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纵隔淋巴结廓清术与术后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作者:董博鸣;张林;张文涛;殷洪年;李厚文

    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廓清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标准术式,但纵隔淋巴结廓清的程度与近期手术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一直是多数学者争论的焦点.我们分析349例肺癌病人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廓清程度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系,以期为肺癌术式选择及术后管理提供依据.

  • cⅠ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良明;刘凡英;王洲;刘向燕;李前生;孙志钢

    目的:探讨c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纵隔淋巴结合理的廓清范围.方法:回顾性研究196例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的cⅠ期周围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28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N2,占14.3%(28/196),腺癌、鳞癌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18.8%(22/117)、7.6%(6/7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ⅠA期、ⅠB期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7.5%(5/67)、17.8%(23/12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上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80.0%在上纵隔,下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76.5%在下纵隔,上、下叶肿瘤均可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结论:cⅠ期周围型NSCLC应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在内的选择性区域纵隔淋巴结廓清.

  • 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的临床探讨

    作者:王洲;殷洪年;张林;马传栋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89年1月~1999年1月,淋巴结廓清术后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结转移(pN2)137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pN2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纵隔淋巴结CT扫描阴性时(cN0-1)pN2有意义的预测指标;总结不同位置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结果:NSCLC无论病理类型和临床状态如何,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纵隔淋巴结增大(cN2)和cT2或cT3腺癌患者转移的发生率较高(65.0%,75.0%).纵隔淋巴结转移多为区域性(80.9%),跨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数伴有隆凸下淋巴结受累.结论:对NSCLC应行纵隔淋巴结廓清,尤其对cN2和cT2、cT3腺癌.多数患者单独廓清区域纵隔淋巴结即可达到目的.建议手术中对肺门和隆凸下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无转移时可不必廓清非区域纵隔淋巴结.

  • 淋巴结廓清程度对cⅠA期肺癌预后影响的价值评价

    作者:王洲;殷洪年;张林;马传栋;刘宏旭

    目的:评价不同的淋巴结廓清范围对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93例cⅠA 期NSCLC 病人按1∶ 1∶ 1配对,分成肺淋巴结廓清、选择性纵隔淋巴结廓清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三组.Kaplan-Meier法绘出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的统计学差别.结果:肺淋巴结廓清、选择性纵隔淋巴结廓清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6%、48.1%和51.6%.肺淋巴结廓清组与两个纵隔淋巴结廓清组之间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c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应该行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廓清范围应该以区域纵隔淋巴结为主.

  • 原发中叶肺癌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作者:李军;李玉;王洲;王欢元

    目的 探讨中叶肺癌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外科治疗特点,提高中叶肺癌的诊断率与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外科治疗的106例中叶肺癌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症状:咳嗽62例,咳痰带血48例,发热29例,胸闷、胸痛16例,关节痛8例.术前抗炎超过1个月30例,抗结核治疗9例.确诊日期:1个月内64例,1~6个月25例,7~12个月13例,13~18个月4例.手术结果 :剖胸探查3例;切除103例,其中中叶切除32例,中下叶切除51例.中上叶切除13例,右全肺切除7例.清扫Nl淋巴结333组,N2淋巴结378组.右肺下动脉侧壁切除5例,动脉袖状切除2例.1例术后呼吸衰竭死亡.术后病理及分期:单纯pN1阳性8例,pN2阳性6例,pN1+pN2阳性21例.PⅠ期14例,PⅡ期34例,pⅢA期51例,pⅢB期3例,pⅣ期1例.随访:97例被随访者平均5年生存率29.9%.结论 中叶肺癌易误诊为炎症、结核,应注意及时合理检查,力求及时确诊.由于解剖特点,手术常需联合肺叶切除,廓清上、下纵隔淋巴结是手术根治的关键.

  • 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其意义

    作者:王洲;殷洪年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效果的因素之一,但是,在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预后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常规病理学检查未能发现的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即隐匿性淋巴结转移[1],与患者的预后差异有关[2,3].对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TNM分期,也有助于对肺癌淋巴结转移方式的进一步认识,为确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目前,H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对于淋巴结微小的转移病灶(<2?mm)易于漏诊,而且临床上通常仅对每个淋巴结大切面进行检查的做法增加了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的漏诊率.Gusterson[4]对常规检查阴性的淋巴结进行连续病理切片复查,发现假阴性率高达20%.连续病理切片检查可以提高淋巴结转移病灶的诊断率.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强调对每个淋巴结均必须做连续病理切片检查[5],但因其费时、费力,难以在日常病理检查中常规应用.近年来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高了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