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部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作者:祝丽娜;王炜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4月入院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终得到确诊,手术病理检查前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将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腹部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共检出84处病灶.患者均完成腹部超声检查,终确诊49例,合计82处病灶,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8.0%(P>0.05).1例检查时未做出定性诊断.确诊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43例存活,存活率为86.0%.结论:将腹部超声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效果理想,具有操作方便、准确性高等特点,能为患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参考,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MRI和CT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癌肿残留中的 应用效果对比观察及价值研究

    作者:王立业

    目的:分析应用MRI或CT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治疗后癌肿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7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均于受TACE方案治疗后接受CT和MRI检查.并以DSA作为参照,比较CT和MRI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70患者首先经由CT检查提示共计存在77个病灶.DSA共计检出癌肿残留病灶48个,CT共计检出癌肿残留病灶38个,而MRI共计检出癌肿残留病灶34个,CT检查方式的特异性、敏感度、准确性分别为27.59%,79.17%,59.74%,而MRI分别为86.21%、70.83%,76.62%,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MR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癌肿残存中的检测准确性和特异性均较CT显著更高,但敏感度低于CT检查,因此此类患者可结合两种检查方式实施综合检测,进一步提升患者癌肿残留的诊断准确性.

  • B超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黄凯

    目的:探讨B超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特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做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B超组(n=40)和CT组(n=40).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B超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相比较CT检查方式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较高的借鉴作用和价值,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B超 CT 原发性肝癌
  • 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价值

    作者:蔺金元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 T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患有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S A)为诊断标准,采用64层螺旋C T进行诊断,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D S A诊断检查出31支肝外供血动脉.其中经过64层螺旋C T检出率为74.2%(23/31),而D S A检出率为77.4%(24/31),经过两者联合诊断后,检出率为100.0%(31/3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采用64层螺旋C T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灶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娜;王蓓;徐秀梅;翟虹;赵献萍;张增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周边区域及肝内进行观察,重点观察原发肿瘤周边≤3c m区域有无转移灶,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转移灶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6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有38例转移灶.转移灶共计48例,原发性肿瘤周边≤3cm区域转移灶42个;转移灶超声特征:转移灶平均直径1.1±0.2cm;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呈多成低回声为主39例(81%);48例转移灶中,彩色多普勒检查26(54%)例转移灶有血流信号,22例转移灶无血流信号;彩超诊断转移灶的特异性54.54%,灵敏性89.47%,准确性7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癌转移灶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作为术前判断肝内转移灶的筛选方法.

  • 洛铂与顺铂在TACE治疗不可手术型晚期肝癌的效果研究

    作者:潘昕毅

    目的:观察洛铂与顺铂分别应用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 A C 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找到适当的化疗药物应用方法.确保肝癌病患在生存期内取得佳获益.方法:选择在我介入放射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患者按应用不同的化疗药物治疗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应用顺铂进行TACE治疗;B组(实验组)应用洛铂进行TACE治疗.通过随访,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增强CT检查结果联合甲胎蛋白(AFP)指标应用新的mRECIST进行综合评价,判断疗效及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结果:对于设定的观察指标,所有结果分析均提示应用洛铂进行TACE治疗优于应用顺铂进行TACE治疗.结论:应用洛铂进行TACE治疗优于应用顺铂进行TACE治疗,更加安全的应用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二次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嵇再雄

    目的:探讨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周之内完成CT与MRI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检出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测方式检出的患者肝外病灶、肝内病灶、病灶总数明显多于C T检测(P<0.05),且MRI检测方式检测的肝外灶阳性率为53.33%,肝内灶阳性率为93.33%明显高于CT检测的肝外灶阳性率35.00%,肝内灶阳性率80.00%(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RI检测原发性肝癌病灶的价值优于CT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病灶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广泛使用.

    关键词: CT MRI 原发性肝癌 病灶
  • 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的检出效果

    作者:龚海峰

    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TAC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的检出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患者在入院后接受TACE治疗,手术治疗结束后在半年内对患者开展CT增强扫描,记录检查结果并划分为观察组,同时对患者进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划分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肿瘤残留以及新发病灶检出率与观察进行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的碘化油沉积情况,对于分析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具有显著作用,但其在新发病灶以及肿瘤残留诊断中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与DSA检查进行比较则明显较差.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翟丽娜

    目的:研究分析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接收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对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同时对比不同大小癌肿血流分型.结果:共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其癌肿直径≤3c m患者,共有17例,占比(30.36%),其中Ⅰ型患者共有6(35.29%)例、Ⅱ型患者共有9例(52.94%)、Ⅲ型患者共有2(11.76%)例;癌肿直径>3cm患者,共有39例,占比(69.64%),其中Ⅰ型患者共有5(12.82%)例、Ⅱ型患者共有8例(20.51%)、Ⅲ型患者共有4(10.25%)例.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为96.42%(54/56),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00%)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诊断作用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邓君良

    目的:分析双源C 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患者均行双源CT单动脉期增强扫描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诊断,对比两种扫描检查方式对肝癌的检出率.结果: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92.5%)明显高于单动脉期增强扫描(39.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剂量(1.6±0.3)ml/kg略高于单动脉期增强扫描(1.4±0.2)ml/kg,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诊断,不仅能提高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同时也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因此,其还能有效保证患者诊断的安全.

  • 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于林丛;翟秀宇

    目的:探讨CT在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及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接受的72例肝脏病变患者依据病变类型分为分成肝脏血管瘤组(LH组)、原发性肝癌组(PHC组)、转移性肿瘤(MLU组),对患者进行灌注CT检查,比较三组患者占位病灶实质部分及正常肝脏实质灌注参数(HBF、HBV、PS、HAF、MTT).结果:病变实质区参数显示,HBF、HAF上PHC组灌注参数要比其余两组高,PHC组与LH组在HBV上明显要比MLU组更高,MTT上PHC组要比LH组与MLU低.正常肝实质参数,HAF上PHC组要比LH组、MLU组更高,MTT上PHC组比LH组及MLU组低.结论:临床上,可以借助CT灌注成像获得参数值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肿瘤.

  •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对比

    作者:徐春燕;尹宗乶;杨红英

    目的:对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37)及B组(n=37).其中A组采取射频消融治疗,B组采取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疼痛、感染以及腹腔出血发生率较B组更低(P<0.05);A组发热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2年、3年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相近,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射频消融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一定优势.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李榕华;刘向东;卢春雨;龚如林;周志明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6月—2018年5月接受的56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5例患者止血成功、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例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已好转.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中应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术,能够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薛红;段梅欣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列第3位,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入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而肝癌介入栓塞术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瘤体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癌药物或栓塞剂,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体缩小或消失.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作者:刘艳华;张艳辉;宋庆芳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死亡率高的、原发于肝脏的恶性上皮细胞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以及肝细胞和肝内胆管混合癌.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1].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据文献统计,能够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仅占20%左右.近年来,以外科治疗为中心与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优化组合的综合治疗日益发展,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新途径.介入治疗是肝癌首选的非手术治疗,在肝癌的综和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韩凤英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提高了介入治疗的疗效,无不可逆并发症发生,66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精心的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生存期延长.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爱梅;刘瑞红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其发病度高,危害性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1],近些年来,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其术前和术后护理十分重要,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认真进行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进行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缩小或消除肿瘤,缓解临床症状,延长存活时间,良好的术后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可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良好的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极高频治疗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作者:蒋卫红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00例化疗患者进行随机分组,50例行极高频照射(治疗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6岁.其中胃癌5例,肺癌20例,直肠癌5例,乳腺癌2例,食管癌10例,恶性淋巴瘤2例,原发性肝癌5例,肾癌1例.另50例服用地榆升白片作为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5.5岁.其中肺癌20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恶性淋巴瘤3例,原发性肝癌2例,盆腔转移癌3例,乙状结肠癌11例,阑尾腺癌1例.

  •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的临床分析

    作者:莫穆隆;钟大明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HBV DN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7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PHC患者同时检测HBVM和HBV DNA,根据HBVM组合模式进行分组分析.结果:HBVM组合模式中以HBsAg、HBeAb及HBcAb(小三阳)的感染模式多;小三阳组、HBsAg+HBcAb组、HBsAg+HBeAg+HBcAb组的HBV 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PHC大多数存在着HBV-DNA复制活跃状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是实际的防癌措施.

  • 结肠癌的CT检查分析

    作者:廖芳芹;李友仁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第5位[1],仅次于胃癌、食道癌和原发性肝癌,而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肠癌多发生于男性,年龄>50岁.以往诊断多采用下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法和纤维结肠镜检查,CT的消化道检查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现就近10年中做CT检查的结肠癌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9071 条记录 9/454 页 « 12...6789101112...4534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