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单纯Ⅱ型内漏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6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EVAR术后治疗Ⅱ型内漏的发病率、诊断方法、随诊情况以及干预治疗措施.结果:本组EVAR术后发现单纯Ⅱ型内漏36例,发生率10.84%;21例(58.3%)为术后即刻动脉造影显示Ⅱ型内漏存在,另15例(41.7%) EVAR术后即刻动脉造影未发现内漏,随访过程中发现Ⅱ型内漏存在.随访时间3~1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7.9个月.Ⅱ型内漏自愈率为47.2% (17/36).随诊过程中瘤体直径无明显增大27.8% (10/36).失访率13.9%(5/36).4例Ⅱ型内漏因瘤体直径增加>10mm给予经动脉途径弹簧圈栓塞术治疗,二次干预治疗率11.1% (4/36);术中即刻动脉造影Ⅱ型内漏均消失,技术成功率100%.其中2例靶动脉栓塞者随诊12个月无内漏复发,瘤体直径缩小;1例髂内动脉和瘤腔内栓塞,术后复查CTA提示Ⅱ型内漏存在,瘤体直径较栓塞术前缩小3mm,栓塞术后随访21个月Ⅱ型内漏仍存在,瘤体直径无继续增大;1例瘤腔栓塞术后10个月发现Ⅱ型内漏复发且瘤体直径增大10mm,栓塞术后15个月动脉瘤破裂,急诊行腹主动脉瘤切除、腹主动脉至双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间置移植术成功,术中确诊为腰动脉来源导致Ⅱ型内漏;目前开腹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情况良好.结论:EVAR术后Ⅱ型内漏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中、远期随访中Ⅱ型内漏的出现甚至导致瘤体直径增加并不少见,甚至可以导致破裂.因此对于EVAR术后严密随访十分重要,尤其对于瘤体直径增大者.应用支撑导管行经动脉途径栓塞术,有助于到达靶动脉开口部位.应用弹簧圈进行靶动脉开口部位确切栓塞可能会降低Ⅱ型内漏的复发率,且安全.其远期疗效有待于更长时间的随访和更多的病例积累.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Ⅱ型内漏 栓塞术 -
弹簧圈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
目的 探讨分支血管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312例EVAR资料,268例资料完整,复查主动脉CTA诊断Ⅱ型内漏34例(12.7%),其中5例为持续性Ⅱ型内漏,均为男性,年龄(64.8±10.0)岁,行分支血管弹簧圈栓塞.结果 5例Ⅱ型内漏均为肠系膜下动脉逆灌注瘤腔,其中经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侧支血管汇入瘤腔3例,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侧支血管汇入瘤腔2例.术前主动脉CTA和术中DSA造影均见迂曲血管及支架外瘤腔内对比剂着色.5例均经股动脉入路,避开重要分支血管行弹簧圈栓塞瘤腔供血分支动脉,均获技术成功.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Ⅱ型内漏供血分支动脉栓塞确切,瘤腔体积缩小率4.8%~25.5%,(12.7±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分支血管栓塞治疗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关键词: Ⅱ型内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弹簧圈栓塞治疗 -
经动脉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的荟萃分析
目的 评价经动脉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所有相关文献,确定所有关于经动脉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文献.由两位作者独立完成所有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提取.研究终点为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术中死亡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果 共有56篇相关文献,没有RCT研究.7篇文献(含129例Ⅱ型内漏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技术成功率均数为78.3%(95%CI:78.3%±7.3%).在3项研究中瘤腔直径稳定不变和缩小的发生率分别为72.2%和27.8%、40.0%和60.0%、31.3%和68.7%,故瘤腔直径没有增大的临床成功率均为100.0%;而在另3项研究中,其Ⅱ型内漏的消失率分别为61.5%、20.0%、78.9%.没有术中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根据现有证据,经动脉栓塞致内漏的侧支或(和)瘤囊是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主要方法,具有高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成功率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和术中死亡的发生.但鉴于目前此类临床研究病例较少,还有待于更多的高质量的随机研究来证实.
-
经左旋髂深动脉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1例报告
Ⅱ型内漏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后常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Schie首次报道经动脉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以来[1],该方法已成为治疗EVAR后Ⅱ型内漏的主要手段.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Ⅱ型内漏1例.报告如下.
-
EVAR术后Ⅱ型内漏相关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 为栓塞EVAR术后Ⅱ型内漏侧支或(和)瘤囊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具成人尸体标本(男性18具,女性12具)上对肠系膜上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髂内动脉、髂腰动脉及可能出现的副肾动脉的始端外径、位置、走行、距主动脉分叉距离及与相关夹角进行观测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讨论.结果 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均起自腹主动脉前壁,位置固定,变异较少,矢状位与腹主动脉夹角分别为50°,23°;所有标本中边缘动脉均完整、无变异或缺如,未发现Riolan弓;观测中发现2例有副肾动脉,出现率6.7%,起始及发起高度变异较大;腰动脉、骶正中动脉的数量以及位置相对固定,腰动脉位置对应其椎体稍下方走行,与髂腰动脉有吻合现象;髂内、外动脉夹角甚小(26°)或为0°,两者几乎平行下降.结论 掌握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反流动脉解剖学特点的是插管栓塞治疗的先决条件,术中应根据Ⅱ型内漏的反流动脉分布、吻合变异情况选择不同的栓塞途径和方法,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处理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EVAR)术后Ⅱ型内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行EVAR术的197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Ⅱ型内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97例患者行EVAR后发生Ⅱ型内漏1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动脉数量每增加1根,发生Ⅱ型内漏的风险增加了0.822倍(OR=1.822,P=0.010);大腰动脉直径每增加1 mm,发生Ⅱ型内漏的风险增加了0.256倍(OR=1.256,P=0.040).197例患者获访1~36个月,中位数为16.8个月.随访期间,1例瘤体直径于术后6个月时增长大于5 mm,给予经股动脉以弹簧圈栓塞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处理,术后内漏消失;余17患者的内漏自行封闭或瘤体直径无明显变化.结论 腰动脉数量和大腰动脉直径均可影响Ⅱ型内漏的发生.如果持续性Ⅱ型内漏的瘤体直径无明显变化,可暂不处理,但应密切随访.
-
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单中心经验总结
目的 总结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经验,并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完成的14例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结果、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14例患者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技术成功率为100% (14/14),即刻临床成功率为100% (14/14),手术时间(124.3±11) min,每例患者使用造影剂(127±15)mL,每例患者手术使用弹簧圈(7±2)个.围手术期间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下肢麻木,其余患者无穿刺导致的并发症,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12例患者获得3~ 57个月(平均17.3个月)的随访,1例仅栓塞供血动脉的患者及另2例仅栓塞瘤腔的患者在术后发现内漏复发,但瘤体未明显增大,未再次接受腔内治疗,继续随访.结论 栓塞治疗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患者是安全的,能够有效地阻止动脉瘤瘤腔的进一步扩张.由于Ⅱ型内漏复发率高,术后的随访工作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