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州地区719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 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测定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719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环丙沙星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壮观霉素MIC范围为2~128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16mg/L和32mg/L.719株淋球菌中有718株(99.86%)对壮观毒素敏感,6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环丙沙星MIC范围0.002~32mg/L,3.06%菌株对环丙沙星敏感,22.95%为低度敏感,73.99%为耐药.结论壮观霉素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对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仍相当有效,氟喹诺酮类药物因高耐药率已不再适宜作为治疗淋球菌感染的首选药.
-
24例婴幼儿淋病的发病特点与治疗体会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多的性传染病,妇女感染淋病多无症状,易被忽视,而这些无症状病人更具危险性,可成为带菌者继续传播,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直接传给下一代,则造成了婴幼儿淋病的逐渐增多.近年来成人淋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中青年男女中,发病率更为显著,加之目前抗青霉素淋病菌株增多,淋病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使一些孕产妇及其配偶患上了淋病后,未能进行彻底的治疗及治愈,而使刚出生的婴幼儿患上了淋病.婴幼儿患上淋病主要原因与其婴幼儿父母有淋病史有密切关系,加之婴幼儿生殖器官不成熟,防御机能不够健全,特别是女性婴儿更容易被感染.我院共收治婴幼儿淋病24例,均选用壮观霉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对染上淋病的孕产妇及配偶或淋病患者亦用此药,加强治疗,临床观察效果好,价格便宜,无副作用,对消灭传染源,避免婴幼儿患上淋病起重要作用,是当前治疗淋病的一种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
中药煎剂疗慢性淋病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煎剂(黄柏、金钱草、鱼腥草、白花蛇、蛇蜕、赤芍)与西药壮观霉素2g肌注,对照观察慢性淋病.结果:中药组124例,经1个疗程(10天)治疗,痊愈112例,无效12例,治愈率达90.3%;壮观霉素组80例,经1个疗程治疗(3天为1个疗程)痊愈56例,无效24例,痊愈率为70.3%.经统计学处理中药组疗效高于壮观霉素组(P《0.05).
-
广州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敏感性的6年动态观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敏感性.方法我们对6年来广州地区719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壮观霉素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壮观霉素MIC范围为2~128 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16 mg/L和32 mg/L,719株淋球菌中有718株(99.86%)对壮观霉素敏感,6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壮观霉素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对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仍相当有效.
-
壮观霉素、氟哌酸治疗急性淋病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自1995年以来用壮观霉素和氟哌酸联合治疗急性淋病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上海某院淋球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观察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于菌株的变异和滥用抗生素,自1976年美国发现2例耐青霉素治疗的淋球菌病例以来,淋球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多应用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其治疗.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染色体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等原因,淋球菌逐渐产生了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菌株.为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耐药现状,我们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995年和2005年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及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新生儿淋病1例报告
患者,女,23岁,妊娠7个月零24天时产下一男一女双胞胎 ,产下男婴发现是死胎;女婴成活,但产后第2天发现其双眼不能睁开,并有大量灰黄色脓性分泌物,外阴红肿、见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取婴儿眼及外阴分泌物涂片均可见细胞内G-双球菌,培养为淋病双球菌生长,患儿之父有婚外性生活史,并在1个月前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流脓史,经肌注壮观霉素2g症状消失;患儿之母在妊娠期有下腹坠胀,白带增多等症状未经治疗.给予患儿头孢三嗪25mg/kg肌注,共5天,同时用等渗盐水清洗双眼,用药后第2天脓性分泌物减少,第4天痊愈 .患儿之母分两侧肌注壮观霉素4g.分别于产后第5天、10天复查,结果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为阴性,随访6 个月未复发.
-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基因的初步检测
目的 检测导致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中的突变位点.方法 对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小抑菌浓度(MIC)≥128 mg/L]、20株大观霉素敏感菌株(MIC 32 mg/L和16 mg/L各10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DNA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16S rRN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的16S rRNA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其中2株(MIC>256 mg/L)为C1192T突变,1株(MIC 256 mg/L)为C1344T和T1345A突变,1株(MIC 256 mg/L)为T990G和T991C突变,1株(MIC 128 mg/L)为T990G、G1343C和C1344T突变,1株(MIC 128 mg/L)为T991C突变.20株大观霉素敏感菌株均未发生突变.结论 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不同位点突变可能与大观霉素不同程度的耐药相关,C1192T突变可能导致高度耐药,其他单一位点或多位点突变与不同程度的耐药相关.
-
1988-2002年上海分离的淋球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监测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988-2002年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的发生率、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耐药性,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青霉素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结果青霉素敏感性从1988年的11.28%降至2002年的0,MIC5o和MICgo分别增加了8倍和4倍,2002年的耐药率达到94.29%,PPNG株达到了50.95%;高度耐四环素株(TRNG)从1995年的0上升到2002年的20.95%;头孢曲松敏感株已由1995年的100%下降至2002年的23.80%;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维持在高点(>97%);环丙沙星敏感性有较大幅度下降,其耐药率在2002年达到了99.05%.分析多重耐药株,同为耐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3种药物的菌株从2001年的20.87%上升到2002年的23.30%.同为耐青霉素和环丙沙星2种药物的菌株近2年都已接近70%.结论近15年来,淋球菌对多种药物产生了耐药,耐药率逐年提高.建议上海地区将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并且尽早研制出对淋球菌敏感的抗菌药.
-
大观霉素等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药敏试验及其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大观霉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和司氟沙星对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药敏情况及国产大观霉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①药敏试验:支原体培养基设大观霉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和司氟沙星1μg/mL(敏感质量浓度)和4μg/mL(耐药质量浓度)2个质量浓度.②治疗方法:国产大观霉素2.0 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7~10 d,治疗7 d后复查,观察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2~4周复查1次,观察远期疗效.结果①药敏试验:1 658例分泌物标本中Uu阳性519例和Mh阳性61例.Uu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7.7%,阿奇霉素为13.9%,司氟沙星为21.4%,大观霉素为7.3%:Mh的耐药率分别为18.0%,54.1%,45.9%和29.5%.②国产大观霉素对Uu的MIC为0.01~0.3μg/mL,Mh的MIC为0.02~0.6μg/mL.③临床疗效:43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经肌内注射大观霉素治疗后痊愈37例(86.0%),显效4例(9.3%),无效2例(4.7%),总有效率为95.3%.支原体清除率为95.3%.其中24例患者于治疗后2周复查未复发.结论支原体对大观霉素的耐药率比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和司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临床应用国产大观霉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取得满意疗效.
-
三种抗生素治疗女性淋病疗效对比观察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生殖器官沙眼衣原体感染.不恰当的诊断和治疗,除可造成并发症或发生后遗症,还可引起细菌耐药.我院自1999年6月~2001年5月对女性无并发症的淋病采用199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传播疾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所推荐的治疗方案现将氧氟沙星[1],大观霉素,罗氏芬三种抗生素治疗女性淋病结果报告如下.
-
头孢曲松与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临床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头孢曲松与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头孢曲松与大观霉素对比治疗单纯性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6篇RCT文献纳入本项研究,累计病例7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在提高痊愈率[OR1.18;95%CI(1.06,3.34),P<0.05]和总有效率方面[OR3.96;95%CI(1.29,12.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细菌清除率[OR3.17;95%CI(0.32,31.09),P>0.05]和不良反应[OR0.39;95%CI(0.11,1.36),P>0.05]方面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头孢曲松在治疗单纯性淋病中疗效确切,是治疗单纯性淋病的有效方法。
-
氧氟沙星与壮观霉素治疗淋病疗效比较(附200例报告)
我们用氧氟沙星(浙江新昌第五制药厂生产)和壮观霉素(意大利麦西加大药厂制造)对200例门诊无合并症淋病患者进行治疗,两种药物疗效相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例中,男120例,女80例.患者发病前均有不洁性交史,多数于不洁性交后2~5天发病.男性几乎都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流脓性分泌物.女性除部分表现为膀胱刺激征外,尚有部分尿道口、巴氏腺发红肿胀、疼痛,脓性黄白带增多,外阴刺痒和烧灼感.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化脓性尿道炎或化脓性宫颈炎的临床表现.从尿或尿道、宫颈分泌物取材涂片镜检,见白细胞内革兰氏染色阴性双球菌而确诊为淋病.
-
三种抗菌素治疗女性淋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人数多,流行面广,危害性大.目前对女性淋病的治疗方案尚不一致,我们自1994年3月至1998年6月对86例女性淋病患者分别采用青霉素G、壮观霉素、氟哌酸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的86例患者全部为门诊就诊病例,经采集患者宫颈管或阴道分泌物涂片,采用革兰氏染色于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内见有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或分泌物培养为阳性而确诊.86例淋病患者中,年龄小18岁,大44岁.其中8例合并滴虫,6例合并尖锐湿疣,3例合并霉菌.职业中,以歌女为多共39例,个体户22例,其它25例.86例中,有不良性生活史46例,配偶或性伴侣患有淋病者40例;所有病例均有会阴部不适及脓性白带增多,21例合并有尿频、尿急.
-
654例解脲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支原体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近三年间分离出的654例解脲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十种抗生素对解脲支原体的敏感率分别为:美满霉素:61.3%,交沙霉素:32.4%,强力霉素41.1%,环丙沙星:28.7%,氧氟沙星:36.4%,罗红霉素:47.9%,阿齐霉素:36.7%,螺旋霉素:14.2%,壮观霉素;48.6%,司帕沙星:42.7%.结论:解脲支原体对各种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其耐药性应广泛关注,其临床用药应在严格的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指导下进行,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解脲支原体的首选药.
-
淋菌性尿道口小脓肿2例
患者,男,28岁,未婚,曾有不洁性交史,性交后约2~3天出现尿道口肿痛,伴尿道口溢脓,在当地医院诊为"淋病",给予壮观霉素2支肌注,症状消失.但每隔2~3月症状又出现,继续肌注壮观霉素仍有效,其复发3次,故来我科就诊.追问病史无性交史.查体:尿道口红肿,无尿道脓液自溢,用手挤压尿道口,有粘稠绿色圆珠状脓液排出,将尿道口分开,见尿道口左侧内上方有针尖大小的开口,用探针从此开口向尿道内上方探入0.2cm,针尖有脓汁,脓汁检查可见细胞内G-双球菌.
-
挥发性离子对试剂应用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性食品中的壮观霉素,链霉素,二氢链霉素和新霉素
目的:建立检测动物性食品中的壮观霉素,链霉素,二氢链霉素和新霉素药物残留的方法.方法:偏磷酸提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后,使用七氟丁酸离子对试剂作为流动相,UPLC-MS/MS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这四种氨基糖苷类.结果:四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在80 μg/L~ 2000 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壮观霉素,链霉素,二氢链霉素方法低定量检测限为8 μg/kg,新霉素方法低定量检测限为16 μg/kg,从100 μg/kg、150 μg/kg和300 μg/kg三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平均回收率为67%~93%,RSD 0.8% ~ 9.5%.结论:本方法可以满足国际上食品安全的低限量标准的要求.
-
氧氟沙星和壮观霉素联合治疗淋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和壮观霉素联合治疗淋病的疗效.方法:86例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壮观霉素2g im,同时口服氧氟沙星200mg,tid,共7 d;对照组口服氧氟沙星200mg,tid,共7 d.结果:试验组治愈率97.9%,对照组89.5%,两组无差异,但试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氧氟沙星和壮观霉素联合用药是治疗淋病有效的方案.
-
458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敏感性测定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方法对 458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壮观霉素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99.78%菌株对壮观霉素敏感,只有 0.22%菌株为耐药.结论南宁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高,所以壮观霉素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
南宁地区221株淋球菌对青霉素、壮观霉素的敏感性测定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淋球菌对青霉素、壮观霉素的敏感性。方法:我们于1996年至1999年对221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壮观霉素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7株(3.17%)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青霉素MIC范围为0.008~16mg/L;2.71%菌株对青霉素敏感,36.20%为低敏,61.09%为耐药。其中1996至1999年各年耐药率分别为23.92%、37.10%、89.16%、90.00%。壮观霉素MIC范围2~>128mg/L;92.76%菌株对壮观霉素敏感,7.24%菌株为耐药;1999年未发现耐壮观霉素菌株。结论:南宁地区淋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比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现了耐壮观霉素的菌株。持续性监测青霉素、壮观霉素对临床合理用药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