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4例干燥综合征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任红;陈楠;陈晓农;傅秀兰;江永娣;郝翠兰;董德长

    目的结合肾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进一步探讨干燥综合征(SS)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科1993~1999年间收住的84例SS肾脏损害患者,进行常规免疫学、肾小管功能及部分肾活检检查。结果 55/84例为肾小管性酸中毒(RTA),5/55例合并肾性尿崩症,3/55例合并低钾性麻痹;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GN)分别为12及10例; 14/84例有轻度肾功能衰竭。69.1%的患者为高γ球蛋白血症,64.3%和44.1%的患者抗SS-A和抗SS-B(+)。肾活体组织检查37例,光镜下21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伴间质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及小管萎缩,10/37例为狼疮性肾炎(LN),5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免疫荧光检查大多阴性,部分标本肾小球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1例IgG肾病患者有间质沉积。25例应用泼尼松及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14例肾功能受损者血清肌酐(Cr)水平基本降至正常。结论 SS肾脏损害常见,以RTA和GN为主要表现,泼尼松治疗可以减少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改善肾功能,纠正RTA。

  • 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燕平;陈香美;庄永泽;危成筠;石晓云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TIL)在IgA肾病(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09例IgA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肾小管间质损害轻度者占47.1%,中度者占21.7%,重度者占16.6%,无肾小管间质损害者仅占14.6%.肾小管间质损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IgAN患者的病情亦逐渐加重,表现为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加、血清白蛋白下降及肾功能减退.肾小管间质损害与病理参数的关系:血管损害、肾小球总体损害、系膜增殖程度及球性硬化的积分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增高;反之,随着肾小球和血管病变的加重,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亦相应加重.结论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N患者病理改变中广泛存在,并随其损害程度的加重,IgAN患者的病情亦逐渐加重;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是决定IgAN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其与肾小球及血管病变程度均呈平行关系;从而提示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和血管的病变有直接的关系.

  • 41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作者:赵明辉;丁焦生;刘玉春;邹万忠;王海燕

    目的了解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相关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检测出的41例抗GBM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41例为Goodpasture病(GP),其中2例肾功能正常。32/41例患者为单纯抗GBM抗体阳性,其中31/32例男性,平均年龄(26.8±9.7)岁。9/41例抗GBM抗体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其中7/9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4.5±19.6)岁。两组在性别和发病年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32/41例作了肾活检,平均发病至肾活检时间为(62.7±43.5)d。2/32例肾功能正常的GP患者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30/32例为新月体肾炎,其中24/30例(80%)患者的肾小球100%受累,多伴有毛细血管襻和球囊严重破坏。免疫荧光检查仅16/23例呈典型的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GCW)呈线样沉积; 7/23例表现为IgG和(或)C3等沿GCW呈细颗粒状沉积,少数伴有系膜区沉积。典型和不典型的免疫荧光改变与光镜病理的严重程度不相关(P>0.05)。所有患者均有贫血、血尿和蛋白尿,其中7/41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4例患者临床完全缓解或好转,包括2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的GP患者。其余患者均依赖肾脏替代疗法或死亡。结论中国人抗GBM抗体相关疾病并不少见。单纯抗GBM抗体组多发于青年男性,双抗体阳性组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抗GBM抗体相关疾病多预后差,肾脏病理多为新月体性肾炎,但免疫病理并非均表现为典型的IgG、C3沿GCW呈线条样沉积。仅少数无少尿的轻型患者或肾功能损伤轻者可临床完全缓解或好转。

  • 利福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机制初探

    作者:李晓玫;王玉;赵明辉;朱玉珍;刘玉春;王海燕

    目的初步探讨利福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对4例因应用利福平或主要含利福平成份药物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血清学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检测病人的抗利福平抗体类型。结果利福平引起急性肾衰病例占同期住院急性肾衰的1.98%。4例病人均有前驱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尤其是再次用药后出现)发热、乏力、胃肠道症状,短期内出现少尿或无尿,化验可见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低及肾功能损害,部分伴有肝功能损害。肾活检3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为急性间质性肾炎。4例的血清抗利福平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利福平引起的急性肾衰临床并不少见,尤其常见于再次用药的病人,对此类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肾功能的监测,血清抗利福平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确诊。

  • 克罗恩病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晓琴;应向军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消化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在西方国家多见,国内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复杂.1992年1月至2002年7月我们共收治30例CD患者,现报道如下.

  • SARS 临床分期与影像表现的研究

    作者:梁连春;李铁一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出现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无特异的诊断、治疗方法.我们对55例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表现进行连续的对比分析,对SARS临床过程进行分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与病理

    作者:任锡玲

    虽然40%~60%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即所谓的内镜阴性反流病(endoscopy negative reflux disease, ENRD)或称为非侵蚀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内镜检查在GERD的诊断及治疗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均需要进行内镜检查,其目的是:①确定有无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及其程度;②与其他疾病做鉴别诊断;③对症状长期存在的患者进行Barrett食管筛选,或确定GERD的其他并发症;④内镜治疗前的必要准备.笔者只对GERD的消化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方面的进展做一概述,胃食管反流所致的咽喉疾病(如Delahunty 综合征)和呼吸道疾病(如Mendelson 综合征)的内镜检查以及GERD内镜治疗不予述评.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热点问题

    作者:甄承恩;苏少慧

    消化不良(dyspepsia)定义为近1年内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上腹不适或疼痛,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疼痛和反胃等一项或多项症状,该症状与排便无关(罗马Ⅱ标准).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 循证医学——临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曾智;余敏;杨鸣

    长期以来,医生往往根据经验、直觉、推论或零散的、非系统的研究成果或替代指标等来处理病人,将尚未证实的假说当成是后结论,这可能误导对病人的诊断治疗.例如人们观察到心肌梗死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具有较高猝死风险,同时证实这些室性期前收缩能被特殊药物所抑制,因而认为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广泛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合理的.

  • 192例IgA肾病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作者:刘国平;黄九香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的临床重要性.方法:分析192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IgA肾病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占85.4%,其中轻度损害占46.9%,中度损害占20.8%,重度损害占17.7%,无损害占14.6%.临床上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多及肾功能减退是IgA肾病预后不良的临床因素.肾小球各项病理指标:血管损害、肾小球总体损害、系膜增殖程度及球性硬化的积分随着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增加,二者呈平行关系.结论: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病理改变中广泛存在.随着其损害程度的加重,IgA肾病的病情逐渐加重,提示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决定IgA肾病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

  • 利福平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并肾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分析(附1例报告)

    作者:许树根;梁萌;黄昭宣;蔡辉

    目的探讨利福平(LFP)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例利福平致ARF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治疗经过,并检索国内外文献对其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患者有再次使用利福平史,临床表现为全身肌肉及腰部酸痛、胃肠道症状及尿量减少,出现肾功能急剧损害、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活检病理为间质性肾炎,经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支持治疗痊愈.结论利福平引起的ARF临床并不少见,尤其常见于间歇或再次用药患者,应提高警惕增强预防意识,对再次用药者应加强对肾功能的监测,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 42例青年人鼻咽癌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作者:吴伟莉;金风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目前治愈率不足半数[1].近年我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逐年增多,青年人鼻咽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由于这一癌瘤原发部位较隐蔽、恶性程度较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及青年人所处的特殊生理时期,致使青年人鼻咽癌患者病程进展较快,转移发生率较高.对我科1996年4月~1999年2月收治的42例青年人鼻咽癌患者的诊治进行分析,探讨青年人鼻咽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