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颌中切牙的振动模态分析

    作者: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李斌;赵令诚

    目的对牙的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模态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可以实现对生成计算模型的物体进行各种力学分析.本研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上颌中切牙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期了解其振动性能.

  • 钴铬合金桩核和everStick纤维桩修复唇、舌向倾斜上颌中切牙疗效比较

    作者:钱玉梅;钟群;陈霜

    目的:比较钴铬合金铸造桩核和everStick纤维桩在唇、舌向倾斜上颌中切牙改向修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治疗的唇、舌向倾斜上颌中切牙患者80例(97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9颗,B组48颗.2组患者均进行改向桩核冠修复,A组患者桩核修复材料为钴铬合金,B组患者修复材料为everStick纤维桩.随访2a,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2种材料改向修复上颌中切牙后的牙根折裂、桩核折裂、冠或桩核松动脱落率、牙龈变色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2检验表明,2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钴铬合金桩核组牙根折裂、牙龈变色显著高于everStick纤维桩组(P<0.05).桩核折裂、冠或桩核松动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verStick纤维桩核在防止根折、牙龈边缘变色等方面优于钴铬合金铸造桩核.其断裂模式多为可修复性折裂,有利于患牙的保存.

  • 正畸牵引治疗埋伏倒置阻生的上中切牙的受力分析

    作者:汪隼;沈永琴;冯希平

    目的:通过对无萌出能力的埋伏倒置阻生上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受力分析,探讨倒置阻生上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佳方法.方法:对19颗无萌出能力上颌埋伏倒置阻生牙作牵引治疗前的受力分析,进行摄片定位、拓展间隙后.行外科开窗术+正畸牵引治疗.结果:19颗埋伏牙中,治疗成功13颗(占68.4%),一般4颗(占21.1%),失败2颗(占10.5%);19颗埋伏牙平均破龈时间为6.5个月,长12个月,短3个月;19颗埋伏牙牙髓活力测验全部正常,未见根吸收、黏连.2颗唇侧出现2mm和3mm的牙龈退缩,1颗出现1mm的边缘骨丧失,1颗未能完全进入相应的牙位,需以后配合光固化或烤瓷再度修复.1例因牙根严重弯曲,不能进入相应的牙位,被迫拔除,1例牵引3个月后萌出,因无时间复诊而放弃治疗,未排齐,其余均牵引入列.结论:准确的定位、恰当的牵引方向和位置、适当的牵引力将直接决定埋伏倒置阻生牙的移动状况.

  •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28例报道

    作者:汪隼;束陈斌;樊林峰

    目的:通过对无萌出能力的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进行外科开窗术+正畸牵引治疗,探讨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30颗无萌出能力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进行外科开窗术+正畸牵引治疗.结果:28例埋伏牙中,1例已牵引萌出,因间隙不足,家长拒绝拔牙而未排齐;1例牵引3个月后萌出,因无时间复诊而放弃治疗,未排齐;其余均牵引入列,28例埋伏牙平均破龈时间为4.5个月,长为10个月,短为1个月;28颗埋伏牙牙髓活力测试全部正常,未见根吸收、黏连;4颗唇侧出现1~4mm的牙龈退缩;2颗分别出现1.0mm和2.5mm的边缘骨丧失.结论:治疗的时机、合理的矫治方法、减少手术创伤、牵引力的大小以及支抗和炎症的有效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95例青少年正中多生牙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作者:黄晓红;许亮;林珊

    目的:对近年来我科诊断治疗的95例129颗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征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比较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已确诊的95例129颗发生在上颌前牙区的正中多生牙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分布以及多生牙的形状、数量、位置、方向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乳牙期(4~6岁)、混合牙列早期(6~9岁)、混合牙列晚期(9~12岁)及恒牙期(12岁以上)等不同时期多生牙的处理及12个月后复诊情况(以中切牙是否需矫正为标准),探讨多生牙的发病特点、治疗时机与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89%的正中多生牙就诊年龄在混合牙列早期(6~9岁);男性发生率是女性的2.44倍;66.32%的多生牙为单发,76.74%为圆锥形,55.04%为垂直向阻生,37.98%为倒置阻生.男女之间各项特征经似然比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较多生牙的处理及12个月后复诊结果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拔除正中多生牙对恒中切牙影响小,部分乳牙期及混合牙列早期有萌出潜力的病例,可观察3~6个月再拔除.

  • 上颌埋伏倒置阻生中切牙的正畸治疗

    作者:汪隼;曹慧珍;冯希平

    目的 观察无萌出能力的上颌埋伏倒置阻生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19颗无萌出能力上颌埋伏阻生牙分别经摄片定位、拓展间隙后,行外科开窗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后阻生牙的萌出状况、破龈时间、牙髓活力等,以"成功"、"一般"和"失败"评判疗效.结果 本组埋伏牙的平均破龈时间为6.5个月;所有埋伏牙牙髓活力检测均正常,未见根尖吸收和粘连;19颗埋伏牙中,治疗"成功"13颗,成功率为68.4%;"一般"4颗,其中2颗唇侧分别出现2 mm和3 mm的牙龈退缩,1颗出现1.0 mm边缘骨丧失,1颗未能完全进入相应的牙位,需以后配合光固化或烤瓷再度修复;上述17颗埋伏牙均牵引入列."失败"2颗,1例因牙根严重弯曲不能进入相应的牙位而被迫拔除,另1例牵引3个月后萌出,因无时间复诊而放弃治疗.结论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准确定位、足够的间隙拓展以及牵引力和支抗的合理调控,是埋伏倒置阻生牙治疗成功的关键.

  • 混合牙列期上颌中切牙间隙64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阳飞;徐宏志;陈风山

    上颌中切牙初萌时,常常出现间隙,有些属于发育阶段的暂时性错,可随牙的发育而自行调整关闭,有些则属有明显病因的真性错,必须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引导牙、颌、面的正常发育,防止错畸形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应正确分析上颌中切牙间隙发生的病因,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上颌中切牙间颌骨解剖形态的CBCT测量分析

    作者:许远;赵春洋

    目的::利用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上颌中切牙区唇舌向牙槽骨量,为微种植体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用Dolphin 11.0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鼻腭管前壁至上颌牙槽前壁的距离,以及上颌中切牙间矢状面在距离参考平面14.0 mm、16.0 mm、18.0 mm、20.0 mm四个植入高度处唇舌向骨质厚度。结果:鼻腭管前壁至牙槽前壁的距离,从下向上依次为(7.98±1.24)mm、(8.27±1.44)mm、(10.31±2.00)mm,逐渐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植入高度间唇舌向骨质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高度组唇舌向骨质厚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结论:上颌中切牙间植入长度为6 mm的微种植体是安全的,可避免微种植体进入鼻腭管。

  • 上颌中切牙缺失牙槽嵴厚度不足的美学种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光;严敏敏

    目的 探讨上颌中切牙缺失且无明显垂直骨高度缺失患者的美学种植手术的方案设计与术后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25例上颌中切牙缺失的患者,植入ITI种植体34颗,骨量不足者,在缺损区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覆盖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植入后3~6个月完成上部结构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25例患者共34颗种植体稳固无松动,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短期种植成功率100%.随访期间,1例患者唇侧牙龈退缩.临床效果满意率达96%.结论 上颌中切牙缺失且牙槽嵴厚度不足时,可根据牙槽嵴宽度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术式,同时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来恢复牙槽嵴的丰满度,保证种植成功率,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

  • 配准法建立上中切牙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胡建;戴宁;李泷杲;顾卫平;马骏驰

    目的 利用配准法建立上中切牙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运用3D CaMega分别扫描预备前后的KaVo教学用上颌中切牙,获取点云数据,再用Geomagic软件数据预处理,重建网格曲面,根据标志块将二者进行配准缝合,获得全瓷冠的三维实体数值模型.再导入Marc软件,建立上中切牙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加载力学分析.结果 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具有高度的几何相似性与力学相似性.结论 利用配准法建立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可避免扫描盲区的影响.

  • 数字化全景片测量江苏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冠根长度的研究

    作者:刘磊;秦天牧;陈汉帮;夏阳;刘兴平;章非敏

    目的 分析总结江苏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冠部和根部的长度,为上颌中切牙的桩冠修复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 收集114例(男57例,女57例)江苏地区人群(年龄15~79岁)的数字化全景片,以近远中牙槽嵴顶连线为界,测量上颌中切牙冠部和根部的长度,并分析性别、年龄和左右侧对数值的影响.结果 上颌中切牙冠部长度为(9.20±0.27)mm,根部为(12.28±0.31)mm;男性的冠根长度都长于女性(P<0.05),男女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左右侧和年龄对上颌中切牙冠根长度影响的不大(P>0.05);骨内桩长度达到6~8mm才能满足有效的固位支持.结论 江苏地区人群中切牙冠根长度左右对称,在不同年龄组间长度也相似,男性的冠根长度均长于女性.

  • 基于牙周生物型的上颌中切牙分类

    作者:张玮;林子琦;俞青

    目的 采用树图分析法对南京大学青年人的上颌中切牙临床牙冠形态进行分类,为前牙美学修复提供参考.方法 获得南京大学114例青年自愿者上颌中切牙临床牙冠的图像数据,使用Digimizer软件测量每个样本的牙冠长度(CL)、龈缘角度(GA)、邻接区高度(CS),使用SPSS、PAST软件将所有样本的CS/CL和GA值进行树图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根据Williams上颌中切牙分类法对样本进行分类,并对所有样本的TA/TB和GA值进行树图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CS/CL和GA值的树图分析结果显示为3类(A、B、C组),得到的分组指标数据分别为CS/CL≤42.6583%,42.6853< CS/CL≤57.8067%,CS/CL>57.8067%.3组的GA值、CS/CL值均有统计学差异;TA/TB和GA值的树图分析结果显示分类节点为零,Pearson检验无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CS/CL和GA值的树图分析结果显示分组指标数据与美国塔夫斯大学采用树图分析法获得上颌中切牙的分类指标数据非常相近,可以对上颌中切牙进行分类.TA/TB和GA值无相关性,不能进行树图分类.

  • 铸造金属桩和成品纤维桩在上颌前牙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施育才

    目的 评价铸造钴铬合金桩、铸造半贵金属桩以及成品纤维桩用于前牙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需要进行前牙桩核冠修复的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使用铸造钴铬合金桩、铸造半贵金属桩以及成品纤维桩修复,观察其一年、两年的脱落率、根折率和桩折率.结果 修复一年后,钴铬合金组两例发生根折,纤维桩组一例桩核脱落;修复两年后,钴铬合金组1例桩核脱落,6例根折,半贵金属桩核组有1例发生根折,1例桩核脱落,纤维桩组有3例发生桩核脱落.结论成品纤维桩和铸造半贵金属桩在上颌前牙缺损修复中失败率低于钴铬合金,推荐临床使用.

  • 不同牙形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位置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成;丛磊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青年人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的位置关系.方法 用CEREC系统测量20例方圆形,20例尖圆形和20例卵圆形上颌中切牙石膏模型近中接触点相关的位置比例,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牙形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高度占冠长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圆形的百分比与宽/长比存在相关性及直线回归关系.3组牙形接触点高度均与冠长存在相关性及直线回归关系,三个牙形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牙形的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的位置关系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地区青年人上颌中切牙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 上颌中切牙间多生牙8颗1例

    作者:

    我科诊治1例上颌中切牙之间8颗多生牙病例,4颗埋伏,4颗萌出,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4岁.因上颌中切牙间多生畸形牙齿来我科就诊.专科检查:颌面部发育正常.上颌两中切牙间见4颗多生牙,呈圆锥状,牙冠短小.

    关键词: 多生牙 上颌中切牙
  • 上颌中切牙间四个多生牙1例报告

    作者:李翠芳;任琼芬;周敏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多生牙
  • 上颌中切牙水平埋伏阻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家瑄;林汤毅;侯伟;陈文静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是错(牙合)畸形中治疗的难点.由于上颌中切牙位于口腔的正前方,对患者的美观及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上颌中切牙缺失常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心理压力.由于颌骨内埋伏牙位置不当,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临床常表现为萌出间隙不足、缺牙两侧牙齿的牙轴倾斜、邻牙牙根吸收、牙弓形态异常等,影响患者的面部容貌[1].本文报告1例上颌乳中切牙外伤后根尖周炎导致的继承恒牙水平向埋伏阻生,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其相关诊断、注意事项,对替牙期患者制订合适的阻断矫治计划,为后期正畸治疗奠定基础,进行临床治疗的总结及文献复习.

  • 上颌中切牙阻生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宋小秋

    目的总结上颌中切牙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从临床上选取36例上颌中切牙阻生病例进行临床诊断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临床诊断分析,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中切牙萌出到位率达到90%,活髓牙成功率达94%.结论对中切牙阻生的治疗,应根据临床诊断分析,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上颌中切牙缺失GBR术后骨量变化的短期研究

    作者:赵杰;建林

    目的:探讨上颌中切牙缺失后无明显垂直骨高度缺失的患者,在种植同期行GBR术后短期内骨量的变化研究。方法23例上颌中切牙缺失的患者,完成Osstem种植体31颗植入,在缺损区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覆盖Bio-Gide 可吸收生物膜,植入6-9个月,行牙龈诱导后完成上部结构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23例患者共29颗种植体稳固无松动,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短期种植成功率93.5%;美学效果恢复良好。结论上颌中切牙缺失且牙槽嵴唇腭侧宽度不足时,可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来恢复牙槽嵴的丰满度,保证种植成功率,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

  • 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1例

    作者:侯绍伟;王红梅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出汗不畅、牙齿缺失、周身毛发稀疏20余年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时头发及眉毛较少,年幼时出牙延迟,牙齿发育不全,吐词不清,伴有口干,声音沙哑及无泪。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均未明确诊断。20多年来患者怕热,极少出汗,经常无明显诱因发热,耐热差,不能剧烈运动。其父母均正常,否认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否认性接触感染史。体格检查:身高167 cm,体重58 kg,神志清楚,营养中等,智力、体格发育基本正常,语言欠清楚,声音沙哑。面容特殊,前额、下巴突出,眉弓隆起,眶周皱纹及色素沉着;鼻梁扁平,呈鞍状鼻,鼻尖下降,鼻孔大而显著,鼻部分泌物异常浓稠;面颊凹陷,颧骨较宽,下半脸狭小,上唇厚而外翻,呈苍老样外观(图1、2)。心肺等其它脏器检查均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周身大部分皮肤光滑,躯干四肢毳毛缺如,头发、眉毛、睫毛、阴毛稀疏,但胡须黑而密。面部出现类似于粟丘疹的皮脂腺过度增生。全身皮肤干燥无汗,皮温较高,四肢伸侧皮肤粗糙,类似鱼鳞病样改变。指、趾甲无异常。掌跖光滑无汗,轻度角化过度。口腔检查:牙齿大部分缺失,上颌中切牙、尖牙呈锥形,牙齿之间空隙大。牙龈轻度萎缩。诊断: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完全型)。实验室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 RPR,TPPA)均阴性。

140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