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腑化瘀法治疗轻型肺性脑病31例

    作者:宋应西;荆新建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疾患伴有呼吸功能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症状和体征的一个综合征.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通腑化瘀法治疗轻型肺性脑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作者:李建生

    基于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根据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文献研究和所开展的临床调查研究结果,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概述了COPD的痛机和证候分类,提出了证候的虚证类(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实证类(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痰蒙神窍证)、兼证类(血瘀证)三证类八证候,拟订了证候的诊断标准或要点和辨证治疗方案.为制定中医的COPD诊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从《格致余论》论肺胀的中医治疗与调养

    作者:毛毳

    《格致余论》作为朱丹溪的代表作,虽无专篇论述肺胀,但有养阴学说、“气血痰郁”等观点.书中列举了大量体现作者辨证论治思维特点的病案,对临床指导也有着重要作用.而现代治疗肺胀也有着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即稳定病情减少急性发作.因此,朱丹溪提出饮食起居调护的思想,在肺胀的现代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从《格致余论》一书中总结:肺胀的基本病机为气血亏虚、痰瘀互结,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无论是在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始终毋忘痰瘀二字,而以活血化瘀、化痰等方法治疗的同时应时刻顾护脾胃之气是丹溪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肺胀患者尤其注意加以平素饮食起居调适,以求大疗效为要.

  • 金荞麦、金水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芳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全荞麦、金水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影响的临床疗效,FEV1%、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及1 a内复发次数的影响.方法:54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溴索片每次60mg,每日3次.治疗组予口服金荞麦片每次5片,每日3次,金水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服药4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9.3%,治疗组有效率88.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EV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A单位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l a内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金荞麦、金水宝对COPD稳定期临床疗效确切.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作者:张俊红;张顺超;孟泳;齐景宪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观察6个月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死亡率以及6个月内患者住院次数及治疗总费用.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次数及治疗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以辨证诊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有优势,对COPD有一定作用,可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评价.

  • 培土生金汤配合万托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作者:程世和

    目的:观察中药培土生金汤配合西药万托林(硫酸沙丁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土生金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1 d.21 d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汤配合西药万托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金水平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学乾

    目的:探讨金水平喘汤治疗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金水平喘汤治疗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50例,随症加减.结果: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金水平喘汤治疗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满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姜宁

    从病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概述了近年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研究状况,认为本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辨证论治采用分期治疗与脏腑辨治相结合,并简述了针刺、雾化吸入等治疗方法.

  •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国臣;张念志

    为了解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查阅分析了近10年来诸多医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整体现念为指导,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明显疗效.但仍存在辨证分型、疗效评价尚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 肺胀从瘀论治

    作者:李继圣;李坤

    肺胀为一种虚实相兼的复杂证候.初病时气结在经,久病则气伤入络,有咳、喘、痰、肿四大主症.从瘀论治,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以早期益气,中期化瘀,后期补益为主治之.此三阶段治法可化胸中血瘀,瘀血除,气血流通,诸症得缓而治.

  • 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经姜疗配合中药沐足治疗 外寒内饮型肺胀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黄惠芬;陈荣;林承霞

    目的:探讨对外寒内饮型肺胀行中医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以膀胱经姜疗+中药沐足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小组.结果: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症状、疾病对生活影响及活动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外寒内饮型肺胀患者,在予以中医对症治疗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茯苓甘草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肺胀喘悸83例

    作者:王伯章

    肺胀是一种喘咳日久至胸中胀满,痰涎壅盛,或动辄气促,或伴心下悸和浮肿的病症。类似西医的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 笔者在1996年~2000年间,采用茯苓甘草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肺胀喘悸83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滋金补水膏参与老年慢阻肺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荣辉;赵雅靓

    1 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疾病名为肺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 经脉>中有:"肺手太阴之脉,一是动则病肺胀满.臌臌而喘咳."是以喘气、胸闷、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的分析早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书中记载"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肺虚并反复外邪侵袭为本病的原因,根据中医五脏平衡理论,久病必伤及脾、肾、肝、心,即病入膏肓.

  • 浅谈肺胀从瘀论治

    作者:王梅;田正鉴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临床以胸中胀满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心悸、烦躁、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暗、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等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主要以清肺化痰、益气养阴、敛肺纳气、开闭固脱等方法进行治疗.笔者认为,从肺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来看,痰浊、瘀血导致的"瘀"在肺胀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从"瘀"论治肺胀是肺胀治疗的根本方法.

  • 杨毅从“元气”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

    作者:田发念;杨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加重期是指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有其它炎症反应.

  • 中医药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作者:张斌;侯平

    肺动脉高压(PH)是指肺动脉压力超过一定界值,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使右心负荷增大、右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与肺动脉压增高的程度,以及增高的肺动脉压对右心室的影响有关.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g.本病既可来源于肺血管自身病变,也可由其他心、肺或系统性疾病引起[1].在中医学中并无“肺动脉高压”一病,通过临床特征将其归于“喘证”、“肺胀”、“胸痹”、“水肿”等范畴.现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对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中医治疗肺胀心得

    作者:邓玉艳

    肺胀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肺系疾患,因咳、喘、哮等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致.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本病的不同时期、不同证候给予辨证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田玉美论肺胀阳虚水泛证治

    作者:蔡代中;刘青;熊家平

    肺胀阳虚水泛证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其证以咳、痰、喘、悸、肿为特征,反复发作,病死率高;其病以肺为主,往往影响心、脾、肾.田玉美教授治疗本病疗效甚佳,现将田师经验介绍如下.

  • 肺胀证治进展

    作者:杨根林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致肺脾肾虚损,痰涎壅盛所致。以胸中胀满,上气咳喘,动则加剧,甚则面色晦暗,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为特征,有似现代医学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本病随着工业污染加重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之势。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病理及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概述如下:

  • 五脏论治“肺胀”汗证

    作者:郑岚;王鹏;张小艳

    汗证是肺胀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肺胀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汗.运用“五脏相关”理论,从心、脾、肝、肾、肺五脏出发,分别运用经典方剂“桂甘龙牡汤”、“四君子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加减,探讨中医五脏治疗汗证的特点及治疗方案.这些方剂能有效缓解出汗症状,并为临床治疗肺胀病人的汗证开拓思路.

    关键词: 五脏 汗证 肺胀
383 条记录 14/20 页 « 12...11121314151617...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