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皮瓣游离方式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作者:杨裕志;朱俊;王伦保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中分别应用手术刀与高频电刀游离皮瓣致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 2004年10月以前的96例乳腺癌患者为手术刀组,2004年10月以后的162例乳腺癌患者为高频电刀组,分别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 手术刀组出现皮下积液10例,发生率10.4%,高频电刀组出现皮下积液18例,发生率11.1%,P>0.05.结论 乳腺癌术中应用手术刀与高频电刀游离皮瓣致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可吸收止血海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彦收;焦俊琴;卞晓丽;曹淼;王学良;刘运江

    目的 探讨可吸收止血海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减少引流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方式均为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后常规采取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引流,实验组则联合使用可吸收止血海绵填塞于腋顶区、腋静脉周围.分别观察患者术后第1、2天的引流液总量、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前两天的总引流量平均为(150.70 ±39.20)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9.45±58.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实验组为(4.38±0.71)d,对照组为(6.15±1.07)d(P<0.05);实验组2例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对照组9例(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联合应用可吸收止血海绵可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 福爱乐医用胶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体会

    作者:朱玉兰

    目的 评价福爱乐医用胶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8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术中使用福爱乐医用胶组,20例)和对照组(术中不使用福爱乐医用胶组,66例),观测两组患者引流管引流量、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情况等指标.结果 手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和24.2%,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为0%和4.5%.结论 福爱乐医用胶可用于减轻乳腺癌手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 滑石粉悬液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永政;胡晓川;赵辉;王启堂

    乳腺癌治疗首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但术后易发生皮下积液,部分患者愈合时间延长形成顽固性皮下积液.治疗皮下积液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局部注射器抽吸结合加压包扎、 置管引流及皮瓣和胸壁缝合局部注射生物蛋白胶等,疗效各有不同.我们借鉴胸外科治疗乳糜胸或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1],采用滑石粉悬液注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区,并配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对积液持续引流、加压包扎[2],促使皮肤与胸壁粘连,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心静脉导管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引流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永政;赵宁;赵辉;刘正峰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经常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生理和精神负担,延迟放化疗时机[2].我科自2006年至2012年对321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使用穿刺抽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重新放置负压管引流3种不同的方式处理皮下积液并做了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 闭式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体会

    作者:钱浩勇;严俊

    乳腺癌手术创面大,即使创面得到彻底止血,但由于创面的渗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使术后皮瓣下积液成了常见并发症,不但延迟切口愈合,而且影响到术后的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因此术后充分有效的引流是乳腺癌术后的重点问题,而足够的负压是彻底引流的关键.本文总结210例乳腺癌术后闭式负压引流的效果.

  • 沙培林在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

    作者:董鸿;杨亚龙;杨筱嵬;张林;沈文状

    目的:探讨沙培林在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对比术中手术野喷洒和术后创腔保留灌洗两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66例,术前青霉素皮试阳性,不能用沙培林灌洗的患者19例作为观察组,余47例分为术中手术野喷洒组(25例)和术后灌洗组(22例)。观察手术日至拔管日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为(17.37±5.67)d,术中喷洒组为(15.06±4.43)d,术后灌洗组为(11.72±3.51)d。观察组和术中喷洒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喷洒组与术后灌洗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沙培林可以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术后创腔灌洗是有效的方法。

  • 手术切口选择对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及皮下积液发生的影响

    作者:陈军;曹亚丽;吴晓波;刘秋明;欧阳倩雯;胡平华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切口对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及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一科收治的乳腺癌病例,依条件排除后共132例入组.69例行乳房加腋窝横行双切口手术,63例行乳房延伸至腋窝单切口手术.比较两种手术切口方式下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患者切口引流时间以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单切口组与双切口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96.8%与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前哨淋巴结为阴性时,双切口组与单切口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前哨淋巴结为阳性时,双切口组与单切口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前哨淋巴结为阴性时,双切口组患者腋下积液发生率为23.8%,单切口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前哨淋巴结为阳性时,双切口组患者腋下积液发生率为28.0%,单切口组为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腋窝淋巴结评估为阴性的患者选择单切口将更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且引流时间短于双切口组,而术前腋窝淋巴结评估为阳性的患者两种手术切口方式在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以及带管时间上未见差异.

  • 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临床分析

    作者:黄锦峰;喻军华;陈志勇;王璨;胡太可;袁学刚;刘斌;吴新宇

    目的 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后颅窝肿瘤开颅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行局部加压包扎,2例行局部穿刺抽吸+加压包扎,7例行局部留置套管针持续外引流+加压包扎,2例行皮下积液留置套管针持续外引流+加压包扎,并辅以间断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结果 14例均治愈.结论 关颅时硬脑膜缝合不严密、肌肉及皮下组织未逐层严密叠瓦式缝合而留有死腔是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防治积液发生,局部必须加压包扎,并根据情况行穿刺抽吸或外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颅骨成形术后皮下积液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作者:张占英;张方成

    目的 探讨颅骨成形术后皮下积液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75例行颅骨成形术患者中,23例皮下积液,6例感染.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3例皮下积液患者中,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19例治愈,6例感染者经早期引流4例治愈.结论 颅骨成形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和感染的大部分患者可经保守治疗成功,少数需手术去除植入物;皮下积液是感染的重要诱因,对于这种感染重点在于预防.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附45例报告)

    作者:陈秋兰;邱社祥;柳荫江;许建农;张进山;刘和晓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是以改良根治性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常见并发症,皮下积液直接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及后续的放化疗时间.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对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不同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分析

    作者:阳旭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皮下积液的佳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A组25例患者进行单管的负压引流,对B组25例患者进行双管的负压引流,并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0%,较A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双管负压引流,效果显著优于进行单管负压引流,应予临床合理应用.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作者:张跃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在我国大中城市乳腺癌居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位.手术是目前能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皮下积液则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就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相应治疗作一综述.

  • 明胶海绵填塞腋窝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的研究

    作者:曾勇;潘永海;吴成亮;邵选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填塞腋窝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漏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31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术中用明胶海绵填塞于腋顶区、腋静脉周围及胸背血管周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有无拔管后皮下积液,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3天内引流量小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实验组发生皮下积液1例,对照组为3例,有明显差别.结论:明胶海绵填塞腋窝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淋巴漏及皮下积液.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靖;田惠芳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防治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 回顾2013年1月~2013年10月90例女性乳腺癌病例(TNM分期为Ⅰ~Ⅲ期),分别采用单管持续负压引流(69例)和双管持续负压引流(21例),比较二者皮下积液发生率、拔管时间、术后首次行化疗时间.结果 单管引流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1.73% (15/69),拔管时间平均16.6 d,术后首次化疗时间平均22.3 d;双管引流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9.52%(2/21),拔管时间平均12.8 d,术后首次化疗时间平均15.4 d.二者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畅引流是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关键措施,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能更有效地降低皮下积液发生.

  •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防治

    作者:马洪卫;胡名柏;刘九洋;武海涛;王林伟;李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产生原因、处理及预防对策.方法 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7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发生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对策.结果 178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占16.3% (29/178),6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占3.4% (6/178),经过穿刺、引流等治疗处理后均治愈.结论 乳腺癌手术前合理的切口设计,术中细心操作,改良缝合方法,术后弹性胸带加压包扎、保持皮下负压引流管通畅等,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

  • 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诊治与预防

    作者:王生

    皮下积液为乳腺癌根治术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引起皮下积液的原因很多,患者的体质、肥胖程度、术后护理等都可能影响积液的发生.因此解决积液问题要多方面考虑,而减少死腔、减少渗液机会、保证充分的引流是降低积液发生的主要方法

  • 乳腺癌手术使用贝复济预防皮下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苗治国;郭金成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0年9月开始在 50例乳腺癌手术中预防性应用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贝复济喷雾剂 (bFGF)进行治疗,术后皮下积液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 自制简易负压吸引器在腹壁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

    作者:薛华承;陆燕敏

    腹壁切口疝腹壁软组织恶性肿瘤等术后皮下渗血、渗液发生率较高,拔除引流管后部分患者仍出现皮下积液.对于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治疗,我科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静脉留置针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的负压吸引装置,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接受腹壁手术患者中,有2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积液.

  • 乳腺癌术后2种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及护理

    作者:阳姿娥

    目的 比较中心负压吸引及加压包扎后引流管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 对实验组(中心负压吸引)与对照组(加压包扎后引流管引流)患者各53例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实验组4例.对照组17例并发皮下积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例,对照组9例并发皮瓣坏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心负压吸引能够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

595 条记录 22/30 页 « 12...19202122232425...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