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升宝;孙晓丹;李延民;庞琦;吕建新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4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4例),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基线及6周末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8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点HAMD、CGI-SI、BPRS评分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各评定指标评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SF-36总分与基线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3.203;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均较轻。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作者:张国林;宋君伟

    目的: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文拉法辛组各40例,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第6周末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低于文拉法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P<0.05);两组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比较自始至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间的疗效和总体有效率无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似且有效,但较文拉法辛更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 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作者:周丽芳;邓小鹏;张新风

    目的 探讨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于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帕利培酮,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第4、8、12周末,研究组阴性因子分差异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t =2.300,2.510,2.817;P<0.05),第8、12周末,对照组阴性因子分差异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t =2.933,5.112;P <0.05).两组比较:第4、8、12周末,研究组阴性因子分差异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 =2.300,2.510,2.817;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64.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9,P<0.05).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帕利培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邵国艳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1例),氟西汀组(31例),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对GAD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198,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氟西汀组(x2=4.993,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GAD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焦虑症状的自身对照研究

    作者:唐颖;王丽萍;田悦;程奥博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焦虑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应用其它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广泛性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焦虑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全部换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分别于换药前与换药后1、2、4、8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其抗焦虑疗效,用药物治疗中需处理的副作用症状量表(T ESS )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换药前与换药后的第1周末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换药前与换药后的第2、4、8周HAMA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135.3,94.8,87.1;P<00.5)。不良反应:换药前与换药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与换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焦虑症状有明显改善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轻微。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文娟;李健成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强迫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所有患者均评定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 Y-BOCS ),并评定康复效果。结果:2周后,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治疗前(t=21.5,P<0.05),4周后,对照组Y-BOCS评分低于治疗前(t=2.09,P<0.05),且研究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t=3.27,4.62,6.31;P均<0.01);8周后,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3.87,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姜登发;赵金香;张会玲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4月接诊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周、4周、6周,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8,-2.462,-1.99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出汗、口干、恶心呕吐、体重增加、视物模糊、头疼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14,5.591,4.013,5.165,5.165;P<0.05)。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发挥更快,可以更快地改善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其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邵国艳;刘军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7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疗效与不良反应相似,但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较快;治疗1周,两组HAMD评分比较,艾司西酞普兰组降分较多(t=2.486,x2 =4.883,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可作为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改良电休克治疗首发抑郁症起效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李凝;王学义;李小倩;余明

    目的:探讨高频(2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的起效时间。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5例首发患者,随机分为 rTMS 组(33例,接受20 Hz 的 rTMS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刺激,每周5次,连续4周,共20次)和 MECT 组(32例,接受 MECT 治疗,每周3次,连续3周共8次)。两组均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 /d)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3、4、8周末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的变化和减分率。结果:治疗后第1、2、3、4周末,rTMS 组 HAMD 减分率低于MECT 组[(25.0.±3.1,(34.4±7.7),(52.2±7.8),(69.1±8.3)vs (28.2±5.4),(38.8±5.1),(57.7±6.8),(75.4±8.6),均 P <0.05],治疗8周末,两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9±8.8)vs (85.0±7.5),P >0.05]。治疗第1、2周末,rTMS 组 HAMD 自杀分数高于 MECT 组[(1.5±0.5),(0.8±0.6)vs (1.1±0.45)(0.5±0.5),均 P <0.05]。结论:20 Hz 的 rTMS 或 MECT 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在1周后起效,但 MECT 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能在快速起效和降低急性期自杀风险方面更有优势。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刘琦;张鸿燕;蔡焯基;顾秀玲;栗克清;马崔;张心保;李鸣;钱敏才;舒良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20 mg/d天和帕罗西汀40 mg/d治疗惊恐障碍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共有173例符合DSM-IV惊恐障碍诊断标准且筛选成功的患者进入为期12周的随机治疗,分别在随机后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评估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为惊恐相关症状量表(Panic Associated Symptom Scale,PASS)总分变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Marks Sheehan恐怖量表(Marks Sheehan Phobia Scale,MSPS)、Sheehan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 SD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 CGI)和病人总体评价(Patient Global Evaluation, PGE).安全性评价包括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的改变.结果:治疗终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SS总分分别为(2.1±2.7)和(2.0±2.7),减分分别为(9.1±3.5)和(9.7±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治疗终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和91%,痊愈率分别为87%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31/86),对照组为35%(30/86).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嗜睡和头痛.结论:艾司西酞普兰20毫克/天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安全有效.

  • 艾司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姜晓岩;任凯;赵希武

    强迫症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健康的精神障碍之一.本文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

  • 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醒觉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变化

    作者:许志平;唐立岩;宋志文;邓良华

    大量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功能亢进[1-2].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SSRI类抗抑郁药物,其抗抑郁机理被认为与5-TH再摄取抑制有关[3],本文旨在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前后HPA轴功能活性的改变及与疗效的关系.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谷岩;姜涛;郭建兵;王刚;于振剑;姜宝顺;张本;马文友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107例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52例,帕罗西汀治疗组55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ntent to Treat Analysis ,ITT),对中途退出或失访的病例采用末次分析截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处理缺失值.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期间脱落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1.1% vs.40.0%,P=0.034).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痊愈10例(19.23%),显著进步11例(21.2%),好转17例(32.7%),无变化14例(26.9%);帕罗西汀组痊愈9例(16.4%),显著进步12例(21.8%),好转21例(38.2%),变化13例(2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早于帕罗西汀组[治疗第一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GDS分(13.7±4.5)低于帕罗西汀组(17.3±5.1), P<0.001;治疗第二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RSD评分(16.6±3.5)低于帕罗西汀组(24.4±6.1), P<0.001),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8.8% vs.47.3%,P<0.05)].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丘春柳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8例,10~20 mg/d )和帕罗西汀组(38例,20~40 mg/d ),疗程各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临床整体量表-疗效总评估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理想的抗抑郁药.

  • 新型与传统抗强迫药物治疗强迫症2年效果随访对照研究

    作者:丘春柳

    目的:对比分析新型抗强迫药物艾司西酞普兰与传统抗强迫药物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并对强迫症状和社会功能情况进行2年随访。方法92例资料完整的强迫症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研究组48例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4例以氯米帕明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各时点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强迫症状,比较两组症状检出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每半年随访一次,调查强迫症状检出率并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社会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末的强迫观念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6周末的强迫行为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但8周末两组之间的强迫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43.2%,P ﹤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强迫思想的检出率、SDSS 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 ﹤0.01),1年半和2年随访均显示就业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结论新型抗强迫药物艾司西酞普兰与传统抗强迫药物氯米帕明对强迫症的近期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药物。远期在预防强迫症状复发和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方面显著优于传统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上治疗强迫症较优的选择。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静波;郑珣;刘振静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惊恐障碍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于第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1例患者脱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从第2周开始见效;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缓解或减轻,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安全有效.

  • 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观察

    作者:王二芳;裴树景;王艳;王晓珺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山西省荣军精神康宁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奥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组(联合组)与奥氮平治疗组(单药组),各28例,疗程12周,在基线及治疗12周后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2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第4、8、12周末,联合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奥氮平单药治疗及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其中联合治疗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优势更加突出,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作者:张焱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137例在我院接受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71例,帕罗西汀治疗组66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ntent to Treat Analysis),对中途退出或失访的病例采用末次分析截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ded Forward,I-OCF)处理缺失值.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期间脱落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1.l%vs.40.0%,P=0.034).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痊愈10例(19.23%),显著进步11例(21.2%),好转17例(32.7%),无变化14例(26.9%);帕罗西汀组痊愈9例(16.4%),显著进步12例(21.8%),好转21例(38.2%),变化13例(2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早于帕罗西汀组,治疗第一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GDS分(13.7±4.5)低于帕罗西汀组(17.3±5.1)(P<0.01);治疗第二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RSD评分(16.6±3.5)低于帕罗西汀组(24.4±6.1)(P<0.01),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8.8% vs.47.3%,P<0.05).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比研究

    作者:叶飞;李成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 HAMD 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程均;倪晓梅;邵丽影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2例,舍曲林组32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映.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8.1%,舍曲林组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6%,舍曲林组43.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舍曲林快.

990 条记录 4/50 页 « 1234567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