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胃电起搏反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病因,体外胃电起搏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免胃排空障碍动物模型及42例胃食管反流患儿进行体外胃电起搏反馈治疗,选择胃电图参数及胃排空率变化为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确定胃食管反流患儿的主要病因是胃排空障碍,蠕动节律紊乱,胃幽门窦十二指肠蠕动不协调;胃电起搏反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排空增快,胃排空率增加(78.8±6.2%,P<0.05),半排时间缩短(54.2±9.3 min,P<0.05),胃生物电节律趋于正常(餐前75.4±18.7次/min,餐后81.5±17.7次/min),治疗后患儿餐前、餐后的主功率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加(2 197±2 233,2 448±2 136,P<0.05);兔动物模型起搏治疗后胃排空率增加(70.1±6.2%,P<0.05),半排时间缩短(105.2±16.3 min,P<0.05).结论:胃电起搏可使胃节律紊乱正常化,促进胃排空,恢复胃幽门窦十二指肠的协调蠕动,是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的有效方法.
-
5-HT及电刺激对胃节律紊乱模型新西兰白兔胃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5-HT及电刺激对胃节律紊乱模型新西兰白兔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以胰高血糖素造模的新西兰白兔胃节律紊乱模型采用外周注射5-HT、胃起步点起搏,电刺激室旁核和中缝大核(P7)的方法,四导胃浆膜电信号同步记录,分析胃体、及胃窦部胃电信号的平均频率,相位差,负相位比率,波形对应率,幅度等指标,考察5-HT,及电刺激对胃节律紊乱模型新西兰白兔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1)胰高血糖素外周注射,胃体2频率加快(4.29±0.60→4.56±0.59,P=0.05),胃窦频率减慢(4.54±0.51→4.27±0.44,P=0.013),胃节律紊乱模型建立成功;(2)胃节律紊乱模型外周注射500 μ.g 5-HT后频率均加快(胃体1:4.06±0.45→4.25±0.37,P=0.031;胃体3:4.32±0.51→4.58±0.36,P=0.041;胃窦:4.54±0.47→4.73±0.44,P=0.017),波形对应率变好(胃体3:0.78±0.13→0.83±0.10,P=0.030);(3)胃节律紊乱模型胃起搏后频率均加快,胃体3(4.27±0.53 →4.52±0.47,P=0.022);(4)胃节律紊乱模型室旁核电刺激能进一步减慢频率,胃体3(4.47±0.44→4.14±0.46,P=0.046)、胃窦(4.05±0.54→3.69±0.55,P=0.039)差异显著,胃窦负相位比率升高(0.32±0.19→0.40±0.19,P=0.046).单纯室旁核电刺激抑制胃电,进一步证实中枢存在“下行性抑制系统”;(5)胃节律紊乱模型P7电刺激后胃窦频率减慢(4.31±0.44→3.86±0.47,P=0.012).结论:外周注射胰高血糖素后,胃节律紊乱模型建立成功.外周注射5-HT 500 μg或胃起步点起搏后节律趋向正常,浆膜胃电波形转好;室旁核和P7电刺激则进一步减慢胃电频率,可能是下行性抑制系统在发挥作用.
-
腹部手术后胃节律紊乱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
胃节律紊乱(GastricDysrhythmia,简称GDS)综合征,是指胃蠕动节律紊乱或过快所导致的一组症候群.正常人体胃的基本胃节律来自胃大弯上部的起步点,呈整齐而规则的慢波.慢波经胃体、胃窦纵环肌向幽门方向传播,频率约3cpm.腹部手术,如胆囊切除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裂孔疝修复术、幽门成形术后,迷走神经切除术后,有些病人可发生胃节律紊乱综合征.
-
P物质能神经在胃起搏调控胃慢波活动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低频胃电起搏/胃电刺激(gastric electrical pacing/stimulation,GES)能使胃节律紊乱恢复正常、控制胃慢波、促进胃排空[1].P物质(substance P,SP)是支配胃肠道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已表明胃肌间神经丛参与了胃慢波活动的调控.本研究旨在探讨它们在胃起搏机制中的作用.
-
毒蕈碱类受体参与胃起搏并调控胃慢波活动
有研究表明,低频胃电起搏/刺激(gastric electrical pacing/stimulation,GES)能使胃节律紊乱恢复正常、促进胃排空[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是哺乳动物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毒蕈碱类受体广泛分布于胃肠道.有研究表明,胃肌间神经丛参与胃慢波活动的调控.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胃起搏促进胃肌间神经丛内Ach的释放[1].
-
胃起搏对胃窦主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的影响
研究表明,低频胃电起搏、胃电刺激能使胃节律紊乱恢复正常、控制胃慢波、促进胃排空[1].乙酰胆碱(Ach)、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一氧化氮(NO)是参与胃肠运动的几种主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研究已表明胃肌间神经丛参与胃慢波活动的调控,但目前国内外鲜见有关胃起搏对肠神经系统(ENS)影响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它们在胃起搏机制中的作用.
-
糖尿病胃轻瘫针灸疗法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从而导致胃潴留.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早饱、腹胀、食欲不振等.该病属中医学痞满、呕吐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等.近年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DGP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
溃疡病的胃镜与胃电图对照分析
目的:探索一种精确、简便、无痛苦、病人乐意接受的诊断胃肠疾病的方法。方法:全部患者都经胃镜确诊后,接常规行胃电图检查,两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十二指溃疡病的胃电图频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胃电图的幅值、活动指数、反映面积的改变,与正常对照(P<0.01)有显著性变化,50%~60%的患者胃电图出现明显的节律紊乱。结论:胃电图频率的改变与溃疡病特异性不大。胃电图波幅、活动指数、反映面积对胃节律紊乱(即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治疗进展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下降、胃排空迟缓、胃节律紊乱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发作性干呕、厌食、胃脘胀满、早饱、食后胀增、消瘦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糖尿病血糖的控制.西医治疗此病多使用促进胃动力药和止呕药,如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多,中医文献中无DGP的病名,临床多依据症状归入"呕吐"、"痞满"、"胃缓"等范畴,中医药对其治疗有一定优势,现将其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