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介入及药物治疗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36例,分为早期药物保守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随访患者1~24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和再次介入治疗率或血管搭桥术,以及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显著降低,介入治疗组在心绞痛复发率、再住院率方面同药物保守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
高龄人急性心肌梗塞的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目前静脉溶栓疗法对AMI效果显著、安全,并早已定论.在临床上掌握好适应症,可以大限度地使AMI患者受益.本文旨在对70岁以上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血管开通情况、脑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进行观察,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理综合干预对康复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住院病死率可达10%~15%.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分组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从AMI早期(24 h内)即开始进行心理综合干预,并于AMI第4周比较其对焦虑、心功能、并发症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早期T波改变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通的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ECG ST段动态改变作为判断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的主要指标之一,已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临床,但对相关T波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报道较少,我院2000-01~2004-01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56例,分析如下.
-
老年无胸痛以腹部症状就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5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的(不可逆性)缺血性坏死[1].
-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11例治疗分析
我院2003-01/2008-01共收治右心室梗死1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56~85岁,平均70.5岁.其中伴发于室下壁心肌梗死10例,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1例,临床均有右心功能衰竭和低血压表现.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
无痛性心肌梗死38例分析
对我们近几年来收治的无痛性心肌梗死38例分析如下.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298例救治分析
对我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 298例救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82例,女116岁,年龄60~69岁113例,70~79岁134例,≥80岁51例.基础病:冠心病127例,其中陈旧心梗54例,高血压病112例,糖尿病86例,慢支32例,脑卒中51例(各疾病间有重叠).典型心绞痛145例,不典型心绞痛63例,无痛80例.梗塞部位:前间壁25例,前臂45例,广泛前臂34例,下壁40例(伴右室壁27例),高间壁1例,正后壁2例,心内膜10例,复合壁(2个壁或2个以上)141例.溶栓139例均符合溶栓适应证[1].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65例溶栓再通后延期支架QTc离散度分析
QT离散度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匀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关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或急性PTCA治疗可降低QTc离散度值.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再通后延期支架术对患者的影响.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分析
对我院心内科2001-02~2005-02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持续胸痛>30 min和心电图至少2个相邻胸前导联或Ⅱ、Ⅲ、aVF导联中2个导联ST段抬高>1 mm同时血清心肌酶超过正常值2倍[1].其中男43例,女13例,年龄30~72(平均58)岁.发病时间为30 min~23 h;心梗范围:前壁21例,前间壁12例,下壁8例,广泛前壁9例,正后壁4例,高侧壁2例.本组入院后均做急诊PCI,成功者均置入支架.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分析
我院2005-01~2006-03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并直接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的患者24例,分析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
我科于2006-03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手术的顺利开展以及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其继续开展奠定了基础,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体会如下.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如何对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2004-05/2006-09急诊科收治的AMI溶栓患者52例进行溶柃前、溶栓时、溶栓后健康指导,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结果:AMI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溶栓治疗.结论:健康指导促使AMI溶栓患者自觉参与自我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我院2005-06~2006-12共对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对其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的护理干预
2001-01~2004-06急诊科共救治急性心肌梗塞(AMI)156例,现将院前、院内急救中护理干预的体会介绍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56例的护理
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56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6例,女20例,年龄42~70(平均60)岁.既往冠心病史31例,高血压38例,精尿病16例,无相关疾病者20例,其中下壁心肌梗死32例,下壁并右室梗死6例,前壁梗死10例,前间壁梗死8例,伴急性左心衰竭20例,右心衰竭7例,发病时间2~6 h,心电图提示相邻两个导联ST抬高符合诊断,均无使用尿液酶(uk)静脉溶栓的禁忌证(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夹层瘤并年内颅内出血等疾病).
-
急性心肌梗死42例急诊PCI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01-2011-04AMI急诊PCI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及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一套完整的护理程序.结果 经过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一套完整的护理程序,42例急诊PCI患者血运情况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是PCI手术成功的关键.
-
急诊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的护理
2003~2006年心内科行急诊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43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41~76(58±2)岁.本组从发病到介入手术开始的时间<12 h.1.2 方法 术前2 h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阿斯匹林300 mg,所有患者均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塞相关血管病变为,左主干病变5例,左前降支病变23例、右冠主干病变9例、左旋支病变6例.按指南标准方法行急诊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1],成功标准:术后残余狭窄≤20%,TIMI(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达3级血流,无介入血管相关并发症(包括主要分支、受压或闭塞、严重夹层,血栓形成、休克、血流<TIMI 2级等),外周血管并发症(巨大血肿、假性动脉瘤).如残余狭窄≥30%,则用短球囊实施支架内高压扩张,如术后支架两端存在明显撕裂影像则置入另一枚支架.
-
急性心肌梗死45例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与健康教育,以提高其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9-2010-06我院急诊科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 现场救护45例,死亡2例,救治成功率达95.54%,其余均及时转运回院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及溶栓治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AMI的死亡率.
-
心肌梗死42例的院前急救
近几年,我院120共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现就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6~85岁.梗死部位包括前壁、侧壁、下壁、右室等.120接诊后到达时间1 5~70(平均3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