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体会

    作者:秦进侠

    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有效办法,而且简便易行,在基层医院即可进行,可快的挽救频死的心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溶栓时机的把握很重要,现就我院近5年来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资料与方法分析如下.

  • 极化液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韩建伦;马静;贺晓丹

    极化液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已有40余年的历史,但其确切疗效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就极化液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做一探讨.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

    作者:沈新平;张敬明

    2000年10月至2008年1月,我们对96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21例诊治体会

    作者:赵芳佩;王芬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病死率较高的内科常见急症,临床上常因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也常因并发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而死亡.因此,一旦确诊,就应紧急抢救及治疗,以达到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心脏事件、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我科于2001~2005年共收治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就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

    作者:兰艳丽;张正祥;景东华

    近3年来,我院急诊科应用国产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无痛性心肌梗死3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云旗;朱创洲;马媛

    典型的持续心前区压榨性窒息样疼痛、或胸骨后疼痛、濒死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症状.临床中有相当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从起病、发展、甚至到改善,表现为非典型症状,或无任何症状,而心电图改变延迟,特异性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T或I、肌红蛋白有明显改变;有的靠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导ST段压低48例预后观察

    作者:王冬梅;王凤娟;刘永强

    通过对48例伴胸导ST段压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并与42例不伴胸导ST段改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加以对照,以探讨其预示.

  • 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6例

    作者:刘卫生;刘兵;李成祥;李伟;王海昌

    本文观察了西京医院心内科CCU自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行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n countorpulsasin therapy,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王子超;高传玉;刘煜昊;高恩民;牛振民;陈岩;李炜;谢建;翟亚平

    目的:探讨对照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5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行择期介入治疗术的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梗患者20例,陈旧性心梗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结束后均通过大腔导管于梗死相关血管注入BM-MNCs.用流式细胞仪对BM-MNCs进行细胞计数及成分鉴定;术前、术后45d、90d行静息Te99mSPECT检查进行疗效判断.结果:①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1.7×108~5.7×108(3.6±1.7×108)个,细胞活性均大于92%;CD34+细胞2.56%±0.98%,AC133+细胞0.56%±0.23%.②急性心梗组术前、术后45d、90d静息Te99mSPECT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5.11%±7.26%、17.89%±5.49%、15.19%±3.95%(P<0.05);陈旧性心梗组术前、术后45d、术后90d静息Te99mSPECT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5.28%±7.38%、21.12%±6.82%、18.86%±6.41%(P<0.05).急性心梗组与陈旧性心梗组术后45d 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前分别缩小28.75%和16.46%(P<0.05);急性心梗组与陈旧性心梗组术后90d 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后45d分别缩小15.09%和10.70%(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梗死相关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急性心梗的疗效优于陈旧性心梗.

  • 急性非Q波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作者:王永红;孙超峰

    目的:探讨急性非Q波型心肌梗死(NQMI)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按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分析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住院NQMI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①收集到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NQMI,其中ST段抬高型11例(占36.7%)给予早期的静脉溶栓及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非ST段抬高型19例(占63.3%)早期仅给予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28例(占93.3%)康复出院,2例(占6.7%)死亡.②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差异,且ST段抬高型的CK-MB(138±12u/l)、cTnI(1.24±0.10ng/ml)较非ST段抬高型的CK-MB(80±20u/l)、cTnI(0.52±0.05ng/ml)显著升高(P<0.05).结论:依据ST段是否抬高对NQMI分类有助于决定早期是否进行溶栓治疗.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常程;杨秀玲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PCI)与直接介入(primary 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TEMI患者148例.分为A组(溶栓介入组)86例做溶栓治疗,随后行冠脉造影,必要时行补救介入治疗;B组(直接介入组)62例行直接介入治疗.观察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TIMI分级、并发症、左心室功能(LVEF),随访四周观察心血管事件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TIMIⅢ级26例(26/86)、TIMIⅡ级38例(38/86),B组TIMIⅢ级5例(5/62)、TIMIⅡ级6例(6/62),两组CAG时IRA总开通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溶栓使得IRA早期开通,随后的介入治疗使得IRA得到完全血运重建,防止再梗死.联合溶栓介入治疗对提高STEMI后左室功能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原因临床分析

    作者:李粉侠;武卫党

    目的:分析12h内就诊行急诊介入治疗的166例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24例患者的病死原因。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西安地区共4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12h内就诊并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66例STEMI患者,统计其住院期间发生死亡者24例并分析其死亡原因,并与北京地区进行比较。结果:引起死亡的原因有:①患者病情危重;②合并症因素;③介入相关因素。与北京地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一步降低STEMI患者的病死率,需要提高人群急救意识,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与院内绿色通道的衔接,缩短中转过程,协调多学科之间协作,加强术后及危重病人管理。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任骞;孙琦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梗组,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服药4周。比较治疗前心梗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A组、B组治疗前后hs-CRP、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A组、B组hs-CRP、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血脂水平,减少冠脉事件。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颖;魏显敬;王晓卿;金哲;张曙影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TIMI 血流分级Ⅲ级方面比较,研究组90.34%,对照组81.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时左心射血分数上比较,研究组(60.44±5.98)%高于对照组(52.35±6.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26例(17.93%),对照组28例(1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10例(6.90%),对照组25例(1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加入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提高左心室射血的功能,降低30 d 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冯燕;郝晓云;赵朝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S T EM I并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75例,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前,两组均接受肝素100 U/kg静脉注射,替格瑞洛组接受300 mg阿司匹林和180 mg 替格瑞洛药物治疗;氯吡格雷组接受300 mg 阿司匹林和600 mg 氯吡格雷药物治疗.PCI 术后给予他汀类、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替格瑞洛组每日给予90 mg 替格瑞洛,2次/d.氯吡格雷组每日给予75 mg 氯吡格雷治疗,1次/d.连续服用1年.结果:两组患者T IM I血流状况治疗1年后均明显改善(P<0.05),且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LVEF 及 LVEDD 水平治疗1年后均明显改善(P<0.05),且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替格瑞洛组6.67%低于氯吡格雷组的16.0%(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急性S T EM I行急诊PCI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进一步研究推广价值.

  •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爱延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因急性心肌梗死而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照组48例患者仅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钙蛋白(cT nI )和肌酸激酶同2酶(CK-MB)峰值浓度、发病至峰值时间、发病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也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作用,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冠脉无复流的影响

    作者:吴晓鹏;王选琦;李伟杰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脉无复流的影响。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n=44)和尼可地尔药物治疗组(n=48),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PCI手术和常规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前7d口服尼可地尔(5mg ,3次/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2h、24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观察患者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及3个月心脏超声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尼可地尔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CI术前CK-MB 和cTnI 的水平无差异;PCI 术后12h、24h ,尼可地尔组CK-MB和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3个月后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尼可地尔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68±8)% vs 。(63±7)%]。结论:PCI围术期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中无复流和慢血流发生的比例,减轻心肌损伤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改善心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功能中远期变化的应用分析

    作者:张建刚;田秀丽;勉丽;张茜;张爱红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心功能中远期变化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健康个体做为对照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心脏扭转和收缩末期心脏扭转等数据,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室腔大小、室壁厚度、LVEF等数据,将术后的结果与术前及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观察组左室扭转角度、LVEF较对照组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手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室扭转角度、LVEF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提升(P<0.05)。治疗前后LVEDV、LVESV、LVESD、LVEDD的变化差异很小,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功能中远期变化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对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远期心功能效果明显。

  • 替罗非班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 PCI 术前应用价值

    作者:刘影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 PCI 术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行 STEMI 急诊 PCI 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三联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双联抗血小板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前均嚼服600mg 氯吡格雷和300mg 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均嚼服300mg 氯吡格雷、300mg 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应用抽吸导管、TIMI 血流分级、MBG 分级、左室功能指标和校正 TIMI帧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抽吸导管、TIMI 血流分级和 MBG 分级相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左室功能指标和 TIMI 帧数相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替罗非班在 STEMI 急诊 PCI 术前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缺血事件,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有效。

  • 丹红注射液联合心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景宣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心理治疗、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适于溶栓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溶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及心理治疗,观察血管再通指征.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5.5%和64.4%(P<0.05),病死率分别为3.8%和9.4%(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121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