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RCP在胆总管壶腹部病变中的诊疗价值

    作者:王绍胜;刘卫东;董杰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虽然B超、CT、MRCP等诊断手段提供了较多的影像学依据,但仍存在无法提供病理依据的缺陷.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和胰肠吻合的选择

    作者:王文涛

    1898年William Halsted 完成了世界上第1例壶腹周转帐癌手术,揭开了现代胰腺外科的先河.1935年Whipple在哥伦比亚大学成功采用"二阶段"手术方式成功完成3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使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成为治疗壶腹周围疾病的标准术式.

  •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在胆总管壶腹区病变中的诊疗价值

    作者:李政义;毕泗长;姚丙乾;张裕华;董杰;于洪存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在胆总管壶腹区病变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胆总管病变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超声波检查、ERCP检查;其中9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5例行MRCP检查.结果:ERCP术能较好的显示胆总管及其病变,且能对胆总管结石、慢性炎症狭窄进行微创治疗.结论:ERCP对胆总管病变的检查优于CT、MRCP, 特别对十二指肠壁壶腹区的占位病变较CT、MRCP检查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诊断价值.

  • ERCP在诊治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何国杰;姚礼庆;高卫东;周平红;徐美东;钟芸诗

    目的:探讨ERCP在诊断和治疗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自1999年1月~2003年4月,173例壶腹周围良恶性疾病患者经ERCP选用十二指肠乳头活检,常规乳头切开或针刀切开,乳头气囊扩张,胆道结石取石术,放置鼻胆管、塑料内支架或金属内支架等方法.结果:173例壶腹周围疾病中,良性病变99例,95例(95.9%)得到内镜诊断或治疗,其中壶腹周围炎性狭窄治疗成功率95.4%(83/87),同时伴有结石40例,结石取出率92.5%(37/40),其中乳头结石嵌顿取石治疗成功率100%(12/12).壶腹周围恶性肿瘤74例,内镜活检病理证实壶腹周围腺癌48例(64.9%),经内镜引流共43例(58.1%),其中鼻胆管引流20例、塑料内支架13例、金属内支架10例.结论:在乳头结石嵌顿、壶腹周围炎性狭窄治疗中,内镜治疗效果显著,在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术前病理诊断、胆道置管减黄,晚期患者姑息性胆道置管引流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骆明德

    1935年Whipple首先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治疗壶腹部癌[1].六十多年来该手术方式不断完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Vater壶腹周围疾病的外科治疗.成为胰头癌、壶腹癌和远段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常规手术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改进、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大医院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下降,手术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

  • 壶腹周围疾病对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诚;杨玉龙;吴萍;张洪威;林美举;史力军;李婧伊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疾病对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该科腹腔镜辅助内镜保胆取石术后再次入院治疗的24例伴有壶腹周围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胆型8例,SOD胰型2例,SOD混合型1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十二指肠乳头憩室5例,胆胰合流异常4例,十二指肠乳头炎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其中6例表现为胆囊造瘘管拔除后经瘘道持续性胆汁外漏,5例表现为胆囊内胆泥淤积/泥沙样结石,2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10例SOD患者经解痉抑酸治疗后缓解,1例胆型SOD因药物治疗无效而采取十二指肠镜治疗后缓解;5例胆囊内胆泥淤积/泥沙样结石患者口服胆石利通片及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1个月以上无效;6例胆汁外漏患者采取局部瘘道缝合无效;5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4例胆胰合流异常、3例十二指肠乳头炎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壶腹周围疾病是内镜保胆取石术胆囊造瘘管拔除后经瘘道持续性胆汁外漏,腹痛及胆囊结石复发的重要原因.

  • 壶腹周围病变超声内镜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谢晓燕;吕明德;崔毅;李初俊;徐作峰;梁力建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56例壶腹周围病变患者(肿瘤性病变44例,非肿瘤性病变12例)施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与体外超声(US)、CT检查比较. 结果对照手术结果,EUS对肿瘤性病变正确诊断率为88.6%(39/44), 漏诊3例, 误诊2例;非肿瘤性病变正确诊断率83.3%(10/12),误诊2例.EUS对全部病例的诊断符合率为87.5%(49/56),US与CT分别为53.6%(30/56)与46.4%(26/56),有显著差异(P=0.011). 结论 EUS是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良好手段,特别是对小病变有显著的优越性.

  • 无支撑管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法临床应用

    作者:周颖奇;宋彬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af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周围疾病常规的手术方式.然而.胰瘘仍然是PD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4%.死亡率为40%[1].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法因其对合合理,胰瘘发生率低,是常用的胰肠重建方式.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我们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法的基础上再作改进,对3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均采用无支撑管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两种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俊;田伯乐;刘续宝;张肇达;胡伟明;麦刚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选择佳的胰肠重建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黏膜-黏膜吻合组(179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套入式吻合组(163例),采用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根据Clavien术后并发症诊断和分级标准分析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8.8%(167/342),其中黏膜-黏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0%(68/179),套入式吻合组为60.7%(99/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67,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中,黏膜-黏膜组患者Ⅱ级和Ⅴ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8%(30/179)和1.1%(2/179),显著低于套入式吻合组的28.2%(46/163)和5.5%(9/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4,5.316,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可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