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近距离贴敷放疗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复发占10%左右,治疗及时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生存质量.局部复发的治疗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规方法是化疗或局部的再次放疗.由于我国部分地区购置的加速器不具备电子束照射功能,利用X线切线野照射胸壁时存在着剂量不均、射野衔接困难、肺脏受量过多等诸多问题.即便有电子线设备,由于复发面积较大,剂量很难均匀.近年来我们采用后装贴敷技术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电子束不对称照射野输出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电子束不对称照射野输出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电离室法对不同大小限光筒不同能量下3个特定照射野按照偏离中心轴不同距离实测其输出因子,计算不对称照射野输出因子与对称照射野输出因子的偏差.结果 不对称照射野的输出因子随着偏轴距离的变化规律与所对应限光筒标准方野离轴比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提示不对称照射野的输出因子与标准方野的离轴比相关.限光筒和铅挡野大小对输出因子偏差值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电子束不对称照射野输出因子的变化主要与标准方野的离轴比有关,是否修正可根据标准方野离轴比的变化情况决定.
-
半脑照射后大鼠学习记忆力损伤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半脑照射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力损伤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4*!MeV电子束对8~10周龄的雌性SD大鼠作半脑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5、15、30*!Gy.另设对照组(只麻醉、不照射).于照射后第3天、第1周、第1、2个月分别采用Y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照射后第3、7天大鼠的学习能力受损明显,1、2个月有所恢复;记忆功能亦有所下降.受损严重程度以30*!Gy组明显,依次为15*!Gy组、5*!Gy组.结论半脑照射可使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程度与照射剂量有关.
-
电子束矩形野输出因子等效转换方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方根式、一维式和面积周长比3种方法计算的电子束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的精确性和可行性.方法用电离室法对不同大小限光筒不同能量下8个特定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实测和用3种方法计算,比较此3种方法与实测值偏差.结果(1)同一能量下,面积周长比法偏差较大,一维式和方根式偏差较小;(2)电子束限光筒大小、射线能基和矩形照射野大小对3种方法计算的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有一定影响.结论面积周长比法计算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偏差较大,建议不予采用.一维式和方根式法精度较高,一维式法优于方根式法,而方根式法更适合于临床.
-
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胸壁电子束照射对心肺毒性影响的研究
乳腺癌术后予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或表阿霉素(EPI)和氟脲嘧啶(5-FU)组成的CAF或CEF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一线标准辅助化疗方案,其中ADM/EPI的累积性心脏毒性较大.而放射性心肺损伤亦为胸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探讨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胸壁电子束照射对心肺毒性的影响,笔者自1999年11月至2002年8月在本院门诊收治乳腺癌根治术和化疗后患者220例,采用不同能量电子束照射胸壁,现报道如下.
-
铅橡皮对电子线的防护效果
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etectron beam)在临床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加速器电子束照射时均配有标准射野尺寸的限光筒(treatment cone),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中,为了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的投影相一致,需要附加铅块或铅橡皮来改变限光筒的标准射野形状.电子线限光筒末端与标称SSD距离处有5 cm的空气间隙,铅橡皮既可放于限光筒末端也可直接放于病人体表被遮挡的位置[1-2],研究分析铅橡皮放置位置的不同对电子线防护效果的差异,对照射野周围组织的辐射防护,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医用加速器"挡束块"的辐射屏蔽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医疗事业进步,一些医疗单位放疗科使用医用加速器替代60Co远距离治疗机(简称60Co治疗机).笔者单位拟装备VARIAN2100医用加速器,大加速电压10 MV.如果在医用加速器初级X射线(有用射线束)方向装置一个射线挡束块(Beam Stop Block)(也可以将加速器配重改装成挡束块),挡束块由计算机实现自动连锁控制,能随着加速器大臂同步旋转,时刻保持对初级X射线的屏蔽.使用电子束照射时,能自动缩回到机腹内,避免电子束在挡束块中产生的次级韧致辐射,从而解决医用加速器安装60Co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问题.
-
大鼠半脑照射后海马细胞外液谷氨酸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用在体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鼠半脑照射后测定海马细胞外液谷氨酸含量.结果:发现半脑照射后半个月照射侧谷氨酸含量上升,并与剂量相关,15 Gy组和30 Gy组与未照射侧相比有显著差异.照射后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认为谷氨酸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是放射性脑损伤综合作用的结果.
-
半脑照射后早期海马神经元密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半脑照射后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密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4 Mev的电子束对8~10周龄的雌性SD大鼠作半脑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5、15、30 Gy.另设对照组(只麻醉,不照射).于照射后第3天,1、3个月分别计数海马CA2区神经元密度.结果:照射后海马神经元密度呈下降趋势,30 Gy照射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半脑照射可使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密度下降,海马神经元密度程度与照射剂量有关.
-
手术切除、糖皮质激素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现阶段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注射、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外用、压迫疗法、干扰素注射等.由于单一疗法的复发率较高,故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的联合治疗,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瘢痕疙瘩的复发问题已成为长期困扰患者和医生的一个难题.2002年7月至2004年2月,我们收治了25例患者,共51处瘢痕疙瘩皮损,采用手术方法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时注射糖皮质激素、术后浅表电子束照射三联疗法治疗,随访14~34个月效果满意.
-
鼻咽癌放疗面颈联合颈后电子束野铅模制作问题的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面颈联合颈后电子束野铅模制作问题.方法 对5例不同等中心点深度的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按照分野前后的灯光野投影,在患者固定面罩上画出颈后电子束照射野.应用几何关系计算出所给定源片距的校正源片距,分别按照实际源片距和校正后源片距制作电子束铅模,到加速器下治疗摆位,测量源片距校正前后铅挡野与体表野的符合性.结果 应用几何关系计算出所给定源片距的校正源片距,均大于给定源片距.源片距校正前的铅挡野与体表野偏差明显较大,大偏差达1.25 cm;源片距校正后铅挡野与体表野偏差较小,大偏差为0.22 cm.结论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后程分野颈后电子束野铅模制作时,应用首程等中心照射影像资料制作出来的铅模,偏差较大,通过源片距校正方法,铅挡野与体表照射野符合性较好.
-
全身电子束照射治疗皮肤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2002年12月我们收治1例皮肤恶性淋巴瘤患者,采用全身电子束照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电子束输出剂量随射野大小变化规律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电子柬射野面积对其输出剂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Matrixx平面探测器对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不同能量、不同电子束限光筒、不同面积射野的输出剂量进行测量,得出数据后用Matlab软件绘制变化规律曲线,并拟合出数学公式.结果 当挡块所形成射野大于6cm×6cm时,其输出剂量与10cm×10cm野相比小于3%.而挡块所形成的方野在2cm×2cm-5cm×5cm之间时,输出量随射野大小变化显著变化,高可达30%.结论 各种不同能量电子束的输出因子与挡块所形成的方野边长的关系可满足拟合公式:y=a+k1·emx+k2·e-mx.
关键词: 电子束照射 Matrixx平面探测器 射野面积 输出剂量 -
电子束窄条野宽度对有效治疗深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子束窄条野宽度对治疗深度的影响.方法:用辐射野扫描系统对Varian 2300C/D直线加速器多种能量电子束窄条野进行中心轴深度剂量扫描,分析R85参数与标准方野的偏差.结果:(1)所有窄条野的R85值均小于相应的标准方野,而相同能量下,宽度为2 cm的窄条野明显大于宽度为3 cm的窄条野.(2)电子束能量对窄条野有一定影响,表现为同一窄条野R85值与标准方野的偏差,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窄条野的窄边宽度和射线的能量,对有效治疗深度有一定影响,临床在进行射野设计、能量选择和剂量计算时应予以考虑.
-
左侧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胸壁电子束照射剂量学研究
目的 评价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胸壁电子束照射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选取42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应用Pinnacle7.4f计划系统分别为每例患者进行电子束照射计划和切线照射计划设计,胸壁处方剂量均为5000 cGy/25次用剂量直方图来比较两种计划中临床靶区和心脏、同侧肺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胸壁电子束照射计划靶区的Dmax为5562±61cGy,较胸壁切线照射计划的5402±82cGy高(t=6.10,P<0.05);胸壁电子束照射靶区均匀性也较胸壁切线照射计划好(1.18±0.03 vs.1.13±0.18,t=6.50,P<0.05);但胸壁电子束照射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更好(0.77±0.17 vs.0.57±0.17,t=3.49,P<0.05 ).胸壁电子束照射计划的肺V40、心脏大剂量、心脏V30和心脏V40较胸壁切线照射计划小(5.86±3.68% vs.8.73±3.26%,t=2.27,P<0.05;4839±388cGy vs.5095±176 cGy,t=2.32,P<0.05;2.58±1.50% vs.7.20±2.62%,t=-4.70,P<0.05 ;1.74±1.23% vs.4.20±2.51%,t=3.50,P<0.05)0结论与胸壁切线照射计划相比较,左侧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胸壁电子束照射计划的适形性较好,并降低了心、肺的高剂量体积,但其均匀性较差.
-
手术切除联合药物注射及电子束照射综合治疗瘢痕疙瘩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患者共42块瘢痕疙瘩采用手术切除后局部注射康宁克通及结合电子束照射的综合方法治疗.结果:随访1~3年,经综合治疗的33例42处瘢痕疙瘩中有32处临床症状消失,伤口无复发,获痊愈,占76%;6处局部复发,4处完全复发.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药物注射及电子束照射治疗的综合疗法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
70例耳垂瘢痕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体会
我国女性有穿耳孔的习惯,耳垂瘢痕瘤大多系穿耳孔感染所致,常因影响容貌要求治疗,近年有增高趋势.因瘤体位于耳垂部位置较特殊,治疗困难,且易复发,故常缺乏较理想的治疗手段,我科自2004年1月-2010年12月针对70例(85侧)患者不同大小、形状的耳垂部瘢痕瘤采用手术联合高能电子束照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手术切除加不同剂量电子束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皮肤瘢痕疙瘩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1组、治疗2组各60例.对照组手术切除瘢痕后,予以曲安耐德悬浊液8 mg/mL切口边缘真皮层局部浸润注射,然后缝合、加压包扎.治疗组,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24 h内采用6 MeV电子束局部照射;治疗1组术后24 h之内照射治疗1次,照射剂量为10 Gy;治疗2组术后24h之内开始照射,每次剂量4 Gy,1次/d,连续5d,总量为20Gy,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12、24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8%,治疗1组、治疗2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瘢痕疙瘩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后有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