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抑制因子在肝硬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杨龙;张雅敏;崔子林;刘子荣;杨超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HGFA)的抑制因子(HAI-1、HAI-2)在硬化和正常肝脏再生中的表达,探讨HAI-1、HAI-2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与肝再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40%四氯化碳油溶液背部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实验组实施70%肝脏切除术,建立部分肝切除术后再生模型,以健康大鼠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24、48 h处死大鼠并留取标本检测.使用实时PCR技术检测脾原性HAI-1 mRNA、HAI-2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肝硬化大鼠各时间点血清HGF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大鼠HAI-1 mRNA表达量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大鼠之间HAI-2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再生过程中HGFA的合成分泌较健康大鼠低,这可能导致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前体活化不足,以致再生速率缓慢.HAI-2并没有参与肝脏的损伤修复进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刘大力

    背景:控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重点,人类或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星状细胞凋亡中的参与机制。方法:构建共培养体系,于半透膜上下层在细胞培养板上对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接种和培养,单纯肝星状细胞组设为空白对照组,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为共培养组,以3 mg/L c-Met阻滞剂干预的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c-Met阻滞剂组,以3 mg/L RhoA阻滞剂干预的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RhoA阻滞剂组。结果与结论:c-Met阻滞剂质量浓度为3.0 mg/L,RhoA阻滞剂浓度为30μmol/L时比其他浓度的细胞抑制率大。共培养组、c-Met阻滞剂组和RhoA阻滞剂组细胞中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且以 RhoA 阻滞剂组为显著。各组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下降的情况,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浓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上升的情况,且 c-Met 阻滞剂组变化为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均出现逐渐上升的情况,其中RhoA阻滞剂组凋亡率高,c-Met阻滞剂组低。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会参与到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机制中,并通过对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激活以及Rho通路的下调达到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目的。

  • 部分肝切除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抑制因子1,2的表达

    作者:杨龙;张雅敏;崔子林;刘子荣;杨超

    背景:有研究表明肝硬化个体在行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较健康肝脏缓慢的原因可能与其肝再生过程中的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延迟及活性降低有关,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明确,近年来发现的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ctivator inhibitor,HAI)能够间接地抑制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激活,但是鲜有研究探索HAI的抑制因子在肝硬化肝脏行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再生的关系。目的:通过建立肝硬化大鼠部分肝切除模型来研究HAI的抑制因子1,2(HAI-1,HAI-2)在硬化和正常肝脏再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AI-1,HAI-2在硬化肝脏部分肝切除后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与肝再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体积分数40%四氯化碳油溶液背部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对实验组进行70%肝脏切除术建立再生模型,对照组大鼠仅给予普通饲料饮水喂养并行70%肝脏切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24,48 h麻醉处死大鼠并留取脾脏标本检测。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脾源性HAI-1,HAI-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部分肝切除后HAI-1 mRNA的表达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肝硬化大鼠HAI-1 mRNA表达量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之间HAI-2 mRNA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肝硬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再生过程中HAI-1 mRNA的表达持续高于健康大鼠,这可能导致了肝硬化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合成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肝细胞生长因子前体活化不足,终引起肝再生缓慢。HAI-2并没有参与肝脏的损伤修复进程。

  • 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质粒的构建、表达和功能研究

    作者:薛峰;周学明;徐龙妹;张程;邓维;夏韵;张建军;夏强

    背景: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HGFA)是活化单链前体HGF(pro-HGF)成为有生物学功能的HGF的关键酶,在受损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制备rhHGFA-Fc融合蛋白并证实其具有肝细胞保护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人源化HGFA成熟肽段与人IgG Fc段融合蛋白的载体.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胚肾293细胞.纯化293细胞表达产物,以蛋白质印迹法鉴定纯化蛋白(rhHGFA-Fc融合蛋白)及其对pro-HGF的酶切活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融合蛋白介导的肝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结果:SDS-PAGE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的293细胞总蛋白纯化产物在62 kDa处显示单一蛋白条带.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纯化的rhHGFA-Fc融合蛋白能与抗hHGFA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将pro-HGF酶切为α链和β链,酶切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半效酶切活性(IC50)为8.22 n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融合蛋白通过激活pro-HGF发挥其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293细胞表达的rhHGFA-Fc融合蛋白纯度高、酶切活性强,可高效激活pro-HGF,对于肝组织严重损伤,特别是肝硬化基础上肝损伤的治疗具有潜在价值.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作者:韦柳萍;覃山羽;姜海行;沈妍华;孟云超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肝星状细胞(HSC)共培养体系中B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HSC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用半透膜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各组培养24、48、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Y-27632及PHA665752的佳干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HSC凋亡率; 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星状细胞RhoA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GF及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HGFA)浓度.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HSC凋亡率逐渐增高,实验b组凋亡率低,实验c组凋亡率高,均以72 h为显著,各组在各时段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c组RhoA蛋白及mRNA表达量较其他各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RhoA蛋白及mRNA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实验各组HGF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实验b、c组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组HGFA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实验b组升高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SC通过激活HGF并下调Rho通路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

  • 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对肝星状细胞凋亡及Rho表达的调控

    作者:沈妍华;姜海行;覃山羽;韦柳萍;孟云超;罗薇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后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及对Rho表达的调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Y-27632的佳干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HSC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α链的表达水平;PCR法检测HSC中Rho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SC中RhoA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 Y-27632以10 μmol/L作用于HSC引起细胞受抑制明显(0.96±0.51),与其他各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2)肝细胞生长因子-α链表达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48、72 h空白对照组(545.25±41.43、585.57±56.87、618.65±55.82)与50 ng/ml外源性HGF干预的实验对照组a(557.34±52.84、589.46±67.21、625.59±54.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组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 HSC凋亡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各组各时间段比较,以实验组高(38.68±3.44、46.93±4.30、59.03±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实验组RhoA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以实验组表达量低(0.88±0.01、0.64±0.01、0.51±0.01;0.83±0.04、65±0.06、0.51±0.07)与其他各组在相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通过下调Rho通路,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HSC凋亡.

  • 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激活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作者:孟云超;姜海行;张君红;陆正峰;覃山羽;宁琳;杨文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肝星状细胞(HSCs)共培养体系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HGFA)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后对H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半透膜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各组培养24h、48 h及72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抗原及HSCs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HSCs增殖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Cs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及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GF的激活形式(即HGF-α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GF及HGFA浓度.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q检验. 结果 不同浓度HGF在各时段对HSCs无增殖抑制作用(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GFA在各时段对HSCs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在24h HGFA浓度为70 ng/ml时抑制作用为(0.26±0.00),较对照组的(0.13±0.04),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实验组HGF-α链相对表达量37.24±1.03低于HGFA干预组的40.44±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在各时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HSCs凋亡率在72h为40.77%±1.16%,均较HGFA干预组的33.35%±2.0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在各时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HGFA干预组中HGF浓度的降低呈时间依赖性,较HSCs空白对照组低;实验组HGFA的浓度在各时段均较对照组高.结论 BMSCs与HSCs共培养后促进HGFA的分泌,并激活HGF使其发挥促HSCs凋亡的作用.

  • 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云超;姜海行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又称离散因子,初是作为促大鼠肝细胞有丝分裂原而被发现的[1].初分泌的HGF是无活性的,需激活变成它的活化形式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尽管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ctivator,HGFA)能够激活前HGF且在血浆中的浓度较高,但其在体内复杂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