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体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坚持以脾肺固定术来实现门肺分流,从而治疗门静脉高压,现就脾肺固定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一总结.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3~59岁,平均(42±11)岁;包括肝硬化13例,门静脉海绵样变5例,布加综合征30例.
-
改良脾肺固定、门肺分流治疗布加氏综合征(附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脾大部切除、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脾大部切除保留脾下极及静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肺包脾并大网膜包肺.手术前后测定自由门静脉压(FPP),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1例术后18个月因患肝癌死亡;经血液学(IgG、IgA、IgM、C3、C4)、B超、CT、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证实,残脾有免疫功能,脾机能亢进不复存在,门肺间有大量血液分流,FPP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术后3~6个月腹胀乏力、心慌气短缓解.结论 本术式既可解决布加氏综合征(BCS)的脾机能亢进,对机体免疫功能无影响,又能起到门肺间分流降压效果,防止BCS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经腹下腔-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1 临床资料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布-加氏综合征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45.5岁(28~6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消化不良,不同程度的胸腹壁、下肢静脉曲张及肝脾肿大.伴有腹水13例,小腿皮肤溃疡3例,下肢明显肿胀2例,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4例已行脾肺固定术,2例已行介入治疗.所有病人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诊断,上、下腔静脉会师造影联合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明确诊,确定病变范围及程度,并明确肝静脉通畅情况及肝短静脉代偿性扩张情况.
-
经腹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自1998-02~2001-06我们用经腹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8例,现介绍如下.
-
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改良脾肺固定术后护理体会
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是小儿科较常见的疾病,常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传统的外科手术种类繁多,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公认的较好的治疗方法.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进的由Akila创立的脾肺固定术[1],治疗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9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
目的 观察改良脾肺固定术(在脾肺大网膜固定的基础上同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5月-2008年3月收住的12例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患儿采用改良脾肺崮定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10例患儿症状显著改善,未再发生呕血、黑便.2例术后分别有1次上消化道出血,350~380 mL,经保守治疗痊愈,12例术后6个月行B超、上消化道造影见脾肺问已形成侧支循环,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显著减轻.结论 掌握好适应证开展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二者优势互补,改良脾肺同定术是治疗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法.
-
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212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不同类型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患者右侧卧位,仿照Akita方法完成脾肺固定,将带有血管蒂的两半个大网膜拉入胸腔,缝合在肺的表面.接受此手术212例患者,其中155例为布-BCS,57例为肝硬变性门脉高压症.结果手术死亡3例.随访7个月~14年的有201例,139例效果良好,59例症状有所改善,3例分别死于肝衰、肝癌和上消化道大出血,12例发生了杵状指(趾).结论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简单、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
-
介入治疗技术在Budd-Chiari综合征治疗中的地位
Budd-Chiari综合征(BCS)由于病理改变复杂,外科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间接门脉减压术,如脾肺固定术、大网膜肺固定术等.(2)分流术,如脾肾分流术、肠腔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右心房转流术、脾静脉颈内静脉胸骨后转流术、腔房转流术和腔腔转流术等.(3)血管成形术,如隔膜破裂术、病变隔膜切除术等.(4)肝移植术.近30年来,介入治疗技术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治疗中应用逐渐增多,技术趋于成熟.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术(PTA),血管内支架(EMS)置入术和经颈静脉或经皮肝途径行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S).PTA和EMS与外科血管成形术一样,目的是恢复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生理性血流.TIPSS则是降低门脉压.本文旨在介绍介入技术在BCS治疗中的应用状况,并通过与外科治疗技术的比较,探讨其在BCS治疗中的地位.
-
脾肺固定术降低小儿门静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了解脾肺固定术后脾肺血流循环建立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3月~1998年4月,采用脾肺固定术治疗6例门静脉高压症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儿.4例术后随访2~4年,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消化道钡餐及同位素等检查建立的脾肺之间血流分流情况.结果患儿症状缓解,原食道下端严重曲张的静脉逐渐减轻,且随时间延长而越明显,脾肺之间能维持有效血液分流,亦无肺部并发症出现,脾功能亢进症状缓解.结论脾肺固定术是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式.
-
一例小儿布—卡氏综合征的护理
肝静脉或下腔静脉上段狭窄、闭塞致肝窦血流受阻引起的症状群称为布-卡氏综合征(BuddChiarss Syndrone,简称B-CS).其临床特征为肝大,顽固性大量腹水、腹疼、腹胀和进行性肝功能损害,继而可发生瘀血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本病在小儿中较罕见,我科于1999年10月收治了一例患儿B-CS,施行了脾肺固定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自1998年2月-2001年6月我们采用经腹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