程琦;代艳丽;陈军娥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为了解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我科对门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变应原制剂皮肤点刺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63例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皮肤检测分析

    作者:潘武林;许春生;邹艳芳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常见致敏原,评价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方法 的皮肤点刺试验,对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32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对照为判断标准.结果 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者56例,阳性率达88.9%.吸入组中尘螨、蟑螂、屋尘、花粉阳性率高.食物组中,淡水鱼、牛肉等、羊肉阳性率高.结论 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过敏原为尘螨、蟑螂、屋尘、花粉、淡水鱼、牛肉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痛苦小、易操作,在慢性荨麻疹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及特异性IgE和鼻黏膜激发试验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忠喜

    目的 评价目前临床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尘螨变应原行鼻黏膜激发试验,取阳性患者60例给予皮肤点刺试验,采血检测其特异性IgE,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其相关性.结果 皮肤点刺试验及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和鼻黏膜激发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检测能较好地反应过敏性疾病的存在,可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手段.

  • 哮喘儿童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作者:陈燕华;蒋宝娣;戴梅;鲁萍;王红;李飞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哮喘与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87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和尘螨特异性IgE水平,应用国际标准方法做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剌试验,并比较了三种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为(542.84+321.85)IU/ml,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为71.3%,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83.9%,正常对照组42名健康儿童总IgE(221.76±213.73)IU/ml,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19.0%,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23.8%,三种试验两组间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总IgE增高(>450 IU/ml)与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符合率91. 5%;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符合率为75.6%.结论哮喘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及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 变应原点刺试验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意义

    作者:刘媛媛;杨俊艺;余丹;苏虹

    目的 探讨变应原点刺试验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意义.方法 应用18种吸入性变应原点刺液对2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269例患者中230例(85.5%)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其阳性依次为粉尘螨120例(44.6%)、蒿属花粉50例(18.6%)、葎草花粉45例(16.7%)、柳树花粉42例(15.6%)、豚草花粉40例(14.9%)、池杉花粉29例(10.8%)等.120例粉尘螨阳性者中未成年组粉尘螨过敏程度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变应原点刺试验安全可靠、迅速敏感,可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九江市儿童变应性鼻炎过敏原调查

    作者:张素华;江平

    目的:调查九江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鼻腔检查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等方法,对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47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的有关调查;.结果:尘螨为主要过敏原,包括粉尘螨318例.屋尘螨289例,其次是花粉类比例约为30%左右.结论:新余地区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和花粉,对于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范.

  • 学龄前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作者:李敏华;方芳

    目的:通过近5年来对学龄前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观察,为此项试验提供经验.方法:对1 7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并判定结果,记录检查过程中的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170例患儿中有159例完成试验,3例因检查前使用抗过敏药及2例因皮肤划痕症而终止,6例因惧怕或不能耐受检查而终止试验;用生理盐水代替酒精可不影响试验;耐心的解释可以帮助患儿完成试验.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行皮肤点刺试验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检查前的询问、检查中准确的操作与判断及加强心理护理,依然可以使患儿顺利完成试验并取得准确的结果.

  • 变应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及皮肤点刺实验与症状的相关性

    作者:师小径;MA Yang-hong;李亮明;谭国林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slgE)及皮肤点刺实验与症状的关系.方法 对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同时实施标准化皮肤点刺试验,采用UniCAP系统检测仪检测血清特异性IgE,并进行外周血嗜酸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结果 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强度及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83和0.384;P<0.05);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和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强度与变应性鼻炎的症状积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和标准化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强度不能反应症状的程度,但任选一种方法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以哮喘或咳嗽为主诉的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差异分析

    作者:何芝香;唐芙蓉;李礼

    目的 探讨以哮喘或咳嗽为主诉的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差异. 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8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免疫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以哮喘或咳嗽为主诉的儿童1010例,男640例,女370例,年龄10个月~15岁(平均4.97±2.56岁).其中以哮喘为主诉儿童686例(哮喘组),年龄(5.41±2.79)岁,以咳嗽为主诉儿童324例(咳嗽组),年龄(4.83±2.50)岁.两组儿童分别进行17种变应原的皮肤点刺试验. 结果哮喘组较咳嗽组在粉尘螨、玉米花粉、酵母菌、羽毛、海蜇的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高(P<0.05或0.01),但在棉絮、香烟、艾蒿花粉的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低(P<0.01),其他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吸入性变应原是引起儿童呼吸道症状的主要病因,且变应原与哮喘症状密切相关,与慢性咳嗽也存在部分相关.

  • 改良式多孔测量尺在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的应用

    作者:赵迎春;朱彩虹

    目的 探讨改良多孔测量尺用于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 ~2017年7月儿科门诊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多孔测量标尺标记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对照组采用直接目视标记.分别观察2组点刺时间、点刺距离的准确率、护士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平均点刺时间为(5.06±1.01)min,低于对照组的平均点刺时间(6.5±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刺点距离准确率100%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孔测量尺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使用性强的特点,使变应原的定位测量趋于规范化,变应原反应的结果更准确,为患儿疾病的诊断和诊疗提供有力的证据,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100例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周丽华

    目的 分析100例过敏性皮肤病的惠儿应用点刺液进行变应原皮肤试验的结果,为本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及点刺试验变应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30种变应原加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液),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患儿中,79例呈阳性,其中屋尘螨阳性率高,其次是粉尘螨等.结论 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儿童过敏性皮肤病的重要变应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用于寻找儿童致病原因安全有效.

  • 皮肤点刺试验在皮肤科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黄芳玲;梁春梅;冯占琴;颜爱萍;蔡碧珊;孙希凤;乐娅;何雪瑜

    目的 总结1232例皮肤点刺试验的应用经验.方法 应用德国Allergopharma标准变应原液在前臂屈侧皮肤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0.1%组胺和生理盐水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判断阴性或阳性结果及阳性强度.结果 在1232病例中,过敏原阳性率为81.33%;尘螨(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57.00%)明显高于其它过敏原,其次阳性率较高的有虾(18.34%).结论 尘螨是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首要过敏原;为提高皮肤点刺试验的准确性,要注意操作细节(用生理盐水擦拭清洁代替皮肤消毒;刺入皮肤的深度为恰好刺破真皮;注意动态观察:各种测试液不能混合;保证生理盐水不被尘螨污染).

  • Multi-TestⅡ点刺器在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王亚如;关辉;王燕;苗青;向莉

    目的 初步评价Multi-TestⅡ点刺器在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就诊的87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种吸入性过敏原的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测定.分别应用单点刺针及Multi-TestⅡ点刺器于患儿左、右前臂进行SPT的测定,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sIgE浓度的测定.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尺评估息儿接受SPT的疼痛程度.比较3种方法6种过敏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布差异及Multi-TestⅡ点刺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Multi-TestⅡ法、单点刺针法、荧光酶联免疫法3种方法检出6种过敏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点刺针法比较,Multi-TestⅡ法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8.2%;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比较,Multi-TestⅡ法灵敏度为73.4%、特异度为77.5%.Multi-TestⅡ法较单点刺针法疼痛程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ti-TestⅡ法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且易被患儿接受,但测定结果需同时与患儿的临床病史相结合,必要时结合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结果.

  • 3085例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临床意义

    作者:成胜权;强欢;丁翠玲;潘凯丽;曹玉红;付蓉;丁亚楠

    目的 探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状况及分布,为该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丹麦ALK-ABELL公司提供的13种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对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因各种过敏性疾病等原因就诊的来自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3085例儿童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 3085例患儿中,吸入性SPT阳性1368例,阳性率为44.34%.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屋尘螨804例(26.06%)、粉尘螨793例(25.71%)、热带螨440例(14.26%)、艾蒿282例(9.14%)、猫毛204例(6.61%).<4岁组、4岁~组、7~15岁组SPT阳性率依次为28.66%、41.85%、58.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随年龄增长SPT阳性率增加.男性SPT阳性率较女性高(47.78%vs 38.50%,P<0.05).在各种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中,以过敏性鼻炎患儿的SPT阳性率高,达72.41%,其次依次为支气管哮喘(62.25%)、变态反应性皮肤病(45.83%)、过敏性紫癜(36.28%).结论 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艾蒿、猫毛等为主;SPT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儿童SPT阳性率较女性高;在常见过敏性疾病中,以过敏性鼻炎患儿SPT阳性率高.

448 条记录 16/23 页 « 12...13141516171819...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