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心血管病中的运用

    作者:罗陆一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阴病的方剂。《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原方治少阳阳虚兼太阳外感之证,笔者临床使用多年,体会本方不仅可治外感病,亦可治内伤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如用之得宜,常可获良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为治少阴病兼太阳病而设,故辨证要以少阴病提纲为辨证要点。《伤寒论》281条云:……

  •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产炳旺

    经方通常指《伤寒杂病论》所记载方药,其中许多方剂经历代医家长期运用,疗效卓著,而有经典名方之誉.笔者不揣浅陋,介绍个人临床应用经方的体会如下.

  • 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

    作者:叶金连;林健钊

    近年来,笔者运用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11年7月-2013年7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门诊患者,共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0±10.12)岁;病程9~48个月,平均(27.86±9.30)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4.66±12.63)岁;病程12~56个月,平均(29.73±10.56)个月.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50例

    作者:农志新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咳嗽,临床上尤多见于老年人感冒后.历代医家对咳嗽病症论述颇多,其病因机多强调外邪犯肺或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然而《黄帝内经》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说.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老年人感冒后咳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50例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 从"热因热用"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火疳

    作者:谢怡琳;万文蓉

    "热因热用"是临床治疗内真寒而外假热的方法,属反治法之一.反治法早见于<黄帝内经>,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何谓逆从? 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 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后被历代医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达到日臻成熟的境界.今采用"热因热用"辛温通络法治火疳案,疗效显著,特采撷之,以飨同道.

  • 戴恩来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痿证探讨

    作者:贾宝岗;薛国忠;戴恩来

    戴恩来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二十载,笔者有幸跟随戴教授门诊,颇多受益.现将其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痿证之经验介绍如下:

  • 经方治验四则

    作者:马鸿斌

    例1 张某,男,52岁,2007年9月15日电话求诊.突发耳聋1周.患者糖尿病史五年,自服降糖药(不详)治疗,血糖稳定.1周前淋雨后突发耳聋,在县医院输注抗生素(头孢噻肟钠)治疗无效,遂电话求诊,述耳聋、头重如裹,畏寒、疲乏无力,纳可,小便清,大便如常,无口干、口苦,舌脉不详.古人云:"人年四十,阴气自半."

  • 大剂量麻黄附子治疗窦房结综合征2例报告

    作者:崔爱国;师原明;聂明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310条、"少阴病、始得之,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立之".本方是为少阴阳虚兼表证而设.殊不知本方亦有治疗窦房结综合征之功效.我们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RP-HPLC法测定麻黄附子细辛汤水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张俊斐;赵浩如

    目的 建立测定麻黄附子细辛汤水煎液中麻黄碱含量(以盐酸麻黄碱计)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00mm×4.6mm);流动相:乙腈∶水(含0.02mol·μL-1磷酸二氢钾和0.2%三乙胺)(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27℃. 结果 样品中盐酸麻黄碱的色谱峰与其他组分完全达到基线分离,回归方程为:y=2229.4854x-22.2885,r=0.9998(n=6),线性范围0.1776-1.332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5%(RSD=1.9%,n=6). 结论 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水提物中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心衰39例

    作者:刘中友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肺心病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肺功能、B型脑钠肽(BN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例,加重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4例,加重3例,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NP、LVET、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FEV1/预计值、FEV1/FV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NP、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均有下降,LVET、FEV1/预计值、FEV1/FVC均有上升,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28%,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17%,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对肺心病心衰治疗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肺功能指标,降低BNP水平,且药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30例

    作者:李贺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口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对照组口服苍耳子鼻炎滴丸,7天为一个疗程,2-4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加味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苍耳子鼻炎滴丸.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新用

    作者:杨志敏;周雯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出仲景<伤寒论>,原文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的作用,后世以之为治疗阳虚外感之方.

  • 麻黄附子细辛汤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芳燕;温晓梨;罗静

  • 胡珂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咳嗽1例

    作者:张紫蓬;胡珂

    万某,女,64岁,2011年7月21日初诊。咳嗽8年余,四处求医,屡服中西药乏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痛苦不堪。多次胸片均示:双肺纹理增粗,未见实质性病变。刻诊:干咳,偶有泡沫白痰,咳嗽程度不随气候变化而有所缓解或加重,四季不辍,无有宁日,苦不堪言,咳则十数声不停,咳甚时则小便失禁,偶有睡时咳醒。就诊时闻其咳声不断,舌质暗、舌体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按之无力。辨为肾阳亏虚,寒邪恋肺。治宜温肾散寒,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生麻黄10 g(先煎去上沫),制附片30 g(先煎1小时),细辛6 g,白前10 g,杏仁12 g,桔梗10 g,紫菀10 g,桃仁10 g,炙甘草30 g。4剂。二诊:患者心情愉快,自述服药3剂咳嗽即明显减轻,现仅偶有微咳,舌质稍暗、舌体胖、舌苔薄白。效不更方,继予上方加味:生麻黄10 g(先煎去上沫),制附片30 g(先煎1小时),细辛6 g,白前10 g,杏仁12 g,紫菀10 g,法夏10 g,桂枝10 g,炙甘草30 g。继服7剂。咳嗽及诸症若失。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新用举隅

    作者:许金珠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具有助阳解表、宣肺平喘、温经止痛的功效.原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而设.笔者依据方义,拓展运用,辨证治疗各科疾病,亦获佳效,兹举例如下.

  • 汤益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窦综合征经验

    作者:杨宁;胡勤辉;刘明元

    汤教授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该方出自《伤寒论》,主治太(阳)少(阴)两感,病偏少阴(心肾里虚寒证)者.而因窦房结及周围组织发生器质性改变所致的病窦,中医辨证多属心肾阳虚、寒滞经脉证,其对脉沉迟或结代而缓,面色(白光)白或萎黄,胸闷心悸,头昏乏力,四肢欠温,舌淡紫、苔白腻者,常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通络,振奋心(肾)阳,往往能获良好疗效.兹结合病案介绍如下.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作者:刘金星;刘锦锋;赖家湖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具有太阳少阴两感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处理,治疗组口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9.4%,治疗组总有效率82.4%,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效果.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作者:沈正艳

    目的: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宝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并普及使用.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4例体会

    作者:李正大;赵宝元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窦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心率在36~55次/min,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明显提高心率,改善窦房结功能.

  • 浅析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运药之精妙

    作者:严孜;侯永春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创制少阴病表证证治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全方三味中药,味少而效专,各药气味相似,相互配伍,体制严谨,主从有序.笔者对其方中三药逐一分析,其后列出各药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以体会经方的奥妙之处.

373 条记录 10/19 页 « 12...78910111213...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