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作者:李琼英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在院前急救中采取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其中有2例死亡,其余全部成功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救护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是十分必要的.

  • 急救护理流程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何燕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经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抢救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抢救成功145例,其中采取保守治疗130例,手术治疗15例,因病情严重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达96.67%.结论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实现抢救成功的必要条件.

  •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菊清;刘梅;何缝清;唐万彪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院前救护危重患者1 158例的急救护理体会.对不同急救患者采取及时、恰当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其中对4例心搏骤停患者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结果 顺利接回医院患者1 156例(99.83%),死亡2例(0.17%).结论 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为患者接受医院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因此,做好院前急救护理意义重大.

  • 小儿高热惊厥36例的急救护理

    作者:敖惠懿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同时给予镇静、解痉、退热和吸氧等措施.结果 36例小儿高热惊厥惠儿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且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及时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抢救与护理,对减少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 轮转护士在急诊带教中的特殊性与对策

    作者:乔红

    目的 总结急诊带教经验,为轮转护士的带教工作创造条件,打下坚实的岗位基础.方法 综合分析目前急诊带教中的特殊性,通过深入讨论后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对所面临的带教特殊性制定相应对策后,使急诊带教及轮转护士能力明显加强,对急诊护理工作认识更加深刻.结论 带教教师、轮转护士均得到很多收获,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 一体化急救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作者:成旭静;杨璐

    目的 探究一体化急救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6年5—12月)和观察组(2017年1—5月),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其生存质量.

  •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春华;王毅

    目的 总结急救护理程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经验.方法 选择该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及临床死亡情况;采用该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41/50)],而住院时间[(14.3±2.4)d]短于对照组[(19.6±4.7)d],临床死亡率[2.0%(1/50)]低于对照组[12.0%(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程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院前急救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作者:周丁兰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前线,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1].人性化护理是指护士要掌握人文科学知识,除考虑患者生理上的变化外,还应积极关注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给予患者人性化照顾[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体系中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院前急救中的人性化护理也受到广泛关注.

  •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及技能培训考核的探讨

    作者:姚代琼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危急的情况,心肺复苏术(CPR)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用的初、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需要急救,能早期判断病情,及时进行规范、有效的复苏措施,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从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建立长效应急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反应及抢救技能,本院2012年12月对22个科室、60名医务人员进行危重患者抢救流程、技能演练抽查考核.通过考核,有效地提高了本院医务人员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处理能力,现报道如下.

  • 急诊夜间输液风险管理体会

    作者:栾明霞;王秀萍

    目的 探讨急诊夜间输液中的风险防范,提高急诊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 由医生、护士、药剂人员等共同完成急诊夜间输液患者的风险防范工作.结果 通过风险防范,降低了急诊夜间输液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结论 急诊夜间输液工作涉及医院的多个部门,只有加强细节、环节管理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 急救护理安全与防范

    作者:周景玲;宋继丽

    急诊科患者的特点:急、危、重、变.所以急诊科的护士应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熟练的抢救技术、高尚的护理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敬业精神.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患者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所以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71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