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蒲参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全血黏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肖展翅;邱斌;夏光明;郑操;倪小红

    目的 探讨蒲参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全血黏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蒲参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除了不口服蒲参胶囊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全血黏度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参胶囊具有降脂,降低血液黏度,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和厚度的作用,可改善脑梗死患者微循环障碍.

  • 蒲参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AI-1及MMP-9的影响

    作者:张瑞斌;王淑芳;朱斌;薛霞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AI-1及MMP-9的影响,并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10只为对照组(A组),余3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成功构建糖尿病模型后,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及对照组(D组).A组及B组每日每只分别给予蒸馏水2 ml灌胃,C组给予蒲参胶囊2 ml灌胃,相当于每日每只20 mg/kg,D组给予贝那普利每日每只20 mg/kg,疗程连续12周.所有大鼠在12周实验期间均标准饮食,不使用胰岛素.分别于第8周及第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24 h尿白蛋白、Scr及尿肌酐,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制备肾匀浆,并检测血清及肾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1)在第8周及第12周,C组及D组FBG高于A组(P<0.05),但C组与D组的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的24 h尿白蛋白量及Scr均低于B组,P均<0.05.C组及D组的Ccr均高于B组,P均<0.05;(2)第8周及第12周时,B组、C组及D组与A组大鼠血清及肾匀浆MDA、SO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B组SOD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3)第8周及第12周时,B组、C组及D组与A组大鼠血清及肾匀浆MMP-9、PAI-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MP-9及PAI-1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提示给予蒲参胶囊可显著升高DM大鼠MMP-9、降低PAI-1含量(P<0.05).结论:蒲参胶囊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减轻肾脏损害,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其机制可能与蒲参胶囊与其调节抗氧化应激、调节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减少ECM沉积等因素有关.

  • 蒲参胶囊减肥降脂作用临床观察——70例分析

    作者:彭小菊;于振英;汪川;辛兆洋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的减肥、降脂等作用.方法:记录70例病人服用蒲参胶囊前后体重、腰围、血压、心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小板(Plt)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给药后体重、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小板的平均数均低于给药前的平均数,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蒲参胶囊临床应用减肥、降脂、降压作用显著.

    关键词: 蒲参胶囊 减肥 降脂
  • 依达拉奉联合蒲参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谭梅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和MRI证实,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为初次发病;入院前未经药物治疗,无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用药组.依达拉奉组65例,男性3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2.7±6.4)岁,平均病程(16.5±5.3)h;联合用药组65例,男性3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4.2±6.8)岁,平均病程(17.9±5.6)h.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结构、平均病程、就诊时各项相关检查、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一般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 蒲参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善勇;钱才凤

    目的 观察中药蒲参胶囊(何首乌、蒲黄、丹参、川芎、赤芍、山楂、泽泻、党参)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加服蒲参胶囊;对照组(20例)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蒲参胶囊能不同程度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症状,降低相关实验室指标,且无明显副作用.

  • 蒲参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雪梅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7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口服蒲参胶囊、肠溶阿司匹林片,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肠溶阿司匹林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脂有明显的改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个数、面积亦有明显减少,IMT有明显下降;炎症指标CRP、Fib也明显下降;6个月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蒲参胶囊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血脂代谢,并下调各项炎症相关因子有关.

  • 蒲参胶囊治疗瘀血型高脂血症170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笑峥;郭亚权;刘超峰;范虹;高安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蒲参胶囊的降脂作用.方法:1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给予蒲参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脂必妥胶囊治疗,观察两组降脂总疗效和瘀血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降脂总有效率和消除瘀血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6.99%和84.07%,明显高于对照组降脂总有效率和消除瘀血证候总有效率的56.14%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毒性及不良反应.结论:蒲参胶囊治疗瘀血型高脂血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蒲参胶囊治疗脾虚湿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

    作者:朱善勇;钱才凤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对脾虚湿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脂代谢、神经传导速度和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两组均予降糖、硫辛酸营养神经等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蒲参胶囊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且其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参胶囊治疗脾虚湿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改善脂代谢,还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值,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蒲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春阳;诸和生

    为探讨有效的调脂方案,并观察中药制剂的调脂特点,我们选用了蒲参胶囊与临床广泛使用的他汀类药物联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124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8~68岁,平均58岁.B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40~69岁,平均59岁.C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0岁,平均57岁.三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血脂异常,符合原发性高脂血症.依据《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符合下述一项即为高脂血症:TC>5.72mmol/L,TG >1.7 mmol/L,LDL-C >3.64 mmol/L,HDL-C<0.91 mmol/L.

  • 联合应用蒲参胶囊和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龚苏飞;冯曦;李小平;何雪晴

    目的:观察联合蒲参胶囊和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泼尼松组(对照组)、蒲参胶囊组(泼尼松+蒲参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见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P﹤0.01),但蒲参胶囊组和对照组相比,蒲参胶囊组作用尤为明显( P﹤0.01)。结论蒲参胶囊能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

  • 中药新药蒲参胶囊对军队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者:王捷频;王剑波;谢艳华;李阳;王四旺;孙纪元;缪珊

    目的 观察中药新药蒲参胶囊用于军队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实其降脂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蒲参胶囊口服,对照组予脂必妥口服;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 壮医针刺配合蒲参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作者:周路;李美康;贺启荣;赵利华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配合蒲参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蒲参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壮医针刺治疗,治疗15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3%,对照组7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EP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壮医针刺配合蒲参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

  • 联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和蒲参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田嘉欣;刘贵海;杜洪波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

  • 蒲参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

    作者:荣旺;朱占兰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度本院收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参胶囊,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肝脂肪变的程度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肝脂肪变的程度等指标的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参胶囊治疗T2DM合并NAFLD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蒲参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bFGF和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清;姚蓓蓓;吴明华

    目的 观察蒲参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bFGF和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蒲参胶囊促进脑缺血后神经损伤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蒲参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假手术和模型组.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高剂量组(250 mg/200 g)、中剂量组(125 mg/200g)、低剂量组(62.5mg/200 g)每日予灌胃给药1次,假手术、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1天、7天、14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并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测定血清中bFGF和BDNF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蒲参胶囊中剂量组第7天可明显提高外周血bFGF和BDNF的蛋白水平.结论 蒲参胶囊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bFGF和BDNF的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再生微环境,进而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

  • 蒲参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AP-43和β-TubulinⅢ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清;姚蓓蓓;吴明华

    目的 观察蒲参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区周边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蒲参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高剂量组(250 mg/200 g)、中剂量组(125 mg/200 g)、低剂量组(62.5 mg/200 g)每日予灌胃给药1次,假手术、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分别在术后第1、7、14日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梗死周边区GAP-43和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NSS评分,蒲参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改善趋势,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蒲参胶囊中剂量组在术后7d时,可提高GAP-43和β-TubulinⅢ蛋白水平(P<0.05或P<0.05);中剂量组在术后14d,β-TubulinⅢ的蛋白水平也处于明显升高状态(P<0.05).结论 蒲参胶囊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GAP-43及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水平,提示蒲参胶囊具有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 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Meta分析

    作者:陈大双;景欣

    目的:评价蒲参胶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收集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到5篇RCT文献,其中1项质量为A级,2项为B级,2项为C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改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95% CI)分别为-0.02(-0.33,0.29)、-0.08(-0.43,0.26)、-0.00(-0.07,0.07);但在显效率[RR= 1.43,95%CI(1.22,1.68)]和改善甘油三酯浓度[MD=-0.36,95%CI;(-0.60,-0.1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当前临床研究,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不亚于脂必妥,且在降低甘油三酯浓度方面更显优势.

  •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作者:母敏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确诊为高脂血症的中老年患者86例随机均分成A组和B组,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每日1次,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蒲参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疗效,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4%和90.70%,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相当( 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 P﹤0.05)。B组降低TG和升高HDL-C水平的效果均优于A组( P﹤0.05)。结论与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相比,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效果更佳。

  • 三类中药新药蒲参胶囊获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作者:

    关键词: 中药 新药 蒲参胶囊
  • 抗氧化、抗血小板和调脂三联疗法联合蒲参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霞

    目的:观察抗氧化、抗血小板和调脂(PAS)三联疗法联合蒲参胶囊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14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给予普罗布考1.0 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10 mg/d,蒲参胶囊4粒/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普罗布考1.0 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10 mg/d。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脂(TC、TG、LDL-C、HDL-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TC、LDL-C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或P

42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