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小密;张培;闫晓蕾;于洋;万久贺;侯晓彤;贾士杰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老年(≥65岁)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9.9士3.8)岁.结果:所有患者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79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32例.IABP术前放置32例(28.82%),术中/术后放置79例(71.17%),主要并发症有:急性肾功能损伤(45.05%),感染(35.14%)和二次气管插管(12.61%)等.术后住院死亡30例,病死率27%.术前置入IABP的患者病死率(15.63%)明显低于术中或术后置人IABP的患者病死率(31.65%,P=0.004).患者置入IABP时间不同,其术后是否二次气管插管、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二次气管插管(OR=165.850,95%CI7.110~386.557,P=0.001)、感染(OR=20.911,95%CI2.940~148.710,P=0.002)和急性肾功能损伤(OR=12.557,95%CI2.935~53.716,P=0.001)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老年患者,IABP是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辅助循环手段之一,在本组研究中,术前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术中/术后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故应积极预防和控制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利多卡因在心脏手术中抑制再灌注室颤的临床研究

    作者:吉冰洋;刘晋萍;冯正义;于坤;龙村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中,开放升主动脉前一次性通过膜式氧合器的给药旁路注入100mg利多卡因是否有利于避免再灌注室颤.方法将24例冠心病(CAD)患者随机分成2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12名患者于升主动脉开放前1min通过膜式氧合器的给药旁路给予100mg的利多卡因;C组给予5ml的生理盐水.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全组病人麻醉诱导后以及脱离CPB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静脉压(CVP)以及心排量(CO).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和CPB时间无明显差异;(1)L组的再灌注室颤的发生率(17%)明显低于C组(58%)(P<0.05).(2)两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没有明显差异.(3)与C组比较L组在脱离CPB后心排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开放升主动脉时一次性通过膜式氧合器的给药旁路注入100mg利多卡因有利于防止再灌注室颤的发生;并且在患者脱离CPB后有利于维持一个较高的心排量.

  •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神经并发症

    作者:胡强;龙村

    随着人类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目前作为冠心病外科治疗主要手段的冠状动脉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广为开展.但CABG术后的患者仍面临着神经系统并发症,异常出血等众多并发症的威胁.

  • 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万久贺;李宁;闫晓蕾;杨勇;胡尚基;贾士杰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医院2006年4月-2009年2月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老年患者(≥65岁)医院感染资料.结果 111例患者,年龄(69.9±3.8)岁,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26.1%;分离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54.1%),革兰阳性菌23株(26.4%),真菌17株(19.5%);医院感染组患者死亡19例(65.5%),非医院感染组死亡11例(13.4%),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医院感染是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要提高对此类患者医院感染危害的认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病死率.

  • 房颤超声消融术同期行冠脉搭桥、瓣膜手术

    作者:侯迈;Mati Tarka;Jarri Laurika

    目的 对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瓣膜置换术伴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同期实施经心外膜途径的超声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总结.方法 房颤病史大干6个月的89例病人入选,其中永久性房颤的67例,阵发性房颤22例,所有病人需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手术.首先在心脏跳动下,应用Epico装置经心外膜途径围绕肺静脉实施房颤超声消融术,随后采用Epico装置在肺静脉环形消融线与二尖瓣环之间附加一条消融线,然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时,房颤治愈率为83%,其中永久性房颤的治愈率为78%,阵发性房颤的治愈率为100%.房颤的治愈率与房颤病史长短及房颤的类型有关.结论 在心脏跳动下经心外膜途径的超声消融术对于冠心病和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所合并的心房颤动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相关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作者:易莉莎;黄梦玉;王婷婷;石琴芳;郭超;武庆平;陈向东;姚尚龙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rafting,简称CABG手术)患者术前相关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按照预设的纳入标准,入选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CABG治疗的患者416例,收集患者术前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通过病历资料、门诊、住院或电话随访至2014年7月30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ABG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16例患者,住院期间3例死亡,其他并发症74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17,95% CI:1.06 ~ 1.42,P=0.034)、糖尿病(OR=1.56,95% CI:1.21~2.08,P=0.009)、心肌梗死(OR=4.52,95% CI:2.65 ~7.39,P=0.000)、心功能Ⅲ级或Ⅳ级(OR=1.22,95% CI:1.17 ~1.40,P=0.000)、LVEF< 40%(OR=2.34,95% CI:1.53 ~3.58,P=0.028)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随访时间2.1年,共有48例患者发生了联合终点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26,95% CI:1.17~1.51,P=0.029)、糖尿病(OR=1.37,95% CI:1.12 ~ 1.76,P=0.012)、不稳定型心绞痛(OR=1.53,95% CI:1.39~2.68,P=0.011)、心肌梗死(OR =3.48,95% CI:1.64 ~ 5.09,P=0.000)、心功能Ⅲ级或Ⅳ级(OR=1.22,95% CI:1.03 ~ 1.78,P=0.026)、LVEF< 40% (OR=1.82,95% CI:1.25 ~2.72,P=0.000)和术后并发症(OR =2.56,95% CI:1.92 ~3.59,P=0.000)均是患者发生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或Ⅳ级、LVEF< 40%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或Ⅳ级、LVEF< 40%和术后并发症均是患者发生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

    作者:潘黎明;吴信;赵宏;刘志刚;刘平;郭少先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PO)又称Ogilvie综合征,是指临床上有急性结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结肠病理改变的一组症候群,病因不清.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国内还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并进一步探讨其起因,为医生更好认识该病提供参考.

  •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观察

    作者:高文卿;李彤;胡晓旻;吴鹏;稂与恒;郑伟峰;赵越;马群兴;宁萌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移植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为临床桥血管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隐静脉(SVG)、左乳内动脉(LIMA)及桡动脉(RA)作为桥血管的整体使用情况及通畅情况,比较3种桥血管的近期(<5年)、中期(5~10年)及远期(>10年)通畅情况,并对RA闭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桥血管使用总支数为85支,仅有1例用的右乳内动脉(RIMA),其他为SVG、LIMA、RA,使用支数分别为48、23、13支,4种桥血管整体通畅率为45.88%(39/85),SVG、LIMA、RA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25%(12/48)、73.91%(17/23)、69.23(9/13).所有桥血管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的通畅率呈降低趋势,其中LIMA、RA及SVG近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MA和SVG中期通畅率高于RA,而RA的远期通畅率高于LIMA及SVG,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9例RA通畅病例靶血管吻合口近段有严重狭窄(>90%)或闭塞,远端血流通畅.结论 桡动脉整体使用率仍偏低,整体通畅率优于大隐静脉,可作为第二优选桥血管.桡动脉应用前需做好病人选择及桡动脉评估,靶血管吻合口近端狭窄程度显著影响桡动脉桥血管远期通畅率.

  • 浅谈对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及对策

    作者:陈洁春;雷小玲;陈柳云;余小曼

    目的:探讨对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及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这66例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对策。结果:在这66例患者中,心功能较差的4例患者在术中出现了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对其改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余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这些患者平均的手术时间为(248.5±55.2) min,均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移植术安全可行,术前护理人员应理顺手术的各个环节,术中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老年人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

    作者:刘园园

    随着心外科和麻醉技术的进步,对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施行"快通道"心脏外科技术(fast-tracking cardiac surgery)可明显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尽早拔除气管插管.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合并肺部病变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所以对这类患者做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对手术疗效尤为重要.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我院对22例CABG后老年患者采用延迟拔除气管插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重症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王素琴;李景文;梁芬

    目的 同顾性总结2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心肌保护、血液保护措施.方法 20例重症的CABG患者.CPB采用中度低温,心肌保护采用4:1(血:晶体)高钾(20mmol/L)含镁(20mmol/L)冷血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升丰动脉前温血灌注;CPB中维持充足的灌注流(2.4~2.8L/m2·min)和较高的平均动脉压(MAP60~90mmHg);预充白蛋白20g.CPB中应用超滤、悬浮红细胞、氨甲环酸氯化钠、速尿.结果 全组病例在开放升主动脉后自动复跳16例占80%,电击除颤复苏4例,占20%.除一例术前心功能Ⅳ级,术后低心排夕匕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提高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技术和加强术中心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开升丰动脉前温血灌注为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对重症患者具有实用性.

  • 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Q-T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利民;叶一舟;萧明第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移植术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Q-Td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87例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分成Ⅰ组65例:术后无心律失常;Ⅱ组12例:术后伴室性心律失常;Ⅲ组10例:术后伴房性心律失常)术前术后Q-T离散度进行分析.结果 3组Q-Tmax、Q-Tcd、Q-Td在术前、术后3天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在术前,术后3天、1周,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均高于正常,而无心律失常组和房性心律失常组基本正常.术后2周室性心律失常组Q-Td也已降至正常,此时3组的Q-T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Q-Td和ST-T改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Q-Td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可作为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心肌血供改善的一个指标.Q-Td增大对心律失常及猝死有一定预测作用.

  • APACHEⅢ评分与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医院感染

    作者:万久贺;杨勇;刘怡;闫晓蕾;陈菲;李小密;胡尚基;贾士杰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的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与APACHE Ⅲ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老年(≥65岁)患者的医院感染资料,并进行APACHE Ⅲ评分系统评估.结果 111例患者,年龄69.9±3.8岁,男77例,女34例.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26.1%.患者平均APACHE Ⅲ评分为60.8±14.0,高分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住院死亡率均高于低分组.结论 医院感染是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后IABP辅助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APACHE Ⅲ评分系统可作为预测医院感染发生的方法之一.

  • 婴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3例诊治分析

    作者:张金涛;李群;李艳;尉新华;杨玉齐;华影

    目的 探讨婴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行手术治疗的ALCAPA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经心脏超声及CT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合并二尖瓣反流轻度5例,中度4例,重度4例;冠状动脉直接移植至升主动脉8例,延长左冠状动脉开口后移植于主动脉5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4例;体外循环时间(121.8±5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9.4±37.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5.5~55.5 h,ICU时间35.0~160.5 h,术后左室射血分数(45.4±15.5)%;住院期间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1例,另12例随访1~109个月,患儿左室射血分数为(63.2±12.1)%,二尖瓣反流轻度10例,中度2例,无需再次手术者.结论 婴儿ALCA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冠状动脉移植手术有助于心功能改善,合并二尖瓣重度反流者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效果良好.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易莉莎;姚尚龙;陈向东;武庆平;黄梦玉;王婷婷;石琴芳;郭超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预设的纳入标准,入选2012年3月~ 2013年3月在我院行CABG治疗的病人80例,收集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用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CU,CAM-ICU)评价CABG病人术前1天和术后1~3天的谵妄情况.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病人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3天共有17例病人(21.25%)发生谵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史、停跳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低心排综合征和术前MMSE是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有卒中史、停跳时间过长、术后VAS评分较高、低心排综合征和术前MMSE评分较低是CABG病人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7天共有25例(31.25%)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停跳时间、术中氧饱和度、术后VAS评分、低心排综合征和术前MMSE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停跳时间过长、糖尿病、术后VAS评分较高、低心排综合征和术前MMSE评分较低是CABG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 65岁、有卒中史、停跳时间过长、糖尿病、术后VAS评分较高、低心排综合征和术前MMSE评分较低等因素对CABG病人发生谵妄和认知障碍有预测价值.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监护

    作者:方敏;王惠芳;冯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其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1].我院自1996年5月~1999年7月共进行CABG术13例,除1例死亡外,其它12例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48例取自体桡动脉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陈青;胡惠

    总结了48例取自体桡动脉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患者准备、特殊物品准备、环境准备;术中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认为娴熟的护理配合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脑卒中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王滨;贾明;万久贺;周啸;罗智敏;闫晓蕾;周晔;贾士杰;张健群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脑卒中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脑卒中患者IABP辅助治疗的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平均年龄(68.8±4.6)岁,其中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43.8%.共分离出阳性菌14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9株(61.4%),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居多,并显示多药耐药;革兰氏阳性菌36株(24.8%),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等,对万古霉素较敏感;真菌20株(13.8%),主要有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等,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等敏感性较高.医院感染组患者死亡30例(53.6%),非医院感染组死亡16例(22.2%),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与二次气管插管及ICU滞留时间有关.结论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脑卒中患者IABP辅助治疗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是其死亡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二次气管插管及ICU滞留时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应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病死率.

  • 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随访

    作者:王燕飞;马力;崔彦芹;崔虎军;陈欣欣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ALCAPA)的手术效果和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左室射血分数( EF)8%~65%,其中16例EF<40%。20例患儿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移植左冠状动脉至升主动脉,其中8例行急诊手术,其余12例为亚急诊手术。6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住院死亡3例(15%),1例为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死于术后顽固性室颤。失访1例,另16例存活患儿无院外死亡,随访3~67个月。术前EF<40%的患儿中有61.5%(8/13)在术后3~6个月期间EF升至50%以上;术前EF<40%、随访1年以上的患儿中有90.9%(10/11) EF升至50%以上。结论外科手术移植左冠状动脉至升主动脉是治疗ALCAPA的有效方法。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是其主要死亡原因。患儿如能安全度过围术期,心功能有望恢复正常,远期预后良好。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时机选择及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朝元;付庆林;牛珊珊;张杰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佳手术时机以及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行CABG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心肌梗死发生至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心肌梗死后7 ~14 d)60例,B组(心肌梗死后15 ~ 21 d)72例,C组(心肌梗死后≥22 d)81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死亡情况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CABG术后死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213例患者死亡8例,占3.8%,死因为循环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肾衰竭2例.A组、B组、C组发病距手术时间分别为(10.9±1.9)d、(18.2±2.0)d和(27.3±4.4)d(P >0.05).A组、B组、C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0% (3/60)、4.2% (3/72)、2.47% (2/8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左心室射血分数<0.45、磷酸肌酸激酶(CK) 750 U/L为STEMI患者住院期间CABG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肌梗死距离手术时间与术后死亡无关(P>0.05).结论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患者心肌梗死发生7d后任何时间段行冠脉旁路移植术都是安全的,女性、左心室射血分数<0.45、CK> 750 U/L可能是影响STEMI患者住院期间CABG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