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ABCD3-Ⅰ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卒中风险

    作者:宋笑凯;王文静;李淮玉;任明山;吴蕾;马俊芳

    目的 探讨应用ABCD3-Ⅰ评分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卒中风险.方法 分别采用ABCD2、ABCD3与ABCD3-Ⅰ评分标准对107例TIA患者进行评分,并观察患者TIA后2d和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ABCD2、ABCD3与ABCD3-Ⅰ评分法预测2d内脑梗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61、0.66和0.71,预测7d内脑梗死风险的AUCRoc分别为0.62、0.68和0.74.107例TIA患者2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13例(12.1%),7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24例(22.4%).其中ABCD3-Ⅰ评分0~3分的低危组患者17例,4~7分的中危组患者54例,8~13分的高危组患者36例,评分值越高TIA后短期内脑梗死发生率越高.除年龄因素外,ABCD3-Ⅰ评分法中各个评分项目对TIA后2d和7d内脑梗死发生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法可更好地预测TIA后早期缺血性卒中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I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 ABCD3-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

    作者:张晓丹;秦伟;胡文立

    目的 探讨采用ABCD3-Ⅰ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进展为卒中的风险.方法 收集在我院治疗的186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均于发病后48小时内行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按照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TIA后7天、90天内各组卒中的发生率,并比较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Ⅰ评分法这3种评分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TIA后早期进展为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ABCD3-Ⅰ评分的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7天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3.0%、33.8%,90天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6.0%、52.3%.与低危组、中危组分别比较,高危组TIA后7天、90天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升高(P均<0.01).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90天内卒中发生率升高(P<0.01),两组7天内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双重TIA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307,95%可信区间(credibility interval,CI) 2.317~8.005,P<0.01;DWI检查出现高信号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1.102,95%C/27.719~223.344,P<0.01;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90天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7.800,95%CI 2.075 ~29.319,P=0.005.预测7天内卒中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Ⅰ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27、0.842、0.9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3%、68.4%、81%.预测90天卒中发生风险:ABCD2评分法、ABCD3评分法、ABCD3-Ⅰ评分法的AUC分别为0.608、0.796、0.86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1.5%、59.1%、73%.结论 ABCD3-Ⅰ评分≥8分时(高危组),TIA后7天及90天内卒中发生率均升高,ABCD3-Ⅰ评分≥4分时(中高危组),TIA后90天内卒中发生率升高.双重TIA、DWI检查出现高信号、同侧颈动脉狭窄与TIA后早期发生卒中相关.本研究提示ABCD3-Ⅰ评分法在预测TIA进展为卒中的阳性率上,明显优于ABCD2评分法和ABCD3评分法.

  • 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张福波;张丽华;杨潮萍;范桂梅;李广从;王建平

    目的 探讨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7 d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TIA患者63例,收集63例患者影像学、临床资料等,采用ABCD3-Ⅰ评分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经颅多普勒资料,计算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研究63例TIA患者中,ABCD3-Ⅰ低危者16例(25.39%)、中危者35例(55.55%)、高危者12例(19.04%);高危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1.66%,明显低于低危组(6.25%)、中危组(2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或轻度、中度、高度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69%、13.63%、50.00%,高度狭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或轻度、中度狭窄(P<0.05);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且ABCD3-Ⅰ评分≥4分的TIA患者7 d内继发性脑梗死率明显高于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中ABCD3-Ⅰ评分≥4分(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可有效提高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 d内继发脑梗死的准确度.

  •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 3-Ⅰ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魏红霞

    目的 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3-Ⅰ(年龄、血压、临床特征、持续时间和糖尿病加上双重TIA)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作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首发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发病后48h内行危险因素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参照ABCD 3-Ⅰ评分标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TIA中、高危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ABCD 3-Ⅰ评分在TIA 发作防治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 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

    作者:冯立春

    目的:研究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ABCD2、ABCD3、ABCD3-Ⅰ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7d内观察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通过ABCD3-Ⅰ评分,CI、ROC曲线96%的面积及OR值预测状况均优于ABCD2及ABCD3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几率为16.36%.ABCD3-Ⅰ评分对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出现脑梗死几率分别为0、8.57%和27.50%,ABCD3-Ⅰ评分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ABCD3-Ⅰ评分法与其它评分法相比,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早期脑卒中能有效对风险预测,临床价值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不同评分方法对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近期继发脑梗死风险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立军

    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不同评分方法对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近期继发脑梗死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56例 TI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ABCD2及ABCD3-Ⅰ行继发脑梗死风险评估,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上述评分方法临床价值.结果 随访3个月,256例TIA患者中有45例患者继发脑梗死,占17.6%.继发脑梗死组高脂血症、症状持续时间≥60 min、双重TIA、同侧颈动脉狭窄≥50.0%及DWI高信号比例高于未继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持续时间≥60 min、双重TIA、同侧颈动脉狭窄≥50.0%及DWI高信号是继发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以继发脑梗死发生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发现:ABCD2评分的AUC为0.697,截断值为5.42;ABCD3-Ⅰ评分的AUC为0.914,截断值为6.34.ABCD2的漏诊率为26.7%,明显高于ABCD3-Ⅰ的漏诊率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预测TIA患者继发脑梗死准确率高,漏诊率低,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