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路路通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李春;孙玉茹;孙有富

    目的研究中药路路通(Fructus liquidamb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路路通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oxo-11α,12α-epoxyoleanan-28,13β-olide (2),3-oxo-12α-hydroxy-oleanan-28,13β-olide (3),3α-acetoxyl-25-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4),齐墩果酸(5),熊果酸(6),胡萝卜苷(7)桦木酮酸(8),没食子酸(9),正二十九烷(10),正三十烷酸(11).结论 4为新化合物,3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5,6,7,9,10和11为首次从路路通中分离得到.

  • 苦玄参中一个新苦玄参酮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作者:邹节明;王力生;郭亚健;王征;王睿陟

    目的研究苦玄参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2个三萜成分,分别鉴定为3,11,22-三羰基-16α-羟基-(20S,24)-环氧苦味素-5,23-二烯(1)和3,11,22-三羰基-16α-羟基-(20S,24)-环氧苦味素-5,23-二烯-2β-O-β-D-吡喃葡糖苷(2).结论化合物1为已知化合物苦玄参酮Ⅰ,其13CNMR数据为本文首次报导;化合物2为新三萜皂苷.

  • 金刚纂萜类成分研究

    作者:陈玉;田学军;李芸芳;杨光忠

    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等手段,从金刚纂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萜类化合物.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antiquorine A(1)、antiquofine B(2)、ent-13S-hydroxy-16-atisene-3,14-dione(3)、taraxerol(4)、3β-hydroxy-25,26,27-trisnorcycloart-24-oic acid(5)、9β,19-cyclolanostan-3β-ol(6)和Ψ-taraxastane-3,20-diol(7).化合物1~3为二萜,其结构类型分别属于松香烷型、对映贝壳烷型和阿替烷型,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7为三萜,其中化合物5为降解的环阿廷烷型三萜,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表明了该植物中化学结构的多样性.

  • 灵芝三萜成分分析

    作者:马林;吴丰;陈若芸

    目的建立灵芝子实体、孢子粉、发酵菌丝体三萜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赤芝孢子酸A(ganosporeric acid A,1),赤芝酸A(lucidenic acid A,2),灵芝酸B(ganoderic acid B,3)和灵芝酸C(ganoderic acid C,4)为对照品;色谱柱:反相C18;流动相:乙腈-水(37∶63);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UV 254 nm.结果进样量在0.2~1 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1),(2),(3)和(4)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101.2%,101.3%和101.7%.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和分离度好,适用于灵芝子实体、孢子粉、发酵菌丝体及相关制剂的三萜类物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 藤山柳根茎中的三萜成分

    作者:张晓瑢;彭树林;王明奎;丁立生

    目的研究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药用植物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 (Franch.) Maxim. ]根茎的甲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将甲醇提取物分散于水中,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再用正丁醇进行萃取,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化合物:2α,3β,24-三羟基乌苏-12,18-二烯-28-酸-28-O-β-D-吡喃葡糖酯(I), niga-ichigoside F1 (II), asiatic acid (III), 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IV), 2 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V).结论以上三萜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其中I是一个新三萜皂苷.

  • 绢毛蔷薇果实的化学成分

    作者:陈封政;何永华;丁立生;王明奎

    目的:研究绢毛蔷薇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将醇提取物用H2O溶解,EtOAc萃取,经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并结合化学转化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euscaphic acid 3,4-monoacetonide (1), euscaphic acid (2), 4-O-β-D-吡喃葡糖基没食子酸甲酯(3),槲皮素(4),齐墩果酸(5),豆甾醇(6).结论:1是新化合物,3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对3种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影响

    作者:王明宇;刘强;车庆明;林志彬

    目的研究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对3种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制备CCl4,D-Gal及BCG+LPS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按比色测定法和改良Fletcher法测定小鼠血清中ALT和肝脏TG水平及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灵芝总三萜GT(80 mg·kg-1)和其组分GT2(10,20,40 mg·kg-1)与阳性对照药马洛替酯(91 mg·kg-1)相仿,均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血清ALT和肝脏TG含量,并不同程度减轻动物肝损伤的程度.结论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T和GT2均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 乳香的化学成分

    作者:周金云;崔锐

    目的研究乳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IR,NMR,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乳香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乙酰乳香酸(1),β-乙酰乳香酸(2),羽扇-20(29)-烯-3α-乙酰氧基-24-酸(3),α-乳香酸(4),β-乳香酸(5),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6).结论化合物3为新成分.

  • 苦葛根中的新三萜成分

    作者:曾明;易杨华;郑水庆;陶朝阳;张汉明;苏中武

    目的研究苦葛Pueraria peduncularis (Grah. ex Benth.) Benth.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得到3个五环三萜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DEPT),HMQC,HMBC,NOESY和NOE差谱鉴定化合物.结果经光谱鉴定化合物1为3-O-[β-D-吡喃葡糖基(1→3)-O-β-D-吡喃葡糖醛酸基]-15α-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化合物2为3β,15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化合物3为3β,16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15-酮.结论 1和3为新化合物, 1被命名为苦葛皂苷A, 3被命名为苦葛二醇, 2为首次从苦葛根中分得.

  • HPLC-ELSD法测定四季青中三萜及其皂苷的含量

    作者:解军波;毕志明;李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季青中3种三萜及其皂苷--长梗冬青苷、地榆皂苷I和救必应酸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59∶41);流速1.0 mL*min-1;检测器:Sedex 5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结果线性范围为长梗冬青苷2.56~25.60 μg(r=0.999 2),地榆皂苷I 1.64~16.40 μg(r=0.998 2)和救必应酸3.74~37.40 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长梗冬青苷96.3%, RSD 1.6% (n=5); 地榆皂苷I 97.3%, RSD 3.8% (n=5);救必应酸97.7%, RSD 2.1% (n=5).3个化合物的精密度RSD (n=6)均<4%; 重现性RSD (n=6)均<5%.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行,可用于四季青三萜及其皂苷的含量测定.

  • 铁篱巴果中的三萜成分研究

    作者:于磊;杨敬芝;张东明

    为研究铁篱巴果的化学成分,利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22S,23R-环氧-甘遂烷-7-烯-3a,24,25-三醇(1),21S,23R-epoxy-21,24S,25-trihydroxyapotirucalla-7-ene-3-one(2),21R,23R-epoxy-21-ethoxy-24S,25-dihydroxy-apotirucalla-7-ene-3-one(3).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苦葛蔓中的新三萜成分

    作者:丁立生;窦永泽;张晓;彭树林;王明奎

    目的: 对苦葛蔓(Pueraria peduncularis Grah.)酸水解产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得到3个五环三萜化合物,用MS,1HNMR,13CNMR(DEPT),HMQC,HMBC和NOESY谱鉴定化合物.结果: 经光谱鉴定化合物1为3β,15α,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化合物2为3β,15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化合物3为3β,22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soyasapogenol B).结论: 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

  • 水杨梅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明东升;王峰;徐宏喜;董辉;毕培曦

    There are about 70 species in the genus Geum, of these 6 species are found in China[1~4]. Some species, such as G.aleppicum Jacq, G.japonicum Thunb. and G.japonicum Thunb.

  • 番石榴根中一个新的三萜类成分

    作者:彭财英;黄应正;刘建群;黄慧莲;舒积成

    为了研究番石榴Psidium guajava根的化学成分,采用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了7个乌苏烷型三萜类化合物:2α,3β,6β,23-四羟基乌苏酸-12,20(30)-双烯-28-O-&D-葡萄糖苷(1)、2α,3β,6β,23-四羟基乌苏酸-12,18-双烯-28-O-β-D-葡萄糖苷(2)、2α,3β,23-三羟基乌苏酸-12,18-双烯-28-O-β-D-葡萄糖苷(3)、nigaichigoside F1 (4)、积雪草苷C(5)、2α,3β,6β,19α,23-五羟基乌苏酸-12,18-双烯-28-O-β-D-葡萄糖苷(6)和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酸(7).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均为首次在此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新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化合物1浓度为25 μmol·L-1对人肝瘤细胞Bel 7402抑制率为52.5%,显示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 中药川续断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强;刘二伟;韩立峰;张祎

    为了研究中药川续断干燥根的化学成分,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等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等各种色谱手段,对其75%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共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HMBC以及TOF-MS技术分别鉴定为3β-羟基-24-降-乌苏-4(23),12-二烯-28-酸(1)、乌苏酸(2)、齐墩果酸(3)、3-O-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和3-O-[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5).其中1为新化合物,2为首次从川续断根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光叶海桐根中的一个新三萜类化合物

    作者:赵焕新;聂田田;郭焕杰;白虹

    为了研究光叶海桐根(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1.)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反相开口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7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共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β,6β,19α,21α,24-五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泰国树脂酸(2)、3,4,5-三甲氧基苯-1-O-β-D-(5-O-丁香酰基)-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和3,4,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其中化合物1为新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山栀茶中一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

    作者:肖炳坤;王伟兰;黄荣清;杨建云;董俊兴

    为了研究山栀茶(Radix Pittospori)的化学成分,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三萜类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2-acetyl-21-(2-acetoxy-2-methylbutanoyl)-R1-barrigenol (1)和3a-hydroxyl-20-demethylisoaleuritolic- 14 (15)-ene-28,30-dioic acid (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桦褐孔菌三萜对CCl4致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芬琴;严琳;崔仙红;林昇;王聪;张慧;康晓燕;姬汴生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系多孔菌科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北纬45°~50°地区,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两省资源较丰富.民间广泛用于治疗一些恶性肿瘤[1].已有大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桦褐孔菌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及保肝等广泛的药理作用[2-7].桦褐孔菌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羊毛甾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羊毛甾醇、桦褐孔菌醇、栓菌酸等,他们同时也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尤其是桦褐孔菌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及抗突变、抗炎等活性[8-12],是桦褐孔菌的标志性成分.

  • 基于全因子实验设计的灵芝抗肿瘤有效组分配伍研究

    作者:李芳;余梦瑶;向生霞;汤利萍;江南;许晓燕;贺黎铭;罗霞

    目的 研究灵芝总多糖和总三萜抗肿瘤的佳配伍剂量.方法 以抑瘤率为响应值,设计两因素三水平的(32)全因子实验,观察9个灵芝总多糖、总三萜不同配伍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用Minitab 16软件分析灵芝总多糖和总三萜对抑瘤率的影响;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两者的配伍剂量.结果 与对照组的瘤重为(3.48±o.75)g相比,9个糖萜组/PT组(灵芝总多糖、总三萜配伍组)的S180荷瘤小鼠的瘤重分别为(2.55±0.72),(2.07±0.98),(1.95±0.70),(1.95±0.67),(1.84±0.91),(1.80±0.65),(1.75±0.52),(1.60±0.59)和(1.61±0.71)g,这9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6.86%,40.65%,43.92%,44.04%,47.27%,48.19%,49.74%,54.08%和53.64%,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灵芝总多糖、总三萜均是抑瘤率的主效应影响因素(均P<0.05),与抑瘤率的拟合响应曲面模型优化获得两者配伍的理论大抑瘤率为54.45%,此时三萜与多糖的剂量分别为90.00,43.03mg·kg-1.结论 灵芝总多糖、总三萜的不同配伍对抑瘤率影响较大,适宜的灵芝多糖、三萜剂量配伍能有效地提高抗肿瘤药效,本实验获得了两者抗肿瘤的佳配伍剂量.

  • 爪哇脚骨脆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飞飞;郭志琴;柴兴云;屠鹏飞

    从大风子科植物爪哇脚骨脆的树干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三萜类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及与文献对照方法,分别鉴定为木栓酮-2,3-内酯(1),木栓烷(2),表木栓醇(3),木栓酮(4),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5),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6),2α,3α,23-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7),2α,3α,23-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羧酸(8),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9),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28-O-β-D-葡萄糖酯(10),及3β,19α-双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3-O-α-L-阿拉伯糖苷(11).其中化合物1为大风予科植物中稀有的裂环木栓烷三萜,所有化合物皆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415 条记录 6/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