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Ommaya储液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20例分析

    作者:张行泉;蒋峰

    高血压脑室内出血颅高压表现明显,起病急,患者可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晚期可发生脑疝,又常合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其病死率达46.3%[1].本院将Ommaya囊应用于脑室内出血外引流的治疗中,在解决传统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难题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全脑室出血铸形的临床观察

    作者:任成涛;鲍晶;李明军;廉晓宇;杨福义

    目的探讨全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2组.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24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1~40分,脑室内血肿量为35~67 ml,;保守治疗组(对照组):24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2~39分,脑室内血肿量29~64ml.2组病例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室内血肿量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方法:(1)对照组:为内科常规治疗.(2)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内科方法基础上,加用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和脑脊液置换.两组患者经上述治疗时,每日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瘫痪程度及其他症状.结果治疗组24例无二次出血,治疗组总有效率75%,病死率16.7%,对照组总用效率33.3%,病死率33.3%.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组与保守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X2=12.076.P<0.01).结论早期通过脑室引流能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早期解除脑组织的受压和深部脑组织的移位,同时早期清除血肿,有利于防止蛛网膜颗粒的机化粘连,阻止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反复脑室内尿激酶灌洗可加快血凝块的溶解,有利于脑室内血肿的引流,缩短了引流时间,可迅速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改善脑脊液循环及脑室周围的微循环.脑脊液置换,可以使脑脊液得到稀释,减轻脑室系统周围脑组织的刺激,减轻脑缺血、脑水肿,防止凝固的血液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而发生梗阻性脑积水.而脑脊液置换加尿激酶则防止血液凝固,阻塞引流管,进一步促进出血的排出.由此,我们认为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脑室外引流与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

    作者:吴志刚;汤连军;邹德成;于德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59例,女27例,年龄14~78岁.有高血压史者62例,外伤12例,脑血管畸形4例,原因不明8例.头痛39例,偏瘫35例,去脑强直7例,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37例.GCS:<7分者32例,8~13分26例,>13分28例.

  • 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型丘脑出血

    作者:张高炼;韦可聪;朱云中;周庆;张晓宁;龚文劲

    目的:探讨Ommaya囊置入术在脑室型丘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01~2012-06住院脑室型丘脑出血的8例患者,采用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并早期注入尿激酶治疗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病情转归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存活7例,死亡1例;转行分流术1例,取出Ommaya囊4例,继续留置Ommaya囊2例;术后无并发颅内感染.结论:Ommaya储液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型丘脑出血,手术风险小、操作简单、引流管放置时间相对延长,感染率较少的优点,同时可以提供局部给药的途径,是治疗脑室型丘脑出血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双侧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相结合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术后护理

    作者:朱亚飞;韩丰丰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形成脑室铸型的一种微创手术.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也是外源性非特异纤溶酶的直接激活剂,有较强的溶解血肿的作用;还可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具有无抗原性、副作用小,可反复使用等特点[1].尿激酶血肿腔灌注,可促进血肿溶解排除.自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与术中、术后尿激酶灌注相结合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脑室铸型进行治疗,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脑室内出血65例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顾庆丰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对海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脑室内出血65例中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30例,手术治疗恢复良好25例,中重度残疾8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意识状态选择保守或手术,根据CT检查结果,选择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微创针脑室外引流抢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作者:宋懿卿;周慎;郑霁鑫

    我们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脑室外引流抢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18例,取得满意效果.该方法与其他常规治疗方法比较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不用切开头皮、不用手工锥孔和钻孔,三通可控导管做密闭脑室外引流;2)不需要复杂手术环境,可在床头或简单的处置室局麻操作;3)手术时间短,减轻病人痛苦;4)手术后复查CT结果显示减少或没有颅内积气;5)为患者的病因检查和治疗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和条件.我们认为此方法是目前做脑室外引流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昏迷的患者.使用注意事项:1)严格按传统的脑室穿刺点操作(穿刺点的选择和方向);2)根据CT、MRI影像显示的脑室大小选择5.5 ml左右的穿刺针.

  • 后颅窝减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干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唐峰;李显伟;黄鑫;邹冬梅;翟秀伟

    目的 探讨后颅窝减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脑干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16例应用后颅窝减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药物治疗组14例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及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周内,手术治疗组患者死亡率37.50%(6/16),低于药物治疗组患者死亡率64.28%(8/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6个月内,手术治疗组患者重残率+死亡率93.75%(15/16),与药物治疗组患者术后重残率+死亡率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后颅窝减压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干出血,与药物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但2周内死亡率较药物组略低,该方法可在临床应用.

  • 预见性护理在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中的应用

    作者:戴雪梅;吴红梅;苏文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行脑室外引流管,后行腰大池引流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管道脱落、堵塞、过度引流、皮肤损害及引流天数等.结果 研究组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患者管道松脱、管道堵塞、引流过度及皮肤损害等管道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脑室外引流(6.16.±4.19)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引流天数(9.58±5.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6,P=0.039).观察组腰大池引流患者引流(4.84±2.45)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引流天数(9.42±5.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4,P=0.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显著缩短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患者的引流天数,也降低了管道脱落、堵塞、过度引流及皮肤损害等管道并发症发生率.

  • 44例脑室外引流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芳

    颅脑外科术后引流是开颅术后的常规治疗手段,是神经外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专科技术之一.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病情转归的影响

    作者:毛铁;吴春菊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同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了185例不同手术时机(<7 h、7 h~48 h,>48 h),3种治疗手段即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辅助尿激酶灌注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单纯腰椎穿刺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进行死亡率、预后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病情转归(ADL1和ADL2)<7 h者,较7 h~48 h、7 h~48 h较>48 h者良好(P<0.05),有显著差异;3种不同治疗手段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次之,单纯腰椎穿刺治疗组高,3者相比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超早期好于早期,早期又好于延期,治疗手段脑室外引流好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好于单纯腰椎穿刺治疗.

  • 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20例分析及治疗体会

    作者:

    目的: 研究脑室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将20例颅内感染的患者行腰大池引流加全身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20例颅内感染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首选腰大池引流,有望治愈.

  • 脑室外引流并腰穿治疗外伤性脑室出血体会

    作者:刘宏宇;刘晓东;田振宇;陈峰

    外伤性脑室出血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神经外科急症,脑室内出血可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导致脑积水,还可引起血管痉挛,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由于脑室急剧膨胀,使颅内压骤然升高,而致脑深部组织结构破坏,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自1996-07~2001-10本院共收治22例,现就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 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

    作者:王学壮;张振涛;刘斌

    全脑室出血铸型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差,死亡率31.6%~76.6%,幸存者常残留功能缺损及智力障碍.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如开颅清除血肿,则创伤大,致残率很高.为探讨全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48例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单侧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孟磊;吴长山;郭志强

    目的:观察单侧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7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38例采用单侧脑室外引流,59例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两组中分别随机选取30例,对两种不同术式的穿刺引流成功率、引流量、拔管时间、颅内感染率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双侧脑室外引流组成功率、引流血性脑脊液量、拔管时间优于单侧脑室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脑室外引流组治疗后患者疗效评价Ⅰ~Ⅱ级占26.67%(8/30),高于单侧脑室外引流组的13.33%(4/30),双侧组死亡率及植物生存率明显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更易引流出血性脑脊液,拔管时间缩短,较单侧引流穿刺成功率高,死亡率低,为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脑出血
  • 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注入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6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序斌

    目的 探讨重度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2006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68例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脑室外引流并给予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6 d后给予腰穿并行脑脊液置换或置管引流.结果 所有患者中治愈36例,轻残15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治愈52.9%,死亡5.9%.结论 对于重度脑室内出血病例,给予脑室外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及给予腰穿脑脊液置换或置管引流治疗,可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脑脊液压力监测在早期腰大池外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广宇;王新军;廖一凡;兰周华

    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脊液(CSF)压力监测在早期腰大池外引流(LD)治疗重型脑室出血(IVH)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重型IVH患者,其中37例(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EVD)并脑室内纤溶治疗(IVF),28例(观察组)在侧脑室CSF压力监测下早期联合应用LD.比较两组尿激酶使用总量、CSF持续外引流时间、引流相关并发症(脑疝、颅内再出血、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颅内感染、穿刺点CSF漏、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尿激酶使用总量、CSF持续外引流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3个月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CSF压力监测下早期联合应用LD治疗重型IVH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CSF持续外引流时间、降低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Ommaya储液囊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伟;黄斌;杨磊

    目的:探讨Ommaya储液囊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根据引流方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对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颅内感染、脑血管痉挛、术后3个月脑积水、术后Rankin评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改良组患者中,术后Rankin评分良好(0~2级)25例,死亡4例,颅内感染2例,脑血管痉挛1例,术后3个月脑积水3例。传统组患者中,术后Rankin评分良好(0~2级)18例,死亡11例,颅内感染9例,脑血管痉挛10例,术后3个月脑积水11例。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Ommaya储液囊植入引流术,能有效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脑积水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术后预后,降低死亡率。

  • 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董津平;昂梅鲜;李岚;朱凤华

    目的了解单、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疗效差异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采用单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的3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疗效和护理特点,并将术后各时段血肿消失的例数、病后3个月生活能力(ADL)恢复等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间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疗效明显优于单侧脑室外引流术.双侧脑室引流术后护理重点是注重更换体位时根据引流的速度调整高度,保证引流通畅,缩短引流时间,预防或防止感染的发生.

  • 自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的颅内压监测与护理

    作者:朱琦;王秉玉

    脑室外引流是白发性脑室出血的重要急诊抢救治疗措施,尤其对于高颅内压的危重患者,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为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争取时间与机会.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是了解脑室外引流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417 条记录 7/21 页 « 12...45678910...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