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叶酸缺乏对胚胎停育患者绒毛印记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作者:赵琳琳;卢晓琳;刘鑫丽;王理;姚秀英

    目的 探讨叶酸缺乏对胚胎停育患者绒毛印记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陆军总医院263临床部妇科门诊224例胚胎停育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同比例自愿来陆军总医院263临床部人工流产孕妇(对照组),按照是否叶酸缺乏分为叶酸正常亚组和叶酸缺乏亚组,分析不同组别胰岛素生长因子2、父系表达基因3以及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10甲基化状态.结果 对照组叶酸正常亚组IGF2、GRB10的甲基化指数均低于研究组叶酸缺乏亚组、叶酸正常亚组(t值分别为8.21、7.54、6.12、5.29,均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IGF2、GRB10异常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1、6.34,均P<0.05).研究组组内叶酸缺乏亚组IGF2、GRB10异常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叶酸正常亚组(χ2值分别为5.02、5.44,均P<0.05);对照组叶酸正常亚组IGF2、GRB10异常甲基化率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叶酸缺乏亚组(χ2值分别为6.17、6.43,均P<0.05).结论 叶酸缺乏可能导致IGF2、PEG3基因甲基化程度以及异常甲基化率增高,从而引起胚胎停育.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SOCS-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丁海;高硕;魏红霞;李雷;王庆飞

    目的:建立外周血DNA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方法,初步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为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5年1月~4月期间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7例和健康体检者19例的全血标本,抽提外周血 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全血DNA中 SOCS-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在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SOCS-1基因完全甲基化占44%(12/27),不完全甲基化占56%(15/27);而健康体检者的 SOCS-1基因完全甲基化占74%(14/19),不完全甲基化占26%(5/19)。与健康对照相比,SLE患者 SOCS-1基因完全甲基化的比例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49)。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 DNA中可能存在 SOCS-1基因低甲基化的状态,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诊治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相关性

    作者:轩菡;顾康生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遗传学表达机制,也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胃癌的发生是多阶段、多因素异常累计的结果,其中基因的甲基化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关系密切.这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关系进行阐述.

  • 5-氮杂胞苷抑制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及逆转RASSF1A基因甲基化作用

    作者:吴丽明;杨建平;莫先启;袁建辉;庄志雄

    背景与目的:探讨5-氮杂胞苷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苷与Bcap-37细胞共培养后,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Bcap-37细胞生长的情况;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al PCR,MSP)检测5-氮杂胞苷作用前后RASSFIA基因甲基化、非甲基化状态的改变;采用逆转录RCR检测RASSFIA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当5-氮杂胞苷大于5.00μmol/L剂量时对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抑制作用(P<0.01);5-氮杂胞苷作用4 d后对Bcap-37细胞RASSFIA基因有去甲基化作用;细胞Bcap-37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能较好地逆转Bcap-37细胞RASSFIA基因异常甲基化,诱导RASSFIA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结晶型硫化镍及反式 -BPDE恶性转化 16HBE细胞 hMSH2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刘莉莉;陈家堃;安社娟;吴中亮

    背景与目的: 对结晶型硫化镍 (Nickel sulfide,NiS)及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 (anti-7,8,-dihydrodiol-9,10-epoxide benzo[a] pyrene,BPDE)恶性转化及成瘤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16HBE)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其 mRNA表达进行研究,探讨镍及反式 -BPDE的表遗传致癌机制.材料与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和 RT-PCR法检测结晶型 NiS及反式 -BPDE恶性转化及成瘤的 16HBE细胞 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其 mRNA表达,与非转化的 16HBE细胞进行比较;并用去甲基化因子 5-Azac(5-Aza-2′ -deoxycytidine)处理有异常甲基化的细胞. 结果: 发现结晶型 NiS及反式 -BPDE恶性转化及成瘤的 16HBE细胞 hMSH2基因启动子区存在 CpG岛的高甲基化;与非转化 16HBE细胞比较,转化及成瘤的 16HBE细胞 hMSH2基因 mRNA表达下降;有异常甲基化的细胞经去甲基化处理后甲基化消失.结论: 结晶型 NiS及反式 -BPDE恶性转化及成瘤的 16HBE细胞 hMSH2基因启动子区 CpG岛的高甲基化使其 mRNA表达下降,并可能导致 hMSH2基因表达抑制,这可能是结晶型 NiS及反式 -BPDE诱导 16HBE细胞转化和成瘤的一种表遗传致癌机制.甲基化的可逆性对今后研究其表型逆转以及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 基因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靳义;刘俊峰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不到30%[1]。食管癌的发病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同时也是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食管癌按病理可分为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我国以食管鳞癌为主,食管鳞癌约占95%[2]。早中期的食管癌有治愈的可能,晚期食管癌治愈难度很大。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食管癌约占该病的70%~80%,为该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Knudson 早在1971年提出经典的肿瘤发生的“二次打击理论”,认为肿瘤的发生是两次基因突变的结果。肿瘤的高发人群从出生时就遗传了双亲的一个突变的致癌基因,在后天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另一个等位基因的突变,经过这样二次打击之后可以引起肿瘤。大量分子生物学研究已证实了这种由统计学分析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现代肿瘤理论认为,肿瘤的形成在基因层次可分为遗传学机制与表观遗传学机制。遗传学机制指的是肿瘤的形成与DNA序列的改变有关;表观遗传学机制指的是肿瘤的形成不发生DNA序列的改变,而是通过自身的化学修饰影响DNA的表达。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的改变。DNA甲基化可认为是对肿瘤形成中的“二次打击”。DNA的甲基化对食管癌的早期预防与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食管癌的基因治疗研究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146 条记录 8/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