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土家族苗族特色医疗技术及其医药发展

    作者:程畅;张紫威;刘艳莲;樊欣;吴晓婷;王婷婷;梁玉;程寒

    土家族、苗族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民间治疗经验,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医疗技术更是民族医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不仅体现了民族性和特殊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现代医疗活动中的不足,为患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着重阐述了一些极具民族特色及显著疗效的土苗医疗技术,总结了土家族、苗族医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利其发展的建议.

  • 基于土家族地域特点的中草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贺海波;石孟琼;熊兴军

    回顾土家族药物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对土家族聚居区内的地理、气候特点、中草药资源分布、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土家族地域特点的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出构想,以期为土家族中草药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土家族文化与医药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冉光辉;唐东昕;龙奉玺;杨柱;陈启亮

    构建土家族文化体系,首先要探究其民族起源,然后了解其民族风俗习惯,后还要了解其民族禁忌.土家族医药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探究其理论方法、生理病理基础以及独特的诊治方法.通过初步构建土家族文化及医药体系,发现土家族不仅具有特有的民族特点,更具有优秀的土家族医药理论和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医学.

  • 巴东县部分孕产妇死亡情况与社会因素的关系探讨

    作者:陈素华

    孕产妇死亡率是国际通用的评价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湖北省各地孕产妇死亡率分布极不均匀,1999年,湖北省平均死亡率仅59.04/10万,但地处鄂西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159.43/10万,其中巴东县高达237.93/10万.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目标,笔者于2000年8月至10月,深入巴东县17个乡开展工作,调查发现,社会因素、尤其是文化观念,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报道分析如下.

  • 百岁经118岁的土家族老人田龙玉

    作者:

    关键词: 土家族 老人
  • 湖北省土家族妇女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燕虹;郭毅;左丹;陈湘宜;朱世柱;杨勤;李建屏

    目的了解影响湖北省土家族妇女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县、乡、村三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对抽中村的每户家庭成员人户进行询问调查,填写调查表.多因素分析方法为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993.8~1994.7湖北省土家族育龄妇女普通生育率为88.39‰,标化生育率为79.00‰,高于1993年湖北省平均水平(70.39‰)(μ=2.24,P<0.05).20岁以下育龄妇女生育率为13.57‰.4.97%的活产婴儿为第3孩及以上.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平均初婚年龄、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是影响该民族妇女生育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发展经济、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土家族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降低该民族生育水平,减少早育、多育的重要途径.

  • 龙山县土家族城镇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作者:滕树珍

    目的 了解龙山县土家族城镇已婚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原因,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询问病史,妇科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1 042例普查对象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8.50%,而且以30~3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为85.81%.结论 妇科疾病是危害土家族女职工身心健康常见的疾病,因此每一年一次常规妇科病普查,是控制土家族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 57例土家族儿童脚气病分析

    作者:彭俊华

    为了解土家族儿童脚气病的发病特点,遂对我院1997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57例土家族儿童脚气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土家族医学毒气学说研究

    作者:彭芳胜

    土家族医学认为毒气是重要致病原因,将毒气分为天毒、蔫毒、生毒三大类,风、寒、水、潮、火、热、瘟、食、虫、草、气、血、痰、巴达、尿、粪、脓、胎毒18种.治疗上采用攻毒、败毒、赶毒、清毒、排毒、拔毒、化毒、散毒、提(放)毒、调毒等法.

  • 240例土家族及汉族肿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作者:王银辉;张芳;吴玉娇;杨艳玲

    目的 探究土家族及汉族肿瘤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征.方法 对240例土家族及汉族肿瘤患者抗肿瘤药物及相关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土家族及汉族肿瘤患者发生ADR的年龄、性别分布及严重程度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引起ADR例数多的均是抗肿瘤及其辅助药物,ADR类型多的均是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但两者罹患的肿瘤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ADR的土家族及汉族患者罹患的肿瘤类别存在差异,临床应给予关注.

  • 土家族"血"类药物基原考辨与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作者:谢谦;曹梦如;王智;彭彩云;李斌;盛文兵;翦雨青;龚力民;王炜

    土家族医药理论中,气、血、精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因而土家族医药中出现了许多维持"气血平衡"的"治气"和"治血"药物,其中具有赶风活血、散瘀消肿、止血止痛等功效的药物称为"血"药.从"血"类药物的来源、性味、功效、类别、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土家族医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作者:沈芳仪;刘杨;苏维;黄建华;彭彩云;李斌;王炜

    土家族医药理论认为“气”与“血”是影响人体机能健壮的两大要素.在土家族药物中,有许多维持“气血平衡”的“治血”与“治气”之药.根据土家族药物分类法,将具有赶火败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作用大致相同的药物称为“七”类药,其药用功效、作用机制均与“气”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加之土家族语言长期汉化,“七”与“气”互为谐音字,故名“七”之药谓为“气”药则更准确.本文即从病因、病机、功效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阐释土家族“七”药实为“气”药的深刻内涵.

  • 张家界民间药物发展概况及保护与开发策略

    作者:林湘东;李路丹;黄惠勇;何军锋;向茗

    张家界地处湖南湘西北,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要人口的少数民族集聚地,其地理环境独特,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土家族医药文化悠久,已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本文对张家界土家族常用药物的起源发展、资源分布、研究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家族药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土家族药物保护与开发的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挖掘土家族药物的潜在价值提供参考.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作者:李淼;刘玉峰;张俊华

    2005年1月11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永和坪小学11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核实为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炒猪血、芹菜炒肉所致,现报告如下.

  • 博施苍生厚德济世——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公益善举记事

    作者:刘铁强;侯丹丹

    恩施州中心医院位于武陵山区腹地,根植于土家族、苗族敦厚的文化沃土之中.1998年10月,由恩施州人民医院与州民族医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恩施州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重组后的恩施州中心医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精髓,肩负着武陵山医疗中心的重任,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为发展目标,以情系群众,服务群众,关爱群众为服务宗旨.

  • 烟晶膏治疗毒蛇咬伤

    作者:张仕玉;陈龙全

    笔者曾祖父是土家族民间医生,余曾协助祖父用烟晶膏加味治疗毒蛇咬伤患者,均在用药后迅速消肿止痛,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用竹签从旱烟斗杆内蘸取绿豆粒大小一团烟晶膏,取鲜五爪龙叶适量洗净,与烟晶膏共捣烂,做成圆饼状,敷于伤口上,用纱布轻轻固定保温,每6小时换药1次.同时让患者冲服蜂蜜,以防蛇毒内陷.伤口处理:先用纱布条在伤口近心端结扎,再用三棱针在伤口多处刺破皮肤,用手挤压出血排毒,再以生理盐水或酒精冲洗伤口,然后敷药.

  • 湖北省土家族常用菊科药用植物调查

    作者:王春红;胡吉清;万定荣;李小多

    目的:调查整理湖北省土家族常用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民族医疗应用经验.方法: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分析,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湖北土家族常用菊科植物药有27种,隶属于24属36种(含变种)植物,其中,杏香兔儿风、野菊、细叶鼠曲草等22种(含变种)药用植物的部分医疗作用笔者尚未见报道,毛柄蒲儿根、棉花尼泊尔天名精2种植物亦未见作药用的报道.结论:该结果可为菊科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鄂西土家族常用百合科植物药

    作者:李丹平;陈雨洁;万定荣;李敏伦

    目的:调查掌握鄂西土家族常用百合科植物药的种类、资源与民族医疗应用.方法:采用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等方法.结果:鄂西土家族常用的百合科植物药有21种,来源于39种植物(含变种),其中狭瓣粉条儿菜、卵叶韭、大花万寿竹、金佛山鹿药、尖叶牛尾菜、疏花开口箭等6种植物作药用在国内药物专著中未见记载.结论:本研究为上述百合科植物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地调查研究资料.

  • 贵州省德江县长堡乡土家族肺结核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张旭;唐卓然;毛阿鹏;姜其富;安永东;刘永莲;何丽凤;覃珊珊;田琴

    目的 通过对德江县长堡乡土家族肺结核的现状调查研究,评估因发病对患者及其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为基层政府和医院对肺结核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德江县土家族长堡乡自然人群约3万人,2004至2014年肺结核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病率、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病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在德江县长堡乡15岁以上人群里,每10万人中罹患活动性肺结核的人数为459人,罹患涂阳肺结核的人数为66人,患者的耐多药率为8.7%;(2)土家族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的男性和女性,发病以41 ~ 65岁年龄组为主,男性患者病率高于女性;(3)各个职业中农民病例数多;(4)结核病发病与人年均收入呈负相关关系,与受教育程度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经济因素仍然是德江县长堡乡土家族农民肺结核发病的首要因素,肺结核对患者、家庭、政府和社会的经济影响甚大;要更好地控制肺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染,除了加大医疗费用减免外,还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教育.

  •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指纹白线的研究

    作者:熊继群;石君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土、苗和汉族青年的指纹白线.方法:对湘西地区15~20岁的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男女学生共1321人的指纹白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土家族青年为27.59%,苗族青年为28.91%,汉族青年为28.44%,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在同一民族内为女性>男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每人指纹白线出现率,土家族青年为29.28%,苗族青年为26.04%,汉族青年为26.74%;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指纹白线可出现在手的任何一指,按指纹白线在各指分布阳性率高低的顺序排列,土家族青年为Ⅲ、Ⅳ、Ⅱ、Ⅰ、Ⅴ,苗族青年为Ⅳ、Ⅲ、Ⅱ、Ⅴ、Ⅰ,汉族青年为Ⅳ、Ⅲ、Ⅱ、Ⅰ、Ⅴ,苗族和汉族青年以环指出现率高,土家族青年以中指出现率高.

171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