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注射器负压进针法在小儿烧伤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注射器负压进针法在小儿烧伤后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二六三临床部烧伤科收治418例烧伤患儿,入院后应用注射器负压进针法进行静脉穿刺,计算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 418例患儿均施行静脉穿刺,1次穿刺成功率为302例,占72.3%,2次穿刺成功率为84例,占20.1%,3次穿刺成功率32例,占7.6%.结论 应注射器负压进针法行小儿烧伤静脉穿刺,有利于小儿烧伤后静脉输液的顺利实施.
-
静脉穿刺的探讨
静脉穿刺是医疗工作中一种常见的操作技术,它在治疗及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静脉穿刺是保证静脉给药的关键,是抢救患者的重要途径,又是衡量一个护士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所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失败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探索对肥胖、水肿、休克、小儿等患者的静脉穿刺有一定经验积累,特别是对传统静脉穿刺手法的改进,减轻患者的痛苦,成功率高,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保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将经验及心得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
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002年以来,笔者在临床静脉输液实践中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介绍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负压进针法在动脉穿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需抽血的患者分为2组,共400例次,一组为观察组200例次,一组为对照组200例次.观察组在动脉穿刺时使用负压进针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进针法,观察2组动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动脉穿刺成功率96.5%,对照组动脉穿刺成功率为89%,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负压进针法在动脉穿刺中的应用,能显著增加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时,操作者在判断针头是否进入血管,往往凭回血或针头刺入血管腔感判断,带有一定盲目性.采用负压进行穿刺法,操作者可准确判断.现将负压进针法介绍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995年以来,笔者在临床静脉输液中,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2004年4月始对120例患儿采用传统方法和负压进针方法进行穿刺成功率的观察比较.结果发现,负压进针法能明显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半坐卧位病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晚期肿瘤病人周围静脉常因反复化疗及输注高渗液体,血管损伤严重,在外周血管穿刺很难成功,而颈外静脉体表标志清楚,解剖位置固定,管径粗,暴露明显,可在直视下进行穿刺,操作方法基本与常规的静脉留置针一样.为了使颈外静脉尽量充盈,穿刺体位常取去枕平卧位,肩下垫小薄枕[1].但晚期肺癌或其他疾病合并有大量胸腹水,伴呼吸困难、疼痛病人,通常不能平卧,取强迫半卧位或坐位,颈外静脉显露不够充分,充盈差.
-
静脉穿刺入血管无回血判断方法的临床观察
静脉穿刺见回血是穿刺针成功刺入血管的判断标志.但在临床工作中,约10%的患者在静脉穿刺入血管后无回血[1],这是静脉穿刺过程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若操作者处理不当,会造成静脉穿刺失败,将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疗及护患关系.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负压进针法[2]、输液器调节器位置对静脉穿刺回血的影响[3]及挤压输液管、打开调节器[4]试行输液等,但尚无有效的判断方法.为了探讨静脉穿刺人血管无回血时有效的判断方法,笔者总结归纳了2种判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新生儿腋下静脉输液是一项新技术,自临床应用以来,极大的方便了基层医院.对缺乏PICC置管条件的重症监护患儿实施救治用药的顺利展开.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因其吸吮无力,吞咽困难,使循环血量不足,静脉充盈度差,甚至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用传统方法进行新生儿腋下静脉穿刺输液时,由于液体静压及重力作用,存在回血阻力大,容易造成回血不畅[1~2],操作护士如果经验不足,往往持针刺入过深,退针时方见回血,导致穿刺失败,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我们采用负压进针法,行腋下静脉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腹泻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外周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腹泻患儿,特别是伴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循环血容量不足,周围静脉充盈度差,甚至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因传统方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时,由于液体静压及重力作用,存在回血阻力大,余地少的问题.容易造成回血不畅[1,2],操作护士如果经验不足,往往持针刺入过深,退针时方见回血,导致穿刺失败.为了提高腹泻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我科2006年6月采用负压进针法行头皮静脉穿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负压进针法用于四肢细小静脉输液的临床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性操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静脉穿刺难度大的患者,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多护理人员喜欢选择四肢浅小静脉作为穿刺部位,但由于四肢细小静脉细或遇到末梢循环差等原因,会遇到穿刺后无回血,又不能判断穿刺是否成功,不得不在同一部位盲目来回穿刺,不仅造成了血管的破坏,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临床上我们采用了负压进针法及相应输液护理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判断率,现介绍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疑难静脉患儿输液中的应用
由于小儿静脉血管细小,加上静脉穿刺时患儿紧张不配合,穿刺难度大,所以穿刺成功率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者探究的问题.我科采用折叠部分输液管产生少量负压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2年在我科住院的患儿180例,均为肥胖或血管充盈欠佳患儿的疑难静脉,即在浅表位置难以用肉眼看到的肥胖患儿的静脉或周围静脉充盈度差甚至塌陷的腹泻脱水患儿的静脉.其中手背静脉穿刺者100例,足背静脉穿刺者40例,头皮静脉穿刺者40例.3个穿刺部位分别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一半,3个穿刺部位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穿刺静脉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中常会出现回血不畅及不回血现象,这样就不能准确判断穿刺是否失败,在老年病房这种现象尤为常见.自2001年10月至今我们在临床输液中,采用了负压进针法穿刺,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
负压进针法行心包积液穿刺体会
心包腔积液量在200~300ml或渗液迅速积聚达100ml以上时,可引起心脏压塞,心包穿刺术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之一。从1989年10月至1999年5月间,笔者采用穿刺针尾橡皮管负压法穿刺抽液1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1~78岁,平均47岁。13例心包腔积液中结核性心……
-
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将48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按常规穿刺,实验组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回血率、回血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进针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回血速度、回血率.
-
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005年6月~2005年12月,我们对老年患者采用松扎止血带,将输液管折叠,施以负压进针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负压进针法在急诊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挤压输液管产生负压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需静脉输液的6个月~6岁的急诊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试验组采用改进方法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对比2组穿刺效果.结果 试验组回血时间短于对照组(u=25.33,p<0.01),回血量少于对照组(u=10.0,p<0.01),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负压技术能明显提高穿刺效果.
-
负压进针法在早期休克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早期休克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方法 200例早期休克的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负压进针法,即关键在于进针前将输液器前端反折,进针后将反折松开形成负压,利于快速回血;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法.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回血时间快,回血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高了一针见血成功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进针法可以提高早期休克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
三通开关负压进针法在胸腔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
传统的胸腔穿刺术正如文献报道一样具有较多的缺点[1],如穿刺深度靠医生的手对刺破壁层胸膜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而操作常需要2人进行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三通开关[1]阀式穿刺针的方法[2],与负压进针技术[3]原理结合,兼顾两者优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