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VP术中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周军;王甫刚;刘欣;苗全;刘光旺;马超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11行PVP治疗的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根据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分为2组(各10例),A组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充分弥散,B组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均匀.比较2组术后4d、3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均获得3~6(3.82±0.2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时,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出现1例椎体再骨折、2例椎体塌陷;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d、3个月的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且A组术后4d的ODI指数、VAS评分、局部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明显改善功能障碍与缓解疼痛程度,但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对早期疗效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后凸畸形.

  • 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江晓兵;莫凌;梁德;张顺聪;杨志东;姚珍松;晋大祥;丁金勇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9月~2011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住院并行PVP治疗的45例患者,男14例,女31例,年龄53~88岁,平均72.18岁,病程2h~4个月,平均17.36d。均为胸腰段(T10~L2)单一椎体骨折。根据术前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椎体骨折线位置,参考术后X线、多平面重建CT判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n=30):骨水泥充分弥散在骨折线内,B组(n=15):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不佳。记录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d局部Cobb角之差定义为后凸纠正丢失量,对比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椎体成形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除骨密度外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d时的VAS评分、ODI相比术前值的改善程度(术前-术后)A组优于B组(VAS:5.03±1.33 vs 3.53±1.13,ODI:26.17±2.10 vs 24±2.03,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3d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纠正(P<0.05),A组术后3d时的Cobb角与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较术后3d时显著增大(P<0.05)。 A组后凸纠正丢失量显著小于B组(1.08°±0.38° vs 3.58°±0.37°,P<0.05)。 A组8例出现骨水泥渗漏,B组6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总体渗漏率为31.1%,骨水泥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结论:PV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骨OVCF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疗效,也可能是骨折椎体接受PVP术后仍发生进展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

  • 骨折时间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后胸腰椎体内骨水泥弥散的影响

    作者:郑连生;向保国;林浩

    目的:研究骨折时间对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手术后胸腰椎体内骨水泥弥散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和平里医院行PVP手术的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4例,根据骨折至手术时间,分为急性组(骨折时间<3周)44例、亚急性组(骨折时间3~6周)44例、陈旧组(骨折时间>6周)46例,记录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后对患者进行CT复查,采用 CT影像呈现患者术后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情况,观察骨水泥的形状,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是偏心分布还是均匀分布;比较患者的骨水泥弥散体积和患者椎体体积;根据 CT影像统计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急性组、亚急性组、陈旧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特征、骨水泥弥散范围、骨水泥形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急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骨水泥弥散体积高于亚急性组和陈旧组[(2.52±0.21)比(2.34±0.37),(2.13±0.20);(11.4±3.1) mL比(8.5±1.3) mL,(6.6±2.2) mL],亚急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骨水泥弥散体积高于陈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陈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亚急性组和急性组[23.91%(11/46)比11.36%(5/44)、4.55%(2/44),P<0.05]。结论骨水泥的弥散系数随着骨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尽早手术,以提高骨水泥弥散系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状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影响

    作者:陈同林;雍宜民;彭银平;谢洪峰;贾卫斗

    背景:研究证实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过程中,骨水泥固化后可明显提高骨折椎体的稳定性、强度及力学支撑等效能,但目前关于骨水泥骨折线内弥散状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影响的研究很少.目的:分析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状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胸腰椎体骨折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90例,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53-80岁,均进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根据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分 2 组,研究组(n=60)骨水泥弥散良好,对照组(n=30)骨水泥弥散不佳.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角及与骨水泥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治疗后3 d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3 d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角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中,骨水泥弥散良好者疼痛缓解更明显,椎体稳定性更好,近期疗效更明显.

  • 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在经皮椎体成形中的作用

    作者:王振斌;涂来勇;卡哈尔·艾肯木;楚戈;顾文飞;赵疆

    背景: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可能是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此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椎体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T1-L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7例,其中男28例,女49例,年龄55-86岁,均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依据治疗后CR、MRI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n=53)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良好,对照组(n=24)显示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不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组内治疗后2 d、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试验组治疗后第2天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的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的椎体塌陷率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间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缓解,增大远期发生继发性椎体塌陷的可能性.

  • 高黏度骨水泥弥散程度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诚;张继云;浩洁;吴刚;张烽;陈晓庆

    背景:高黏度骨水泥是在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基础上改进得到,具有可注射时间长、黏度高、聚合温度低等特点,进一步增加了椎体成形手术的安全性.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高黏度骨水泥弥散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女性首次、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53-83岁,均进行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手术.根据术后侧位X射线片将骨水泥弥散至上下终板两侧的患者记为A组(n=54),其他患者记为B组(n=66);根据CT横断位骨水泥弥散情况,将A组中均匀弥散至双侧椎弓根的患者记为Ⅰ度,其他患者记为Ⅱ度.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对比各组末次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局部后凸角改善率、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与结论:①A组末次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末次随访局部后凸角改善率均高于B组(P<0.05);②末次随访时,A、B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Ⅰ度组与Ⅱ度组末次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局部后凸角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A组中骨水泥渗漏9例,术后发热4例,低血压2例;B组中骨水泥渗漏8例,发热6例,术后血压升高2例,术后皮肤浅层渗液1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老年女性单节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性骨折疗效肯定,骨水泥弥散程度愈高临床疗效愈佳,但高黏度骨水泥的注入要适量,过多的弥散会增加渗漏风险.

  • 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不同弥散范围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勇;刘敏;李键;王燕杰;王涛;裴少保;陈晓菊;刘铁龙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不同弥散范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照X线正位片上骨水泥弥散是否过椎体中线呈对称分布,将74例单椎体压缩不超过50%的楔形骨折接受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分为未过椎体中线组(26例)和过椎体中线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压缩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再骨折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7(13.7±3.7)个月。两组疼痛VAS评分术后3 d及3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压缩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再骨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压缩不超过50%的楔形椎体骨折,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骨水泥不同弥散范围不影响疗效。

  • 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弥散面积和骨折类型及疗效关系

    作者:邓强;李中锋;张彦军;陈文;范有福;韩宪富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不同类型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内骨水泥弥散面积和疗效的关系.方法:对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40例病例,共40个病椎.通过术后对骨水泥分布面积比值的计算,同时对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Cobb角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经皮穿刺在不同骨折类型骨水泥弥散面积以及对疼痛、Cobb角的缓解程度.结果:(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Ⅳ椎体骨折骨水泥分布弥散良好.(2)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的降低,早期Ⅳ椎体骨折疼痛缓解明显优于其他三型,但远期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时,Ⅳ椎体骨折骨水泥弥散良好,早期对疼痛缓解明显,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但远期效果不明显.

  •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邓强;彭冉东;李中锋;张彦军;韩宪富;李军杰

    目的:比较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VP组(30例)和PKP组(3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水泥在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病椎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VAS评分.结果:术后复查见PVP组骨水泥弥散效果较PKP组好,术后随访发现PVP组病椎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明显小于PKP组(P<0.05).两组组内术后ODI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 d PVP组ODI及VAS评分低于PKP组(P<0.05),但术后1,6,12个月随访两组OD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其骨水泥弥散效果优于使用PKP,早期能快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并减少远期发生椎体高度丢失的可能性.

  •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弥散情况对再发骨折的影响

    作者:钟远鸣;苏之盟;覃海飚;张家立;李智斐;宋泉生;王晓琥;唐福波;李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及其对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因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治疗并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276例,根据术后复查的X线和CT判断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弥散充分组(A组)100例,骨水泥弥散不佳组(B组)176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和终末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强化椎体后凸Cobb角.结果 276例患者均获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终末随访时Cobb角、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d的Cobb角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发骨折率分别为7.00%和1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当骨密度相近时,骨水泥弥散不佳可能是术后继发进展性后凸畸形和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单侧与双侧弥散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沈凯;张胜利;谭祖键;杨阜滨;曹代桂;邓丽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单侧与双侧弥散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单侧穿刺行PKP治疗的127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骨水泥弥散是否超过中线分为单侧弥散组和双侧弥散组.单侧弥散组72例,其中男29例,女43例;年龄63~76岁[(69.5±2.6)岁];伤椎分布L138例,L2 20例,L3 11例L42例,L5 1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 8 ±0.9)分,伤椎前缘压缩率为(32.5 ± 6.3) %,伤椎矢状面Cobb角为(9.2 ±1.3)°.双侧弥散组55例,其中男22例,女33例;年龄61~80岁[(71.2 ±2.9)岁];伤椎分布: L1 32例,L2 13例,L36例,L43例,L5 1例;术前VAS为(7.6 ±0.9)分,伤椎前缘压缩率为(34.5±5.8)%,伤椎矢状面Cobb角为(9.8±1.5)°.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和1年VAS、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以及术后伤椎、非伤椎再骨折和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单侧弥散组获随访12~16个月[(14.6 ±0.6)个月];双侧弥散组获随访13~16个月[(15.2 ±0.2)个月].单侧弥散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VAS分别为(3.0 ±0.4)分和(2.2 ±0.4)分,双侧弥散组分别为(2.1 ±0.4)分和(1.5 ±0.4)分.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VAS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弥散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15.2 ± 3.9)%和(16.3 ± 3.4)%,双侧弥散组分别为(15.6 ± 3.5)%和(16.8 ±3.9)%;单侧弥散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9 ±0.7)°和(3.0±0.6).,双侧弥散组分别为(3.0±0.7)°和(3.2±0.7)°.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弥散组伤椎再骨折率为6.9%,双侧弥散组为0(P<0.05).单侧弥散组非伤椎再骨折率为5.6%,双侧弥散组为5.5%(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肺栓塞、过敏性休克或术后感染.单侧弥散组出现骨水泥椎旁渗漏2例,双侧弥散组出现骨水泥椎体前方渗漏1例.结论相较骨水泥单侧弥散,双侧弥散的止痛效果更优,可降低伤椎再骨折发生率,且并未增加非伤椎再骨折的风险.

  • 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梁轶

    目的 探讨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椎体成形术的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00例,并根据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骨水泥弥散情况良好,对照组的50例患者弥散情况不佳.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角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3d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角以及骨水泥的渗漏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较好的患者,其疼痛的缓解程度更明显,椎体的稳定性更好,且患者的近期疗效更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