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甲状腺疾病对血清IGF-Ⅰ水平的影响

    作者:潘晓微

    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疾病对人体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检测5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IGF-Ⅰ水平,并随访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24例甲亢、16例甲减、10例甲炎)血清IGF-Ⅰ水平.结果:血清IGF-Ⅰ水平,甲亢组(398.9±92.6)ng/ml明显高于健康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甲减组(123.7±43.4)ng/ml,甲炎组(178.9±50.5)ng/ml明显低于健康组(239.7±68.1)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大多数甲状腺疾病治疗缓解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得到恢复.结论:不同甲状腺疾病因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影响了IGF-Ⅰ的正常调节,而且IGF-Ⅰ有可能参与调节甲状腺疾病的进程.

  • 甲状腺疾病TGA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范旗;赵燕凌;甘西伦;陈伯勋;陈跃

    TGA是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进入血液后产生的抗体,是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特异性指标,甲状腺其他疾患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了解甲亢患者与其他甲状腺疾病体内TGA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往报道中TGA是定性测定,对研究TGA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3月期间1171例甲状腺疾病疑诊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的TGA结果分为正常组、甲亢组、甲减组和桥本甲状腺炎组四组进行统计分析,为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线索和根据.

  • 甲状腺疾病与TOX,RV,MCV,HSV关系的探讨

    作者:张喜媛;郭新苹

    为了探讨甲状腺疾病的诱因,我们利用放射免疫分析确定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以及正常人,利用他们的血清同时检测弓形体(TOX-IgM),风疹病毒(RV-IgM)、巨细胞病毒(MCV-IgM)、疮疹病毒(HSV-IgM),发现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ORCH系列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三者之间TORCH系列推测阳性率无显著性的差别(p>0.05).提示TORCH系列病毒不仅是人体不孕症的原因之一,而且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的诱因之一.

  • 27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红宇;魏云玉;李娟;吕珏

    桥本氏是甲状腺炎是1912年由日本桥本策(Hashimoto's)首先报道的,故被命为此名,也称桥本氏病、Hashimoto's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近年来认识到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因此又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中常见者,在甲状腺疾病中居第二位,仅次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约为甲亢的50%.本文对275例各亚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所进行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得出各亚型的发病情况.

  •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作者:付佳闻;沈远东;陆灏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通过分析近年来关于该病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的进展,显示出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尚需加强规范诊断、分型、用药以及相关药理学研究.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王柯;兰丽珍;原榛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一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已影响到全球5%的人口,并且主要发生在30~ 50岁的女性,其发病被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外来基因的影响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甲状腺破坏.尽管目前仍在强调环境因素对AITD的影响,但遗传因素对AITD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逐渐被破解,这对于进一步理解AITD的发病机制将有更大的帮助.本文就AITD主要的相关基因作一综述.

  • 淋巴瘤样甲状腺肿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侯庆新

    淋巴瘤样甲状腺肿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为一种较常见的甲状腺炎。本病多发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50岁多见。以非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多见。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复杂,常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们遇到的20例淋巴瘤样甲状腺肿分析介绍如下:……

  • 固本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甲减40例临床研究

    作者:胡春平;张艺;严军;冯珍凤

    目的:观察固本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桥本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桥本甲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用固本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优甲乐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及血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水平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得到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咽喉不适、畏寒怕冷等方面改善更为明显;2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固本消瘿汤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甲减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调节患者自身免疫方面较单用优甲乐更具优越性。

  • 温瘿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华川;许芝银

    目的:观察温瘿消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效果及机理.方法:运用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移植法模拟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MTT法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结果:温瘿消对甲状腺激素水平无影响,明显抑制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以及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结论:温瘿消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紊乱有明显调节作用.

  • 许芝银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经验

    作者:王高元;费忠东

    桥本氏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许芝银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及多年临床经验,确定本病的中医病名和病因病机,经辨证施治,确立分期治疗大法:早期肝郁火旺,瘀热伤阴,治以清热养阴,理气和血,以清肝泻心汤加减;中期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治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以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晚期属脾肾阳虚,痰瘀互结,治拟温肾健脾,化痰祛瘀,以扶正消瘿方加减. 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用药与经验用药相结合,强调巩固疗效.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研究进展

    作者:帅优优;李惠林;张学文

    结合现代医学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认识,认为疾病前期属"瘿病""心悸"范畴,后期属"虚劳""水肿"等范畴.肝郁、脾虚、肾虚为本病病机根本,气痰血瘀壅结颈前为标;辨证分型可分为两型、三型、四型、六型、八型、九型等.中医药在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弥补了西医治疗的短板,特别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体现在HT中医治疗的各个阶段,更有利于掌握病程的进展,充分展示中医治疗本病的优越性.然而,由于本病病程较长,且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应深入分析各种致病因素在本病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主次和相互夹杂的问题,辨清正与邪主次矛盾的转换,同时还应全面地掌握其证型演变及证治规律,深入分析不同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高辨治水平.

  •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治疗及实验研究概况

    作者:高国宇;王晓红

    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西医目前治疗HT虽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但也遇到了不小的困惑.近年来很多医家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中成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等在HT治疗领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同时也开展了大量中药治疗HT的动物实验研究,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 固本消散方治疗桥本氏甲减6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维佳;张振贤;成玮;夏翔

    桥本氏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属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中国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该病病程较长,早期可表现为甲亢或甲功正常,后期多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近年来作者师从夏翔教授,继承其中医学术思想,采用固本消散方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甲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桥本氏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玮婧;张捷;彭娟;金志斌;杨建;吴敏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 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19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分类,分析HT合并PTC的发病风险及HT患者中合并PTC与未合并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结果 HT中合并PTC的发病率为48?27%(98/203),高于非HT中的22?5%(400/1780),发病危险提高了3?22倍(95%CI:2?39~4?33,P=0?000);HT合并PTC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7~72岁,在≤20、21~40、41~60和>60岁的分布比例分别为2?0%(2/98)、44?9%(44/98)、48?9%(48/98)和4?0%(4/98);400例未合并PTC的HT患者年龄范围13~79岁,各年龄段分布比例依次为1?8%(7/400)、31?8%(127/400)、52?5%(210/400)和14?0%(56/400),两部分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5,P=0?014);HT合并PTC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5?3,低于未合并PTC的HT患者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5,P=0?000)。结论 HT与PTC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合并HT较不合并者发生PTC的风险明显增高且患癌年龄提前,患有HT者尤其是女性需及早预防PTC的发生。

  • 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并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作者:闫天萌;左亚刚;刘洁;赵大春;晋红中;方凯

    报告1例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并发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患者女,50岁.全身红斑及丘疹伴瘙痒3个月,外周血EOS进行性升高,其百分比高值0.411,EOS计数4.03×109/L.予口服抗组胺药、雷公藤、环孢素及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效果欠佳.既往桥本氏甲状腺炎15年.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多发对称性红斑和丘疹,头皮弥漫性鳞屑,躯干皮损部分融合成片,边界不清,伴有少量鳞屑,可见抓痕.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总IgE正常,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s)-DNA、抗SSA、抗SSB及抗Sm抗体均阴性.骨髓活检及涂片EOS均增高,未见原始细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及EOS浸润.胸部、腹部及盆腔CT平扫:前上纵隔多发软组织密度团块影.转至胸外科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结外MALT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 不同类型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路琼;王全胜;李骏

    探讨该院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 根据病因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组、桥本假性甲亢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D) 及桥本甲亢组, 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其相关抗体, 并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探讨不同分组甲亢的临床特征.3组甲亢患者中, 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男性;GD及桥本甲亢组的发病年龄要低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组和桥本假性甲亢组 (P<0.05);GD及桥本甲亢组的甲亢程度要高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组和桥本假性甲亢组 (P<0.05);GD及桥本甲亢是患者因甲亢而住院的主要的疾病, 而因桥本假性甲亢住院的比例低.TGAb和TPOAb在亚急性甲状腺组、桥本假性甲亢组、GD及桥本甲亢组中呈现依次递增 (P<0.05);TRAb在GD及桥本甲亢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1), 而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组和桥本假性甲亢组之间没有差距 (P>0.05).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特征为片状低回声区, 边界不清晰, 形态不规则;桥本假性甲亢的超声特征为腺实质回声分布欠均匀, 甲状腺内血流分布稍增多, 少数彩超提示未见异常;GD及桥本甲亢的超声特征为腺实质体积增大, 回声不均、增粗, 甲状腺内血流信号丰富或极丰富, 但血流信号增多的比例随着TPOAb的显著增高而明显降低.住院患者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假性甲亢、GD及桥本甲亢在性别、发病年龄、构成比、甲亢程度、自身抗体及超声图像改变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点,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附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张柳波;陆化;刘澎;沈文怡;王永韧;李建勇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L)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并文献复习.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的临床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随病程发展,可进一步向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演变.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是一组有独特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深入认识该组疾病有助于提高该病的临床诊疗.

  •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姜俊;陈宜刚;叶军;冯蕾

    目的: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CD4+ CXCR5+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抗体CD4-FITC、PD-1-PE、CXCR5-AF标记外周血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49例HT患者、22例正常对照人群CD4+T细胞表面CDXCR5、PD-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T患者CD4+CXCR5+/CD4+T显著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1.158,P<0.001);CD4+CXCR5+ PD-1+/CD4+T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两者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t=4.657,P<0.001);②HT患者CD4+CXCR5+/CD4+T细胞与A-TG、A-TPO均呈正相关(r=0.288,P=0.045;r=0.396,P=0.005),CD4+CXCR5+PD-1+/CD4+T细胞与A-TG、A-TPO均呈正相关(r=0.415,P=0.003;r=0.355,P=0.013).结论: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频率升高可能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儿血清IL-17,IL-22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作者:周美云;黄锋;李双双

    目的: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2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H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初诊未经治疗的HT患儿,并根据甲状腺功能将初诊的HT患儿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HT-A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HT-B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HT-C组)3个亚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儿科门诊体检的2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HT-A组予以甲巯咪唑治疗,HT-B组仅观察临床症状,HT-C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治疗,随访6~9个月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测定HT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2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结果:(1)HT患儿对症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IL-17、IL-2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前后IL-17、IL-2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HT患儿各亚组间血清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P=0.045),而IL-2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8,P=0.095).(3)HT初诊组IL-17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r=0.75,P<0.05),其IL-17、IL-22水平均与TPO-Ab、TG-Ab呈正相关(r=0.81、0.77、0.93、0.88,P<0.05).结论:HT患儿血清IL-17、IL-2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可能在H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爱英;蔡晓峰

    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9例无其他合并症的患者进行检查提示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后经临床确诊证实.结果:图像显示39例患者的甲状腺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尤以峡部及前后径为主,实质回声呈不均匀性弥漫性减低.其中31例可见细线样稍强回声,形成不规则"网络状"改变的特征图像,占79.49%; 25例腺体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类似Graves病的"火海征",占64.10%;伴有结节者9例,占23.08%.结果表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图像有明显的特异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385 条记录 9/20 页 « 12...6789101112...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