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单纯Lisfranc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娄玉健;王秀会;吴佳俊;沈超

    目的 探讨TightRope内固定治疗单纯Lisfrane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诊治的12例单纯Lisfranc韧带损伤,采用TightRope系统重建Lisfranc韧带.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5(6~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摄X线片按Myerson标准对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进行评估,12例均获得解剖复位,关节对应关系恢复良好,并且关节间隙均能在术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保持稳定.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评分标准进行足部功能评定:平均87.6分;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单纯Lisfrane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满足患者术后早期负重锻炼的要求,而且减少了复位丢失的可能.

  • Lisfranc韧带对跖跗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解剖学测量及生物力学研究实验方案

    作者:苏博源;孙占东

    背景:在第二跖骨和内侧楔状骨之间的3条韧带中,Lisfranc韧带强壮,其强度是背侧韧带的3倍,所以Lisfranc韧带对于维持第2跖骨和内侧楔骨之间的稳定至关重要,但单纯Lisfranc韧带的损伤对跖跗关节稳定性的研究,国内外均末见报道。
      方法/设计:解剖学测量及生物力学实验。①采用防腐尸体标本,对Lisfranc韧带的起点、止点、走行、长度、宽度及厚度进行解剖学观测及统计。②选择新鲜人体足部标本,利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依次切断背侧韧带、Lisfranc韧带和跖侧韧带分别加载,采用引伸计测量不同负载下第一、二跖骨基底之间的位移变化,探讨Lisfranc韧带对跖跗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讨论:实验利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探讨Lisfranc韧带对跖跗关节稳定性起何作用,同时通过对Lisfranc韧带的解剖学观测,提高临床上对 Lisfranc 韧带重要性的认识,为临床跖附关节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伦理批准:研究经广州市正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 以解剖学定位Lisfranc韧带损伤的植入物内固定修复

    作者:郭洪亮;伊力哈木·托合提;李山珠;俞光荣;王治洲;甘子明

    背景: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结构复杂、常规X射线片骨关节面重叠,对其诊断较困难。目前对Lisfranc韧带的解剖学研究较少,缺乏相应的形态学资料,导致在相关修复手术中没有该部位的准确解剖参考值。目的:测量Lisfranc韧带的静态稳定结构,为Lisfranc关节损伤的修复提供临床解剖学基础。方法:①对18侧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Lisfranc韧带的组织形态并进行测量,得到Lisfranc韧带的详细形态参数,作为解剖组,确定Lisfranc韧带的走行和骨性标志;其余14侧成人尸体标本按以上参数用导针固定得出相应Lisfranc韧带相关数据,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测量角度与内侧楔骨到第二跖骨基底长度。②对8例临床上确认的Lisfranc 损伤患者应用解剖学获得的参数和定位法行切开复位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内固定后随访8-14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与结论:①通过解剖观察得出,解剖出的Lisfranc韧带均为2束。解剖组及实验组形态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为了方便临床应用,作者提出“Lisfranc通道”这一概念,将Lisfranc通道定义为内侧楔骨(无韧带区)到第二跖骨基底部长(31.65±2.23) mm、宽(8.16±1.37) mm、高(1.69±0.21) mm、与内侧楔骨近端成(45.83±6.84)°角、与内侧楔骨跖侧成(65.11±4.69)°角的一条通道。通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后,了解到Lisfranc韧带与周围组织的组织学特性:从层次上分为Lisfranc肌腱、潮线、矿化纤维软骨、骨等4层结构。②8例Lisfranc损伤患者应用解剖学获得的参数和定位法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均获得较高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为(80.30±4.85)分。解剖实验获得了Lisfranc关节及韧带详细的形态学参数,为该部位修复提供了解剖学资料,避免盲目置入内固定物,造成Lisfranc韧带起点的损伤,影响Lisfranc韧带修复效果。

  • 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底间韧带重建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松波;黄东;魏宝福;黄永军;刘晓春

    目的:通过对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底间韧带进行形态学相关参数测量,为其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8只新鲜成年尸体足部标本,测量跗跖背侧及跖侧韧带、Lisfranc韧带的长、宽、面积, Lisfranc韧带附着点距关节面距离及其走行角度。根据测量数据,建立内侧楔骨-第2跖骨底间骨隧道。结果 Lisfranc在3条韧带中形态学数据大,长、宽、面积分别为(9.11~12.03 mm)、(7.36~10.16 mm)、(92.01~120.01 mm2)。骨隧道进针点在第2跖骨底,距第2跖骨-中间楔骨关节面距离为(8.25~11.22 mm),角度与Lisfranc韧带走行一致,与矢状面呈(39.2°~47.6°),水平面呈(12.5°~19.8°),出针点为Lisfranc韧带在内侧楔骨上的附着点。结论 Lisfranc韧带在3条韧带中为粗壮,重建通道应按照其附着点和走行角度重建背侧韧带和Lisfranc韧带,而跖侧韧带由于位置较深,受技术所限,此为类解剖重建。

  • Suture Endobutton与跖肌腱重建Lisfranc韧带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作者:徐世明;蔡慧;邓子文;郭春丽;孙大炜;卓日波;黄东

    目的 通过Suture Endobutton 与跖肌腱重建Lisfranc 韧带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评价两种方法对恢复Lisfranc 关节稳定性的作用,为临床治疗Lisfranc 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0 例成人新鲜尸体小腿标本,依次制备Lisfranc 韧带完整模型、损伤模型及损伤后的Suture Endobutton 或跖肌腱重建模型,并分别给予轴向或外展载荷,记录内侧楔骨(C1)~第2 跖骨(M2)基底的平均位移变化.结果 轴向载荷和外展载荷下,完整模型C1~M2的平均位移变化分别为(0.70±0.05)mm、(1.21±0.10)mm,损伤模型为(1.59±0.07)mm、(3.73±0.11)mm,Suture Endobutton 重建模型为(0.84±0.04)mm、(1.29±0.06)mm,跖肌腱重建模型为(1.01±0.05)mm、(1.34±0.05)mm.轴向或外展载荷下,完整模型和重建模型C1~M2间位移变化明显小于损伤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模型的位移变化略大于完整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ture Endobutton 与跖肌腱重建模型之间位移变化相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任一模型外展载荷时的C1~M2位移变化大于轴向载荷.结论 (1)在恢复Lisfranc关节稳定性上,Suture Endobutton 与跖肌腱的重建方法提供的生物力学强度相似;(2)相对于轴向载荷的位移变化,外展载荷的实验结果差异更加明显,推荐使用外展载荷进行Lisfranc 关节相关力学试验.

  • 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底间韧带的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光;俞光荣;李兵;余宵;陈大伟;夏江

    目的 测量内侧楔骨至第2跖骨底间韧带的相关参数,为临床治疗Lisfranc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新鲜成人足部标本,解剖测量背侧韧带、Lisfranc韧带和跖侧韧带的长、宽,并观测Lisfranc韧带的走行方向和其在内侧楔骨的起点位置.结果 背侧韧带长为(5.44±0.83 )mm,宽为( 4.20±0.64 )mm;跖侧韧带长为(7.07±1.05 )mm,宽为(5.23±1.10)mm;Lisfranc韧带长为(9.33±1.34)mm,宽为( 8.00±1.23 )mm,其与第2跖骨干中轴近端夹角为(61.45±5.03)°,其在内侧楔骨外侧面起点距关节面背侧( 10.89±0.84 )mm,跖侧(8.31±0.92 )mm,远端(5.35±0.60 )mm,近端(12.04±0.85)mm.结论 Lisfranc 韧带为粗大,跖侧韧带次之,背侧韧带为薄弱.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可参照Lisfranc韧带起点位置和走行方向的解剖数据.

  • 自体肌腱重建Lisfranc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刘松波;黄东;黄永军;刘伟杰;刘晓春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探讨自体肌腱重建Lisfranc韧带的可行性.方法 取12只成年男性新鲜下肢尸体标本,将标本按顺序制备Lisfranc韧带完整(正常组)、Lisfranc韧带断裂(断裂组)、Lisfranc韧带重建(重建组)模型.固定于Bose力学试验机,分别在中立位和跖屈30°位下,以10 N/s速度、0~600 N给予轴向加载,每隔100 N加载停止1 min.记录不同载荷下内侧楔骨(C1)和第2跖骨(M2)基底间位移(C1-M2间位移)以及第2跖骨基底部高度(代表足横弓高度)图像.将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中,计算中立位、跖屈30°位0、600N载荷下C1-M2间位移变化值以及中立位0、600N载荷下足横弓高度变化值.结果 中立位及跖屈30°位,随着载荷增加,C1-M2间位移及足横弓高度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两种体位下,正常组、断裂组、重建组间C1-M2间位移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断裂组中立位C1-M2间位移变化值显著小于跖屈30°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2,P=0.000).中立位时,断裂组和重建组足横弓高度变化值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组和重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体肌腱重建Lisfranc韧带能减小C1-M2间位移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Lisfranc关节;重建背侧韧带和Lisfranc韧带后不能提高足横弓的缓冲能力;在跖屈30°位下C1-M2间位移变化值较中立位更明显,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隐匿性Lisfranc损伤.

  • 同种异体肌腱与螺钉固定修复Lisfranc关节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文艺;冯品;张晖;屠重棋

    目的 分别比较螺钉和同种异体肌腱固定修复Lisfranc关节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 6对新鲜冷冻尸体足部标本,分别制备Lisfranc关节韧带完整模型、损伤模型及损伤后的螺钉或同种异体肌腱固定模型,并分别给予轴向和外展负荷加载,数码显微摄像头记录内侧楔骨和第2跖骨底间的位移变化.结果 ①在轴向和外展加载时,完整模型中的内侧楔骨-第2跖骨间的位移变化分别为(0.65±0.23) mm和(1.10±0.45) mm,损伤模型为(1.60±0.64) mm和(4.14±1.02) mm,损伤模型位移变化均大于完整模型(P均=0.000),损伤模型中外展加载的平均位移较轴向加载大.②在轴向和外展加载时,螺钉同定组中,损伤模型内侧楔骨-第2跖骨底间的平均位移分别为(1.53±0.62) mm和(4.06±1.05) mm,固定后模型为(0.76±0.35) mm和(1.20±0.53) mm,固定后模型位移均小于损伤模型(P均=0.000),固定后模型与完整模型的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种异体肌腱固定组中,损伤模型内侧楔骨-第2跖骨底间的平均位移分别为(1.66±0.65) mm和(4.21±1.00) mm,同定后模型为(0.90±0.41) mm和(1.33±0.61) mm,固定后模型位移均小于损伤模型(P均=0.000),固定后模型与完整模型的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展应力加载时,损伤模型位移变化更加明显,在诊断Lisfranc关节韧带损伤时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Lisfranc关节韧带损伤模型中,同种异体肌腱同定和螺钉同定可提供相似的生物力学固定强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