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坠落伤与交通事故所致脊柱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

    作者:俞勇

    目的:分析、探讨坠落伤和交通事故所导致的脊柱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患者60例,对患者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部位,是否漏诊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是创伤性脊柱骨折的主要致伤原因。占脊柱骨折的86%。脊柱骨折的致伤原因较复杂,常伴随有其他损伤,合并伤70%;坠落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交通事故伤(P<0.05)。结论: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所造成脊柱骨折的机制较复杂,应避免出现漏诊情况。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且应该综合分析考虑患者造成损伤的原因及损伤类型。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志刚

    目的 研究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内固定)与观察组(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每组分别为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评分、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3.61±5.17)%、(10.32±1.53)°、87.10%(27/3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43±4.45)%、(16.07±2.06)°、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优良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研究

    作者:李文博

    目的 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CF)患者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A组(n=25)和B组(n=25).A组患者通过传统的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通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展开治疗.将两组患者所花费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产生情况进行严格比较.结果 B组患者所花费的手术时间(min)以及住院时间(d)分别为:(90.5±45.3)min,(20.1±5.8)d,A组患者所花费的手术时间(min)以及住院时间(d)分别为:(151.8±50.4)min,(28.3±4.9)d,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mL)分别为:(355.9±80.5)、(204.8±56.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6 9 5.357 1 5.259 8,P<0.05).B组患者以及A组患者的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分别为:只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气胸情况有4例,出现血肿情况有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58 4,P<0.05).结论 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通过通过PKP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创伤较小、恢复速度快,并发症情况出现较少,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加速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脊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恢复时间.

  • 脊柱外伤性骨折的平片与CT对照分析

    作者:邓贤

    目的:简述脊柱外伤性骨折的平片和CT表现,着重对比分析二种影像学方法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6例经平片和CT检查确认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中椎体骨折共32个,CT诊断稳定性骨折5例,不稳定性骨折21例,椎管狭窄16例,无狭窄10例.结论:脊柱外伤性骨折影像诊断应注重常规X线片和CT检查的互补性.X线平片仍是首选检查方法,有利于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的检查,发现有骨折均有必要行CT检查,以判断骨折的稳定性和椎管形态、椎管内病变,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处理.

  •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作者:邵秀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研究资料为54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伴焦虑、抑郁病人,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干预组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伴焦虑、抑郁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由此可见这种护理措施是有价值的.

  • 系统健康教育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作者:于丽;曾庆玲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健康知识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韩莎莎

    目的 观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n=5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52),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患者的不良情绪,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7%和21.1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李再学;冉雪莲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3例(15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采用WHO标准,椎体成形术后10例12小时内疼痛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1例获随访,时间1~6个月,无1例发生椎体高度丢失或腰背痛加重、复发现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游华斌;徐凤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6例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23个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手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3个椎体均穿刺成功,每个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5ml,有6个椎体发生轻度渗漏,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明显,均恢复日常生活.结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止痛效果满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机器人辅助与"C"型臂X线机透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浩;方宣城;邱新建;陆友权;夏西尚;何流;刘涛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与"C"型臂X线机透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22例无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全部病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手术组和"C"型臂X线机透视手术组.机器人辅助手术组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1.1岁(21~60岁);"C"型臂X线机透视手术组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3.0岁(27~62岁).术中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和"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后复查X线和CT判断螺钉位置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1周,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恢复高度、椎间隙高度均上升,Cobb角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辅助手术组共置入螺钉56枚,其中Ⅰ级螺钉54枚,Ⅱ级螺钉2枚,无Ⅲ级螺钉,置钉准确率为96.43%;"C"型臂X线机透视手术组共置入螺钉58枚,其中Ⅰ级螺钉51枚,Ⅱ级螺钉6枚,Ⅲ级螺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87.93%,2组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辅助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70.0±18.2)min,"C"型臂X线机透视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92.0±16.6)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辅助手术组在术中的透视次数为(6.0±2.5)次,"C"型臂X线机透视手术组为(14.0±4.5)次,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型臂X线机透视经皮微创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置钉准确性、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等方面的临床优势显著.

  • 机器人辅助与徒手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比较

    作者:张在田;张绪华;卫志华;施傅森;杨冬辉;杨建;丁家巍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徒手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怀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机器人辅助组和传统徒手组2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机器人辅助组和传统徒手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升高,术后Cobb角较术前均减小,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及X线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器人辅助组术后骨水泥渗漏2例,传统徒手组术后骨水泥渗漏5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辅助组和传统徒手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4.9±1.9)d vs.(6.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 老年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肖斌;张贵林;刘波;吕艳伟;阎凯;范明星;田伟

    目的 探讨老年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1-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既往骨折史、既往疾病及用药史等)、骨折原因、骨折椎体部位及数量、骨密度(采用定量CT方法测量)、血骨转换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25羟-维生素D3、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根据骨折原因将病例分为外伤组与非外伤组.结果 共纳入35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外伤组208例,年龄(70.76±7.81)岁,共计260个椎体骨折,平均每人1.25个椎体.非外伤组147例,年龄(73.65±7.71)岁,共计237个椎体骨折,平均每人1.61个椎体.经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t=-3.452,P=0.001)、既往椎体骨折史(χ2=15.486,P<0.001)、骨折部位(χ2=16.753,P<0.001)、骨折椎体数量(χ2=21.528,P<0.001)、骨密度值(t=4.762,P<0.001)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骨密度是发生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低骨密度是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提高骨密度可能会降低非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风险.

  •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作者:高靖濠;李茏洋;张沛东;王翠;陈伯华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再发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PVP治疗的200例患者,每入选2例患者随机抽签分组,抽到1号签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到2号签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随访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观察组平均随访时间(18.4±6.3)个月,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17.5±5.6)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和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椎体中部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手术椎体骨密度均高于术前,且2组患者手术节段邻近椎体和非邻近椎体骨密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脊柱再发骨折低于对照组,且骨质疏松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VP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联合药物治疗对再发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肯定,可减轻骨质疏松症状,提升骨密度,降低脊柱骨折的复发风险.

  • 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钉(GSS)内固定术的护理

    作者:王岚

    胸腰段骨折是常见的脊柱骨折,椎弓根钉是治疗脊椎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我院骨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脊柱骨折病人8例,采用(GSS)椎弓根螺钉[1]内固定手术治疗,恢复良好.

  • X线平片与CT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蒙赤明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采用X线平片、CT诊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不同诊断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2月5日-2017年12月10日间于我院进行诊断的8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主体,常规组41例脊柱骨折患者行X线平片诊断,实验组41例脊柱骨折患者行X线平片+CT联合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对两组诊断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的诊断之中,常规组和实验组诊断方式存有一定的差异,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诊断准确率的对比之中,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行X线平片+CT联合诊断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的X线平片诊断,利于展开针对性的治疗,临床值得推广.

  • X线片与CT用于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石睿;傅麟炜;胡承刚;王小彬;吴佳奇

    目的:对比X线片与CT对脊柱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脊柱骨折患者,急诊科外科医师分别依据X、CT片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依据对骨折类型、骨折范围诊断的准确度.结果:(1)前柱骨折诊断准确度:X线约为94.64%,与C T为100.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及中柱、后柱骨折诊断准确度:X线分别约为84.375%、71.43%、59.18%、38.89%,低于CT的96.875%、100.00%、100.00%(P<0.05).结论:与X线片相比,CT诊断脊柱骨折准确度更高,可考虑推广运用.

  • 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应用意义研究及分析

    作者:宋鑫;杨新宇;王建涛

    目的:分析螺旋C T诊断脊柱骨折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X线和螺旋CT诊断方式,诊断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分析,乙组诊断准确率为92.8%,甲组诊断准确率为71.4%,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漏诊情况分析,漏诊率分别是14.2%和2.8%,乙组的漏诊率低于甲组.结论:说明对脊椎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效果明显.

  • 脊柱骨折诊断中CT检查与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比分析

    作者:关宇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患者实施C T检查与X线检查的差异性.方法:选择51例于我院接受疑似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全部患者均实施CT检查与X线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结果:疑似脊柱骨折患者病理诊断阳性42例、阴性9例.X线脊柱骨折诊断阳性36例、阴性15例.C T检查脊柱骨折诊断阳性41例、阴性10例.CT检查诊断灵敏度(95.24%)、特异度(88.89%)、准确性(94.12%)均高于X线检查(69.05%、22.22%、60.78%),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进行CT检查与X线检查均能够对病情实施诊断,但CT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 脊柱骨折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作者:聂桂芳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院前急救的护理状况,提出完善的个人护理体会.方法:15例院前急救脊柱骨折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包括急救知识的普及、现场评估、正确搬运患者、迅速转运等.结果:15例患者全部安全转送至医院,未发现有症状加重者.结论:认为脊柱骨折院前急救护理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减少了伤残、死亡率.

3292 条记录 3/165 页 « 12345678...16416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