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复发难治性老年急性白血病异体CIK细胞治疗的护理

    作者:金颖;王晓媛;杨波

    CIK细胞指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过各种细胞因子共同诱导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天然杀伤细胞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杀瘤特点[1].本文总结1例复发难治性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异体CIK细胞治疗的护理体会.

  • CIK细胞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解延飞;黄艳艳;任军甫;王新帅

    随着CIK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中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重视.本文从CIK细胞抗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的定义、引起原因、引发机理、可能造成的危害及预防解决方案对已发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了较系统的描述.另外提出建立系统的预防应急机制也成为未来CIK临床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CIK细胞免疫治疗对直肠癌术后的疗效观察

    作者:方利华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IK细胞免疫治疗+化疗联合疗法,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PS(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2%和84.6%,对照组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和65.4%,此两项生存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CIK细胞免疫与化疗联合疗法,能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与术后1年、3年生存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CIK细胞过继行免疫治疗局部晚期癌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和泰;李江涛;韩笑元;张效北;杨淑青;李伟;李丁;何龙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行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后的CEA、CA19-9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P<0.05.且观察组的睡眠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后CEA、CA19-9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IK细胞过继行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多糖与过继免疫联合治疗卵巢癌

    作者:许云霞;刘晓健;屈飞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多糖干预后的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特异性杀伤卵巢癌SKOV3细胞的效果,探讨中药与过继免疫联合治疗卵巢癌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4组,CIK组、PBOC-CIK组、SKOV3Ag-PBDC-CIK组及SKOV3Ag-ADC-CIK组.联合猪苓多糖(100 mg·L-1)、茯苓多糖(100 mg·L-1)、黄芪多糖(100 mg·L-1)及多种细胞因子对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IK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和扩增,以卵巢癌细胞株SKOV3冻融抗原致敏外周血与腹水来源的DC细胞,比较单纯CIK、未经抗原负载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CIK、经抗原负载的外周血DC活化的CIK、经抗原负载的腹水DC活化的CIK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动态观察CIK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CIK与DC共培养可显著增加CIK增殖倍数(P<0.01);②中药多糖干预后CIK对SKOV3卵巢癌细胞株有明显杀伤作用,且杀伤率随效靶比增加而提高,细胞杀伤率分别为(9.12±0.21)%,(10.15±0.27)%,(11.20±0.34)%和(12.73±0.43)%(P<0.05);③SKV03冻融抗原负载的外周血DC可显著增加CIK特异性杀伤卵巢癌SKOV3细胞的能力,杀伤率显著高于未负载抗原外周血DC活化的CIK细胞和单纯CIK细胞(P<0.05或P<0.01);④腹水来源DC负载抗原后所活化的CIK细胞对SKOV3细胞杀伤率,与负载抗原的外周血来源DC活化的CIK无明显差异.结论:经SKOV3肿瘤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DC,可促进中药多糖干预后CIK细胞扩增,增强CIK细胞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且卵巢癌腹水可作为过继免疫治疗中效应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脐血CIK细胞体外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

    作者:颜维仁;余琴;刘立华;王维;杨隆奎;冯莉;管波;冉建英;涂芳芳;郭绪平;喻甫国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脐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体外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CIK细胞,分为4组.细胞因子组加入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2(IL-2)、CD3单抗细胞因子;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加入参芪扶正注射液;细胞因子+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加入参芪扶正注射液、IFN-γ、IL-1α、IL-2、CD3单抗细胞因子;对照组只加培养液.培养12天后CIK细胞达到增殖高峰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增殖能力,MTT法检测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CI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对脐血CIK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在培养12天时,参芪扶正注射液组与细胞因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参芪扶正注射液组与细胞因子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芪扶正注射液组CIK细胞在12、16天时分泌IL-2、IFN-γ、TNF-α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脐血CIK细胞既有显著的增殖和杀瘤作用,又可促进脐血CIK细胞分泌IFN-γ、IL-2和TNF-α.

  • 与CIK细胞结合的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KGHV400的构建

    作者:周新亮;姜英翰;李静;冯强;黎贵芸;潘鑫艳;杨举伦

    为了构建能与CIK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结合的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我们用化学合成的35型腺病毒(Ad35)纤毛基因替换5型腺病毒(Ad5)骨架质粒的纤毛基因,获得5/35嵌合型腺病毒骨架质粒,然后与携带肿瘤特异性启动子hTERT(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和HRE(缺氧反应元件启动子)的穿梭质粒在HEK293细胞中同源重组,获得能与CIK细胞结合的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KGHV400.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成CIK细胞,与KGHV400共培养获得荷载KGHV400的CIK细胞.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经尾静脉注射荷载KGHV400的CIK细胞,在注射后第1d、2d、3d、5d、7d、14d解剖实验鼠,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在移植瘤、心、肝、脾、肾组织的表达.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腺病毒KGHV400能高效率感染CIK细胞;荷瘤鼠尾静脉注射荷载KGHV400的CIK细胞后第1d,肿瘤细胞中即有腺病毒六邻体蛋白表达,之后表达逐渐增多,第14d仍有表达;脾脏在第1~14d检测到少量淋巴细胞中存在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心、肝、肾组织未检测到该蛋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KGHV400)在注射后第1d、2d、3d、5d,肝、脾、肾组织中检测到存在腺病毒六邻体蛋白,但第7d后为转阴性;肿瘤细胞和心肌细胞未检测到腺病毒六邻体蛋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KGHV400是一种有用的肿瘤基因治疗载体.

  • CFSE/PI双标法检测CIK细胞对顺铂预处理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作者:徐本玲;高全立;袁龙;张旭华;范瑞华;刘雪;郭金东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等优点.如何对CIK细胞的效应功能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如何使CIK和化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CIK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IL-2联合CIK细胞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抑瘤作用的研究

    作者:芦兰;谢君;车彪;谢丛华;师幸伟

    目的 探讨IL-2联合CIK细胞对小鼠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和机制.方法 建立皮肤B16恶性黑色素瘤小鼠模型,随机分4组:对照组(n=9),瘤旁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IL-2组(n=9),瘤旁注射IL-20.2 ml/只(500 U/ml));CIK组(n=9),瘤旁注射CIK细胞0.2 ml/只(约1×107个CIK细胞);IL-2+CIK组(n=9),瘤旁注射IL-2和CIK细胞.注射方案:1次/周,连续3周,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凋亡率,测量脾脏重量.结果 实验组肿瘤生长明显减缓或消退,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大,对照组、IL-2组、CIK组、IL-2+CIK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2.70)%,(19.09±3.71)%,(23.07±4.15)%, (49.35±4.91)%;脾脏重量增加,四组的脾脏重量分别为:(57.18± 6.70)mg,(98.34±10.71)mg,(109.47± 11.51)mg,(142.35±12.10)mg;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别,以IL-2+CIK组抑瘤作用和脾脏增大为明显.结论 IL-2联合CIK细胞治疗对皮肤B16恶性黑色素瘤小鼠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优于IL-2和CIK细胞单一治疗,其机制可能与IL-2和CIK细胞协同增强肿瘤免疫有关.

  • 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探讨

    作者:吴艺;石琳;冯磊;吕殿亮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联合重组人白介素-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rh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对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5例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自体CIK细胞联合rhⅡ-2治疗(CIK+ IL-2组),选取同时期未接受自体CIK细胞联合rhIL-2治疗老年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CIK+ IL-2组和对照组按淋巴瘤类型分为4亚组:A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B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C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D组:霍奇金淋巴瘤(hL).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β2微球蛋白水平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以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CIK+ IL-2组4亚组患者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 IL-2组4亚组患者经8个疗程治疗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CRu、PR患者疗效均转变为CR,各亚组间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亚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自体CIK联合IL-2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36±5.38(8-76)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15±3.62(7-55)个月(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rhIL-2治疗老年B细胞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DC与CIK共培养对肝癌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作者:陈宝安;李曼;孙载阳;李翠萍;高冲;孙耘玉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置于37℃,5%CO2培养箱培养2小时,收集非贴壁细胞用于诱导培养CIK细胞,贴壁细胞诱导分化出成熟DC,将成熟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3天,用MTT法检测DC-CIK共培养细胞杀伤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显示: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DC-CIK细胞群的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结论: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均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

  • 不同刺激因子对人CIK细胞功能影响

    作者:刘军权;朱云;陈复兴;周燏;姬会春;杨宛莹;吕小婷;张颂;陶征中

    本研究观察不同的细胞刺激因子共刺激对人CIK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按常规方法从PBMNC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然后根据加入CD28 mAb、IL-15和IL-21将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IK),CB28+ IL-15+ IL-21组,IL-15+ IL-21组,CD28+ IL-15组和CD28+ IL-21组.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计数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刺激因子诱导的CIK细胞的粒酶B(granzyme B),穿孔蛋白(pefforin)和CD107α 等分子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0、IL-12、INF-γ和TNF-α的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细胞刺激因子共刺激的细胞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A549)、乳腺癌细胞株MFC-7(MFC-7)和人黑素瘤细胞株HME1(HME1)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的刺激因子,细胞增殖能力有明显的差异,以含CD28、IL-15和IL-21组细胞增殖倍数高,在培养第10日时该组的增殖倍数为255.3±6.3,明显高于对照组,IL-21+ IL-15组和CD28+ IL-21组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166.6±13.5、199.4±15.0和228.8±16.6(P<0.05),添加CD28和IL-15组则穿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所有共刺激组的穿孔蛋白、粒酶B和CD107a表达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A549、MFC-7和HME1细胞杀伤活性以含CD28+ IL-15组高(82.2%、59.3%和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0.9%、49.6%和48.4%)(P<0.05).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增加CD28+ IL-15+ IL-21组中细胞分泌IFN-γ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不同刺激因子活化的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活性有明显差异,在培养体系中增加相应的细胞刺激因子对细胞功能定向培养有一定意义.

  • Ad5F11p-GFP对CIK和NK-92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徐赞美;陆颖;赵兰君;刘金;胡显文;吴祖泽;段海峰

    目的:研究Ad5F11p载体对CIK和NK-92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预测Ad5F11p载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Ad5F11 p-GFP以不同的MOI(转染复数)转染原代免疫细胞CIK和免疫细胞系NK-92,并以未转染病毒的两种免疫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阳性细胞比例,用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用台盼蓝染色计数分析细胞的增殖,并用LDH法检测NK-92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的杀伤作用.结果:25MOI的Ad5F11 p-GFP对NK-92的转染效率可以达到大约90%,200 MOI的Ad5 F11 p-GFP对CIK转染效率不到40%,同一MOI在48 h和96 h时转染效率基本不变;转染Ad5 F11 p-GFP的免疫细胞容易聚团,增殖减慢,IFN-γ的释放增加并且对肿瘤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Ad5F11p载体修饰的NK-92在过继性免疫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覃仕锋;刘莉

    目的:探究CIK细胞输入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本院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VAD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CIK细胞输入治疗.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7、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检测血红蛋白,血沉和血肌酐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7,IL-6和TGF-β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7、IL-6和TCF-β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 CD4+,CD3+CD8+和CD3+ CD4+/CD3+ CD8+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心肌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和肌酐增高等副反应的例数两组间无差异.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K细胞输入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机制是通过降低免疫抑制因子的水平显著增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

  • CIK细胞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宛丽;关红梅

    目的:探讨CIK细胞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是否接受CIK细胞治疗将46例MM患者均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VAD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IK细胞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成骨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破骨细胞、浆细胞比率、IgA和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升高幅度和血沉、β2-MG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肌酐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IK细胞联合VAD方案治疗MM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客观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NKG2D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CIK)抗血液肿瘤细胞的作用

    作者:何金媛;贾祝霞;蔡晓辉;韩文敏;肖溶;马玲娣;卢绪章;周民;陈宝安

    本研究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CIK)通过NKG2D受体和配体相互作用杀伤血液肿瘤细胞的机制.用含有rhIL-2,抗CD3抗体,IFN-y的培养液培养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2周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IK细胞的细胞亚群以及细胞表面NK细胞受体,同时检测血液肿瘤细胞株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CAM标记靶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大部分CIK细胞为CD3+细胞(97.85±1.95%),CD3+ CD8+细胞和CD3+ CD56+细胞的比率较培养前明显升高(P <0.001;P=0.033);约86%的CIK细胞表达NKG2D受体,几乎不表达CD158a,CD158b和NCR受体;血液肿瘤细胞株U266、K562和Daudi均表达一定水平的NKG2D配体,CIK细胞对这3种血液肿瘤细胞株均具有较高的杀伤作用,这种杀伤作用可以被抗NKG2D抗体部分抑制(U266 52.67 ±4.63% vs 32.67±4.81%,P=0.008;K562 71.67±4.91% vs 50.33±4.91%,P=0.007; Daudi 68.67±5.04 vs 52.67±2.60%,P=0.024).结论:大多数的CIK细胞表达NKG2D受体,NKG2D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CIK细胞杀伤血液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

  • 肿瘤细胞来源的胞外体对CIK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慧;岳欣;张澎;于津浦;任秀宝;郝希山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对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的增殖抑制以及诱导凋亡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肿瘤细胞影响CIK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胃癌细胞系BGC-823、结肠癌细胞系HCT-8细胞的培养上清,观察对于CIK细胞的增殖倍数、主要效应细胞(CD3+CD56+细胞)的含量以及杀伤活性的影响.为探讨肿瘤细胞来源的胞外体在影响CIK细胞活性中的作用,采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肿瘤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胞外体结构,观察其对于CIK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培养体系中肿瘤培养上清的加入降低了CIK细胞的增殖倍数和CD3+CD56+细胞的比例,并且肿瘤培养上清的加入抑制了CIK细胞对于同类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肿瘤细胞和CIK细胞的共同培养增加了CIK细胞中凋亡细胞的比例,同时降低了增殖细胞比例.通过超速离心方法从BGC-823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胞外体结构,电镜显示为直径介于40~100 nm之间的膜性微小囊泡,并且BGC-823细胞培养上清中胞外体结构的去除可以减轻其对于CIK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论 肿瘤细胞对于CIK细胞的增殖和生物学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和胞外体都是可能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CIK细胞 肿瘤 胞外体
  • 白桦酯酸对人CI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美梅;张南征;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张娟

    目的 观察白桦酯酸作用前后对人CIK细胞增殖及对胃癌SGC-7901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 分离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CIK细胞,收集培养第10天的CIK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白桦酯酸诱导48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人CIK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桦酯酸作用前后CIK细胞穿孔素(PFP)、颗粒酶B(GrB)、CD107a的表达变化;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白桦酯酸对CI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活性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诱导前后CIK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接头蛋白76KD含有SH2结构域的白细胞特异性磷酸蛋白(SLP-76)、T细胞活化连接分子(LAT)的表达变化.结果 白桦酯酸浓度在0.08 ~ 10μg/ml时能促进CIK细胞生长;经白桦酯酸诱导后的CIK细胞PFP、GrB、CD10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白桦酯酸作用的CIK细胞,其SLP-76、LAT、ERK1/2的表达不同程度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桦酯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CIK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活化SLP-76、LAT、ERK1/2,上调CIK细胞表面PFP、GrB、CD107a的表达有关.

  • 乙肝疫苗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于转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尹元琴;都姝妍;王扬;戴晓淳;舒红;隋承光;孟凡东;姜又红

    目的 观察乙肝疫苗是否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hepatitis B virus transgenic mice,HBV-Tg)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给予HBV-Tg腹腔注射CIK细胞,皮下注射乙肝疫苗,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HBV DNA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并用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CIK细胞降低了HBV-Tg鼠外周血中病毒载量,血中CD3~+、CD4~+及CD8~+细胞增多,乙肝疫苗和CIK细胞联合应用后,这种作用增强.结论 乙肝疫苗增强了CIK对于HBV-Tg小鼠的治疗作用,这种增强作用是否通过增加体内CD3~+、CD4~+及CD8~+细胞,尤其是CD8~+细胞而实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 IL-24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促进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郁心;夏卫;王浦南;徐洪卫;陈宇;奚华新;杨吉成;缪竞诚

    目的 研究IL-24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共培养后对A549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常规诱导DC、CIK细胞,同时抽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pTrack-CMV-IL-24,Pac I酶切线性化后脂质体转染QBl-293A细胞,收获Ad-IL-24重组病毒.将IL-24基因通过重组病毒导入已负载肿瘤抗原的DC,获得细胞称为DC-IL-24.RT-PCR和ELISA法检测DC中IL-24基因的表达,FCM和ELISA法检测DC表型及分泌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将DC和CIK细胞混合培养,溶血试验检测CIK细胞产生穿孔素的能力,FCM法检测共培养的DC-CIK细胞对A549肺癌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 获得了高滴度的重组病毒Ad-IL-24并成功将IL-24基因导入DC,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荧光,IL-24可上调Dc表而CD80、CD83、HLA-DR、CD40、CXCR4分子的表达,转染后Dc分泌IL-12、TNF-α和IL-24的能力显著增强,DC-IL-24更能促进CIK细胞产生穿孔素,与同源CIK细胞共培养后对A549肺癌细胞的细胞毒活件明显增强.结论 IL-24基因修饰的DC能增强自体CIK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其机制与IL-24能促进DC表型成熟,分泌Th1型细胞因子,维持DC活化状态,进而促进CIK细胞活化密切相关.

355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