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枢神经损伤后足下垂的康复治疗
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体瘫痪的表现之一,是痉挛期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步态及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足下垂是高位中枢神经损伤造成的运动障碍,以往一直认为其直接原因为小腿三头肌肌群张力异常增高、痉挛所致.Carr等通过综合大量有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后提出,痉挛不只是高位中枢失去对低位中枢的控制,也与肌肉纤维和肌腱的物理特性改变有关,而且很可能与制动和废用有关.制动会引起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被动和主动特性的改变,包括肌肉纤维类型、交叉桥结缔组织的改变,肌小节的丧失,水分的丧失,胶原沉积和粘滞性的改变,造成肌肉僵硬、张力增高,构成了关节活动阻力增加的因素[1.10].
-
偏瘫早期踝关节背屈功能诱发的疗效观察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到痉挛阶段时,其运动模式就具共同运动的特点;当达到共同运动阶段时其刻板、固定的运动模式达到高峰.此种刻板的,肢体的整体性运动是由于脑损伤使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脊髓的抑制减弱或消失所致.此种共同运动在下肢表现为以伸肌共同运动占主体的异常运动模式,表现为踝关节跖屈、内翻.这就给患者的步行能力造成很大的障碍.
-
音乐治疗的节奏听觉刺激方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步态训练的影响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由于高位中枢病变失去了对低位中枢的控制,导致运动障碍,因此步态训练成了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1].音乐治疗的节奏性听觉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RAS)是一种通过固有的节奏反复特性来促进行走运动的方法.这种方法把音乐作为一种外部的时间指示信号来调整身体的准确运动[2].
-
言语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1 盲语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由来脑干在言语感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人类言语感知能力的认识,不能仅仅关注高位听皮层的价值,还要探讨低位中枢的作用.在听觉系统中,由声信号转化而成的、快速变化着的神经冲动,在脑干水平进行编码.
-
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尿动力学改变
小儿隐性脊柱裂常发生于腰骶部,相应易于并发骶丛神经功能异常.因排尿控制的低位中枢位于骶S2-4,所以隐性脊柱裂患儿常伴有排尿功能障碍.近来对16例隐性脊裂伴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