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早期疗效

    作者:吴梅祥;吴景明;何二兴;尹知训;钟树栅;白波

    目的:探讨小切口短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LDS)的早期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26例LDS患者。按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的差异,评估末次随访VAS评分改善率、Cobb角矫正率及腰椎前凸角改善率,计算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结果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3.0±0.8)分和(3.0±1.1)分,较术前的(8.0±0.9)分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改善率为62.5%。末次随访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7.7±2.8)° vs(17.3±5.5)°,P <0.05],矫正率为55.5%;末次随访腰椎前凸角明显优于术前[(36.8±4.5)° vs(18.1±4.6)°,P<0.05],改善率为103.3%。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达100%。结论小切口短节段TLIF治疗LDS早期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纠正侧凸并改善腰椎前凸,椎间融合率高。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刘显信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的80例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n=38),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n=42).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Flynn标准评估患儿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6个月).研究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明显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P<0.05).结论 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相比,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但肘关节恢复效果好,骨折愈合时间短,有助于患儿康复.

  • 左侧胸骨旁切口的评价

    作者:王文林;曾伟生;蔡开灿;蒋仁超;钟世镇;王武军

    目的系统评价左侧胸骨旁切口,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福尔马林保存成人尸体6具,模拟不同平面的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从显露效果、美容效果和损伤程度三方面对该切口进行评价.结果左侧胸骨旁切口的皮肤切口较为隐蔽,长度较短,美容效果较好;由于术野较小,损伤结构不多,损伤较小;合理选择切口水平,左心各结构可依次被显露.结论左侧胸骨旁切口是一种较美观、损伤小的小切口,该切口对心脏左侧各结构,如肺动脉干、肺动脉瓣、右室流出道、左冠状动脉主干等可依次显露,对心脏右侧各结构显露不佳.

  • 胸骨上半部分劈开切口的评价

    作者:王文林;蔡开灿;曾伟生;蒋仁超;钟世镇;王武军

    目的系统评价胸骨上半部分劈开切口(PUS),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福尔马林保存成人尸体6具,模拟不同平面的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从显露效果、美观效果和损伤程度三方面对切口进行评价.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的皮肤切口上端较高,易暴露,但长度较短;随着切口下端向下延伸,心底部各结构和心脏上半的各结构可依次显露.结论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损伤程度较小,而皮肤切口的上端易暴露,可能因此影响美容.将上端隐藏于两侧,可改善美观效果.该切口对心底部各结构显露良好,对心脏体部各结构显露一般,而对下腔静脉显露不佳.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不同长度、位置的PUS,既能减少损伤、又能满足显露的要求.

  • 68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靳安民;张辉;刘成龙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果6 815例患者中5 324例经过半年至14年(平均6.3年)随访,优4 260例(80.02%)、良855例(16.06%)、进步209例(3.92%),优良率达96.08%.随访中X线检查显示手术后相应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未见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结论采用的三种方法与传统术式比较创伤小,可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且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 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82例

    作者:赵伟军;付文辉;眭康;韩威力

    目的:探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各式肺叶切除术82例.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延长成标准后外侧切口病例,均口长度12~14 cm,切口暴露范围达16 cm×12 cm,进胸时间4~7 min,关胸时间15~18 min,开胸过程失血量均小于20 mL,术后疼痛Ⅰ级45例,Ⅱ级34例,Ⅲ级3例,术后住院时间10~31 d,平均12 d.结论:采用侧卧位中断肋骨前外侧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不切除肋骨,保留胸肌,切口距肺门近,暴露满意,深部操作方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白内障囊外摘除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惠;邓洪;谢青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简称小切口手术)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简称常规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80例(8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40眼),分别施行小切口手术与常规手术,并全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完成时间、术后视力、角膜损伤、后囊破裂与玻璃体溢出、虹膜与瞳孔改变、房水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手术完成时间A组平均为24 min,B组为40 min,A组术后视力恢复较快、较好,虹膜脱出及术后瞳孔变形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在角膜损伤、后囊破裂及玻璃体溢出、房水反应等指标两组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小切口手术不论从手术完成时间、视力恢复、术后虹膜与瞳孔改变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手术.

  • 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体会

    作者:廖益清;何斌

    目的:探讨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评价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27例45条下肢局限性浅静脉曲张,术前应用多普勒听诊和指压检测,确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采用局部麻醉、点状切口方法,切除曲张静脉和结扎交通支静脉.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有肿胀不适和沉重感症状的16条下肢中,术后12条下肢症状消失,另4条症状改善.切口皮下局限性血肿1例,无皮肤麻木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3年,其中随访1年以上者22例,未发现明显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方法可行、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 微创术皮下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

    作者:苗为民;王安灿

    目的:探讨微创皮下大汗腺清除术对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术前洗澡,常规备皮.双侧腋下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腋外侧中点切一7 mm左右的切口,以血管钳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之间分离,使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形成一空的腔隙.用特制括匙搔括皮下的大汗腺,并将搔括下的组织挤出体外,再以甲硝唑及庆大霉素的混合液冲洗腔隙,不置引流,常规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1周痊愈.结果:500例患者跟踪随访约1年,498例异味消失.结论:皮下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能有效地清除腋部皮下大汗腺,毛囊组织及皮脂腺,组织创伤小,伤口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 腋下小切口行胸部手术27例

    作者:顾宪文

    目的:探索美观、损伤小的腋下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皮肤切口位于腋下,分纵行及横行两种,长12~14 cm,分开背阔肌及前锯肌之间的间隙经肋间进胸。结果:采用此切口手术27例,包括气胸、血胸、支气管扩张、肺部良性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术后恢复较快,未见有并发症发生。结论: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适用性广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可以广泛采用。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320例临床总结

    作者:谭晓穗;李健提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20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病例进行临床总结,并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实施率达91.9%,且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安全性高.结论:在目前条件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优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小切口对房间隔显露效果的评价

    作者:王文林;蔡开灿;王武军;张希;钟世镇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房间隔的显露效果.方法:在 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分别经右心房切口观察房间隔的显露效果.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下缘至少要切到第 3肋间才可理想显露房间隔.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切口上缘至少要到第 3肋间水平.右侧胸骨旁切口中,第 2、 3或 3、 4肋间水平的切口均可显露房间隔,但以第 3、 4肋间水平的切口为佳.右前外侧小切口在第 3、 4肋间均可显露良好房间隔.正中小切口中,第 3、 4肋间水平的切口效果理想.左侧胸骨旁切口和左前外侧小切口不适于房间隔的显露.结论:正中部位和右侧的胸部小切口均能显露房间隔,但房间隔手术的完成尚需要合理选择切口的部位和长度,并充分考虑体外循环的建立.

  • 七氟醚复合左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短小手术的应用

    作者:李中云;陆健君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左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睾丸辅膜翻转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肌内注射氯胺酮组(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均用左布比卡因行骶管阻滞.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诱导合作、入睡时间、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的诱导方式较为被小儿所接受(P<0.05),其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P<0.05);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较高(P<0.05),B组口腔分泌物有所增加(P<0.05).B组诱导后的血压及心率明显升高(P<0.05).B组诱导后血压、心率比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骶管阻滞后较诱导后的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左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脐以下短小手术,麻醉可控性好,口腔分泌物少,术毕清醒快,清醒质量好,副作用少.

  • 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拮抗咪唑安定镇静作用的观察

    作者:苏春蕾

    目的促进全麻病人尽早脱离麻醉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观察氟马西尼用于拮抗咪唑安定的镇静作用.方法将择期短小手术病人100例(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观察组于术毕应用氟马西尼催醒,观察其临床效果以及拮抗前后对病人的呼吸循环影响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观察组在拮抗前后病人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结论氟马西尼可快速逆转苯二氮革类的镇静作用,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小肾癌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构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李超群;韩秀婕;张伟;王川予;张征

    目的 探讨小肾癌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组织细胞排列的关系,提高对小肾癌超声表现病理学基础的认识,以进一步提高小肾癌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记录经病理证实的45例小肾癌的超声表现,术后观察其病理组织成分,总结分析声像特征与细胞排列方式的关系.结果 45例小肾癌中超声表现高回声27例,等回声3例,低回声15例.27例高回声病例镜下细胞排列类型为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15例;3例等回声细胞排列类型为Ⅰ型1例,Ⅲ型2例;15例低回声细胞排列类型为Ⅰ型10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2例.统计分析示小肾癌超声回声类型与其镜下细胞排列方式有关(P=0.001).结论 小肾癌超声表现以高回声多见,其超声回声类型(高回声和低回声)与镜下细胞排列方式有关.

  • 17例小肾癌超声误诊及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赵诚;房世保;王正滨

    目的 探讨超声对小肾癌漏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17例小肾癌声像图特点.结果 直径1.0~3.0 cm平均2.6 cm;超声误诊为肾错构瘤7例,肾柱良性肥大2例,肾囊肿3例,分叶肾2例;其中6例周围可显示半环状的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结合其它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提高小肾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能力.

  • 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曾祥君;王信杰;虞华;种朋贵;丁瑜;罗弘欣;黄才智;杨建新

    目的 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治疗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0年9月至2015年8月该院儿童先天性ASD、VSD直视修补手术110例,其中观察组行胸骨下段小切口60例,对照组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50例.结果 ASD、VSD修补术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长度短、术后1d引流量少,而手术时间稍长,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住院日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死亡;随访1年,对照组5例儿童出现不同程度鸡胸而观察组无明显胸骨畸形.结论 胸骨下段小切口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ASD、VSD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安全性高.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并发症分析

    作者:赵祝庆;柯志勇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280例320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2眼;虹膜脱出8眼,虹膜根部断离2眼;后囊膜破裂7眼,玻璃体脱出2眼;悬韧带离断致意外囊内摘除1眼.结论 该手术安全、可靠,对术中并发症的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术后视力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辅助切口的应用

    作者:邹才林;王玛理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辅助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自2006-2010年期间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加做辅助切口(观察组)和不加做辅助切口(对照组)两组,并对其术中、术后在后囊破裂、虹膜脱出、皮质残留、高眼压及术后1、90 d视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虹膜脱出、角膜水肿、皮质残留、术后早期视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后囊破裂、高眼压及长期视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采用辅助切口,可以有效降低对眼内组织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模式.

  • 微创小切开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观察

    作者:杨光辉;杨太明;吴伟

    目的:探讨髋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开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该科收治的7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髋后外侧入路MIS-THA,对照组行标准髋后外侧入路THA,并对两组术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各时间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术后6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3﹑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6%)优于对照组(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髋臼松动﹑股骨假体松动或下沉及感染﹑神经麻痹﹑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髋后外侧入路MIS-THA与传统标准髋后外侧入路THA比较,具有软组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

170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