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桦褐孔菌三萜对CCl4致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芬琴;严琳;崔仙红;林昇;王聪;张慧;康晓燕;姬汴生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系多孔菌科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北纬45°~50°地区,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两省资源较丰富.民间广泛用于治疗一些恶性肿瘤[1].已有大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桦褐孔菌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及保肝等广泛的药理作用[2-7].桦褐孔菌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羊毛甾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羊毛甾醇、桦褐孔菌醇、栓菌酸等,他们同时也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尤其是桦褐孔菌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及抗突变、抗炎等活性[8-12],是桦褐孔菌的标志性成分.

  • 桦褐孔菌醇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赵丽微;钟秀宏;杨淑艳;张以忠;杨宁江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醇(inotodio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桦褐孔菌醇与人宫颈癌HeLa细胞共同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La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yclinE、p27及bax、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 桦褐孔菌醇作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后,流式细胞检测显示Sub-G1峰(细胞凋亡)出现,随桦褐孔菌醇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且呈时间依赖性关系(r=1.O,P<0.01),S期和G2/M期细胞数显著下降.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cyclinE、bcl-2表达显著降低,p27、bax表达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桦褐孔菌提取物桦褐孔菌醇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G1期阻滞发挥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下调cyclinE和上调负调控因子p27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有关,此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桦褐孔菌在宫颈癌临床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

  • 桦褐孔菌醇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钟秀宏;赵丽微;赵芬琴;杨淑艳;徐野;任旷;钟越;叶龙;白杨

    目的 研究桦褐孔菌醇(inotodiol)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及其对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TUNEL染色测定凋亡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桦褐孔菌醇抑制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形态学检测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50mg·L-1桦褐孔菌醇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24、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21.91±2.84)%和(43.83±3.22)%,肿瘤细胞凋亡率(AR)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显示明显的时效关系(P<0.05).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显示,桦褐孔茵醇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Bcl-2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而Bax、caspase-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 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有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该药可能是通过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和上调促进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及启动caspase凋亡信号而发挥抗癌作用.

  • 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钟秀宏;赵芬琴;高宇;赵丽微;杨宁江

    目的 观察桦褐孔菌醇(Inotodiol)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桦褐孔菌醇高、中、低浓度组和顺铂(DDP)组各6只.桦褐孔菌醇组予桦褐孔菌醇腹腔注射治疗,DDP组予DDP注射治疗,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并记录各组裸鼠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和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桦褐孔菌醇组对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桦褐孔菌醇高、中、低浓度组抑瘤率为43.10%、28.73%和13.5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抑瘤率与顺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

  • 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钟秀宏;赵丽微;孙艳美;杨淑艳;任旷;钟越;杨艳;杨宁江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桦褐孔菌醇与人卵巢癌SKOV3细胞共同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观察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桦褐孔菌醇作用后SKOV3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桦褐孔菌醇处理后SKOV3细胞CyclinE,P2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桦褐孔菌醇对SKOV3细胞的体外增殖可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该作用能够随桦褐孔菌醇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桦褐孔菌醇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48h后,S期细胞减少,而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且subG1期细胞也显著增高(P<0.01);桦褐孔菌醇引起CyclinE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P27蛋白水平表达增加(P<0.01).结论:桦褐孔菌醇通过下调CyclinE和上调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27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致使产生G1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 桦褐孔菌总三萜的测定及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作者:赵芬琴;赵辉;张生杰;崔仙红;韩光

    目的 建立桦褐孔菌中总三萜的定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对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香草醛-冰醋酸-硫酸和香草醛-乙醇-硫酸等3种常用显色体系进行筛选;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优选的显色体系进行显色反应条件的优化;后采用选定的显色体系,以桦褐孔菌标志性活性成分桦褐孔菌醇(inotodiol)为对照品,测定桦褐孔菌中总三萜;并对回流提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 香草醛-冰醋酸-硫酸显色体系的吸光度测量较灵敏,大吸收波长为533 nm,且吸光度值稳定;其款的显色反应条件为以8%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60%硫酸为显色剂,50℃水浴20 min;对照品在0.04 ~0.14 mg/mL范围内吸光度和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 =3.398 6x +0.009 3(r=0.999 1,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3%.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38 5,经回归方程计算得样品溶液总三萜为0.06744 mg/mL.结论 桦褐孔菌总三萜的质量分数为1.50%.回流提取法适于桦褐孔菌总三萜的提取.

  • 桦褐孔菌中的活性化合物桦褐孔菌醇

    作者:赵芬琴;邓丽颖;杨灿宇;朴惠善

    本文对桦褐孔菌醇自问世以来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评价,介绍了桦褐孔菌醇的发现过程、结构研究、药理活性、结构修饰和半合成,以及菌丝体的体外培养等,为桦褐孔菌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桦褐孔菌醇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赵丽微;钟秀宏;杨淑艳;张以忠;杨宁江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醇(Inotodiol)体外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Inotodiol处理HeLa细胞24 h、48 h和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Inotodiol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P<0.01);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核内异染色质增多并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TUNEL法显示,经50 μg/ml的Inotodiol处理48 h,HeLa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notodiol组HeLa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notodiol可在体外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 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白杨;叶龙;李晓京;毕继鑫;路阳;魏秀梅;丁帅芳;钟秀宏;赵丽微

    目的:观察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选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分为不同浓度桦褐孔菌醇组(25 μg/ml、50μg/ml、100μg/ml)和对照组(未加桦褐孔菌醇).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两组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作用;应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比较两组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结果:①作用48小时后,桦褐孔菌醇浓度为25 μg/ml、50 μg/ml、100 μg/ml的抑制率分别为(17.16±4.71)%、(35.16±4.26)%和(57.83±3.48)%,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E染色光镜下,桦褐孔菌醇组卵巢癌SKOV3肿瘤细胞体积变小、变圆,核染色质浓缩或染色质块形成,有的细胞膜起泡形成凋亡小体:倒置显微镜下,桦褐孔菌醇组SKOV3肿瘤细胞体积变小、变圆,核染色质凝集,细胞间连接疏松,贴壁能力明显减弱.③作用48小时后,桦褐孔菌醇浓度为25 μg/ml、50μg/ml、100μg/ml的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67±3.98)%、(43.83±3.06)%和(34.00±2.61)%,与对照组(92.83±3.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有抗增殖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并表现出浓度依耐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