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冠延长术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辉;丁越;孙晓菊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对32例患者的36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深距离分为A组(20颗患牙,距离<3.0 mm)和B组(16颗患牙,3.0 mm≤距离≤4.0 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和比较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术后修复效果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7.78%.A组术后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B组术后50.00%出现Ⅰ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的PD、PLI、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 不同牙根暴露量牙冠延长术对不同牙位疗效研究

    作者:任国亨;赵溪达

    目的 评价不同牙根暴露量的牙冠延长术对不同牙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拟行牙冠延长术的患者122例,共148颗患牙(前牙68颗、前磨牙48颗和磨牙32颗).各牙位根据牙冠延长术中牙根暴露量(3或4 mm)随机等分.检查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并进行比较.结果 牙冠延长术中牙根暴露量为3 mm时,术后各患牙均未出现松动,在术后1个月时均出现牙龈出血,术后6个月和1年牙龈出血得到改善;牙根暴露量为4 mm时,术后1个月前牙出现松动,在术后6个月及1年恢复稳定,前磨牙和磨牙在术后均未出现松动.所有患牙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在治疗后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 术中牙根暴露3 mm和4mm远期疗效均满意;为了获得更多的临床牙冠实现更好的修复条件,暴露牙根好在4mm左右;而考虑到前牙美观问题,建议在前牙区术中牙根暴露量好控制在3 mm以内.

  • 运用多种牙周手术技术创造功能恢复和美学效果修复条件研究(附1例报告)

    作者:徐涛;刘云松;胡文杰;张豪

    本研究的目的是展示不同牙周手术技术在解决不同临床问题时的选择.患者的双侧后牙区同时存在修复的需求,但局部牙体组织剩余的量不同.为了迅速恢复患者牙列的功能与美观,在牙体组织剩余量较多的一侧采用了冠延长术的方法,而另一侧则因牙体组织缺损量多以及无法治愈的根尖病变而拔除患牙,并择期进行了种植.在种植手术中,还同时完成了软硬组织的增量.终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牙周手术技术在多学科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整体治疗设计中应严格谨慎全面地掌握其适应证.

  • 改良式牙冠延长术保存斜折上中切牙9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薇;胡玉乾;佟凊

    目的 观察改良式牙冠延长术保存斜折上中切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收治的因外伤致上中切牙斜折断端位于龈下的患者9例(12颗患牙),行改良式牙冠延长术并于术后2个月进行修复治疗,以恢复美观和功能.检查并记录术前及修复后6个月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M).结果 修复后6个月12颗患牙均未出现松动;11颗患牙PD为2-3 mm,仅1颗患牙修复后PD仍为4mm;所有患牙均BI≤3.患者对修复后6个月的美观效果及功能均全部满意,美观和功能VAS平均值分别为9.75和9.50.结论 改良式牙冠延长术可恢复丧失的生物学宽度,扩大常规牙冠延长术适应证,保留更多斜折的上中切牙.

  • 上前牙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牙周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王翠;胡文杰;张豪

    目的 观察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上前牙的牙周健康状况,探索影响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电话随访随机叫回2005-07-01至2012-06-30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接受上前牙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2~9年的患者9例(共38颗患牙).记录患牙唇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中央位点的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修复体边缘-龈缘的距离、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满足生物学宽度的要求仍需去骨量,唇舌侧位点的出血指数(BI)及唇侧中央位点的角化龈宽度(KTW)等.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别比较术前、术后牙周指标的变化和分析拟定影响因素与牙龈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复查时,38颗术牙均存留,无牙齿松动及明显移位,患者对上前牙区的美观及功能满意度良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8.随访复查时,术牙各项牙周指标平均值为PLI 0.6±0.7、PD(2.3±0.7)mm、GI 1.0±0.8、BI 2.3±1.1、KTW(5.5±1.5)mm,与牙冠延长术后、永久性冠修复前相比,除KTW以外,其余各项牙周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都在相对健康范围内;修复体边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测量距离为(2.3±0.6)mm,满足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3mm的位点占15.8% ~ 42.1%.PLI、修复体边缘-龈缘的距离以及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与GI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328、-0.396和-0.198,均P<0.05).结论 常规牙冠延长术结合冠修复后,术牙牙周状况相对健康稳定,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3 mm的理想目标并未完全达到.PLI、修复体边缘-龈缘的距离以及修复体边缘-嵴顶的距离可能是影响牙周健康的因素.

  • 牙冠延长术与牙龈切除术在桩冠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金磊;彭巍;孙晓琳

    目的 比较牙冠延长术与牙龈切除术用于残根残冠桩冠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2008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因外伤或龋坏致患牙断面达龈下的患者50例(58颗患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30颗牙)与牙冠延长术(28颗牙)完全暴露断面,6周后行常规桩冠修复,评价两组在术后2周的疗效及桩冠修复后6个月的牙周健康状况.结果 术后2周,牙冠延长术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牙龈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71.43%(2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桩冠修复后6个月,牙冠延长术组总有效率为93.33%,牙龈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能有效恢复患牙生物学宽度,有利于修复后牙周健康的维持.

  • 牙冠延长术修复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志国;孙晓琳;金磊;彭巍

    目的 评价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2004年12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48例患者52颗牙体缺损达龈下的患牙,术前按断端位于龈下深距离分为浅缺损组(28颗患牙,距离<2.5mm)和深缺损组(24颗患牙,2.5mm≤距离≤4.0mm),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暴露龈下牙体断面,术后6周行桩冠修复.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茵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齿松动度,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6周牙体断端均暴露较好、龈缘颜色正常.术后6个月修复满意率为80.77%.浅缺损组术后无松动,修复效果满意.深缺损组术后半数出现I度松动,修复效果欠佳.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的PD、PLI、SB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 牙冠延长术用于上前牙残根固定修复11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燕;袁萍;黄万元;程楠;路晶晶;汪婧;郑桂婷;赵璇;董瑶

    目的 观察牙冠延长术应用于上前牙残根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2011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门诊收治的上前牙残根患者11例(共15颗患牙),行牙冠延长术并于术后6周进行桩核冠修复,修复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 牙冠延长术后1~2周,11例患者术区牙龈均无出血、溢脓,部分患牙牙龈组织稍红肿;术后6周,所有患牙牙龈组织基本不红肿,患牙无松动.龈缘至断端的距离测量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修复后1个月,有1颗上侧切牙邻面有黏结剂,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经过处理去除黏结剂,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牙线,1个月后炎症消退;其余14颗患牙经1年观察,龈缘位置正常,修复体与软组织协调,冠边缘密合,稳固无松动,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牙冠延长术是保留上前牙残根的一种有效方法,扩大了桩冠修复的适应证.

  • 前牙不良修复体的再次修复与牙周治疗对策

    作者:殷家悦

    由于前牙不良修复体侵犯牙周生物学宽度引起的牙体-牙周联合病损是口腔修复学与牙周病学的共同难题,单纯恢复牙周健康,再次制作精良的修复体已不符合现代口腔医学的治疗理念.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修复设计,指导牙周手术,才能更有效、更可控地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口腔修复科医生、牙周科医生、技师的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 文章结合科学文献及作者所在团队的临床经验,对此类病损的治疗原则和操作流程进行总结.

  • 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术在保留残根治疗方面研究进展

    作者:马春亮

    对缺损至龈下但尚有保留价值的残根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目前,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术的应用为广泛.本文就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术的特点及二者在保留残根治疗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材料对牙周状况影响研究

    作者:吕杰;王远勤;左陈启;韦丽萍;朱亚桥

    目的探讨前牙牙冠延长术后采用氧化锆全瓷和金属烤瓷(porcelain fused to metal,PFM)冠修复对牙周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2011年惠州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收治的拟行牙冠延长术+冠修复患者18例(共108颗上颌前牙),分成两组(全瓷组和PFM组),每组54颗,均行牙冠延长术;术后6个月,全瓷组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 PFM组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随访8~32个月,评价两组冠修复后的牙周状况。结果 PFM组有34颗(62.96%)修复后出现牙周病损,其中轻度病损25颗,中度病损5颗,重度病损4颗;而全瓷组仅2颗(3.70%)发生轻度牙周病损。经Ridit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牙冠延长术后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牙周状况明显优于PFM冠修复。

  • 牙冠延长术技术细节改良探讨(附34例分析)

    作者:马飞;邓依华;罗伟强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技术细节的改良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因龋坏、外伤等原因所致的全部或部分牙根根面位于龈下的残根或残冠患者34例(患牙38颗),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术中采用改良球钻、EX-21EF车针等技术细节处理,术后6周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26颗患牙评价为满意,占68.4%;7颗基本满意,占18.4%;5颗不满意,占13.2%,其中2颗患牙邻面暴露不佳,1颗患牙根分叉区断面暴露不佳,2颗患牙龈缘与邻牙明显不协调.结论 使用改良球钻和EX-21EF车针可提高牙冠延长术中去骨效率和效果;行内斜切口、去除游离牙龈后,测量并记录切端牙体组织至龈缘距离,此距离增加3 mm即为预期去骨位置,该方法简单可靠,对术前断面位于龈上或龈下的患牙均适用;缝合后再用高频电刀切除和修整腭侧龈瓣,可使龈瓣更准确地复位于预期位置.

  • 牙周手术后龈缘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馥;唐晓琳

    牙周手术的目的之一是恢复患牙的美观和功能.而术后牙龈退缩不但影响美观,而且造成牙根敏感,加重食物嵌塞.如何减少牙龈退缩,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牙周手术后龈缘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加以阐述.

  • 年轻患者磨牙残根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长期观察(附1例报告)

    作者:韩子瑶;胡文杰;谭建国

    因龋、外伤等原因导致的残根残冠是临床处置的难题,牙体组织大范围缺损给患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甚至不足以支持冠修复治疗.牙冠延长术通过暴露更多的牙体组织增加临床冠高度,为修复治疗创造条件,有助于提高残根残冠的保留率及修复质量.文章展示了年轻患者磨牙因龋坏导致的残根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长期复查的全过程,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牙冠延长术相关的临床要点进行了讨论.

  • 牙冠延长术结合桩核冠修复保留不良修复体拆除后残根残冠长期疗效观察(附1例14年随访报告)

    作者:靳昕欣;甄敏;胡文杰;周崇阳

    不良修复体的长期存在有损口腔健康,为长期健康地保留患牙,使之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维护牙列完整,需要拆除不良修复体后接受多学科联合治疗.文章展示了1例不良修复体拆除后应用牙冠延长术结合桩核冠修复方法保留患牙使其行使功能并观察至今长达14年的病例,以期为临床中残根残冠的处置和长期保留提供思路.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前牙区运用牙冠延长术及冠修复恢复功能和改善美观(附1例报告)

    作者:孙菲;王翠;胡文杰;刘云松;张豪

    前牙区的美学修复及相关治疗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而罹患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不良软组织状态无疑会增加口腔治疗的难度,常需要多学科共同治疗.文章通过1例运用牙冠延长术结合全冠修复以恢复上前牙区功能并改善美观的病例,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牙冠延长术及修复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并为多学科综合治疗上前牙美学区问题提供经验.

  • 牙冠延长术在前牙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洁;严军;万荣;李颖颖;陈宇梅

    目的 评价牙冠延长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6例因外伤导致的单个上前牙冠折至龈缘的患者,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牙冠延长术再应用DMG纤维桩系统进行核桩修复及烤瓷冠修复.患者每6个月、1、2年复查,观察患牙、修复体和牙周情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修复6个月、1、2年后复查时,患牙情况稳定,20颗患牙均无松动、修复体稳固、边缘密合,无牙龈炎、牙周炎、尖周炎发生,牙槽骨无明显吸收.6颗有轻度牙龈炎症,但无根周骨吸收,经洁治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外伤所致的上前牙冠折至龈下的病例,采用牙冠延长术和纤维桩核进行桩冠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 牙冠延长术临床应用及牙龈缘短期内位置变化观察

    作者:王如;李秋红;罗蓉

    目的:观察以生物学宽度为原则的改良牙冠延长术临床效果以及术后短期内牙龈缘位置变化的情况。方法收集17例行牙冠延长术患者22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术前及术后牙龈健康状况,牙龈缘位置变化情况、前牙美观效果。结果14例19颗牙齿患者主观评价良好,患牙无松动、叩痛,牙龈无炎症,X线片影像无异常。牙龈缘位置在术后1周为轻度水肿位于预期位置的冠方;在术后4周,6周龈缘位置稳定健康位于预期位置。结论以生物学宽度为基准开展的改良牙冠延长术能满足修复的要求及牙龈的稳定和健康,同时可以满足美观的需求。

  • 牙冠延长术在残根桩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振宏

    临床上经常遇到因外伤或龋坏导致冠折致牙龈下的残根,造成桩冠修复有一定的难度,我科从1999年起利用牙冠延长术切除牙龈,更好的暴露残根断面,手术后修复桩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模板用于上前牙残冠残根冠延长术及修复美观效果观察

    作者:佟英

    目的 探讨一种美学引导模板用于上前牙残冠残根冠延长术以改善前牙修复的美观效果.方法 对20例患者的28颗上前牙残冠残根行冠延长术.术前取诊断模型,在模型上用复合树脂制作引导模板.用模板记录牙齿理想的龈端和切端的位置,以模板指导手术.术后修复井评价牙周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美观效果.结果 桩核冠修复后2w时,28颗牙中有4颗牙牙龈轻度炎症;约占总牙数的14.3%.半年后28颗牙中有3颗牙牙龈轻度退缩.无炎症;约占总牙数的10.7%.牙龈轻度退缩的3颗牙美观效果可接受,患者满意修复后的美观效果.结论 在手术前构思的引导模板完善了前牙冠延长术的预后,从而获得比较精确的,符合审美标准的龈外形和适当的对称美.以达到美观的修复效果.

237 条记录 5/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