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康新生儿血二胺氧化酶、D-乳酸测定及意义

    作者:陈少华;邱芸芸;钟富珍;甘翠红;刘运科;周晓光

    目的探讨健康新生儿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的正常含量,为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寻找可靠的检验依据.方法对79例健康新生儿(足月儿59例,早产儿20例)进行血清DAO、D-乳酸含量测定.结果血清DAO为(8.851±3.424)u/ml,血D-乳酸为(0.918±0.715)ug/ml,血清DAO含量在足月儿与早产儿、在性别之间比较无差异,在日龄之间比较:<3天组与~7天及晚期新生儿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7天组与晚期新生儿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D-乳酸含量在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早产儿与足月儿、<3 d的早期新生儿与>14 d的晚期新生儿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DAO不受性别、孕周的影响,血D-乳酸在胎龄、日龄有差别.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菌素制剂中乳酸对映体的含量与比例

    作者:白璧炜;游正琴;许乾丽;刘永成;杜莹;王常禹;张丽英

    目的:建立HPLC法对乳酸菌素制剂中L-乳酸和D-乳酸对映体进行拆分,并测定两者在乳酸菌素制剂中的含量与比例,运用L-乳酸和D-乳酸比值对搜集到的样本进行可能的工艺稳定性评价.方法:采用手性柱Chirex 3126(D青霉胺)-Phenomenex(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2 mmol·L-1硫酸铜溶液-异丙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30℃.结果:L-乳酸与D-乳酸质量浓度在0.10~1.04 mg·mL-1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 =0.999 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5%和98.3%;检测限分别为0.094 4和0.124 6μg ·mL-1;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性良好;总体样本L-乳酸和D-乳酸比值在0.93~1.68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乳酸菌素制剂中乳酸对映体的含量测定研究,用L-乳酸和D-乳酸比值经统计可以观察样本间离散程度,能反映出各厂间工艺稳定性水平.

  • HPLC法测定醋酸奥曲肽注射剂中乳酸对映异构体含量

    作者:梅芊;刘英

    目的:建立HPLC法和手性分离柱对醋酸奥曲肽注射剂中乳酸2种对映异构体进行拆分,并测定其含量,以评价产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手性柱Phenomenex Chirex 3126 (D)-penicillami (4.6 mm×250mm),流动相为2 mmol· L-1硫酸铜溶液(溶剂为2%异丙醇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L-乳酸与D-乳酸峰分离良好;L-乳酸浓度在0.51 ~3.0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9%(n=9);D-乳酸浓度在4.19~41.9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8%(n=9);70批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的L-乳酸含量在0.7~2.4 mg·mL-1,D-乳酸含量在6.8~35.9μg·mL-1;21批注射用醋酸奥曲肽的L-乳酸含量在0.8~3.0 mg· mL-,D-乳酸含量在4.3~40.6 μg·mL-1;诺华公司的1批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仅检出L-乳酸,含量为2.4 mg· mL-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醋酸奥曲肽注射剂中乳酸2种对映异构体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 烧伤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和肠道内IgA含量的变化

    作者:于勇;盛志勇;柴家科;黎君友;杨晓东;袁仕安;晋桦;董宁;孙丹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肠道屏障损伤的规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酶联法分别测定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和肠道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结果伤后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并于伤后第3周达到高点;同期肠道内IgA含量明显减少,于伤后的第2周达到低点;烧伤面积>50%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烧伤面积<50%的患者.结论烧伤后肠道屏障的损伤涉及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多方面;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保护烧伤患者肠道屏障.

  • 大鼠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屏障的应激性变化

    作者:郎宇璜;陈凤媛;缪京丰;席晨辉

    目的 探讨大鼠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IMB)的应激性变化.方法 健康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78只,随机分为无脑损伤的对照组(n=6)和轻、中、重度TBI组,再分别按伤后3、12、24、72h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n=6).参照Feeney's方法建立轻、中、重度TBI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并检测血浆D-乳酸(D-LAC)、门静脉血内毒素(ET)水平、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TBI组伤后24h肠黏膜损伤指数(MDI)、D-LAC、ET水平、DAO活性均升高(P<0.05),伤后72h均回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重度TBI组伤后3h MDI、D-LAC、ET水平、DAO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至伤后72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度TBI组上述指标介于轻、重度TBI组之间.结论 大鼠不同程度TBI后发生不同程度肠黏膜结构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轻度TBI伤后24h出现一过性肠黏膜结构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中、重度TBI肠黏膜结构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早并持续至伤后72h.

  • 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

    作者:郎宇璜;李文纲;周超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TBI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n=18),中度(n=18),重度(n=14)3组;3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伤后3、12、24小时和72小时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D-LAC)、内毒素(E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TBI组伤后24小时血浆DAO活性、D-LAC水平和ET水平均升高(P<0.01),伤后72小时均回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重度、中度TBI组分别在伤后3、12小时血浆DAO活性、D-LAC水平和ET水平升高(P<0.01),伤后72小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TBI组(P<0.01).结论 不同程度TBI后发生不同程度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轻度TBI伤后24小时出现一过性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伤后72小时基本恢复.中、重度TBI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早并持续至伤后72小时.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中D-乳酸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芯晨;王晶;何婧瑜;蔡利栋;秦俭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中D-乳酸浓度与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医院急诊科随访的62例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的50名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全血标本中D-乳酸、TGF-β1浓度;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记录试验对象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比较两组受检者D-乳酸浓度、TGF-β1、LVEDV和LVEF差异,并运用双变量分析观察组D-乳酸浓度与TGF-β1,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液中D-乳酸及TGF-β1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t=7.673;P<0.05);LVEDV较健康对照组增大,而LVEF较健康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2,t=5.373;P<0.05);D-乳酸与TGF-β1和LVEDV值呈正相关,与LVEF值呈负相关.结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D-乳酸水平可以反映心功能恶化程度,并且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升高关系密切.

  • 大鼠急性肠梗阻不同时段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变化

    作者:李辉;王骥平;王培戈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肠梗阻不同时段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32)和肠梗阻组(n=32),分别于术后8、24、72、168 h取下腔静脉血,采用偶氮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改良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D-乳酸水平.结果 肠梗阻组术后8h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24 h有所下降,后又逐渐升高,至术后168 h达高峰,各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2.75,q=2.67~9.64,P<0.05);肠梗阻组各时点血浆内毒素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24~13.36,P<0.05).肠梗阻组术后8h血浆D-乳酸浓度升高,呈双峰型变化,至术后168 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106.28,q=5.36~13.17,P<0.05);肠梗阻组各时点血浆D-乳酸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t=2.57~8.35,P<0.05);肠梗阻组血浆内毒素与D-乳酸水平呈正相关(r=0.632,P<0.05).结论 血浆D-乳酸水平可作为内毒素血症的预警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可作为评价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

  • D-乳酸、i-FABP作为肠屏障功能障碍预警指标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高帆;许青文;徐鹏远

    随着现代医学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肠屏障功能这一新生名词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巨大进展,外科医生也逐渐重视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预防、治疗之.选取合适的血浆生物学标记物作为对肠屏障功能障碍诊断的实验学依据成了近年来该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肠道细菌发酵产物D-乳酸在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时大量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且其代谢较慢,故可作为反映肠屏障功能障碍特异性较好的生物学标记物.i-FABP特异性表达于小肠黏膜细胞,其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到,研究发现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早期其血浆水平就会显著升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轲;武焱旻;卓志远

    目的:探讨血清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了解AECOPD患者早期肠黏膜损伤和通透性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关系。方法:将54例AECOPD患者和18例COPD稳定期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为通气组及非通气组,定量检测血清D-乳酸、I-FABP及CRP水平并分析。结果:血清D-乳酸、I-FABP及CRP水平在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通气组低于通气组但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D-乳酸、I-FABP与CRP均呈正相关。结论:AECOPD早期存在肠黏膜损伤及通透性变化,病情越重肠黏膜损伤越重,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 D-乳酸和 C-反应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轲;朱述阳

    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D-乳酸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了解CAP患者肠黏膜损害和通透性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关系。方法:将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AP患者作为观察组,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以及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D-乳酸浓度和CRP浓度。结果:1.观察组血清D-乳酸、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2.重症组血清D-乳酸、CRP浓度高于非重症组(P<0.01)。3.相关分析表明观察组血清D-乳酸与CRP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742,P <0.01)。结论: CAP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与肠黏膜损伤密切相关。

211 条记录 1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