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癌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肾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肾癌的诊断分期对于肾癌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在肾癌诊断中意义重大,优于其他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肿瘤的组织定性困难,对小肿瘤易漏诊。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在肾脏肿瘤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MRI很难作为常规性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局部进展性肾癌公认的方法。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并逐渐成熟。干细胞移植、靶向抗原、肿瘤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热门方向。本文探究肾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肾癌( crenal carcinoma)又称肾腺癌、肾细胞癌等,左右肾发病率相似,约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3%,高发年龄50~70岁,男女比例2:1,病因未明。
1临床特征:典型的肾癌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腹部包块及疼痛,又称为肾癌三联症,临床不到15%的出现率;咯血、神经麻痹,病理性骨折及转移部位出现疼痛等转移症状约10%的出现率。肾癌的肾外表现又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贫血、发热、恶病质、溢乳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钙、体重减轻、血沉增快、淀粉样变性、肝细胞异常、凝血机制异常、神经肌肉病变、红细胞增多症等改变。肾癌常表现单个肿瘤位于单侧肾脏,肾癌大体标本表现为实性肿瘤呈类圆形,切面可有坏死、钙化和出血常呈黄色,瘤体外包假包膜;少数囊状结构。肾癌病理组织呈多样性表现常可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透明细胞癌;还可见颗粒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恶性度高少见);源于集合管上皮的嫌色细胞癌更少见。 -
皮角1例
皮角属于临床形态学诊断,是指病损处锥形突出的角质增生形成突起状角化性损害,形似动物的角,系角质物异常粘着所致[1]。虽然大多数皮角为肥厚性光化性角化性角化病,但许多其他疾病亦可引起这种疾病,如脂溢性角化病;丝状疣;基癌;转移性肾癌;颗粒细胞癌;皮脂腺癌和Kaposi肉瘤。病因学:皮角多在其他皮肤病的基础上发生,常见的原发病为倒置性毛囊角化病;光化性角化病或早期鳞癌;角化棘皮瘤;皮肤原位癌;组织细胞瘤;基底细胞癌;外毛根鞘瘤;良性血管瘤;特发性出血性肉瘤;皮脂腺瘤;硬痣;表皮样囊肿;疣状痣;甚至病毒性疣类;鱼鳞病或包颈等但均为罕见。
-
临床医生CT读片 第17讲 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三)
10 肾癌病理肾脏的恶性肿瘤,细胞类型有透明细胞癌、梭形细胞癌及颗粒细胞癌,但常为混合性.肿瘤多突出肾脏表面,向四周静脉、淋巴结侵犯及血行转移,常见下腔静脉、肾静脉瘤栓形成.
-
肾透明细胞癌和颗粒细胞癌超声影像图与其病理组织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肾癌近年来发病率及检出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超声对其检出并不困难,也不易漏诊,现将我院10年来收集221例不同类型肾癌的术前超声检查分类及术后病理结果报告如下.
-
肾颗粒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0报告)
目的 总结对肾颗粒细胞癌的诊治经验,提高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 对20 例肾颗粒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男13 例,女7 例,其中合并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3例,合并肺转移1例,肝、骨转移2例,年龄20~74 岁,平均(53.7±5.4)岁,1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系统性淋巴清扫术,1例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行根治性肾癌切除+腔静脉瘤栓取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3例远处转移者均为外院手术后患者,入院后给予行生物治疗.结果 2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颗粒细胞癌.病理分期:pT1aN0M0 2例,pT1bN0M0 4 例,pT2N0M0 5例,pT3aN0M0 1例,pT3aN1M0 2例,pT3bN1M0 2例,pT3cN1M0 1例,pT4NxM1 3例,Fuhrman 病理分级:G1,7例,G2,10例;G3~4,3 例.15例获随访,随访6~40月,平均24个月,1例术后7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4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10例无瘤生存超过3年.结论 肾颗粒细胞癌临床表现与透明细胞相似,CT及MRI特殊表现可与透明细胞癌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 阳性,CK8 及CK18同时阳性,光镜表现为癌细胞胞浆含大量嗜酸性细颗粒,电镜下为丰富的线粒体;根治性肾切除术+腹膜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治愈和延长生命的首选方法.
-
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诊断
报道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40例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em.颗粒细胞癌CT、M 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有完整的包膜;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均明显弱于肾皮质.结论:肾颗粒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