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自然转归的MRI评价

    作者:金佳敏;蔡协艺;杨驰

    目的:借助磁共振技术,对未经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盘-髁距离、关节盘长度及髁突高度的变化进行定量测量分析,从而为制订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2例(83侧关节)在随访期间未经有创或不可逆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在初诊及随访结束时拍摄MRI,分别对盘-髁距离、关节盘长度及髁突高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源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初次就诊时,平均年龄为30.4岁,平均随访时间10.9个月.初诊时,39侧关节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其中27侧随访期结束时变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随访结束时,盘-髁平均距离从初诊时的5.28mm增加至6.73mm,而关节盘的平均长度从8.31mm缩短至6.91mm,髁突高度从5.21mm降为4.65mm,以上变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过程中,关节盘前移距离逐渐增大,关节盘长度逐渐缩短,髁突高度逐渐下降,但需更长期的随访及分层研究.

  • 山羊颞下颌关节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学评价

    作者:李凌志;王丽珍;何冬梅;杨驰

    目的:建立山羊颞下颌关节损伤模型,比较不同损伤类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损伤类型,16只成年山羊双侧关节随机分为4组.DD组:剪断关节盘后附着,牵引向前,固定于冠突根部,形成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CCD组:磨除髁突外侧1/3软骨,造成髁突软骨损伤;DD+CCD组:形成关节盘前移位+髁突软骨损伤.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周和1个月观察3种损伤类型的大体及组织学改变.对髁突软骨进行组织学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包比较4组之间的差异.结果:DD+CCD组,2周和1个月时见囊内纤维性黏连,剩余软骨粗糙;镜下见剩余软骨结构紊乱,蛋白多糖降解.1个月时,软骨剥脱及囊内纤维黏连加重.DD组,2周和1个月时剩余髁突软骨结构紊乱,纤维带完整,少量血管再生;蛋白多糖少量降解.CCD组,2周和1个月时缺损区与关节盘发生黏连;剩余软骨结构和蛋白多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基本正常.各组之间比较,软骨退行性变程度1个月时比2周时更严重,统计评分按严重程度分别为DD+CCD组(11.75±0.75)、DD组(8.75±0.25)、CCD组(1.75±0.85)和C组(0.00-±0.00),各组之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手术成功建立了3种山羊TMJ损伤模型,其中,DD+CCD组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严重,DD次之,CCD轻.

  • 生长期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胶原表达的变化

    作者:宋浩;李辉;蔡协艺;杨驰

    目的:建立生长期兔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检测髁突软骨内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的表达,探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与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关系,及其与下颌骨发育不对称畸形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机制.方法:取生长期新西兰大白兔40只,右侧颞下颌关节手术建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模型,左侧行假手术作为对照.实验动物于建模后24 h、1、4、8、12周分组处死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髁突软骨组织内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包对每组样本实验侧和对照侧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Ⅱ型胶原在盘移位后24h、1、4、8周时与对照侧均无显著差异,12周时较对照侧表达升高(P<0.05).X型胶原在盘移位后24 h(P<0.01)、1周(P<0.01)、4周(P<0.05)时较对照侧显著降低,8周、12周时实验侧与对照侧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对兔髁突软骨内成骨过程造成干扰,这种影响可能是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患侧下颌支高度不足和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重要原因.

  • 生长期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对髁突软骨内Ihh和PTHrP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浩;蔡协艺;张晓虎;杨驰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对生长期兔髁突软骨印度豪猪蛋白(Ihh)和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关节盘前移位与下颌骨髁突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取3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21只,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分别于建模后4、8、12周处死取材,观察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hh、PTHrP在髁突软骨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关节盘移位后4周,髁突软骨结构轻度紊乱;8周时,髁突前部软骨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12周时,软骨正常结构丧失进一步加剧.关节盘移位后4周,可见Ihh、PTHrP在增殖带深层细胞内明显表达,8周、12周时在髁突深层软骨细胞内表达.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导致髁突软骨结构进行性病理性损害,Ihh和PTHrP在盘移位后髁突软骨病理性改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关节盘前移位可能通过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对生长期髁突软骨内成骨过程产生影响.

  •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与不可复性前移自然转归的MRI评价

    作者:胡颖恺;杨驰;蔡协艺;谢千阳

    目的:利用磁共振(MRI)比较未经治疗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与不可复性盘前移患者的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及关节盘形态的变化,为制订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65例(217侧关节)在随访期间未经有创或不可逆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分为可复组与不可复组,在初诊及随访结束时拍摄MRI,分别对关节盘长度和盘-髁距离进行定量测量,对关节盘形态变化和Wilkes分期变化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关节盘状态的改变.结果:可复组86侧关节,平均随访9.38个月(3.17~25.47个月);不可复组131侧关节,平均随访8.03个月(3.40~47.43个月).可复组关节盘的平均长度从9.19 mm缩短至8.54 mm,盘-髁平均距离从3.77 mm增加至4.59 mm;不可复组关节盘平均长度从7.70 mm缩短至6.34 mm,盘-髁距离从6.29 mm增加至7.58 mm.可复组初诊及随访后关节盘形态均以Ⅰ型为主,关节盘仍有复位价值;不可复组初诊时以Ⅱ型为主,随访后以Ⅳ型为主,关节盘复位价值下降.以上结果组内、组间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过程中,关节盘前移距离逐渐增大,关节盘长度逐渐缩短.可复组经过半年余随访,关节盘形态仍较好,而不可复性组则出现明显的关节盘折叠变形.因此,对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应尽早进行盘复位手术.

  • 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前移位与骨关节病的关系

    作者:霍亮;张善勇;杨驰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开口受限、关节区疼痛、摩擦音等一系列症状.虽然骨关节病不是致命性疾病,但是骨关节病的发生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发生率高,是常见的关节紊乱病.本文就TMJ ADD与OA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兔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艺群;谷志远

    目的探讨关节盘移位后髁突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 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表达与分布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意义.方法22只日本大耳白兔,16只用于建立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2、4、8周处死,4只行模拟手术作为手术对照组,另2只不行手术作为空白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髁突软骨中TGF-β1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实验组关节盘成功前移位.对照组TGF-β1主要表达于髁突肥大层及钙化软骨层,实验组关节盘移位后,过渡层及增殖层中TGF-β1表达逐渐增强.8周时髁突软骨全层细胞几乎都表达TGF-β1.结论关节盘移位后TGF-β1的分布及含量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与关节盘前移位病程进展一致.提示TGF-β1可能介导了关节盘移位后疾病发展过程中机械刺激对髁突的改建作用.

  • 兔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PRG4mRNA表达改变的研究

    作者:冯剑颖;谷志远;林新平;吴梦婕;王伟

    目的 分析兔颞颌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PRG4 mRNA表达的动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62只日本大耳白兔,48只建立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分期处死.6只为手术对照组,8只为空白对照.合成兔PRG mRNA 探针,原位杂交检测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PRG4 mRNA 表达的动态改变.结果 PRG4 mRNA表达于髁突全层软骨.关节盘前移位后, PRG4 mRNA表达一过性升高,8周后回落至正常.4只样本术区骨关节病样表现,软骨崩解区域PRG4 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细胞PRG4 mRNA 一过性升高以保护髁突软骨表层的完整性,促进滑液润滑,有利于实现关节的适应性改建.

  •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疗效观察

    作者:古则丽阿依·阿不都卡德尔;迪丽努尔·阿吉;龚忠诚;古丽巴努·依马木;刘佳怡;徐彬;李琦

    目的 探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42例,均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及3个月患者张口度、关节弹响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Helkimo指数变化.结果 经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后,患者张口度、VAS评分及Helkimo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0例合并关节弹响者,治疗后13例弹响完全消失.结论 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明显减轻患者关节区疼痛及弹响,改善张口度.

  • 透明质酸钠关节下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袁健;龚忠诚;凌彬;林兆全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临床表现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复性或不可复性),进行关节下腔灌洗及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治疗1、2、3次和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和Helkimo指数分析.结果:治疗1、2、3次、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较,临床疗效及Helkimo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效果稳定.

  • 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凋亡调控信号Bcl-2及Bax在髁突软骨细胞表达的研究

    作者:肖进;刘登峰;徐兴侨;詹静;谷志远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bax在髁突软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17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组,实验组行右侧颞下颌关节手术,人工造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分别经1、2、4周后处死动物,Western blot检测侧髁突软骨bcl-2及bax表达.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bax蛋白含量增加,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bcl-2蛋白则相反,实验组较对照组动物关节软骨内表达减少,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递减.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软骨凋亡过程中bcl-2/bax可能起一定调控作用.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组织内的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作者: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组织的适应性改建过程中是否有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过程的参与.方法:采用12只成年兔,其中8只兔的右侧关节盘被手术前移固定,另外4只为正常对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只实验兔和2只正常兔,分别对双板区组织进行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内可见部分细胞的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其内PCNA阳性.透射电镜下可见:部分细胞形体较小、胞膜或胞核明显皱缩、核染色质呈片块状或核膜下聚集、粗面内质网极度扩张等.结论: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组织的适应性改建过程.

  • 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双层显示对关节盘前移位的X线片影像分析

    作者:程勇;王世平;魏民宪;张俊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双侧显示的关节前移位的影像特点.方法:总结1994~1996年间在我院颞下颌关节门诊诊治的颞下颌关节前移位的197例进行双层显示的颞下颌关节造影.结果: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82例,占41.62%.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115例,占58.38%;关节前内移位者74例,占37.56%,关节盘前外移位者8例,占4.07%,单纯性关节前移位者115例,占58.37%.结论: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双层显示不仅能诊断可复性盘前移和不复性盘前移,同时能够判断关节盘前移位过程中是否存在内外移位.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双轴诊断及关节腔注射联合(牙合)垫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付启程;宋雨红;孙国洪;李昊森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双轴诊断的临床意义,评估关节腔注射联合(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28例,其中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2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6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估就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联合透明质酸钠进行关节上腔的灌洗及注射治疗,制作上颌前导型再定位(牙合)垫并让患者佩戴.治疗后2周、4周、6周及3个月复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显示诊疗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的数值较全国常模数值偏高(P<0.05).28例患者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与上颌前导型再定位(牙合)垫治疗后,2周、4周、6周及3个月均表现出显著疗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联合上颌前导型再定位(牙合)垫治疗短期效果显著.

  • 关节盘移位后髁突软骨c-fos基因转录及表达的研究

    作者:周艺群;吴慧玲;谷志远;顾昕

    目的 观察关节盘移位后髁突软骨中c-fos基因转录与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实验组25只用于建立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5只行模拟手术作为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另2只不行手术作为空白对照.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髁突软骨中c-fos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水平,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平均灰度值.结果 实验组关节盘移位1周后,髁突软骨c-fos Mrna的灰度值为57.66±4.80,C-FOS蛋白水平的灰度值为144.12±12.43,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移位4周后,髁突软骨c-fos Mrna表达和C-FOS蛋白水平开始回落.关节盘移位8~12周后两者基本达到正常水平,髁突软骨c-fos Mrna的灰度值为16.64±0.08,C-FOS蛋白水平的灰度值为46.72±5.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盘前移位的早期髁突软骨c-fos基因转录与表达水平都明显升高,可能在关节盘移位后髁突软骨的改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关节间隙改变的X线研究

    作者:王瑞永;马绪臣;张万林;柳登高

    目的 测量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成人许勒位片上的关节间隙,分析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探讨髁突后移位在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120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拍摄许勒位片,使用AutoCAD计算机软件,采用2种线距测量方法 (张震康法和Kamelchuk法)在许勒位片上测量关节间隙,并计算ln(P/A)值,比较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成人(对照组)关节间隙的差异.结果 2种测量方法 的测量结果均显示:关节盘前移位组的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前间隙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前移位组ln(P/A)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应ln(P/A)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许勒位片上显示的颞下颌关节髁突后移位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有关节盘前移位的存在;但正常髁突位置也存在变异,单纯的许勒位片尚不能作为关节盘前移位的确切诊断依据.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细胞基质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冯剑颖;张凯;谷志远;柴田·考典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细胞基质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40只大白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用地高辛标记cRNA 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术后不同病变时期髁突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聚合体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正常髁突的增殖层深层、肥大层和钙化层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聚合体mRNA表达.术后1周蛋白多糖聚合体开始下调,至2周达低谷,6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Ⅱ型胶原4周后开始持续下降,其表达下降程度较蛋白多糖聚合体显著,8周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的基质基因表达发生有序、协调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适应性改建的启动.

  • 关节盘前移位对关节滑膜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1型抑制剂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詹静;吴利群;谷志远;张银凯;胡济安

    目的探讨关节盘前移位对滑膜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1型抑制剂(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在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后,分别于术后4 d、1周、2周、4周、8周和12周处死,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内uPA与PAI-1基因分布和表达变化.结果正常滑膜中偶可见uPA和PAI-1染色弱阳性的滑膜内衬细胞,滑膜下层也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有uPA和PAI-1的弱阳性表达.术后1周,滑膜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uPA和PAI-1阳性的细胞增加,其表达也逐渐增强,12周时,细胞中uPA和PAI-1的基因为强表达.结论滑膜组织中存在较完善的uPA/PAI-1系统,该系统可能在由关节盘前移位造成的滑膜组织改变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经眶持续牵引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评价

    作者:张银凯;谷志远;詹静;冯剑颖

    目的:改进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手术暴露8只兔右侧的颧突根部、眶下壁和眶后壁处组织,在颧突根部的前下方,用带有弹力橡皮筋的针自下向上垂直穿过关节盘的前伸部,将双股弹力橡皮筋从7 mm向前牵引至16 mm,达0.78 N的牵引力,并将其固定于在颧弓上制备的小孔中.术后分期处死动物,做成石蜡切片,行HE染色.结果:所有动物的下颌均不同程度地偏向对照侧并伴有前牙的斜向磨耗,关节盘均出现了前移位且前移的量亦基本一致.结论:为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程度及其与关节疼痛的关系

    作者:赵二军;焦国良;王永海;祝玉芬;杜昱平

    目的: 对关节盘移位程度进行定量研究并评价移位程度与关节疼痛的关系. 方法: 利用MRI对44例单侧关节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者的88侧颞下颌关节(TMJ)进行闭口斜矢状位T1加权成像. 关节盘移位程度的测量方法:MR成像层面上关节结节下点(A)到外耳道上点(E)的连线为直线AE,髁突顶点(C)及关节盘后点(D)与直线AE垂直相交点分别为C′、D′,分别求得AD′距离、C′D′距离,代表关节盘在关节窝前后方向的位置. 依据可视疼痛模拟标尺(VAS)值将疼痛侧关节分为轻、中、重度疼痛3组,以测量的AD′、C′D′距离,同非疼痛侧关节AD′、C′D′距离做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轻、中、重度疼痛组及无疼痛组AD′和C′D′分别为(8.7±2.8) mm 和(1.2±3.2) mm ;(6.4±2.5) mm和(4.1±2.9) mm;(7.5±2.8) mm和(2.2±3.4) mm;(10.9±1.7) mm和(-0.9±1.7) mm,统计学分析非疼痛组AD′、C′D′与轻、中、重度疼痛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除轻度与中度疼痛组有统计学差别外,轻度与重度组间、中度与重度组间AD′、C′D′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MJ疼痛与盘移位有关,但疼痛程度与关节盘前移位程度无相关性,即疼痛程度不能反映关节盘的移位程度.

40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