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作者:齐晓芸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我院2年半期间,即2010年6月1日-2012年12月1日共收治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6例,按照患者门诊就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别为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上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眼压、浅前房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手术前和术后一周,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无显著性差异,即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1年,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现阶段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方式,其不仅有助于患者眼压的降低,且具有术后浅前房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敬然

    目的 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50眼).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压均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4.0%;观察组视野改善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视力的改善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孔令菊;杨婧楠;杨甜

    目的 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视力的改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围术期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总控制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显著改善青光眼患者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作为青光眼优选手术方案.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应用

    作者:郭西敏

    目的 分析比较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浅前房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研究组患者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有效控制眼压,减少无效滤泡的形成.该术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临床研究

    作者:高永生

    目的 研究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至我院行青光眼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组研究,其中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60例,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患者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前房形成的情况,对比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 术后进行了半年的跟踪随访,发现患者的眼压、前房形成的情况,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均明显好于传统小梁切除术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能长期降低、维持、控制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并能有效防止浅前房的发生,较少青光眼的临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培江

    目的 研究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至我院行青光蠢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组研究,其中行复合武小梁切除术的患者60例,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患者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前房形成的情况,对比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 术后进行了半年的跟踪随访,发现患者的眼压、前房形成的情况,复合武小梁切除术患者均明显好于传统小梁切除术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术后能长期降低、维持、控制青光眼患者的曩压,并能有效防止浅前房的发生,较少青光眼的临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探讨

    作者:李世强

    目的: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2(257眼)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28眼,对照组129眼,研究组采用的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浅前房和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非常显著,在降低浅前房和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控制眼压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传学

    目的 评价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在眼压方面,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手术成功率上,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光眼治疗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具备显著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使用并推广.

  • 眼球按摩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的影响分析

    作者:毛翠娟

    目的 分析研讨眼球按摩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及疼痛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的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进行眼球按摩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一周、术后两周、术后一个月眼压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球按摩护理能有效控制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邓燕姬;李小红;黄丽静;邓丽华

    目的 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青光眼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 取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9例进行回顾分析,均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给予全方位护理措施,对69例患者治疗与护理后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69例患者术后前房形成、滤泡形态良好,仅有2例患者出现眼压升高情况,经过治疗得到有效控制,术后随访中,所有患者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青光眼患者治疗中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辅以全方位护理措施,更能使手术成功率提高,且并发症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振军

    目的 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小梁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术后随访三到十二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是2.5%,平均眼压为(10.223±1.809) mmHg,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占比为90.8%;对照组患者对应的三项指标分别为22.8%、(8.034±6.968) mmHg和53.8%.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防止术后浅前房、术后滤过泡形成以及眼压控制三方面相比,前者有显著的优点,成功率和安全率高,并且并发症也少.

  • 高眼压状态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作者:梁裕琴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保守治疗后眼压控制不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9例,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控制在≤21 mmHg,术后视力提高10眼.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4.73%.总有效率96.2%.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经保守治疗后眼压控制不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炜

    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72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B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常规观察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A组和B组的术后视力恢复、眼压控制率、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效果优于A组。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控制好,前房稳定,滤过泡形态功能好,并发症少,是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方式。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仇旌

    目的 观察并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救治的76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8)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法,观察组(n=38)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38例患者中有27例视力提高,视力提高率为71.05%;对照组38例患者中有19例视力提高,视力提高率为50.00%;观察组视力提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17.160,P<0.05).②手术前对照组眼压为(29.35±2.75)mmHg,观察组为(28.92±3.26)mmHg,两组患者眼压情况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312,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为(13.62±1.58)mmHg,对照组为(17.37±2.15)mmHg,观察组眼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13.157,P<0.05);③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有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768,P=0.037).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0例临床探究

    作者:张庆;郝艳洁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以期为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0例,均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手术完全成功37例,条件成功1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5%.结论 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加之早期的眼球按摩,以及进一步的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确切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武清芳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56例(62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与护理.结果 术后1d均有前房形成,按Spaeth分型,Ⅰ级1眼,浅前房发生率为1.61%.按Kronfeld分型,Ⅰ级35眼,Ⅱ级24眼,Ⅲ级3眼.患者出院时眼压均≤21 mmhg,术后半年眼压完全控制57眼,部分控制5眼,控制失败0眼.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其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 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手术方法选择及其疗效探析

    作者:韩禹华

    目的:探讨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手术方法的不同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40例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观察比较术后的眼压改善情况、有效滤过泡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的眼压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复合式小梁切除组与小梁切除组眼压的改善情况比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优(P<0.05);术后视力恢复正常有16例(40.00%),视力好转有23例,(57.50%),手术无效有1例(2.5%);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组患者术后的有效滤过泡有10例(66.67%),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1例(91.67%),复合式小梁切除组的有效滤过泡有12例(84.62%),三组结果表明,小梁切除组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根据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情况、房角后退范围及发病时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还能防止视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6例

    作者:曾蕊;高美丽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36例3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结果 36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随诊6~12个月,31眼眼压控制在6~21 mmHg,手术成功率为86.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艳萍;时平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致盲的眼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滤过性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早期低眼压,浅或无前房,远期滤过泡纤维化是主要并发症,如何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形成功能良好的滤过泡.我院从2009-1/2010-12对89例92眼青光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可调节缝线,取得良好疗效.

  • 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及前房角血管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钟珊;李莉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8例28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用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降眼压效果及其手术并发症.结果 28例虹膜新生血管激光光凝后眼压未降低,维持激光光凝前水平.术后1周眼压(12.72±2.47)mmHg,较术前眼压(42.18±6.46)mmHg明显降低(t=13.21,P<0.01).随诊12个月,眼压为(17.15±2.11)mmHg,控制良好.术后1年功能性滤过泡24只眼,占85.7%.无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246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