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立民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39%明显的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皮疹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的2例,心动过速的1例,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评价

    作者:顾丽君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牛活质量,且患者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王洁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0%),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玲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研究.方法 入选某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血压控制、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压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疗法,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确切.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福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属于复方制剂,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是其主要组分.其中,川芎嗪由川芎根茎部位提取有效成分,在小动脉扩张与活血化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强了抗氧化的效果.而丹参则作用在通经止痛、活血祛瘀等方面.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在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基于此,本文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脑基底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张丽心;黄琳红

    目的 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脑基底动脉的扩张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小血管张力测量系统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经高K+、苯肾上腺素(PE)和血栓素受体激动剂(U46619)预收缩的血管环的扩张作用,并研究在不含钙的缓冲液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PE、氯化钙(CaCl2)及咖啡因收缩血管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肠系膜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 15~80 mL·L-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经高K+、PE和U46619预收缩的大鼠脑基底动脉;在不合钙的缓冲液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5,45,80 mL· L-1)可以抑制CaCl2诱导的血管收缩,对PE及咖啡因诱导的血管收缩无影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45,60,80 mL· L-1)对高K+诱导的大鼠肠系膜血管环收缩及血管壁荧光增强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浓度依赖性地舒张大鼠脑基底动脉,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通道是主要作用机制之一,主要表现为抑制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及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栗建明;杨洁瑜;侯惠婵;顾利红

    目的 建立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方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2%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分析测定过程和步骤,量化具体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含量为(0.4384±0.0026)mg·mL-1,原儿茶醛的含量为(0.0740±0.0006)mg· mL-1,对照品称量、稀释过程和方法准确度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较大.结论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含量测定的可信度提供一种数学判断方法,对其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华杰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芎嗪注射液组及联合组,每组42例,低分子肝素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芎嗪注射液组采用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及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周期10d,对比三组患者第5d、10d的疗效情况及第10 d三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在第5d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x2=4.459,P=0.035)及芎嗪注射液组(x2=5.486,P=0.019),第10d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x2=4.086,P=0.043)及芎嗪注射液组(x2=5.126,P=0.024);治疗第10 d联合组全血粘度联合组、芎嗪注射液组及低分子肝素组高切分别为(6.24±1.08 vs 6.96±1.13 vs 6.82±1.11)mpa.s,低切为(9.76±2.05 vs 10.31±2.18 vs 10.20±1.99) mpa.s,血浆粘度分别为(1.64±0.12 vs 1.73±0.13 vs1.76±0.14) mpa.s,纤维蛋白原分别为(4.18±0.79 vs 5.62±0.94 vs 5.71 ±0.97) mpa.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显著低于同期的低分子肝素组及芎嗪注射液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 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析

    作者:伍建平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永全;吴桂洪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8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3、6个月的MBI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临床效果探究

    作者:周伟华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3月84例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控制效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干预前后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值得推广.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56例疗效研究

    作者:刘次俊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56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56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83.93%),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VSI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肾血流影响研究

    作者:张锦赐;黎有东;梁波;莫礼强;罗敏;谭春梅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血尿酸、肾功能、肾形态、肾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尿酸性肾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2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肾形态和肾主动脉(MRA)、肾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血流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UA、Scr、BUN、β2-M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RA、SRA、IRA中段的Vsmax、Vdmin明显提高、RI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Vsmax、Vdmin显著高于对照组、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尿酸性肾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肾血流状态,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汤日祥;陆国文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椎动脉血流速度(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为(3.1±1.3)d,对照组为(4.5±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能加快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迅速恢复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80例气滞血瘀证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秋燕;覃聪慧;黄业雄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气滞血瘀证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口服氯唑沙宗片(0.2g口服,每天3次)、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穴位注射,局部体针针刺、手指点穴及电针治疗(选取天柱穴、颈百劳穴、后溪穴和天宗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7天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加速颈椎关节囊充血水肿的消退,改善微循环,治疗气滞血瘀证颈椎病疗效显著.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闫卫静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单药组48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常规治疗,联合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 治疗2周末,联合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及乏力气短、半身不遂、脉细弱、口眼?斜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秦升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联合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依达拉奉,对照组单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4 d)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34士8.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72士1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肾形态、血流及血管形态影响的超声评估

    作者:罗敏;黎有东;莫礼强;梁波;张锦赐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肾形态、血流及血管形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尿酸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形态、血流及血管形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0级13例,1级12例,2级4例,3级3例;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0级1例,1级3例,2级11例,3级17例;两组肾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d、Vs、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Vd、V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RI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主动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主动脉内径为(0.73±0.05)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0.64±0.07)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尿酸性肾病,可显著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肾小球萎缩硬化情况,提高SRA以及 IRA舒张期末Vd、收缩期Vs,减小RI值,增加血管内径,获得确切疗效.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急性分水岭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NP、Hcy、MMP-2、S100B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冬;欧阳存;魏进;胡昉;胡慧婷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急性分水岭性脑梗死(ACWI)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S100B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ACW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2w.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NP、Hcy、MMP-2、S100B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BNP、Hcy、MMP-2及S100B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NP、Hcy、MMP-2及S100B蛋白水平相比治疗前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BNP、Hcy、MMP-2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V、Lr、Mr、Hr及R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V、Lr、Mr、Hr及RE相比治疗前较小,且实验组治疗后PV、Lr、Mr、Hr及RE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ACWI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国平;黄晓辉;姚震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9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测定并比较血清hs-CRP水平,行彩超检查记录射血分数,评价心功能,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P<0.01);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地缓解ACS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

489 条记录 19/25 页 « 12...16171819202122...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