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食管癌患者采用ESD和EMR治疗的效果对照研究

    作者:徐敏;朱艺艺;张永;陆明明;卢莉莉

    目的 分析在早期的食管癌患者治疗中应用ESD与EMR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份~2016年11月份收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切除术组与剥离术组,各41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剥离术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切除术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的食管癌患者治疗中应用EMR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应用.

  • 第71届日本胃癌学会会议纪要

    作者:李国立;刘福坤;黎介寿

    第71届日本胃癌学会总会于1999年6月23日~2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就胃癌的外科治疗、外科病理、综合治疗、术前诊断、分子生物学、流行病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交流较多的论文是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及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大会列出6份报告作为"胃癌诊断治疗的前沿",分别是早期胃癌的EMR(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腹腔镜手术、识别前哨结(sentinel node)、口服化疗药物的新产品S-1、快速检测腹腔脱落细胞及防止胃癌转移的基础研究.

  • 卢戈液染色与P53蛋白检测诊断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作者:魏子白;李玉翠;田步升;王敬弘;王丽冰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和活检组织P53检测诊断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78例可疑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对粘膜不染色区活检结果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者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对P53蛋白阳性的病灶行内镜粘膜切除术.结果在78例患者中,共发现25例患者存在31处粘膜不染色区,其中单纯增生上皮1处,轻度异型增生2处,中度异型增生9处,重度异型增生16处,鳞状细胞癌3处.7例P53蛋白表达阳性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粘膜行内镜粘膜切除术后,1例被证实为粘膜内癌.结论卢戈液染色和活组织P53蛋白检测不仅对诊断早期食管癌有帮助,而且对选择治疗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灶行内镜粘膜切除术有指导意义.

  • 早期胃、食管癌内镜粘膜切除治疗研究

    作者:吴明利;王士杰;从庆文;张立玮;王顺平;郭晓青;刘艳凤;高扬;李英赛

    [目的]探讨内镜切除早期胃、食管癌的新方法及操作技巧.[方法]1996年9月~2001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套帽式内镜切除器,切除早期胃、食管癌39例.[结果]内镜切除早期癌39例中胃癌15例、食管癌24例;完全切除36例,完全切除率92.3%,随访4~5年8例,3~4年7例,余1~3年,未见复发,其他原因死亡2例.出血2例,未见穿孔、狭窄.[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清晰显示病灶,准确套切,是完全切除的关键;注意粘膜下注药的量、掌握凝切的技巧可有效防止并发症.

  •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江;崔峻辉;毛伟芳;顾秀珍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6年6月~1998年2月间电子肠镜检出的34例38个病变行EMR,并比较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结果:对34例38个病变施行EMR成功37次,失败1次,成功率97.4%(37/38).成功的37次中包括分割切除(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9次.EPMR术中并发少量出血2例(5.4%).病理检查发现多发息肉癌变率(100%)高于单发息肉(29.41%),P=0.001.肿瘤大径<1.5 cm腺瘤癌变率为36.37%(8/22)、≥1.5 cm为73.33%(11/15),P=0.045;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分别是52%和26%(P<0.001),而且普通活检的漏检率达50%(8/16病变).结论:内镜下大肠粘膜切除术能够对常规圈套法不能摘除的肿瘤样病灶切取活检,以达到病理学诊断定性质、定范围、定深度的理想要求,且对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优于普通活检.

  • 内镜粘膜切除术和食管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粘膜内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张勇;贾业贵

    目的 比较内镜粘膜切除术和食管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粘膜腺癌的疗效.方法 以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采取内镜粘膜切除术或食管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患者有36例,采用食管切除术的患者有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Barrett食管长度占比和术后复发例数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住院时间<2周的例数内镜粘膜切除组较食管切除术组多,并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食管切除术组,手术方式和术后不同时期并不是影响患者短期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论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食管腺癌上具有手术时长短和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不会对患者短期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 食管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3例报告

    作者:龚均;张军;郭晓丹;左爱丽

    1 病例资料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48岁、57岁、66岁.胃镜检查呈食管腔内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色泽同周围粘膜,无桥状皱襞,用活检钳触诊质硬、活动.隆起病变距门齿22cm 2例、38cm 1例,其中左侧壁1例、右侧壁2例,直径大小分别为1.0cm、1.2cm、1.5cm.采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法切除,切除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粘膜肌层平滑肌瘤.

  • 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无蒂及亚蒂息肉58例

    作者:阮国永;邱桂梅;梁爱霞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无蒂及亚蒂息肉的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将确诊为大肠无蒂及亚蒂息肉性病变(包括宽基隆起性息肉、平坦增高性息肉、亚蒂息肉需要将病变及周围可能存在的残留息肉组织全部切除者)的患者58例应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或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进行病变切除治疗,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所选病例均一次完成切除治疗.所治疗患者除13例有术后创面少量出血(经局部喷洒肾上腺生理盐水成功止血)外,无一例有迟发出血、肠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随访1年未见息肉复发,无肠管瘢痕狭窄或其它远期并发症.结论 EMR是治疗大肠无蒂及亚蒂息肉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手术适应证,讲究手术技巧.

  • ESD与EMR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洪全;郑绍斐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消化内科接受EMR及ESD治疗的EGC或癌前病变的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EMR组及ESD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完整切除、治愈性切除率等),术后第3、6、12个月的复发率,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结果 ESD组在病灶完整切除率(87.76%)、治愈性切除率(79.59%)、病灶切除直径大小[(32.87±5.69) mm]方面明显优于EMR组[63.89%、55.56%及(13.38±3.0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在术后第3、6、12个月复发率(13.89%)较ESD组(2.0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EMR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EMR,ESD病灶切除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内镜粘膜切除术联合橡皮胶圈套扎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作者:文武;蹇贻;郑丽萍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联合橡皮胶圈套扎(EMR-L)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8例上消化内镜发现食管粘膜下隆起病变的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确诊病变源于粘膜肌层,确定无手术禁忌后,进行EMR-L切除病变.病变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18例患者顺利完成EMR-L切除病变,耗时20~45分钟,平均为(25±4.7)分钟.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食管平滑肌瘤.2例患者发生急性出血,予药物喷洒、电凝或钛夹钳夹等治疗后出血停止.无急性或延迟性食管穿孔及食管管腔狭窄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EMR-L可有效、安全地切除食管粘膜肌层的平滑肌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食道下段粘膜肌层肿瘤内镜粘膜切除2例

    作者:刘晓岗;张初民

    临床资料 两例患者男女各一,年龄分别为55岁、60岁,胃镜检查均发现食道下段丘状隆起,表面光滑,质中可推动,分别距门齿38cm、32cm,大小分别为直径0.8cm、0.7cm.

  • 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平坦型病变102例

    作者:陈源源;李政文;尧登华;吕黄勇;何俊堂

    目的:分析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消化道平坦型病变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2例消化道平坦型病变行EMR,术前均常规行内镜超声检查筛选病灶,术后所有病例均留标本行病理检查,并内镜随访.结果:102例中除3例恶性肿瘤病检提示病灶切除不完整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99例均一次性完全切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不良并发症,1年内复查未见复发征象.结论:EMR是一安全、有效、实用的内镜技术,不仅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可提高病检诊断率.

  • 胃、结肠腺瘤内镜下切除分析

    作者:王建新

    目的 探讨内镜切除胃、结肠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7月采用套帽式内镜切除器,切除胃、结肠瘤30例.结果 完全切除27例,完全切除率90%,随访3~6月未见复发,出血4例,未见穿孔、狭窄.结论 该方法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清晰显示病灶,准确套切,是完全切除的关键,注意粘膜下注药的量、掌握凝切的技巧可有效防止并发症.

  • 内镜下切除15例胃、结肠瘤的探讨

    作者:郭志华

    目的 探讨内镜切除胃、结肠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 3月~2009 年10月采用套帽式内镜切除器,切除胃、结肠瘤 15例.结果 完全切除14例, 完全切除率 93.3%, 随访 3~6月未见复发 ,出血2例,未见穿孔、狭窄.结论 该方法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清晰显示病灶,准确套切,是完全切除的关键,注意粘膜下注药的量、掌握凝切的技巧可有效防止并发症.

  • 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无蒂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张红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无蒂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无蒂息肉患者共4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电切术,观察组患者运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63.64%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5.24%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无蒂息肉,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68例临床观察

    作者:聂道鸿;姚圣华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04月~2017年04月间,68例内镜下EMR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息肉大小、部位、病理特点及内镜治疗情况.结果 68例共169枚结肠息肉在内镜下行EMR术均取得成功;病理为炎性息肉30枚(17.75%),增生性息肉54枚(31.95%),腺瘤性息肉59枚(34.91%),腺瘤性息肉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6枚(15.38%).结论 内镜下EMR术治疗结肠息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