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进化动机影响社会认知的一般特点及过程

    作者:李宏利;王燕

    进化动机影响社会认知的研究关注社会认知的起源、机能及影响.进化动机影响社会认知的一般特点有(1)特殊性,如成功地解决求偶问题的机制不能用来解决身体危险有关的问题,(2)灵活性,如不同类别的环境线索自动地激活与线索类别有关的社会信息.借用传统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研究者发现特定的线索会启动相应的进化动机(如面孔吸引力启动人们的求偶动机),进化动机激活后就能引导人们加工有利于这种动机(或目标)实现的信息(如性别相关的风险信息等).未来的进化动机影响社会认知的研究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与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理论假设,以产生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 自我控制对欺骗的影响

    作者:范伟;钟毅平;傅小兰

    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但无论是在识别欺骗中,自我控制扮演的动机线索角色,还是在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扮演的监管机制的角色,其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还不完全清楚.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影响的神经基础也还没有完全破解.因此,有必要结合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考察识别欺骗和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欺骗中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旨在探求在识别欺骗中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欺骗行为中是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是符合能量耗竭观,还是符合能量保存观.

  • 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的沿革、趋势与理论建构

    作者:李宇;王沛;孙连荣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与理解。根据对象可以分为自我认知、人际认知、群际认知以及以社会决策为核心的社会事件认知。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国内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为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研究做出了先驱性贡献。但无论就理论建构、研究范式还是研究内容而言,大量研究沿袭了国外研究的预设前提与范畴,即“本位认知”,脱离了中国人社会认知滋长的基础——以“差序格局”为基调的传统文化以及当前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转型期的文化。通过梳理与整合涉及社会认知主题的研究及其内在逻辑,发现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根本特点为“他位认知”,并且集中体现为“差序格局”文化衍生与发展的“群际认知(阶层认知)”,进而尝试围绕“群际认知”这条主线解读与建构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推进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深层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

    作者:郭永玉;杨沈龙;李静;胡小勇

    社会阶层代表了一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对自己所处社会等级的感知.社会阶层因其概念的独特性、功能的广泛性、影响的深刻性和结论的系统性,成为了心理学中的前沿热点领域,目前主要有劳动、健康心理、社会文化、等级和社会认知五种研究视角.基于现有视角对社会阶层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围绕着不同阶层感知公平的差异、社会公平对不同阶层的影响作用以及低阶层感知不公平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未来研究可以从概念辨析、理论整合、加强应用研究等角度来推进社会阶层心理学的发展.

  • 文化价值观是一种特殊货币形式

    作者:周欣悦;杨青;何凌南;曹尚卿

    金钱是一种经人们约定的用来测量商品价值的独特测量工具.同样地,文化价值也是能让人对自身价值做出一致评价的一种独特的测量工具.本文在综述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观点:文化价值和金钱价值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神经机制、行为以及认知方面是重叠的.作者认为,文化价值和货币都是基于类似的进化功能而产生的.其次,当进行与社会价值观一致的活动(如捐赠和合作)时,其行为所激活的脑区和获得金钱时所激活的脑区是相同的.同样地,当进行违反社会价值观的活动(如欺骗和攻击)时,其行为所激活的脑区和失去金钱所激活的脑区是相同的.第三,相对于亲社会行为和获得金钱,我们对社会背叛和失去金钱会更敏感(如厌恶损失).第四,全球化对金钱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影响是相似的.

  • 心理痛苦研究述评——聚焦5·12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痛苦

    作者:樊召锋;俞国良;刘聪慧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建立消除或缓解心理痛苦的干预机制及对心理痛苦的跨文化研究.关注心理痛苦的研究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师生之间的动机感染: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

    作者:柴晓运;龚少英;段婷;钟柳;焦永清

    师生之间的动机感染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动机定向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行为、情绪和课堂动机气氛等线索的社会知觉是动机感染发生的基础.当前研究中,期望形成模型和教学支持模型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动机感染的潜在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推测出动机感染的发生机制包含学生无意识的自动的目标感染和有意识的满足基本心理需要两条路径.该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应关注以下几点:(1)利用质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思路;(2)注重文化和情境等变量在动机感染中的价值;(3)动机感染双向过程的系统研究.

  • 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

    作者:朱春燕;汪凯;Lee TMC

    人类的社会技能高于其它任何动物,能够形成对社会环境的高级表征,并能利用这些表征进行十分灵活的推理判断.但是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目前仍不十分明了.来自于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已经发现有一些脑结构(如杏仁核、前额叶、颞上沟、扣带前回等)在社会认知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它一些脑区结构(如右侧躯体体感区、岛叶、基底节、白质等)也共同参与社会认知加工过程.文章对近年来关于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研究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 眼睛注视:独特的还是不独特的?

    作者:林志成

    眼睛注视作为面孔信息的一个重要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具有特殊的心理学性质.文章从眼睛注视的特殊性出发,综述了眼睛的特殊形态、心理学功能与面孔识别在机制上的独立性,并重点阐述了其在反射性注意中的行为、电生理和脑成像研究,后探讨了眼睛注视在心理理论、情绪及自我方面的研究.

  • 性别角色的认知发展理论述评

    作者:宋瑞佳;何艳

    解释性别角色发展的认知理论主要有Kohlberg的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从性别恒常性角度解释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认为性别同一性是孩子性别学习的基本组织者和管理者.根据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概念的性别图武理论是对性别发展和差异的解释理论,这个理论包含了社会学习论及认知发展论的特征同时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从个体因素(包括认知和情感)、环境和行为三元交互作用来考察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影响源和机制.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将这些理论整合,才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地关于性别角色的发展模式.

  • 老年抑郁障碍社区调研

    作者:韩秋玥;马若飞;李绪杰;王润杰;刘静艺;冉玥;骆瑞鑫

    目的 调查老年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发生的相关因素、社会认知等问题.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社区老人进行抑郁障碍的调研.结果 抑郁障碍老年人在社区老年人群中占13.77%.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经济状况、自我疏解的方法等因素与老年抑郁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患者及家属对老年抑郁障碍缺乏认知.结论 老年抑郁障碍社区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因素给予干预,并提高社会对老年抑郁障碍的了解、认知.

91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