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额部炎性假瘤1例
患者男,27岁,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头痛1个月,当地医院脑CT检查示右顶部椭圆形高密度影,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MRI:右侧额顶部硬脑膜不同程度增厚,以额部明显,局部呈不规则团块状混杂等低T1WI信号、混杂高T2WI信号,其内可见更低T1WI信号、高T2WI信号,局部突破颅板向头皮下生长(图1A、1B);DWI可见不均匀弥散略受限,与邻近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见右侧额部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侧额顶部脑膜呈明显线样强化(图1C).诊断:右侧额部占位,额顶部脑膜增厚,倾向于恶性病变可能.
-
颈源性头痛中额、颞、眶部疼痛的临床特点和机制探讨
目的:总结颈源性头痛中额、颞、眶部疼痛的临床特点,探讨枕额肌和交感神经在疼痛发生中的机制。方法:回顾近2年来我院诊断为颈源性头痛患者86例,按照疼痛部位分为枕部疼痛组和额、颞、眶部疼痛组,总结2组中的疼痛性质、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病程和临床治愈方法。结果:额、颞、眶部疼痛组以酸胀痛为主,与枕部疼痛组相比,额、颞、眶部疼痛组病程较长、VAS评分较低(P<0.01);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相比,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枕腹推拿按摩治疗额、颞、眶部疼痛组的疗效显著(P<0.01)。结论:枕额肌和交感神经参与了颈源性额、颞、眶部疼痛的发生机制。
-
计算机辅助额颞部整块硅胶假体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在额颞部不同密度组织上设计整块多孔硅胶假体,在内镜辅助下置入假体,矫正额颞部低平的方法.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下设计额颞部整块硅胶假体的三维图像,以三维图像为基础设计所需金属模具及制作硅胶假体,高温、高压消毒备用.在内镜引导下置入假体.结果 20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术后均切口愈合良好,无积液,无面神经、眶上神经损伤,无假体偏斜,随访半年,外形满意.结论 计算机辅助下在额颞部不同密度组织上设计额颞部整块多孔硅胶假体,贴合性好,可满足不同患者需求.内镜辅助假体置入,可有效减少出血和假体偏斜.
-
扩大鼻外额筛窦进路切除额眶筛区肿瘤
目的 探讨额眶筛区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方法 于患侧行扩大鼻外额筛窦进路,根据肿瘤范围大小向鼻侧或沿眉弓向外延长切口,可充分暴露前颅底、额眶筛区甚至眶外上缘区域肿瘤.结果 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累及前颅底额眶筛区的肿瘤28例使用上述术式.经随访,其中8例良性肿瘤至今无复发,20例恶性肿瘤中,1年生存率95%(19/20),3年生存率61.5%(8/13),5年生存率57.1%(4/7).结论 该术式术野暴露充分,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操作方便,切除肿瘤彻底,重建颅底方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该术式是切除前颅底额眶筛区肿瘤的较好手术入路.
-
额鼻瓣翻揭行前颅底额眶筛区恶性肿瘤大块切除术
目的探讨前颅底额眶筛区恶性肿瘤大块切除时佳手术径路.方法在双眉弓做"U"型切口,连接患侧鼻侧切开.向上翻揭额肌皮瓣、向健侧翻揭鼻锥,充分暴露并大块切除前颅底额眶筛区肿瘤.结果自1986年12月~1996年12月,临床实施50例患者,经随访,1年生存率为86.0%(43/50),3年生存率为62.0%(31/50),5年生存率为44.0%(22/50).结论采用额鼻瓣翻揭,术野暴露充分,较颅面联合手术省去了头部冠状切口,术后脑组织反应轻微.
-
脑脊液鼻漏经鼻内镜及其与额部联合进路的治疗
目的 总结脑脊液鼻漏的漏口诊断与经鼻内镜及其额部联合进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58例确诊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均行CT检查寻找漏口.56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鼻内镜修补45例,对漏口位于额窦后壁及额眶部位的11例进行了经鼻内镜和额部联合进路修补;2例未行手术.56例手术患者中,普通CT扫描31例,其中25例术中证实正确显示漏口;另外25例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三维重建方法 ,其中23例正确显示;8例术前CT未能显示漏口者均经术中探查明确部位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53例1次治愈,一次成功率94.6%,1例2次修补成功,1例先后行5次手术治愈;1例因术后颅内并发症死亡;2例因故未行手术出院失访.结论 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可使脑脊液鼻漏漏口的定位更准确;对发生于额部的脑脊液鼻漏,经鼻内镜和额部联合进路可弥补内镜下操作困难和不足,有助于提高修补的成功率.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完全性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我科对24例(28只眼)完全性上睑下垂儿童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分析
我院1998年-2002年收治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分别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费盖式手术、眼轮匝肌肌瓣转移术、睑皮肤及皮下组织肌瓣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微骨瓣额中回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微骨瓣额中回入路在重型脑室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微骨瓣额中回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脑室内外血肿清除满意,改善了GCS评分、脑室积血Graeb评分。主要并发症:弥漫性脑肿胀1例,脑血管痉挛3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7例。随访1~6个月,按ADL分级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微骨瓣经额中回入路可有效清除脑室内外血肿,及时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
额、筛窦肿物1例
1.病例报告患者李宝民,男,51岁,因“鼻塞10年,右眼胀痛1年”于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0年前出现右鼻塞,呈进行性加重,偶脓涕,偶头痛,自觉嗅觉减退,近1年来除鼻塞症状加重外,出现右眼胀痛,视物模糊,病程中无鼻出血,无消瘦,无面部麻木及张口困难,既往:10年前有头部外伤史.
-
多隧道、多层次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矫治额颞部凹陷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颗粒多隧道、多层次游离移植矫治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08/2004-12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通过注射麻醉液预先估计填充量,受区皮下预处理形成多个隧道.以注射器吸取腹部脂肪颗粒,经纯化后,分皮下和肌肉内,超量30%注射充填额颞部凹陷.随访1年观察患者凹处陷脂肪颗粒移植效果.结果:2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患者额颞部凹陷处脂肪颗粒移植效果:术后未发现有感染、坏死及液化等症状.除6例进行二次注射外,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原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额颞部的凹陷,塑型容易,其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便.
-
应用羟基磷灰石颗粒隆额-隆鼻术
羟基磷灰石(HA)具有生物陶瓷特性,组织相容性好,而且无毒和无致癌性,用作人体填充材料已有30多年历史[1~5].我院于自1997年3月~2001年1月应用HA颗粒行隆额-隆鼻术,调整了额鼻角,使面部整体更趋饱满、和谐,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帕金森病猫额、顶叶皮质功能改变的~(18)F-FDG PET/CT研究
目的 用~(18)F-FDG PET/CT技术,研究帕金森病猫模型额、顶叶皮质内脑组织糖代谢变化规律,从而证实该区域的功能变化情况,为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家猫,腹腔注射MPTP(5mg/kg,qd×5 d)制作PD模型.实验共分1个对照组和4个模型组,每组4只.经行为学观察和H E染色验证后,时照组与实验组动物经静脉注射~(18)F-FDG,进行PET/CT脑断层显像,通过观察~(18)F-FDG浓聚程度确定感兴趣区(ROI),并测定该区内标准吸收值(SUV)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PD模型首次注药后第2天时,双侧额、顶叶皮质内脑组织~(18)F-FDG浓聚程度及SUV值均保持正常(P>0.05);第5天时双侧额叶出现明显减低(P<0.05),双侧顶叶仍保持正常;第8天时双侧额叶进一步降低(P<0.01),双侧顶叶出现明显升高(P<0.05);第11天时双侧额叶维持在第8天时水平,双侧顶叶恢复到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内额、顶叶皮质左、右侧相比~(18)F-FDG浓聚程度及SUV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帕金森病大脑额叶皮质脑组织葡萄糖代谢降低,提示该区存在功能障碍,并随时间逐步加重,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而顶叶皮质脑组织葡萄糖代谢升高,提示该区存在功能亢进,这可能是对额叶皮质功能低下的一种代偿,但时间短暂,呈一过性.
-
前额皮瓣鼻再造术13例报告
目的:介绍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的体会.方法:对8 例外鼻皮肤癌术后缺损及5例鼻外伤后缺损患者采用额部皮瓣转移行鼻再造.结果:13例患者转移额部皮瓣全部成活, 切口I期愈合, 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 17 年, 鼻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 具有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效果满意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显微手术切除额部巨大脑膜瘤8例报告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根据CT及术中测量,其大径>7.0 cm者为巨大脑膜瘤.脑膜瘤切除后预后较佳,但巨大脑膜瘤手术,尤其是颅底脑膜瘤,对神经外科医师仍极具挑战性.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额部巨大脑膜瘤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
改良额肌瓣下移悬吊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为减少额肌术中损伤,保证额肌瓣完整性、术后肌力,从而提高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重睑成形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去除一条眼轮匝肌后,在眼轮匝肌下钝性分离至眶上缘,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横行切断,形成额肌瓣,不作两侧切开,直接下移固定于睑板上,行重睑成形术.[结果]共治疗48例62只眼,术后2年随访30例42只眼,满意36只眼,占86%,有效6只眼,占14%,无失败病例.[结论]改进后手术方法术中不必在额肌瓣内、外侧切开,避免了额肌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了额肌的损伤,增强了额肌术后的收缩力,保证了手术效果;术中不作眉下切口,既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同时又避免了眉下切口产生瘢痕而影响外观的可能.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远期疗效的体会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远期效果.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47例50眼,术后1周评价近期效果,随访观察11月~48月(平均23月),评价远期效果.结果术后1周矫正良好24例(27眼),基本矫正22例(22眼),矫正不足1例(1眼),成功率(矫正良好+基本矫正)98%.随访中发现,3例3眼矫正良好者回退为基本矫正,1例1眼回退为矫正不足,4例5眼从基本矫正回退到矫正不足,远期成功率为86%.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操作简单、安全、无并发症,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
-
48例急性额、顶叶卒中误诊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额、顶叶卒中误诊的原因.方法:根据头颅CT检查确诊后,对48例急性额、顶叶卒中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急性额、顶叶卒中的病例其临床表现是非典型的运动障碍,主要体现出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和感觉、平衡、思维、语言的异常,非专科和专科知识不丰富的医师往往难以把握,导致分诊不准确,误诊率高.结论:急性额、顶叶卒中,由于其超出了常规思维方式即中风与偏瘫的思维框式而易致产生误诊.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110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62例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分析比较其疗效情况.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分别为12.5%、8.3%,均明显低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的32.3%、27.4%(P<0.05);预后优良率(良好+中残)60.4%高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40.3%(P<0.05),死亡率18.8%明显低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的37.1%(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可有效提高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24例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4例35眼,术后1wk评价近期效果,随访观察12~41(平均18.5)mo,评价远期效果.结果:术后1wk矫正良好15例22眼,基本矫正8例12眼,矫正不足1例1眼,成功率(矫正良好+基本矫正)97%.随访中发现,2例(2眼)矫正良好者回退为基本矫正,1例1眼回退为矫正不足,2例3眼从基本矫正回退到矫正不足,远期成功率为88%.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操作安全、无并发症,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