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比中西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高胆红素的临床效果

    作者:阳春伟

    目的:对比分析中西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高胆红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高胆红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3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5.22%),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高胆红素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脂血、高胆红素和溶血标本对乙型肝炎病毒DNA 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杨孟

    目的:探讨脂血、高胆红素、溶血标本对乙型肝炎(乙肝)病毒DNA荧光定量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对比正常血清与高血脂血清、未溶血血清与溶血血清、无黄疸血清与黄疸血清标本乙肝病毒 DNA 荧光定量测定结果,分析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不同浓度脂血对乙肝病毒 DNA 荧光测定结果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是否溶血以及存在黄疸对乙肝病毒 DNA 荧光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脂血会影响乙肝病毒 DNA 荧光测定结果,高胆红素与溶血则不会。

  • 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张春芬;张卫红;陈琳琳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经皮高胆红素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每日奶量、排便次数、睡眠时间等,并对新生儿预后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经皮高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哭闹时间及睡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呕吐、皮肤损伤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和窒息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还可以改善新生儿消化、睡眠.

  • 中药防治母婴RH血型不合溶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蔡雪芬;陈玉兰;陈峻

    母婴RH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溶血属同种免疫性疾病[1].若不积极预防治疗,可致胎死腹中或新生儿死亡,存活者中常见高胆红素脑病后遗症的智力、运动障碍[2].积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笔者试用中药在孕期对本病进行预防性治疗.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 光疗对新生儿行为影响36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石宝

    目的:探讨光疗后新生儿行为改变,进一步降低光疗对新生儿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8月~2005年7月收治3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结果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夜间进行光疗,新生儿哭吵增多.结论:光疗时应考虑新生儿的昼夜节律因素,实行"节律光疗"符合新生儿生理特性.

  • 新生豚鼠高胆红素耳蜗核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表达

    作者:张奕;梁勇;李鹏;符秋养;李琦;张威;杨衬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模型新生豚鼠耳蜗核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变化,探讨Glu和GABA在高胆红素损伤模型低位听觉中枢耳蜗核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新生豚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低胆红素(100μg/g)处理组和高胆红素(200μg/g)处理组,8h后处死动物取材处理标本免疫荧光观察各组耳蜗核Glu和GABA含量,Western blotting(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检测)观察细胞质细胞色素C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和低浓度胆红素处理组耳蜗核中GABA的含量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Glu的含量水平则明显上升(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细胞色素C在胆红素高低浓度处理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新生豚鼠高胆红素模型Glu和GABA含量的动态变化反映了神经元的活动状况,提示二者在胆红素耳神经毒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细胞质细胞色素C增高说明高胆红素可能介导神经细胞早期凋亡。

  • 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效果观察

    作者:周丽群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新生儿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1例新生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7.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腹泻、发热、皮疹、血钙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模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影响的临床探讨

    作者:欧元香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高胆治疗前后进行CK、CK-MB测定,对照组选择入院时进行CK、CK-MB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CK、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CK、CK-MB明显降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细胞存在着一定的损伤,而且这种损伤是可逆的,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同时,应重视对心肌的营养及保护性治疗。

  • 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游离脂肪酸水平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等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翠云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大于或等于171 μmol/m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D+ 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临床转归,监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并观察灌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同期选择28例高胆红素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经HD+ HP治疗后88.0%患者原有症状乏力、精神、食欲、恶心、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较灌流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存活率76%,对照组存活率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灌流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HP+ HD辅助治疗,同时积极预防感染和处理并发症,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 高胆红素血清对血糖测定结果影响分析

    作者:

    血清葡萄糖(GLU)测定作为糖尿病诊断、治疗监测的一个有效指标,在临床应用十分普遍.GLU的测定方法较多,但目前应用广的是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84例临床分析

    作者:宁桦;王海燕;温鸿飞;王永欣;沈亚良;彭越;杨仕进

    目的 了解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探讨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8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占同期新生儿的40.5%,引起本组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围产期凶素占37.4%,感染占21.6%,母乳性黄疸占18.5%.新生儿溶血占6.2%.其巾发病日龄在7天以内占69%.435例治愈,49例好转.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所有新生儿特别是7天内新生儿应进行每天至少1次的临床评估.对所有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应进行经皮测胆红素及血清总月匠红素的监测.对那些在血总胆红素达到高峰水平前离院的新生儿应随访.对于出生2A小时内出现黄疸,早产儿低于正常值但有高危因素,健康足月儿总胆红素>256μmol/L,无高危因素,都应积极治疗以降低高胆红素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率.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间歇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分析

    作者:贺小琴

    目的 分析对新生儿黄疸采取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间歇性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给予抗感染、母乳喂养、酶诱导剂等基础治疗上,均行间歇性光疗;同时观察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记录黄疸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首日胆红素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第3天、第5天,均明显高于治疗首日,且观察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黄疸平均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间歇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降胆红素浓度水平快,黄疸消退时间短,疗效优于单独蓝光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护理干预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永梅;王冰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70例重症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即同时、同步由外周静脉注血,挠动脉或肱动脉抽血.换血前、中、后检测血生化、肚功能、血培养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等.结果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换出率分别为52.66%、52.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稳定,换血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前白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汪洪先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期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神经毒性,会对新生儿的脑干组织具有损害的作用[1,2]。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疾病会造成多系统脏器的损伤,因此在临床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3]。血浆前白蛋白在临床中已经成为肝功损伤的特异性指标检测,且高胆红素含量越高,血浆前白蛋白水平越低,本课题分析了血浆前白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检测意义,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135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利芳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2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蓝光等治疗,观察组(1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结果: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 白蛋白透析治疗1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立坤

    白蛋白透析技术是基于白蛋白分子能够结合多种毒素,是肝脏调节和解毒机制中重要受体分子的特点,而胆红素在血液中绝大部分与蛋白结合,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99%.肝功能衰竭时患者不仅白蛋白合成减少,其结合毒素的能力也降低.这种作用是白蛋白透析的理论基础.此项技术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设备,使用白蛋白碳酸氢盐透析液和不透白蛋白的普通合成膜高通量血滤器,采用在线封闭循环方式,直接行连续性血液透析,以清除肝源性蛋白结合毒素.我科于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共进行了10例住院患者白蛋白透析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兰光"照射联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5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惠婵;周庆平

    目的:在常规应用兰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观察联用中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兰光照射联用中药治疗组共65例,在应用兰光(宁波医疗仪器厂,CTYP-90B光疗婴儿培育箱)照射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联用口服或鼻饲中药(金银花、茵陈、栀子、金钱草、泽泻、神曲、白毛藤、甘草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兰光照射常规治疗组共61例,采用常规兰光照射及对症处理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结果:二组疗效比较,黄疸消退天数,兰光照射联用中药治疗组为1~3天.兰光照射常规治疗组为5~7天,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下降幅度,兰光照射联用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了184.5 μmol/L,未结合胆红紊(IBil)下降了142.42μm0l/L,兰光照射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了148.14μmol/L,未结合胆红素(IBil)下降了137.46μmol/L,经统计检验有显著差异(TBiL:P<0.001;IBil:P<0.01).结论:兰光照射联用中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优于单纯兰光照射治疗.

  • 黄疸茵陈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作者:杨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多种原因引起的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我们根据胆红素的代谢机制,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黄疸茵陈颗粒口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母乳性黄疸48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志明;安静;王宝平;吴佳辉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2000年我院共收治4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其中男28例,女20例;均为足月新生儿生后即母乳喂养.早发型38例,晚发型10例.入院时仅有20例为新生儿,其余28例已超过新生儿期,年龄小7d,大56d.29例为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19例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减轻后又加重,无明显诱因.

7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