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胃宁颗粒联合化疗防治胃癌复发转移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胃宁颗粒联合化疗对胃癌复发移的防治作用.方法:160例术后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予胃宁颗粒配合化疗,对照组80例予单纯化疗.观察治疗前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复发转移病灶大小,复发转移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年后复发转移率22.22%,对照组为3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MMP-9、VEGF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1.26±0.13 mPa·s vs 1.75±0.11 mPa·s,8.73±1.98 mPa·s vs 20.56±2.31 mPa·s,2.15±0.16 vs 3.85±0.41,135.46±22.16 μg/L vs 186.23±31.56 μg/L,102.46±18.43 vs 176.43±21.56,P<0.05或P<0.01);治疗组对复发转移灶大小抑制率为30.00%,对照组为17.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对复发转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宁颗粒和化疗药物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降低MMP-9、VEGF含量有关.
-
胃宁颗粒辅助治疗PH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胃宁颗粒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探讨根除Hp感染有效、且不良反应小的方法。方法:将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95%(P<0.05);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为94.23%,对照组为83.33%(P<0.05)。结论:胃宁颗粒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根除Hp感染是有效、安全的药物组合。
-
胃宁颗粒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8例临床观察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其发病具有规律性、复发性等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及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治愈溃疡、预防复发的一条有效途径.
-
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基因甲基化的相关调控
目的 通过对模型大鼠胃癌前病变组织中E-cadherin、P16、c-myc基因甲基化的检测,研究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表观遗传修饰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高、中、低)中E-cadherin、P16、c-myc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病理诊断出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病理改变.高、中、低治疗组大鼠病理诊断呈不同程度糜烂但较模型组轻.E-cadherin基因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25无统计学差异;各治疗组之间P>0.0125无统计学差异.P16基因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25无统计学差异;中、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25有统计学意义.c-myc基因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25无统计学差异;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主的多因素联合攻击法诱发的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造模成功.胃宁颗粒对E-cadherin基因甲基化无相关作用;对p16、c-myc基因甲基化发生相关调控作用.
-
胃宁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宁颗粒低剂量组、胃宁颗粒中剂量组、胃宁颗粒高剂量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指数(PI)、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 胃宁颗粒各剂量组活动、饮食等一般情况好转,肠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端粒酶阳性发生例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胃宁颗粒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指数(PI)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5).结论 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促进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有关.
-
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80例胃癌不能行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胃宁颗粒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3个疗程后进行中医药整体性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毒副反应等评估.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各主要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嗳气、纳差、乏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体瘤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52.5%,对照组25.0%,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疼痛、总体健康,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还在恶心呕吐、食欲丧失、腹泻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Ⅲ级及以上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无其他安全指标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以改善患者主要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未发现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
胃宁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备胃宁颗粒并建立其质控方法.方法:用水煎法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加入适量辅料制备胃宁颗粒.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颗粒剂"项下内容对胃宁颗粒进行检查.通过薄层层析法对胃宁颗粒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定性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胃宁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胃宁颗粒性状良好,完全符合《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要求.黄芩苷进样量在0.50015~3.009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1.99%).结论:胃宁颗粒制备方法简便,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胃宁颗粒抑制胃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体外观察胃宁颗粒抑制胃癌转移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10与FN的黏附的抑制作用;重组基底膜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CC-7910侵袭及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组吸光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后通过滤膜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宁颗粒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后划痕区间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胃宁颗粒能抑制胃癌细胞黏附、侵袭与迁移,具有抑制胃癌转移的作用.
-
胃宁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胃宁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温热证的临床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温热证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九胃泰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胃宁颗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75 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胃宁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症状缓解明显,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胃宁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并优选胃宁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通过醇沉工艺正交试验和对辅料的考察,筛选制备工艺.结果:确定胃宁颗粒的佳醇沉工艺为生药:药液体积=1.0g/mL,乙醇浓度45%,冷藏时间6小时.结论:采用该制备工艺所得胃宁颗粒有较好的成型性,吸湿性较小,溶解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