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08例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分析

    作者:王玥;张璇;王超;李孟荣;李昌崇;李迎春

    目的 分析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探讨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应用及理论价值.方法 使用丹麦爱尔开-阿贝优公司的吸入组点刺试剂和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食入组点刺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组胺液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 ①908例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77.4%.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76.9%,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72.4%和74.7%;食入变应原总阳性率37.1%,食人变应原在前3位的为小虾22.9%,金枪鱼7.3%,蚌6.7%.②皮肤点刺结果为强阳性(++++)的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64.0%和66.4%,其次为霉菌1,阳性率为7.1%.③1~14岁哮喘儿童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均有升高趋势,在各年龄分组中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各年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908例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变应原检出率,对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超重与正常体重过敏性哮喘儿童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尘螨皮肤点刺试验强度分析

    作者:王健;黄英;张学莉;黄霞;徐晓雯;梁樊梅

    目的:对超重和正常体重过敏性哮喘患儿屋尘螨变应原标准化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皮肤点刺试验(SPT)尘螨过敏原强度的分析。方法215例SPT屋尘螨、粉尘螨均阳性的过敏性哮喘患儿纳入该研究,按照体重指数分为超重组(63例)和正常体重组(152例),比较两组标准化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治疗6个月及1年后屋尘螨、粉尘螨过敏原皮肤指数(SI)变化情况。结果在控制检测时间点变异的情况下,超重组组胺皮丘直径大于正常体重组(P<0.05);在控制体重变异的情况下,患儿屋尘螨SI、粉尘螨SI均随治疗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及1年,两组屋尘螨SI、粉尘螨SI均可见明显下降,但超重组较正常组下降更显著。结论超重过敏性哮喘患儿对组胺反应更强烈;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降低哮喘患儿尘螨过敏强度;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后1年内,超重过敏性哮喘患儿尘螨过敏程度下降更明显。

  • 儿童不同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分析

    作者:杨珍;陈同辛

    目的:研究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常见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1179例患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6组:特应性皮炎组(n=140)、过敏性胃肠炎组(n=37)、过敏性结膜炎组(n=77)、过敏性鼻炎组(n=301)、哮喘组(n=285)、混合过敏性疾病组(n=329)。结果1179例患儿过敏原阳性总检出率为82.0%,阳性率高的吸入过敏原是粉尘螨(68.1%)和屋尘螨(53.5%),阳性率高的食物过敏原是牛奶(5.0%)和鸡蛋(4.8%)。特应性皮炎组和过敏性胃肠炎组中≤3岁患病的人数分别占84.3%和83.8%,过敏性结膜炎组、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和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均以4岁以上儿童占多数。特应性皮炎组以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和粉尘螨;过敏性胃肠炎组以食物过敏原阳性为主,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过敏性结膜炎组、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和混合过敏性疾病组均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为主,常见的过敏原均是粉尘螨和屋尘螨。结论不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年龄分布和过敏原种类不同: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胃肠炎多见于婴幼儿,以食物过敏原为主;过敏性结膜炎、鼻炎、哮喘和混合过敏症多见于年长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 上海嘉定地区儿童过敏原调查及过敏原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作者:董蔚;盛军;顾秀明;严华杰;曾春云;徐慧婷;钱丹;黄秋兰;邵洁

    目的 分析上海嘉定地区过敏原及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上海嘉定南翔医院382例4-12岁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哮喘组),采用整群随机法抽取上海嘉定地区2所学校和2所幼儿园402例4~10岁儿童(普查组)作为对照,对儿童家庭生活状况及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8种常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普查组按出生地分为移居组(219例)和常住组(183例),分析家庭生活环境与SPT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 嘉定地区儿童过敏原主要为:粉尘螨、户尘螨、海虾、蟑螂、狗毛.哮喘组SPT 阳性率为67.9%,显著高于普查组(31.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居组家庭生活环境与常住组有明显差异(P<0.01),移居组SPT阳性率明显低于常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海嘉定地区儿童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蟥、户尘螨、海虾、蟑螂、狗毛;哮喘儿童对过敏原更具易感性;儿童生活环境与SPT阳性率存在一定相关性.

  • 佛山地区老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特点分析

    作者:于青青;唐隽;王跃建;刘悦胜;马新苗;刘美华

    目的 分析佛山地区50岁以上老年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吸入变应原分布特点,为老年AR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拟诊为AR的佛山地区1 16例5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分析疾病的发病特点、变应原的总体分布特征和各变应原阳性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 变应原总体阳性率为50.86% (59/116),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阳性率高,分别是44.83%、36.21%,25.86%,其次为德国小蠊21.55%、狗毛18.10%和猫毛14.66%;男性变应原阳性率为48.28%(28/58),女性变应原阳性率为53.45%(31/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0,P>0.05).屋尘螨阳性率在5年间为历年高;屋尘螨、热带螨、粉尘螨、德国小蠊、狗毛、猫毛、葎草及霉菌Ⅰ在5年间的阳性率均呈波动性改变,其中热带螨、律草阳性率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R发病与年龄、季节存在一定的关系,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尘螨是佛山地区老年AR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但无整体人群体现出的增长趋势,尘螨、热带螨、德国小蠊、狗毛、猫毛、葎草及霉菌Ⅰ的阳性检出率随时间变化均呈波动性改变.

  •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伍慧卿;赵晓明;林丽莉;刘谦虚;孙宝清;郑佩燕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变应原的相关性与优化的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sIgE的诊断能力,为AR患者的实验诊断提供更好的变应原检测手段.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诊治的AR患者289例,采用SPT及优化的ELISA检测方法对珠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蟑螂、霉菌、猫毛、狗上皮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检验方法对此6种变应原阳性诊断的一致性较高(66.44%~95.16%),除狗上皮外,其中屋尘螨、粉尘螨及猫毛的血清sIgE的检出率高于SPT,蟑螂、霉菌的血清sIgE的检出率则低于SPT.两种检测方法对此6种变应原阳性强度分级别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差(r=-0.053~0.383).优化ELISA检测的诊断效力波动在96.42%~ 50.67%.结论 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阳性强度分级一致性稍差,优化ELISA检测AR患者血清sIgE的诊断能力较强,综合运用两种检验方法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变应原结果.

  • 昆明市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作者:高映勤;马静;陆涛;林垦

    目的 调查昆明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谱.方法 将具有典型AR临床症状的567例患者按年龄分为9组,采用13种当地常见变应原对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进行变应原分布情况分析.结果 ①女性患者粉尘螨、户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的过敏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t=2.701,P=0.012).②不同年龄组中,过敏原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93.5%患者检测出过敏原,其中2.1%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91.4%患者为多重过敏.在粉尘螨与户尘螨两种过敏原中,5.46%仅对其中一种尘螨过敏,85.4%同时对两种尘螨过敏.④平均过敏原的个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F=8.738,P=0.012),而各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3,P=0.400).结论 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是昆明地区常见的过敏原,随年龄增长,患者的人均变应原个数增多.

  • 深圳市宝安区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分析

    作者:陈曦;钟文明;邓伟雄

    目的 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65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的4~14岁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13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体外过敏原特异性IgE( SIgE)检测,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 65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中451例(69.4%)符合条件的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测试有阳性反应.单种变应原阳性37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414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其中43例有哮喘病史.451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高,为390例(86.5%);其次是粉尘螨346例(76.7%).血清IgE检测中阳性率达到83.3%,其中4~7岁组患儿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达90.8%,血清IgE检测为87.3%,而且主要要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全蛋和牛奶的比例显著增加,8~14岁患儿分别为69.6%和78.1%.结论 变应性鼻炎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屋尘螨、粉尘螨是深圳宝安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应作为该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防治的重点.

  • 变应性鼻炎标准化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分析及与症状的相关性

    作者:李清明;彭新宇;李湘平;李刚;何英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ALK标准化变应原制剂,对疑似变应性鼻炎症状和体征的1383例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并对阳性患者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1383例拟诊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变应原阳性反应者898例,阳性率64.9%.13种变应原中以螨类阳性例数为多,包括屋尘螨、粉尘螨和热带螨,分别占总阳性例数的90.4%、87.2%和71.8%;其次为蠊类,包括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分别占总阳性例数的32.0%和27.3%;其余为狗毛、猫毛、艾蒿、豚草、花粉及真菌.儿童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P<0.05);有家族过敏史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家族过敏史患者(P<0.0 5);居城市者变应原阳性率高于乡村者,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 5).对变应性鼻炎典型症状如喷嚏、流涕、鼻塞及鼻痒进行评分,总平均分值为7.71±1.46分;变应原阳性强度与变应性鼻炎症状积分无显著相关性(r=0.073,P>0.05),变应原阳性反应种类数目与变应性鼻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r=0.629,P<0.05).结论 尘螨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变应原阳性反应强度不能反映症状的严重程度,但阳性反应种类数目与症状的轻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 从皮肤试验分析变应性鼻炎的诊断

    作者:朱丽;刘仲奇;辛颖;王丽;刘俊秀;张萍;马芙蓉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方法 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1248例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结果 517例(41.43%)患者呈阳性皮肤反应,位于前4位的变应原是:屋尘螨、粉尘螨、杂草及树.对1种或2种变应原过敏者占76.4%.对2种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多为具有交叉抗原的变应原.变应原等级为(+++)以上者占75%.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是变应性鼻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作出明确的特异性变应原的种类及严重程度的诊断.

  • 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检测分析

    作者:陈国辉;白广平;王丽英

    目的 了解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分布情况,为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58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对14种吸入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年龄段及吸入变应原阳性率在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在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主要的吸入变应原是屋尘螨(72.6%)、粉尘螨(68.8%)、热带螨(41.3%),其次是狗毛(12.7%),并且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屋尘螨、粉尘螨是青浦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有助于发现变应原,为免疫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衡阳地区荨麻疹和湿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

    作者:匡玉珍;刘志军;段明

    目的 通过对衡阳地区荨麻疹和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 采用皮肤点刺法对衡阳地区1 398例荨麻疹和974例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1 398例荨麻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1 295例(92.6%)、974例湿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854例(87.7%).荨麻疹患者阳性率较高的为吸入组中的屋尘螨、粉尘螨、杂草和大豚草以及食物组中的小虾和红辣椒.湿疹患者阳性率较高的为吸入组中屋尘螨、粉尘螨、大豚草和杂草,以及食物组中的小虾和红辣椒.结论 地区不同过敏原种类有所不同, 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有利于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 变应原皮肤点刺和CAP过筛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少明;戴星;顾洪亮;钱耀琴

    目的 探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CAP过筛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上海医科大学螨类研究室提供的变应原皮试液行皮肤点刺试验,用瑞典Pharmacia公司研制的CAP变应原检测系统进行Phadiatop和fx5E过筛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42例儿童哮喘中,皮肤点刺阳性102例(71.8%),CAP变应原检测阳性108例(76.1%).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71.1%和75.4%,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19.7%和28.2%,阳性率与年龄之间无明显规律性.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和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两种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3.2%和64.8%.结论 哮喘儿童开展变应原检测,应合理利用两种检测方法的互补性,对提高变应原检测的阳性率和降低医疗成本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皮肤点刺试验阴性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尤少华;李玉茹;刘扬;籍灵超;白银;张静;贾红霞;胡红;王洪田

    目的 分析皮肤点刺试验(SPT)阴性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探讨血清s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德国默克公司的阿罗格(NHD)24种标准变应原试剂对就诊于本院的211例患者行SPT检测.变应原点刺液与阳性对照所致丘疹直径之比,即皮肤指数(SI),根据SI将阳性结果分为“+”、“++”、“+++”、“++++”,皮肤反应与阴性对照相似则标以阴性(-).用德国欧蒙EUROIMMUN公司产的Euroline中国特应性组合20种标准试剂对SPT阴性患者行血清sIgE和总IgE检测,血清IgE结果分0~6级.结果 SPT检测阴性的83例患者中49例(59.0%)患者血清sIgE检测结果阳性.血清sIgE浓度1级患者30例,2级患者8例,3级患者5例,4级患者5例,5级患者1例,6级患者0例.1种血清sIgE阳性患者19例,2种血清sIgE阳性患者11例,3种血清sIgE阳性患者5例,4种血清sIgE阳性患者2例,5种血清sIgE阳性患者7例,6种血清sIgE阳性患者3例,7种血清sIgE阳性患者2例.血清sIgE阳性的吸入性变应原主要为:螨虫组合(18例),屋尘(15例),树木组合3(13例),动物毛发组合1(13例);血清sIgE阳性的食入性变应原主要为:淡水鱼组合1(21例),海洋组合2(15例),花生/黄豆/小麦/玉米(11例).83例SPT阴性患者中34例(41.0%)患者血清sIgE检测结果阴性.其中血清sIgE阴性但总IgE阳性患者14例,血清sIgE和总IgE均阴性的患者20例(24.1%).结论 近60% SPT阴性患者血清sIgE呈阳性,SPT检测阴性患者仍需行血清sIgE检测.

  • 沈阳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

    作者:褚彦玲;阎艾慧;姜学钧;惠莲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实验(SPT)阳性率、致敏原及SPT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15例拟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采用12组致敏原(ALK公司)实施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1015例患者中有619例对致敏原至少有一组呈现阳性反应(61%),阳性率相对较高的的变应原依次是粉尘螨(75.0%)、屋尘螨(71.1%)、艾蒿(56.2%)、豚草(42.0%)等,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沈阳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SPT阳性率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螨及艾蒿、豚草是主要的的致敏原.

  • 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

    作者:尤少华;李玉茹;刘扬;籍灵超;白银;张静;贾婧杰;贾红霞;胡红

    目的 探讨皮肤点刺试验(SPT)与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比较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方法 选择2013年7~10月在该科确诊的103例变应性鼻炎(AR)患者,尘螨组合(屋尘螨和粉尘螨)SPT阳性,和/或艾蒿SPT阳性.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sIgE抗体水平,分析血清sIgE级别与SPT级别和风团直径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尘螨血清sIgE级别与SPT级别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 =0.445,P=0.000),与风团直径之间也呈明显正相关(rs=0.507,P=0.000).艾蒿血清sIgE级别与SPT级别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 =0.520,P=0.000),与风团直径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s=0.603,P=0.000).AR患者尘螨SPT阳性检出率为73.79%,尘螨sIgE阳性检出率为62.1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4.654,P=0.031).艾蒿SPT阳性检出率为38.8%,艾蒿sIgE阳性检出率为28.1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4.349,P=0.035).结论 尘螨和艾蒿SP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sIgE阳性检出率.SPT与sIgE显著正相关,SPT级别越高sIgE级别也越高.SPT应为首选检测方法,血清sIgE适用于不能进行SPT检测或SPT阴性的患者.

  • 顺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结果分析

    作者:梁敏婷;陈勇明

    目的 调查顺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标准化变应原对51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青少年组和成年人组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青少年组175例,成年人组344例,比较两组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89.4%,前3位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别为粉尘螨(79.0%)、户尘螨(74.1%)、蟑螂(46.8%);多数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多个变应原皮试反应阳性.青少年组对粉尘螨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成人组(p<0.005).结论 顺德地区尘螨是重要的变应原,应重视对尘螨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970例的结果分析及护理体会

    作者:高鲁芳;丁娟

    目的:探讨阿罗格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8月门诊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做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970例受检者中皮试阳性者792例(81%),阴性者178例(18%);室内变应原种类为屋尘螨532例(54.85%),粉尘螨450例(46.39%),而植物性变应原为艾蒿286 例(29.48%),刺槐213 例(21.96%).所有皮肤试验者均未发生严重全身过敏反应.结论:变应原皮肤试验为诊断过敏性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 广州地区579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过敏原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大威;丘小汕;何健荣;刘立

    目的: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考察广州地区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过敏原的种类及其分布,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见的11种吸入过敏原,对579例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计算各种过敏原阳性率反应,并结合过敏原的种类、数量及患者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77.72%,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高,分别为73.58%和74.78%,其次依次为狗毛>猫毛>德国小蠊>多支>霉菌Ⅱ>树 I >交链>杂草>葡萄球菌。只对单一类别的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的有121例,占所有阳性例数的26.9%,其中主要为螨类,占107例。对两类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的有261例,对三类或三类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的有68例。此外,皮肤点刺阳性率与患者年龄相关(P<0.001),11岁~14岁儿童(86.5%)>7岁~10岁儿童(75.0%)>5岁~6岁儿童(64.1%)。结论分析结果提示户尘螨和粉尘螨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过敏原,是广州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主要的吸入过敏原。过敏患者多数具有敏感体质,往往同时对多种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值得注意的是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与患者年龄具有一定关系。

  • 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陈文静;孙希凤;蔡碧珊;王晓华;陈永锋

    目的:了解皮肤点刺试验对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33例特应性皮炎和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均以粉尘螨(分别为78.79%,75.00%)和屋尘螨(分别为75.76%,70.00%)的阳性率高,粉尘螨和屋尘螨在两者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礸2=9.04,P<0.05;礸2=12.35,P<0.05)。牛奶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阳性率(30.00%)高于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阳性率(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8.00,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较慢性荨麻疹患者对粉尘螨、屋尘螨更易过敏,而后者较前者对牛奶更易过敏。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有效寻找过敏原,减少病情反复机会。

448 条记录 17/23 页 « 12...14151617181920...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