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05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伍远辉;黄小甜;陈甘海;姜椿法;罗明;卢毅荣;王华

    目的 分析105例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病原菌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IFI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为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92.4%病例为院外获得性感染,52.4%病例无IFI危险因素,手术取材、CT引导下穿刺和内镜下活检是主要的确诊手段,IFI病原菌以曲霉为主占54.3%,其次为毛霉占8.6%、隐球菌占4.8%和假丝酵母菌占3.8%;33.3%%IFI病例伴有肺部侵犯,但胸部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的特征性不强;73.3%病例经手术清除病灶,26.7%病例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6例接受手术和抗真菌联合治疗;7例死亡或治疗无效.结论 积极开展有创性检查、早期诊断、手术清除病灶和针对性抗真菌治疗可以降低IFI患者的病死率.

  • ITNTERTAN、PFN、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天泽;许建;郑寿鹏

    目的:探讨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04例分别接受INTERTAN、PFN 、DHS 内固定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15个月,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临床愈合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作比较。结果:INTERTAN较DHS、PFN手术时间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少,术后愈合快,下地行走时间早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少;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INTERTAN组91.1%,PFN组90.2%,DHS组88.9%。结论:各种固定各有其自身特点,INTERTAN是治疗各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高龄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骨折和合并症较多的患者。

  • 微创全髋关节围置换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氨甲环酸

    作者:张涵;胡正霞;兰海

    背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较传统入路关节置换切口小,组织损伤轻,但围置换期贫血仍然常见,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患者负担.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失血性贫血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35 例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18),对照组(n=17).试验组置换前3 d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1次/d,至置换后8 d,共12 d,用药期间同时补充蔗糖铁,1次/d,氨甲环酸1 g于置换前0.5 h静脉输注,关节置换中1 g冲洗髓腔;对照组:仅补充蔗糖铁,1次/d,氨甲环酸置换前0.5 h静脉输注,置换中冲洗髓腔.于入院当天、置换前第3天、置换当天、置换后第4,8天分别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压积,同时记录关节置换时间、失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4 d 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置换前及置换后4,8 d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两组置换4 d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 < 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1 d 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4 d,试验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平均失血量及关节置换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入院当天及置换前1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相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置换后急查,4,8 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相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不同组血红蛋白水平及及红细胞压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下降趋势更加平缓,回升趋势相对陡急;④结果提示,在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围置换期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加用蔗糖铁,联合氨甲环酸,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情况,尽快使血红蛋白提升到平稳甚至正常水平.

  •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融合手术的对比分析

    作者:包先国;孙天胜;侯景明;赵建文;郑科;焦皎;江武;钟剑锋

    目的:研究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06~2008年间行Dynesys腰椎手术(Dynesys组)和传统融合术(融合组)的患者各28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疼、腿疼视觉评估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对手术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极不满意).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VAS评分、ODI评分的改善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54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72个月,平均48个月.Dynesys组与融合组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都显著改善(P<0.05),融合组改善更明显,VAS腰部疼痛评分尤为显著(P=0.013).更多的融合组患者比非融合组患者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82.1%vs 67.9%,P<0.05).Dynesys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之间呈正相关.而在融合组却没有发现这一相关.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临床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老年患者较满意的原因可能是对生活水平的低要求.

  • 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中期疗效分析

    作者:章泰丰;陆茂德;葛顺杰;仇继任;李郁享

    目的:探讨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中期疗效。方法:随访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于我院因腰椎失稳症行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根据植入融合器数量分为 A 组(单枚)和 B 组(双枚)。术后随访36个月,测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和植骨融合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术后随访 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2组术前 VAS,术后 VAS,术前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术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植骨融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A 组均小于 B 组。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结合钉棒系统,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时均可获得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单枚椎间融合器对组织破坏较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