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牛磺酸对受照射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并从细胞水平初步探讨牛磺酸对肿瘤细胞受辐照后MMP-2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加不同剂量牛磺酸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在60Co γ射线15 Gy照射12 h后收集,经凝胶上样缓冲液处理后采用Western-blotting分析各组细胞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15 Gy吸收剂量阳性对照组细胞MMP-2表达量明显增加,阴性对照组1(加药200 mg/L,不照射)MMP-2表达量较少,加药剂量50 mg/L组、100 mg/L组、200 mg/L组细胞MMP-2表达量依次减少,200 mg/L组与阴性对照组1细胞MMP-2表达量基本一致.结论 15 Gy 60Co γ射线照射促进白血病细胞K562 中MMP-2表达;加不同剂量牛磺酸后对MMP-2表达有抑制作用,且与剂量呈相关性, 从而抑制电离辐射引起的肿瘤细胞进一步侵袭和转移,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关键词: γ射线 牛磺酸 白血病细胞K56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
端粒酶RNA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试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K562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采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用PCR-ELISA分析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K562细胞后,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端粒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靶向于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
-
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K562 ppGalNAcT2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中药多糖的防护作用
目的探讨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E.C2.4.1.4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中药多糖对此种影响的防护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K562细胞,并设加中药多糖实验组,观察不同剂量(5Gy、10Gy、15Gy)γ射线对K562细胞ppGalNAcT2 mRNA表达影响,及加入不同剂量中药(50mg/L,100mg/L,200mg/L)后对10Gy照射K562细胞组中T2mRNA表达的防护作用.以RT-PCR法检测ppGalNAcT2 mRNA的表达差异变化.结果γ射线照射K562细胞后ppGalNAcT2 mRNA表达明显减少,且与剂量呈负相关,而中药多糖则可对抗此种作用,使加中药多糖组细胞在照射后ppGalNAcT2 mRNA表达水平维持在正常细胞水平.结论5~15Gyγ射线照射抑制白血病细胞ppGal-NAcT2 mRNA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受照后分化抑制有关,而中药多糖明显对抗此种抑制作用.
关键词: γ射线 白血病细胞K562 ppGalNAcT2 中药多糖 -
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MMP-2表达的影响及牛磺酸的防护作用
目的探讨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中MMP-2表达的影响,以及从细胞水平初步探讨牛磺酸对肿瘤细胞受辐照后MMP-2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60Coγ射线15Gy照射白血病细胞K562作为阳性对照组,不照射的作为阴性对照组(1-不加药,2-加药200mg/L),另设三组实验组(照射,加药量分别为50mg/L、100mg/L、200mg/L),照后12h收集,细胞经处理后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分析各组细胞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15Gy照射剂量阳性对照组细胞MMP-2表达量明显增加,阴性对照组1中MMP-2表达量较少,实验组细胞MMP-2表达量随剂量增加而依次减少,其中200mg/L组与阴性对照组1细胞MMP-2表达量基本一致.结论 15Gy60Coγ射线照射促进白血病细胞K562中MMP-2表达,电离辐射可引起肿瘤细胞的进一步侵袭和转移;加不同剂量牛磺酸后对MMP-2表达有抑制作用,且与剂量呈相关性,实现生物防治的作用.
-
三叶青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三叶青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受试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用四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53和C-my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受试物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发生凋亡,对P5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上调趋势,而对C-my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则有明显下调趋势.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促进抑癌基因P53高表达和癌基因C-myc的低表达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
桑寄生不同萃取部位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研究
目的 确定寄生在木麻黄树上的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溶剂法,将中药材桑寄生用95%乙醇和水分别提取,得到的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5个萃取部位,与桑寄生水提物,一共6个不同部位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k562与HL60,采用MTT法,观察桑寄生不同萃取部位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桑寄生乙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体外抗白血病作用显著,是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细胞的活性部位.结论 首次确定了桑寄生的乙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是桑寄生体外抗白血病细胞的活性部位.
-
两种培养基的培养体系对CIK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增殖情况,检测CIK细胞的表面分子表型和体外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用H3培养基培养的分别来源于脐带血和患者自体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添加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与CD3单抗,体外诱导CIK细胞,在培养的第7天分别加入H3培养基和T551培养基继续诱导培养至14 d.计数观察CIK细胞增殖能力,流式检测细胞表面CD3、CD56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两组培养基条件下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效果.结果 动态计数及表型分析结果表明,H3及H3+T551培养的CIK细胞扩增倍数(包括脐带血CIK总细胞数和自体CIK总细胞数)在第14天均分别达到76.9倍、62.3倍;两种培养条件下脐带血CIK细胞中CD3+ CD56+双阳性细胞含量分别是(16.70±2.72)%和(10.80±2.59)%,自体CIK细胞中CD3+ CD56+双阳性细胞含量分别是(11.23±6.64)%和(10.70±6.42)%;体外杀瘤实验表明,当效靶比为5∶1时,H3培养的脐带血CIK细胞杀伤率达到(33.50±9.99)%,显著高于H3+T551培养脐带血CIK细胞的(20.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H3和H3+T551培养的自体CIK细胞杀伤率分别是(59.67±27.59)%和(42.13±1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 H3培养的脐带血和自体CIK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白血病癌细胞活性,可应用于临床上白血病的过继性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