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贺学红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7年12月,医院择期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0例,分别采用小轻比重腰麻以及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麻醉满意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医师麻醉效果满意度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合计发生率3.3%(1/30)低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超声引导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风险.

  • 超短波辅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骶丛神经炎1例

    作者:陶泽红

    患者××,女,45岁.因外阴痛性疱疹20天,排便困难伴大腿后侧麻痛13天来诊.20天前患者发觉肛周、阴唇内侧起绿豆大之疱疹约4~5个,有触痛,无破溃及渗出,不发烧.7~8天后觉排尿不畅,有尿意而不能立即排尿,但无尿频、尿痛;同时大便不利,肛门有下坠感,每日大便4~5次,形状正常,排便时需用手挤压肛周以助排便,总有排便不净感,但无腹痛.肛周、双大腿后侧及臀部麻木、灼痛,双足外侧亦阵阵跳痛,肢体活动如常.近5~6天疱疹渐消退,但上述下坠、麻痛加重.有单纯疱疹(阴部)接触史,故来门诊就医.

  • 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MR成像技术优化探讨

    作者:刘丽芬;杜湘珂;陈雷

    目的探讨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的MR优化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及7例坐骨神经继发病变患者行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的二维自旋回波(2D-SE)序列 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抑脂(FSE F/S)序列T2WI的斜矢状位成像,轴位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3D-FIESTA)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其中10例志愿者加做单侧斜位3D-FIESTA序列成像, 7例患者平扫后行Gd-DTPA增强扫描.对比正常组2D-SE T1WI斜矢状位与轴位3D-FIESTA序列多平面重建对骶1神经(S1)及邻近坐骨神经的显示率.运用四等级评分标准方法评价两种采集方式的3D-FIESTA多平面重建对骶丛各支神经的显示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志愿者中2D-SE 序列与3D-FIESTA序列对S1及邻近坐骨神经显示率分别为70%和95%(P<0.01).轴位与斜位3D-FIESTA对腰骶干(LST)及S1的显示能力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分别为P<0.01,P<0.05),对S2及S3的显示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通过多平面重建可明确骶丛各支神经及邻近坐骨神经受累情况.结论 3D-FIESTA序列通过重建可分别显示骶丛各支神经,对S1及邻近坐骨神经的显示率明显高于2D-SE序列,单侧斜位采集优于轴位采集.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丛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作者:刘涛;蔡林

    患者男,70岁.因左臀部、左下肢疼痛、麻木、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半年余,于2002年9月7日入院.体检:L4/5椎间隙左侧旁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疼痛向左下肢放射.左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部感觉减退,左(*母)趾感觉缺失.左足伸(*母)、伸趾肌及胫前肌肌力0级,左足下垂,不能背伸.左膝反射、跟腱反射较对侧稍差,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阳性.X线片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MRI显示L4/5椎间盘突出(图1,后插页Ⅳ).

  • 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置换术的应用

    作者:周志红;缪永江;王丽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置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全髋置换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0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腰硬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腰硬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麻醉起效、阻滞持续时间、麻醉后5min(T1)、10min(T2)时刻的心率(heart rate,H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腰硬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VAS得分分别为(2.27±0.65)min、(377.13±38.86)min、(3.23±1.36)分,对照组分别为(3.26±0.72)min、(413.68±42.24)min、(4.18±1.52)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组患者在T1、T2时刻HP、M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可有效缩短全髋置换术中麻醉起效时间和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同时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骨盆骨折并发骶丛神经损伤有关问题的探讨(附3例报告)

    作者:梁辉;曹立新;肖永志

    骨盆骨折并发神经损伤较少见,Watson-Juncs报告此种情况的出现率约占1%,故不为临床医生重视,且早期多为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症状所掩盖,常在病情稳定后才被发现,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所收治的3例典型病历就骨盆骨折并发骶丛神经损伤有关问题做以初步探讨.

  • 海绵体肌反射及阴茎背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正常值分析

    作者:王汛;邵蓓;倪佩琦;李澄棣;黄学峰

    球海绵体肌反射(BCR)、坐骨海绵体肌反射(ICR)、阴茎背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检测是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它对于评价骶神经或骶丛损伤,以及直肠、膀胱和性功能障碍,特别是神经原性阳痿,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有关BCR、ICR、SSEP的正常参考值研究不多。为此我们对3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BCR、ICR、SSEP检测,以期为制定正常参考值范围提供依据。……

  • 骶丛及坐骨神经的MR评价与尸体断面解剖对照研究

    作者:李成利;宋冬梅;赵斌;姚键

    目的:通过对骶丛和坐骨神经的不同断面图像与尸体解剖断面的对照分析,来选择与判断佳MRI扫描断面以清楚显示骶丛和坐骨神经近段,为临床治疗原发性或/和继发性骶丛及坐骨神经病变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择5具尸体分别行MRI 3个冠状、2个横断面扫描后,冰冻尸体进行相对应性切片断层.对30个成年自愿者骶丛神经采用5个MR影像断面扫描,采用一种四等级评分标准方法对每一种断面影像中骶丛神经解剖的显示程度进行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出显示骶丛神经解剖特征的佳影像扫描断面.结果:对于评估骶丛神经和坐骨神经的解剖状况至少需要2个扫描断面;垂直冠状位和水平轴位扫描层面的显示能力较其它所有的冠状和轴位层面都好.结论:①采用MR扫描可清楚地显示骶丛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特征;②MRI垂直冠状位和水平轴位对显示骶丛及坐骨神经为有用;③MRI SE序列T1WI对显示正常骶丛或坐骨神经有价值.

  • 超声引导经骶后孔骶丛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曙光;陈超;万里

    目的 初步总结超声引导下经骶后孔入路骶丛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或单凭骶后孔入路骶丛阻滞的29例病例,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7例、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1例及臀部包块切除术1例,总结阻滞方法、麻醉效果、骶后孔局部麻醉药物容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有3例术中追加舒芬太尼后仍有不适而改为复合喉罩全身麻醉,阻滞成功率为88.9%,剩余手术均在神经阻滞下完成,为提高病人舒适度,均复合轻度镇静.经骶后孔入路骶丛阻滞可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快速地进行,病人手术结束后苏醒室中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0.8±0.6)分,与术前的(5.7±1.0)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后孔局部麻醉药物容量为(15.6±2.9)ml,术后随访未出现局部麻醉药物中毒、骶尾部血肿、蛛网膜下腔阻滞或术后感觉运动异常.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骶后孔骶丛阻滞,可安全应用于骨科髋部及臀部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满意.

  • SD大鼠坐骨神经结构及其支配肌群的探讨

    作者:江曦;陈爱民;张志凌;侯春林;鹿楠

    目的 分析大鼠骶丛及坐骨神经的神经根组成,并分析各神经根对肌肉的具体支配功能. 方法选用20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通过大体解剖了解坐骨神经的神经根组成;通过对L4-6神经根的刺激,分别检测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的肌电图,由此推断神经根对肌群的支配权重及定位关系.结果 20只大鼠中,L4-6型有17只,L4-5型3只,两大类型又分两种亚型.通过肌电图分析,我们发现,L4-5是坐骨神经支配下肢肌肉的恒定支,L6神经根主要参与小腿三头肌的运动功能,但有两只大鼠,L6不参与对三组肌肉的支配. 结论本实验基本明确了火鼠骶丛及坐骨神经的组成,利用肌电图的方法判定出大鼠下肢股二头肌、三头肌和胫前肌的神经根支配组成及权重,为建立人鼠骶丛撕脱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3例报告)

    作者:卢鸿

    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13例,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 骶丛的血供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宇宏;徐达传;黄美贤;刘树元;刘建华

    目的:探讨骶丛的动脉来源、分布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3具成人新鲜尸体标本,采用明胶-氧化铅微血管显影法观察骶丛的动脉分布.(2)选择15具灌注红色乳胶的防腐固定成人尸体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骶丛的动脉来源和分布.结果:骶丛根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骶髂腰动脉系统(sacral Iliac lumbar artery system,SILAS)、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各动脉的分支之间互相吻合.L4根部血供以第4腰动脉为主;L5根部血供以髂腰动脉为主,L5 ~S3,由骶外侧动脉分支供应,血管平均为(2.2±1.4)支(1~4支).坐骨神经臀段出骨盆处,以臀下动脉、阴部内动脉以及梨状肌肌支供血为主,营养支动脉有(5.3±1.2)支(3~7支).结论:骶丛的血供主要来自于SILAS,每一个动脉分支从不同方向进入骶丛后分为升支和降支,在骶丛内相互吻合.相邻血管区域的血供可以代偿,为骶丛损伤的外科救治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 骶骨前孔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永刚;白靖平;锡林宝勒日;田征;何祖胜;田永让;聂培力

    目的:为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6具(52侧)成人尸体进行骶前孔区血管、神经走行特点的观察,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①骶外侧动脉的分支进入骶前孔,S1多在骶前孔外上缘(56.3%),S2多在骶前孔内上缘(73.1%);②臀上动脉与骶丛相交点水平线上距S1AB线(横线与骶前孔内侧缘交点的垂线)(30.0±7.3)mm,S1水平线下方(-11.3±9.9)mm;③骶外侧静脉与臀上静脉及出骶前孔的静脉存在吻合支,骶前静脉丛与椎体静脉有广泛吻合;④S1、S2、S3、S4神经与AB线的夹角分别为(63.1±11.7)°,(71.2±11.8)°,(70.2±11.3)°,(79.7±16.2)°;⑤梨状肌多起自S2~4椎体侧方,梨状肌上缘与S1、S2的垂直距离为(-11.5±11.0)mm,(12.7±10.0)mm.S1神经与梨状肌上缘相交点与S1的距离为(22.9±9.8)mm.结论: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是相对安全的,但应避免损伤骶前孔区的血管;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好沿骶神经走行方向进行,到达梨状肌上缘即可.

  • 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前路钢板固定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奉琪;潘进社;张英泽;彭阿钦;李亚洲;王慧娟

    目的:为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行前路钢板固定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0具尸体骨盆解剖观测骶骨翼大小及骶丛的位置.结果:骶丛距骶骨翼边缘距离(左右平均距离)分别为:上缘:L4(19.1±1.5)mm,L5(24.5±1.4)mm,中点:L4(17.2±1.8)mm,L5(20.1±1.4)mm,下缘:L4(13.9±2.9)mm,L5(15.2±1.6)mm.L4神经位于骶丛外缘.结论:骶髂关节分离前路钢板固定时L4神经根易受损伤,安全放置钢板的位置是骶骨翼中上部,距骶骨翼边缘20mm内.

  • 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尿动力学改变

    作者:林涛;李旭良;魏光辉;陈志远;许嘉陵;何大维;刘俊宏

    小儿隐性脊柱裂常发生于腰骶部,相应易于并发骶丛神经功能异常.因排尿控制的低位中枢位于骶S2-4,所以隐性脊柱裂患儿常伴有排尿功能障碍.近来对16例隐性脊裂伴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现报告如下:

  • 坐骨神经的应用解剖与临床

    作者:陈先丽;曾利

    坐骨神经是骶丛中大的神经,亦是人体粗大的神经.因其远离靶器管,局部解剖复杂,当发生外伤(如骨盆骨折、髋关节脱位、药物注射伤及手术误伤等情况)时,易造成该神经的损伤.本文结合坐骨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分析坐骨神经损伤发生的情况,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现综述如下.

  • 两点法椎管内复合阻滞在子宫全切术中应用

    作者:杨育年

    子宫全切除术由于盆腔深部和阴道操作,常要求麻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虽常规采用两点硬膜外阻滞,仍存在骶丛神经阻滞不全,牵拉反应大,须辅以镇痛、镇静剂。本文用两点穿刺法行硬膜外联合腰麻……

  • 腰骶干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杨德盛;白靖平;锡林宝勒日;曹力;金格勒

    目的: 研究腰骶干及其周围结构的特点,为腰骶干损害的诊治及相邻区域的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31具(33侧)成人尸体腰骶干及周围的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1)腰骶干本身变异极大,单独加入骶丛的L5神经的走行方向和毗邻关系与腰骶干基本相同.(2)腰骶干易损伤的部位是在骶骨翼上缘.(3)探查腰骶干时应注意辨认和处理髂腰动脉.(4)髂腰韧带前方是L4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和交通支的易损点.(5)L4横突距腰骶干和L5神经较远,骨折后对其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不大.结论:腰骶干本身变异较大,在探查腰骶干时应以单独加入骶丛的L5神经的解剖走行为准.腰骶干、股神经、闭孔神经都有其易损伤部位,探查时应首先探查易损点.

  • 改良硬膜外麻醉在新式剖宫产中的应用

    作者:林燕华;李正英

    剖宫产手术主要选择椎管内麻醉,但因新式剖宫产切口位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下大约3厘米处,切口呈直线型,而不是弧型,切口长约15厘米,腹直肌、皮下脂肪同时横形撕拉开,胎儿娩出后将子宫全部取出于腹腔外[1].由于以上这些因素,以往的麻醉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于手术需要.新式剖宫产术需要麻醉能充分阻滞骶丛,而且要使上界阻滞平面达胸6水平,才能充分满足于手术要求.采用以往麻醉时(腰2-3间隙穿刺,向上置管3厘米,用2%利多卡因),上界不够可造成腹直肌分离困难,病人痛疼,骶丛阻滞不全时,子宫取出腹腔外时发生牵拉痛.鉴于以上原因,我院1998年-1999年新式剖宫产时,麻醉采用一点穿刺,先向下注药,然后向上置管,麻醉起效快,首量维持时间长,对病人生理扰乱轻,无一例产妇手术有痛疼或不适,术中不用任何镇痛镇静药物.此方法可满足新式剖宫产的手术要求,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以此探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